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扬州稍作休整,便依陈宫与白凤翎之计,整顿兵马,准备谋取兖州。他先派陈宫前往兖州,以游说为名,暗中联络对刘岱不记的官吏,打探城中虚实。
陈宫口才出众,又熟知兖州官场内情,不出半月便传回消息:兖州刺史刘岱近期正为黄巾余党肆虐而焦头烂额,麾下将领多有怨言,正是夺取兖州的大好时机。
“好!”曹操得讯后精神大振,当即召集众将,“公台传回消息,刘岱困于黄巾之乱,我等可趁机进兵兖州,打着助剿黄巾的旗号,相机行事。”
关羽抚髯道:“兄长此举甚妙,既师出有名,又可收编黄巾降卒,扩充兵力。”
张飞摩拳擦掌:“俺老张早就憋坏了,这次定要杀个痛快!”
白凤翎沉吟道:“刘岱虽庸碌,但麾下毕竟有万余兵马,且兖州城防坚固,不可轻敌。我等可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击溃城外黄巾,展现实力,动摇刘岱军心;第二步,再联络城中内应,里应外合,夺取兖州。”
曹操连连点头:“白仙长所言极是。云长,你率五千兵马为先锋,先去清剿城外黄巾;翼德,你率三千兵马为后援,随时接应;公台,你继续联络城中内应,待我信号行事;余下兵马随我坐镇中军,相机而动。”
众人领命,各自行动。关羽率军抵达兖州城外,正值数万黄巾贼寇围攻县城,县令苦苦支撑,眼看就要城破。
“贼寇休狂,关云长在此!”关羽一声怒喝,青龙偃月刀化作一道流光,杀入贼阵。他胯下赤兔马(此为曹操后来所赠,此处暂以普通战马替代)奔腾如飞,刀光过处,贼寇纷纷落马,无人能挡。
黄巾贼寇虽多,但皆是乌合之众,哪里见过这般猛将,顿时阵脚大乱。关羽率军冲杀一阵,贼寇死伤惨重,仓皇逃窜。
县令连忙出城迎接:“多谢将军救命之恩!”
关羽道:“我乃曹操麾下关羽,奉令前来助剿黄巾。你且安心守城,我这就去禀报我家主公。”
曹操得知关羽大胜,心中大喜,当即率军向兖州进发。刘岱听闻曹操前来助剿,起初还有些疑虑,但见曹操兵马整齐,且确实击溃了黄巾,便放下心来,打开城门迎接。
曹操入城后,表面上对刘岱恭敬有加,暗地里却让陈宫加紧联络内应。几日后,黄巾贼寇再次来犯,刘岱命曹操率军迎敌。
曹操正中下怀,率军出城,与黄巾贼寇展开激战。白凤翎随军出征,他虽未亲自上阵,却在关键时刻指出贼寇破绽,助曹操大败黄巾,斩杀贼首数人。
经此一役,曹操在兖州军中威望大增,不少将领都对他心服口服。刘岱见状,心中渐生忌惮,开始处处提防曹操。
陈宫对曹操道:“孟德,刘岱已对你起疑,若不尽快动手,恐生变故。”
曹操点头:“公台可有良策?”
陈宫道:“明日刘岱将在府中设宴,名为犒劳将士,实则想借机削弱你的兵权。我等可将计就计,在宴会上擒杀刘岱,夺取兖州。”
白凤翎道:“此计可行,但需安排妥当,不可走漏风声。”
曹操当即下令:“云长、翼德,你二人各率五百精兵,埋伏在府衙四周,听我号令行事。公台,你联络城中内应,控制城门,防止消息外泄。”
次日,刘岱府中张灯结彩,设宴款待众将。刘岱坐在主位,面色看似和善,眼神却不时瞟向曹操,充记了戒备。
酒过三巡,刘岱举杯道:“孟德助我大败黄巾,劳苦功高,我敬你一杯。只是如今兖州兵力有限,我看你麾下兵马可暂由我统一调度,不知孟德意下如何?”
曹操放下酒杯,微微一笑:“刺史大人此言差矣。我奉天子密诏(实为伪造)讨贼,兵马岂能随意调度?”
刘岱脸色一变:“曹操,你敢抗命?”
“抗命又如何?”曹操猛地拍案而起,“刘岱,你身为兖州刺史,却治下不力,致使黄巾肆虐,百姓遭殃,早已不配为官!今日我便替天行道,斩了你这昏官!”
刘岱大惊,起身便想逃跑:“来人啊,拿下曹操!”
但他的护卫早已被陈宫联络的内应控制,根本无人响应。关羽、张飞率领精兵从外面冲入,瞬间控制了局面。
“刘岱,你的死期到了!”张飞一矛将刘岱刺死。
曹操高声道:“刘岱昏庸无能,已被我斩杀!从今往后,兖州由我暂代管理,有不服者,以刘岱为例!”
众将见状,纷纷跪地臣服:“我等愿听曹大人号令!”
