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狼出狱 > 第1346章  清谈
李二宝跟上,两人步伐不快,沿着青石板道缓缓行走。
沿途是几株老梅树,枝干弯曲低垂,有的枝头还挂着几只干瘪的梅核,显然是去年冬天的遗留。
偶尔有微风掠过,带起淡淡木香与经香混合的味道。
李二宝看着这些旧木,忽而开口:“这寺庙,历史挺久了吧?”
“清音寺,是我母亲年轻时常来的地方。”
素瓦夫人语气淡淡的,“我小时候跟她住在山下的老宅,每月初一十五她都会带我来这里礼佛,那时寺还没修缮,屋顶常漏雨,但比现在更静。”
“所以今天选这里,不是巧合。”李二宝道。
她侧头看了他一眼,没否认:“你与那艘赌船的缘分,也不是巧合。”
李二宝眼里闪过一丝幽光,却没接话。
两人再往前,绕过一排竹林,终于停在一间偏殿外。
门匾上书:“清听阁”。
屋内是榻榻米地板,一张矮几,两只蒲团,窗边立着一方细长风铃,风一吹,铃声清脆,像泉水叮咚。
两人入内落座,不久便有女侍悄无声息地送来茶水,动作极轻,放下后躬身退下。
茶是温过的白毫银针,清香扑鼻。
素瓦夫人未动,先看了李二宝一眼:“我选茶一向挑剔,清音的泉水好,茶就清,不如你试试。”
李二宝端起杯,轻抿一口,没说话,只轻轻点头。
气氛在这间屋子里静了片刻。
素瓦夫人轻轻吹了吹茶面,没有立刻饮下,而是低头看了眼杯中茶色,语气像随口聊起一件旧事般轻柔:
“你来的这几天,清音的花正好开得整齐。”
她抬起头看向李二宝,眼神柔和中藏着探究,“昨夜还下了点雨,本想着今日不适合来,没想到竟是个好天气。”
她语调一转,似无意地一笑:“你来的时候,走的是东山那条小道吧?那一段青石湿滑,很多人都不愿走。”
李二宝听懂了她话里的深意,轻笑着接了句:“是有些滑,但清静,绕得远点也值得。”
素瓦夫人微微颔首,似乎这句“值得”让她满意。
她这才将茶轻啜一口,语气带着点意味深长地缓慢道:
“肯走那条路的人,心里一般是带着些事的。”
李二宝没立刻回应。
他握着茶杯,低头轻轻转了转杯沿,像是在确认杯底的纹路,又像是在斟酌什么。
一阵微风吹过窗边的竹帘,隐隐传来檐下风铃的响动,清脆空灵。
他终于开口:“人这一生,总得为点什么来一趟。”
他没有说得很具体,甚至像是在回避。
但素瓦夫人听得懂。
她轻轻放下茶杯,语气仍温柔:“是为人,还是为事?”
李二宝轻轻一笑:“这地方讲究因果。我来,是为了前头的‘因’,也顺便看一眼现在的‘果’。”
他抬起眼,直视素瓦夫人,神情并不咄咄逼人,却带着一种独有的冷静锋锐。
素瓦夫人没有退避。
她微微一笑,轻声道:“你说得很像个看破红尘的和尚。”
顿了顿,她又慢条斯理地补上一句:
“不过据我所知,看破红尘的人,往往是被红尘缠得最深的那种。”
李二宝笑了。
他放下茶杯,微微前倾,双手交叠在膝上,“也可能是走得太远了,想找个地方回头看看。”
素瓦夫人没有接这句。
她缓缓起身,走到那扇半敞的窗前。
屋外是院中的一角池塘,几尾锦鲤在水下缓缓游动,水声细碎,伴着偶尔落下的树叶,仿佛连时间也跟着慢了下来。
“我年轻的时候,常常在这里住几晚。”她忽然开口,背对着李二宝。
“那时候我还在跳舞,压力很大。总有人要我学得更快、跳得更准,但很少有人问我愿不愿意跳。”
她话锋轻转,回头看了李二宝一眼,眸中多了几分说不清的情绪。
“你现在,也在被很多人推着走吧?”
李二宝静了一下,没回答。
素瓦夫人微笑了下,也不追问。
她转身坐回榻上,拿起茶壶,亲自为李二宝续了杯茶。
“所以有时候,我也会想,愿意在这种地方坐下来,慢慢喝完一壶茶的人,到底是想明白了,还是想躲清楚了?”
她把茶壶放回案几,笑得温柔又意味深长:
“你是哪种?”
李二宝端起茶杯,吹了口热气,没立刻喝,语气却比刚才轻松几分:
“我啊……”
他似乎思索了一下,然后望着杯中浮动的茶叶,缓缓说道:
“算是来听一听,该走哪条路的人。”
素瓦夫人一笑,微微颔首,“这地方的僧人常说,佛不渡无缘之人。”
她顿了顿,语气轻轻:“但你若真问,他们也不会告诉你哪条是路,哪条是坑。能不能走得过去,还得看你自己。”
李二宝点头:“我明白。”
两人之间的对话不疾不徐,像是一盘下得极慢的棋局,每一句都落得恰如其分,不急着见输赢,却每步都藏着意图。
屋外忽然传来几声低沉的钟鸣,清脆悠长。
素瓦夫人微微侧耳,听完之后才淡淡开口:“快到中午了,要不要留下来吃一顿斋饭?”
李二宝看了她一眼,似乎在判断这话的真假。
素瓦夫人却笑着补了一句:“这里的饭菜,不油不盐,却比很多人间烟火好吃。”
李二宝没马上答应,只端起茶喝了一口,轻声道:“只要你不嫌我吃得慢。”
“慢一点好。”素瓦夫人笑着看他,“我向来不喜欢吃得快的人。”
斋堂位于后院,穿过一条幽长回廊,四面通透,墙边种着一排翠竹。
僧人早已备好饭菜,一人一盘,清汤寡水,粗茶淡饭,盛得却极整齐。
素瓦夫人坐下时,还顺手替李二宝把那碗热汤轻轻往他面前推了推。
“喝点汤,不容易上火。”她语气淡淡,又像是随口嘱咐。
李二宝点了点头,端起碗,抿了一口:“味道比我想象得好很多。”
“这里的方丈有个弟子,是北地回来的。”素瓦夫人用调羹挑了一小块豆腐,“他那几年做惯了饭,说是改不了口,就留在这里做斋了。”
她顿了一顿,似有意无意:“人活一辈子,有时候不是为了换地方,而是为了换一种活法。”
李二宝笑了笑:“换得了地方,未必换得了命。”
素瓦夫人没反驳,只慢慢咀嚼着那一口饭菜,像是在品,也像是在等。
过了一会儿,她语气轻松地问:“你这次来……有没有想过再留久一点?”
李二宝轻轻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