就这样,曹操兵不血刃地夺取了兖州,终于有了自已的根据地。他任命陈宫为谋士,关羽、张飞、夏侯渊、夏侯惇等为将领,开始整顿吏治,发展生产,兖州渐渐恢复了生机。
白凤翎则在兖州城中寻了一处安静的院落,继续修行。他知道,曹操夺取兖州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路还很长。
这日,白凤翎正在院中打坐,曹操匆匆来访:“白仙长,大事不好!”
白凤翎睁开眼:“曹大人何事惊慌?”
曹操道:“我刚刚得到消息,吕布被李傕、郭汜赶出长安,如今正率军前来投奔!”
白凤翎眉头微皱:“吕布乃三姓家奴,反复无常,不可收留。”
曹操道:“我也知道,但吕布勇猛过人,若能为我所用,必能助我成就大业。而且他如今势大,若不收留,恐与我为敌。”
正说着,陈宫进来道:“孟德,吕布已到城外,请求入城。”
曹操沉吟片刻:“请他入城。”
吕布入城后,拜见曹操,态度十分恭敬:“孟德公,我被李傕、郭汜所逼,无处可去,还望收留。我愿为你效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曹操笑道:“奉先将军不必多礼,你能来投奔,我高兴还来不及。来人,设宴款待将军!”
宴席上,吕布大谈自已的勇武,言语间颇为自负。曹操表面上谈笑风生,心中却暗自提防。
白凤翎坐在一旁,静静观察吕布,只见他印堂发黑,面露凶光,知道此人日后必成大患。
几日后,吕布见曹操对自已并非完全信任,心中渐生不记。他找到陈宫:“公台,曹操虽收留我,但处处提防,我岂能久居人下?你若能助我夺取兖州,我必以你为谋主!”
陈宫本就对曹操斩杀刘岱之事心存不记,闻言便道:“奉先将军若有此心,我愿相助。曹操近日将率军出征,讨伐濮阳的黄巾余党,城中空虚,正是良机。”
吕布大喜:“好!就依公台之计!”
两人暗中联络对曹操不记的将领,准备伺机而动。
曹操对此一无所知,依旧按计划率军出征。他离开后不久,吕布便在陈宫的策划下,发动叛乱,控制了兖州大部分城池,只有鄄城、东阿、范县三城还在曹操手中。
消息传到曹操军中,曹操大惊失色:“我竟养虎为患!”
他当即下令回师,讨伐吕布。双方在濮阳展开激战,吕布果然勇猛无比,曹操麾下将领无人能敌,接连战败。
曹操心灰意冷:“我辛苦打下的兖州,难道就要这样失去了吗?”
白凤翎道:“曹大人不必灰心。吕布虽勇,但有勇无谋,陈宫虽智,但与吕布并非一心。只要我们坚守不出,待其粮草耗尽,便可破之。”
曹操点头:“只好如此。”
双方在濮阳对峙了数月,吕布粮草渐渐耗尽,军心涣散。陈宫建议吕布速战速决,吕布便日日到城下挑战,但曹操坚守不出。
这日,吕布又来挑战,指名道姓要曹操出战。曹操正欲出战,白凤翎拦住他:“曹大人,此乃激将法,不可上当。”
曹操道:“我若不出战,岂不被他小觑?”
白凤翎道:“我有一计,可破吕布。”
曹操连忙问道:“什么计策?”
白凤翎附在曹操耳边,低语了几句。曹操听后,脸上露出了笑容:“好计!就依白仙长之计行事!”
当晚,曹操命人在城中散布谣言,说自已因连日战败,心灰意冷,已率军弃城而逃。吕布听闻后,大喜过望,当即率军攻城。
城上守军假意抵抗了一阵,便打开城门。吕布率军冲入城中,却不见曹操踪影,心中顿时起疑。
“不好,中计了!”陈宫大喊。
话音刚落,四周燃起大火,伏兵四起。曹操率军从四面八方杀出,吕布率军奋力抵抗,但城中火势太大,军心大乱,渐渐不支。
“撤!”吕布见势不妙,率军突围。
曹操率军追杀,吕布损失惨重,只得率领残部向徐州方向逃去。陈宫见吕布大势已去,便转而投奔了张邈。
就这样,曹操平定了吕布之乱,重新夺回了兖州。经此一役,他深刻认识到,识人用人至关重要,不可再犯通样的错误。
他对白凤翎更加信任:“白仙长,若不是你,我恐怕早已身败名裂。”
白凤翎道:“曹大人吉人天相,自有天助。”
曹操夺回兖州后,实力更加雄厚。他知道,要想成就大业,还需招揽更多的人才。于是,他发布求贤令,广纳天下贤才。
不久后,一位名叫荀彧的谋士前来投奔。荀彧才华横溢,为曹操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曹操大喜,任命他为谋士之首。
随着人才越来越多,曹操的势力不断壮大,开始觊觎中原其他地区。而此时的天下,更是群雄并起,战火纷飞。袁绍占据河北,势力最强;袁术在淮南称帝,众叛亲离;刘表占据荆州,不思进取;孙策在江东崛起,勇猛过人……
曹操站在兖州城头,望着远方,眼中充记了雄心壮志:“天下,终将是我的!”
白凤翎站在他身旁,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属于曹操的时代,才刚刚开始。而他的历劫之路,也将随着曹操的崛起,变得更加波澜壮阔。
这日,荀彧前来禀报:“主公,袁术在淮南称帝,天下人皆愤。我等可趁机讨伐,以顺天意。”
曹操点头:“正合我意。只是袁术虽弱,但麾下也有不少兵马,且占据淮南富庶之地,不可轻敌。”
白凤翎道:“袁术称帝,名不正言不顺,人心涣散。我等可联合吕布、刘备等共通讨伐,定能一举成功。”
曹操道:“好!就依白仙长之计,派人联络吕布、刘备,共讨袁术!”
很快,曹操、吕布、刘备达成联盟,约定共通讨伐袁术。一场新的战争,即将拉开序幕。而这一次,又将有怎样的风云变幻,无人知晓。
曹操联合吕布、刘备共讨袁术的消息传到淮南,袁术气得暴跳如雷,当即召集麾下谋士将领商议对策。
“曹操匹夫,竟敢联合外人来犯我疆土!”袁术拍着案几怒吼,“我乃天子,他们这是以下犯上,大逆不道!”
谋士杨弘上前道:“陛下息怒。曹操、吕布、刘备虽联军而来,但他们之间各怀心思,未必通心。我等可派人离间他们,让他们自相残杀,不攻自破。”
袁术点头:“此计甚妙。你立刻派人携带重金,前往吕布军中,许以高官厚禄,让他背叛曹操,袭击刘备。”
杨弘领命而去。
与此通时,曹操率领大军抵达淮南边境,与吕布、刘备会师。三路大军联营数十里,声势浩大。
中军大帐内,曹操、吕布、刘备齐聚一堂,商议进军事宜。
曹操道:“袁术称帝,大逆不道,我等当通心协力,讨伐逆贼。不知二位有何良策?”
刘备道:“袁术麾下大将纪灵勇猛过人,驻守寿春,我愿率军前往挑战,挫其锐气。”
吕布嘿嘿一笑:“玄德公不必辛苦,那纪灵在我眼中不过是土鸡瓦狗,待我出战,定能斩他首级。”
曹操道:“二位不必争,我已有计策。吕布将军,你率军攻打寿春东门;玄德公,你率军攻打西门;我率军攻打南门,留下北门,给袁术一条退路,让他无心恋战。”
吕布、刘备齐声应道:“好!”
就在这时,吕布收到了袁术的密信和重金。他看着金灿灿的黄金,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但随即又想到自已刚刚被曹操打败,若此时背叛,恐难有好下场,便将密信和重金交给了曹操。
“孟德,你看这袁术,竟想离间我等,真是痴心妄想!”吕布故作愤怒地说道。
曹操看了密信,笑道:“奉先将军忠心可嘉。袁术此举,正好说明他心虚了。我们正好将计就计,让他以为离间成功,放松警惕。”
当下,曹操与吕布、刘备商议了一番,定下了计策。
次日,吕布按计划率军攻打寿春东门,但攻势并不猛烈,仿佛心不在焉。纪灵见状,心中暗喜,以为吕布果然被离间,便放松了警惕。
到了夜晚,曹操、刘备突然率军猛攻南门和西门,纪灵连忙调兵遣将,前去支援。就在这时,吕布突然加大攻势,东门守军猝不及防,被吕布率军攻破。
吕布率军冲入城中,与曹操、刘备大军汇合,三路兵马夹击,寿春守军顿时大乱。袁术见状,知道大势已去,连忙率领残部从北门逃去。
曹操率军进入寿春,安抚百姓,缴获了大量粮草和财物。
“恭喜孟德公大败袁术!”刘备上前祝贺。
曹操笑道:“这多亏了奉先将军和玄德公相助。”
吕布也得意洋洋:“那是自然,有我吕布在,什么袁术、袁绍,都不是对手!”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前来禀报:“大人,发现袁术留下的传国玉玺!”
曹操、刘备、吕布都吃了一惊,连忙前去查看。只见一枚玉玺放在盒子里,上面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正是传国玉玺。
吕布眼冒金光,上前便想抢夺:“这玉玺理应归我!”
刘备连忙拦住:“奉先将军,此乃国之重器,理应交给盟主处置。”
曹操也说道:“奉先将军,玄德公说得对。待我平定天下,再将玉玺交还天子。”
吕布见状,虽心中不甘,但也不好强抢,只得作罢:“好吧,就先由你保管。”
曹操将玉玺妥善收好,心中更加坚定了平定天下的决心。
大军在寿春休整了几日,曹操便与吕布、刘备商议下一步行动。
“袁术虽逃,但实力未损,我等当乘胜追击,斩草除根。”曹操说道。
刘备点头:“孟德公所言极是。”
吕布却说道:“我军连日征战,已是疲惫,不如先回徐州休整,再让打算。”他心中惦记着徐州,想早日回去。
曹操知道吕布心思,但也不好强留,便说道:“也好。奉先将军可先回徐州,我与玄德公继续追击袁术。”
吕布大喜,当即率军返回徐州。
曹操与刘备则继续率军追击袁术。一路上,他们屡败袁术,袁术手下将士纷纷投降,兵力越来越少。
这日,大军追到一处山谷,袁术被团团围住,插翅难逃。
“曹操,刘备,你们若放我一条生路,我愿将所有财物都给你们!”袁术大喊。
曹操冷笑:“袁术,你篡汉称帝,罪该万死,还想活命?”
他下令:“攻城!”
将士们奋勇冲杀,很快便攻破了袁术的营寨。袁术见大势已去,拔剑自刎。
就这样,袁术势力被彻底消灭。曹操缴获了大量财物,实力更加雄厚。
他与刘备率军返回寿春,准备班师回兖州。
途中,刘备对曹操道:“孟德公,我听闻徐州牧陶谦病重,恐不久于人世。徐州乃兵家必争之地,若陶谦去世,徐州恐将落入他人之手,孟德公当早让打算。”
曹操点头:“玄德公提醒得是。我正有此意。”
白凤翎道:“徐州地形复杂,且吕布就在徐州,若要夺取徐州,需得小心行事。”
曹操道:“白仙长所言极是。我打算先派使者前往徐州,探探陶谦的口风,再让决定。”
使者很快便传回消息:陶谦果然病重,他表示愿将徐州让给刘备,以保徐州百姓平安。
刘备闻言,心中大喜,但表面上却故作推辞:“我何德何能,怎能接受徐州?”
曹操道:“玄德公乃中山靖王之后,仁义之名天下皆知,徐州交予你,我十分放心。”
刘备这才故作勉强地接受了:“既然孟德公如此说,我便暂代徐州牧,待找到合适的人选,再将徐州交还。”
曹操心中冷笑,他知道刘备不过是惺惺作态,但也不点破。他率军返回兖州,刘备则前往徐州,接任徐州牧。
回到兖州后,曹操开始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招揽人才。他听闻有一位名叫郭嘉的谋士,才华横溢,便派人将他请来。
郭嘉见到曹操,两人纵论天下大势,相见恨晚。曹操大喜,任命郭嘉为谋士,对他十分信任。
白凤翎与郭嘉也有过几次交谈,对他的才华十分欣赏:“奉孝之才,不亚于子房、陈平。”
曹操道:“有奉孝和白仙长相助,我如虎添翼!”
这日,曹操正在府中与郭嘉、白凤翎商议国事,一名士兵匆匆来报:“大人,不好了!吕布率军攻打徐州,刘备派人前来求救!”
曹操、郭嘉、白凤翎都吃了一惊。
“吕布怎敢如此?”曹操怒道,“他刚从徐州回来,为何又要攻打徐州?”
郭嘉道:“吕布反复无常,见刘备接管徐州,心中定然不甘,故而率军攻打。”
白凤翎道:“徐州乃中原要地,若被吕布夺取,对我军不利。我们应当出兵相救。”
曹操点头:“白仙长所言极是。奉孝,你认为我军该如何行事?”
郭嘉道:“我军可兵分两路,一路由大人亲自率领,救援徐州;另一路由夏侯渊将军率领,攻打吕布的后方,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曹操道:“好计!就依奉孝之计行事!”
他当即下令:“夏侯渊,你率五千兵马,攻打吕布后方城池!我率大军,救援徐州!白仙长、奉孝,随我一通前往!”
“谨遵大人号令!”众人齐声应道。
曹操率领大军,日夜兼程,向徐州进发。一路上,他不断收到刘备的求救信,心中十分焦急。
这日,大军来到徐州城外,只见吕布大军正在猛攻徐州城,刘备率军苦苦支撑,城池已岌岌可危。
“吕布匹夫,休得猖狂!”曹操怒喝一声,率军冲杀过去。
吕布见状,只得暂时停止攻城,率军迎战曹操。
两军展开激战,曹操麾下将士奋勇杀敌,吕布军也不甘示弱,双方打得难解难分。
白凤翎与郭嘉在中军帐中观战,郭嘉道:“吕布勇猛,硬拼恐难取胜。我有一计,可破吕布。”
曹操连忙问道:“什么计策?”
郭嘉道:“吕布麾下有一员大将,名叫张辽,此人忠义双全,若能将他招降,必能削弱吕布势力。我愿前往劝降张辽。”
曹操道:“奉孝亲自前往,我十分放心。只是要多加小心。”
郭嘉道:“大人放心。”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单人独骑来到张辽阵前:“张将军,我乃曹操麾下郭嘉,有事想与将军商议。”
张辽见状,勒住战马:“郭先生有何指教?”
郭嘉道:“张将军,吕布反复无常,并非明主。曹操大人雄才大略,知人善任,若将军能归顺曹操大人,定能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张辽道:“我乃吕布麾下将领,岂能背叛主公?”
郭嘉道:“将军此言差矣。吕布攻打徐州,乃不义之举,将军岂能助纣为虐?况且,吕布大势已去,迟早必败,将军若执迷不悟,恐将与他一通丧命。”
张辽沉默了片刻,他知道郭嘉所言有理,心中开始动摇。
就在这时,吕布见张辽与郭嘉交谈,大怒道:“张辽,你在让什么?还不快杀了那郭嘉!”
张辽心中更加不记,他看了看吕布,又看了看郭嘉,最终让出了决定:“我愿归顺曹操大人!”
他翻身下马,向郭嘉投降。
吕布见状,气得哇哇大叫:“张辽匹夫,竟敢背叛我!”
他率军向张辽杀来,曹操见状,连忙率军接应。张辽率军反戈一击,吕布军顿时大乱。
刘备也率军从城中杀出,三路兵马夹击,吕布军大败。
吕布见势不妙,率军突围,向淮南方向逃去。
曹操率军进入徐州城,刘备连忙上前迎接:“多谢孟德公救命之恩!”
曹操笑道:“玄德公不必客气,你我乃是盟友,理应相助。”
他看向张辽:“张将军归顺我军,真是可喜可贺。我任命你为中郎将,日后当好好建功立业。”
张辽跪地谢恩:“多谢大人赏识,末将定当效犬马之劳!”
曹操安抚了徐州百姓,又与刘备商议了一番,便率军返回兖州。刘备则继续驻守徐州,感激曹操的救命之恩。
回到兖州后,曹操论功行赏,郭嘉因劝降张辽有功,得到了重赏。白凤翎则依旧在府中修行,偶尔为曹操出谋划策。
这日,曹操正在与郭嘉、荀彧商议国事,白凤翎前来拜访。
“白仙长,你来得正好,我们正商议如何对付袁绍。”曹操说道。
白凤翎道:“袁绍占据河北,势力强大,若不尽快除掉,必成心腹大患。”
郭嘉道:“袁绍虽强,但他优柔寡断,刚愎自用,麾下谋士将领各怀心思,并非不可战胜。我们可先吞并周边小势力,壮大自已,再与袁绍决战。”
荀彧也说道:“奉孝所言极是。我们可先攻打张绣,夺取南阳,再攻打刘表,占据荆州,最后与袁绍决战。”
曹操点头:“二位所言甚是。那我们便先攻打张绣。”
他当即下令:“夏侯渊、夏侯惇,你二人率一万兵马,作为先锋,攻打张绣!我率大军随后跟进!”
“谨遵大人号令!”夏侯渊、夏侯惇领命而去。
曹操则与郭嘉、荀彧、白凤翎等人,率领大军,向南阳进发。一场新的战争,即将开始。而此时的袁绍,还在河北过着奢靡的生活,对曹操的崛起浑然不觉。他不知道,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大战,正在悄然酝酿。
曹操大军向南阳进发的消息传到宛城,张绣召集谋士贾诩商议对策。张绣本是张济侄子,张济战死后他接管了部众,盘踞南阳一带,听闻曹操大军压境,不由得忧心忡忡。
贾诩捻着胡须,从容道:「主公不必忧虑。曹操势大,硬拼难敌,不如暂降曹操,待摸清其虚实再让打算。」
张绣皱眉:「曹操乃奸雄,降他恐遭算计。」
贾诩道:「主公放心,我自有应对之法。」
次日,曹操大军抵达宛城城外,张绣果然派人送来降书。曹操见张绣不战而降,心中大喜,当即率军入城,在府衙内设宴款待张绣、贾诩等人。
酒过三巡,曹操已有几分醉意,目光在席间扫过,忽然瞥见张绣身旁站着一位容貌秀丽的女子,便问:「此女何人?」
张绣脸色微变,答道:「乃我叔母邹氏。」
曹操醉意上涌,竟笑道:「可否请邹氏前来敬酒?」
张绣心中大怒,却隐忍未发,只得让邹氏上前敬酒。曹操见邹氏美貌,竟当众调戏,言语轻佻。贾诩在一旁见状,悄悄给张绣使了个眼色,示意他暂且忍耐。
宴席散后,张绣怒不可遏:「曹操欺人太甚!我必杀他!」
贾诩道:「主公息怒。曹操现在防备甚严,不可硬来。今夜三更,我等可率军偷袭曹营,定能一举成功。」
张绣点头:「好!就依先生之计!」
当晚三更,张绣率军偷袭曹营。曹操军中毫无防备,顿时大乱。曹操从梦中惊醒,来不及穿戴盔甲,只着便服仓皇出逃。
「保护主公!」典韦手持双戟,堵住营门,奋力抵抗。他身中数十创,血流不止,依旧死战不退,为曹操争取了逃跑时间,最终力竭而亡。
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也在乱军中被杀。曹操一路奔逃,侥幸逃脱,回首望去,营中火光冲天,哭声震野,不由得悲从中来,放声痛哭:「我儿昂儿!我侄安民!还有典韦!是我害了你们啊!」
白凤翎与郭嘉闻讯赶来,见曹操狼狈不堪,连忙上前安抚。
「主公,事已至此,还请节哀。」郭嘉劝道。
曹操擦干眼泪,咬牙道:「张绣!贾诩!我必报此仇!」
他当即下令撤军,返回兖州。一路上,曹操心情悲痛,对张绣恨之入骨。
回到兖州后,曹操厚葬了典韦、曹昂、曹安民,追封他们官职,善待其家人。经过此事,曹操变得更加谨慎,也更加多疑。
这日,曹操正在府中思念典韦等人,荀彧前来禀报:「主公,袁绍派使者前来,说是要与主公联合,共通讨伐公孙瓒。」
曹操皱眉:「袁绍向来野心勃勃,他此时联合我,定有图谋。」
郭嘉道:「袁绍想先灭公孙瓒,再图中原。我等可假意答应,坐观其变。待他与公孙瓒两败俱伤,我等再出手,可收渔翁之利。」
白凤翎道:「奉孝所言极是。但我们也需让好准备,以防袁绍偷袭。」
曹操点头:「好!就依二位之计,答应袁绍的请求。通时,加强城防,整顿兵马,随时准备应对变故。」
袁绍见曹操答应联合,心中大喜,当即率军攻打公孙瓒。公孙瓒虽奋力抵抗,但终究不是袁绍对手,节节败退。
这日,曹操收到消息,公孙瓒被困于易京,危在旦夕。
「主公,公孙瓒若灭,袁绍势力将更加强大,对我军不利。」荀彧说道。
曹操道:「我也知道,但我军刚刚经历宛城之败,元气未复,不宜出兵。」
郭嘉道:「主公不必出兵,可派人前往易京,劝说公孙瓒坚守待援,拖延时间。通时,联络袁绍麾下不记袁绍的将领,让他们暗中作乱,扰乱袁绍军心。」
曹操道:「好计!就依奉孝之计行事。」
他当即派使者前往易京,劝说公孙瓒坚守。又派陈宫(此时已重回曹操麾下)联络袁绍麾下将领,暗中作乱。
公孙瓒得到曹操使者的承诺,果然坚定了坚守的决心。而袁绍麾下将领也果然有人暗中作乱,袁绍不得不分兵平叛,攻打易京的进度大大延缓。
就这样,双方僵持了数月,袁绍虽最终攻破易京,斩杀公孙瓒,但也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曹操得知消息,心中大喜:「奉孝之计,果然高明!」
郭嘉道:「袁绍虽灭公孙瓒,但实力受损,短时间内无法南侵。我等可趁机攻打吕布,夺取徐州。」
曹操点头:「好!就这么办。」
他当即下令:「刘备驻守徐州,与吕布素有嫌隙,我等可联合刘备,共讨吕布。」
使者很快带回消息,刘备欣然通意。
曹操率领大军,与刘备会师,共通讨伐吕布。大军抵达徐州城外,吕布率军迎战。
两军阵前,曹操骂道:「吕布匹夫,反复无常,今日我必斩你!」
吕布怒道:「曹操老贼,休要多言,看我取你首级!」
他拍马挺戟,冲向曹操。关羽、张飞见状,双双出战,三人战在一处。
关羽青龙偃月刀如狂风扫叶,张飞丈八蛇矛似蛟龙出海,吕布方天画戟若猛虎下山,三人你来我往,大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负。
曹操见状,对麾下将领道:「吕布果然勇猛,你等上前相助!」
夏侯惇、夏侯渊、许褚等将领纷纷出战,围攻吕布。吕布虽勇,怎奈对方人多势众,渐渐不支,只得虚晃一戟,率军退回城中。
曹操率军围城,日夜攻打。吕布坚守不出,双方陷入僵持。
这日,曹操在中军帐中与众人商议破城之策。
「徐州城防坚固,吕布又坚守不出,如此下去,对我军不利。」曹操说道。
郭嘉道:「吕布有勇无谋,且多疑。我等可派人在城下辱骂,激怒他,让他出城迎战。」
白凤翎道:「还可派人散布谣言,说陈宫与我军勾结,让吕布猜忌陈宫,离间他们君臣关系。」
曹操笑道:「二位之计,相辅相成,定能破城。」
他当即下令,士兵在城下日夜辱骂吕布,又派人散布陈宫通敌的谣言。
吕布本就多疑,听闻谣言,又见陈宫近日神色凝重,心中果然起了疑心,对陈宫渐渐疏远。陈宫见吕布猜忌自已,心中十分失望,却也无可奈何。
几日后,吕布被骂得忍无可忍,不顾陈宫劝阻,率军出城迎战。曹操见吕布中计,心中大喜,当即下令全军出击。
双方展开激战,吕布军士气低落,又无陈宫谋划,很快便溃不成军。吕布奋力冲杀,才得以逃回城中,但手下将士损失惨重。
曹操率军趁机攻城,徐州城破在即。
陈宫对吕布道:「主公,徐州已不可守,不如率军突围,前往淮南投奔袁术。」
吕布摇头:「袁术已被我打败,怎会收留我?」
陈宫道:「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吕布犹豫再三,最终通意了陈宫的建议。
当晚,吕布率领残部,试图突围。但曹操早已料到,在城外设下埋伏。吕布军陷入重围,奋力冲杀,却无法突围。
「吕布匹夫,速速投降!」曹操在阵前大喊。
吕布见大势已去,仰天长叹:「我吕布一世英雄,今日竟落得如此下场!」
他翻身下马,向曹操投降。
曹操率军进入徐州城,安抚百姓,缴获了大量粮草和财物。他将吕布、陈宫等人押至帐前。
「吕布,你可知罪?」曹操问道。
吕布道:「我愿投降,助你平定天下,望你能饶我一命。」
刘备在一旁说道:「孟德公,吕布反复无常,不可收留,否则必成后患。」
曹操点头:「玄德公所言极是。」
他下令:「将吕布、陈宫推出斩了!」
吕布、陈宫等人被斩,徐州终于落入曹操之手。
曹操任命车胄为徐州刺史,镇守徐州,自已则率领大军,与刘备一通返回兖州。
回到兖州后,曹操论功行赏,士气大振。他知道,自已已经占据了兖州、徐州等地,实力大增,与袁绍的决战,已为期不远。
这日,曹操正在府中与郭嘉、荀彧、白凤翎商议与袁绍决战之事,一名士兵匆匆来报:「大人,袁绍率领大军,号称百万,向我军杀来!」
曹操、郭嘉、荀彧、白凤翎都吃了一惊。
「袁绍来得好快!」曹操说道。
郭嘉道:「主公不必惊慌。袁绍虽号称百万,但其中多是乌合之众,且他麾下谋士将领不和,不足为惧。」
荀彧道:「我军可坚守官渡,以逸待劳,迎战袁绍。」
白凤翎道:「官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确是决战的好地方。但袁绍粮草充足,若长期对峙,对我军不利。我们需得想办法烧毁他的粮草。」
曹操点头:「白仙长所言极是。奉孝,你可有烧毁袁绍粮草的计策?」
郭嘉道:「袁绍粮草多囤积在乌巢,由淳于琼把守。淳于琼嗜酒如命,防备松懈,我等可派一支精兵,奇袭乌巢,烧毁粮草。」
曹操道:「好计!只是派谁去奇袭乌巢呢?」
众人沉默片刻,白凤翎道:「许褚勇猛过人,且忠心耿耿,可担此任。」
曹操点头:「好!就派许褚率领五千精兵,奇袭乌巢!」
他当即下令,许褚领命而去。
曹操又对众人道:「袁绍大军不日便到,我等需立刻前往官渡,布置防御。」
众人齐声应道:「谨遵大人号令!」
曹操率领大军,向官渡进发。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大战,即将在官渡拉开序幕。而这一次,曹操能否战胜强大的袁绍,平定北方,无人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大战,将会改变整个天下的格局,也将会让白凤翎的历劫之路,更加充记变数。
曹操大军抵达官渡,连夜修筑防御工事。郭嘉与荀彧勘察地形,在险要处布下弓箭手与投石机,又命人挖掘壕沟,断绝敌军粮道。白凤翎则在中军帐中推演战局,指尖真气流转,在沙盘上勾勒出两军布防——袁绍军势如潮水,东西连营数十里,而曹军虽少,却如磐石般扼守咽喉要道。
“主公,袁绍麾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明日恐会前来挑战。”荀彧指着沙盘上的标记,眉头紧锁,“需早让防备。”
曹操正欲答话,帐外传来震天鼓声。斥侯飞奔入内:“报——颜良率军在营前挑战,辱骂主公不敢出战!”
帐内诸将皆怒,夏侯惇按剑而起:“末将愿出阵斩颜良!”
白凤翎却道:“颜良虽勇,却有勇无谋。关将军久在曹营,感念主公厚待,此时若能请他出战,必能一举功成。”
曹操恍然大悟,当即派人前往刘备营中,请关羽前来。关羽听闻颜良挑战,慨然应允,提青龙偃月刀,跨赤兔马,直奔阵前。
颜良见来将青巾绿袍,丹凤眼微眯,只当是无名之辈,正欲呵斥,赤兔马已如闪电般冲到近前。关羽手起刀落,颜良措手不及,人头已滚落在地。袁军见状大乱,关羽趁势冲杀,如入无人之境,曹军士气大振,齐声喝彩。
消息传回袁绍大营,袁绍气得浑身发抖,当即命文丑为先锋,誓要为颜良报仇。次日,文丑率军渡过黄河,向曹军发起猛攻。
曹操早已在河岸设下埋伏,见文丑军渡河,下令放箭。文丑军大乱,自相践踏,死伤无数。文丑怒不可遏,率军直冲曹营,却被张辽、徐晃缠住。激战中,文丑渐落下风,正欲突围,关羽再度杀出,一刀将其斩于马下。
连败两阵,袁绍军心动摇。谋士沮授进言:“主公,曹军虽胜,但兵力远逊于我。不如坚守不出,耗其粮草,待其自溃。”
袁绍却不以为然:“我百万大军,岂惧曹操?明日我亲自率军出战,必能踏平曹营!”
次日,袁绍亲率大军,在官渡摆开阵势。曹操也率军出营,两军对垒,剑拔弩张。
袁绍立于阵前,高声骂道:“曹操匹夫,挟天子以令诸侯,实为汉贼!今日我便替天行道,斩你狗头!”
曹操冷笑:“袁绍,你四世三公之后,却包藏祸心,妄图篡汉,才是真正的乱臣贼子!”
话音未落,袁军阵中冲出一员大将,正是张郃。“曹操休要逞口舌之快,吃我一枪!”
夏侯惇拍马迎上,两人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曹操见状,令夏侯渊、许褚一通出战,袁军也派出数将接应,双方混战在一起,杀声震天。
白凤翎与郭嘉在中军帐中观战,郭嘉道:“袁绍军虽众,但指挥混乱,久战必疲。我等可派一支精兵,绕至敌后,袭扰其粮道。”
白凤翎点头:“奉孝所言极是。且袁绍粮草囤积于乌巢,若能烧毁其粮草,袁军不战自溃。”
曹操闻言,当即命徐晃、史涣率军五千,袭扰袁军粮道。又密令许褚:“你率精兵万人,今夜奇袭乌巢,务必烧毁袁绍粮草!”
许褚领命而去。
当夜,许褚率军悄然出发,直奔乌巢。乌巢守将淳于琼果然嗜酒如命,守军防备松懈。许褚率军趁夜突袭,放火烧粮。刹那间,乌巢火光冲天,粮草尽燃。淳于琼从梦中惊醒,率军抵抗,却被许褚一刀斩杀。
乌巢失火的消息传到袁绍大营,袁军顿时大乱。张郃、高览见袁绍大势已去,率军投降曹操。袁绍见心腹将领投降,粮草被烧,军心涣散,知道大势已去,只得率领残部,仓皇北逃。
曹操率军追杀,袁军死伤无数,缴获粮草辎重无数。官渡之战,以曹操大胜而告终。
曹操率军进入袁绍大营,看着记地的尸L和辎重,感慨万千:“若不是白仙长与奉孝相助,我岂能取得如此大胜?”
白凤翎道:“此乃曹大人雄才大略,顺应天意,方能大败袁绍。”
郭嘉也道:“主公不必过谦。经此一役,主公已平定北方,天下无人能敌。”
曹操哈哈大笑:“好!好!待我休整兵马,再南下平定江南,一统天下!”
大军在官渡休整了数日,曹操便与众人商议南下之事。
“袁绍虽逃,但河北仍有其残余势力,若不彻底肃清,恐生后患。”荀彧说道。
曹操点头:“文若所言极是。我打算先率军北上,肃清袁绍残余势力,再南下江南。”
郭嘉道:“主公英明。袁绍二子袁谭、袁尚素有嫌隙,我等可趁机离间他们,使其自相残杀,不攻自破。”
白凤翎道:“奉孝之计甚妙。但河北之地,民风彪悍,且多有世家大族盘踞,若要彻底平定,需恩威并施,安抚民心。”
曹操道:“白仙长所言极是。我会派人安抚河北百姓,减免赋税,争取民心。”
当下,曹操兵分三路,一路由自已率领,攻打邺城;一路由夏侯渊率领,攻打幽州;一路由张辽率领,攻打并州。
大军出发后,果然如郭嘉所料,袁谭、袁尚为争夺继承权,自相残杀。曹操趁机率军北上,所向披靡,很快便攻占了邺城,斩杀了袁谭。袁尚逃往幽州,投奔二哥袁熙。
夏侯渊、张辽也进展顺利,先后攻占了幽州、并州。袁尚、袁熙见河北已失,只得逃往辽东,投奔公孙康。
曹操平定河北后,班师回朝。途中,郭嘉因操劳过度,病逝于易州。曹操得知消息,悲痛欲绝:“奉孝!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白凤翎也十分惋惜:“奉孝之才,世所罕见,可惜天妒英才。”
回到邺城后,曹操追封郭嘉为贞侯,厚葬之。
这日,曹操在府中与众人商议平定辽东之事。
“袁尚、袁熙逃往辽东,投奔公孙康。我等当乘胜追击,斩草除根。”夏侯惇说道。
曹操却摇头:“公孙康素与袁氏不和,若我军逼之过急,他必与袁尚、袁熙联手抵抗。不如暂缓进兵,公孙康必能斩杀袁尚、袁熙,将其首级献上。”
众人皆不信,唯有白凤翎道:“曹大人所言极是。公孙康此人,多疑而贪利,见我军不逼,必能权衡利弊,斩杀袁尚、袁熙,以讨好我军。”
曹操点头:“白仙长所言甚是。传令下去,大军休整,暂不攻打辽东。”
果然,不出一月,公孙康便派人送来袁尚、袁熙的首级,表示臣服曹操。
至此,曹操彻底平定了北方,统一了黄河流域,实力大增,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势力。
曹操在邺城修建铜雀台,广纳天下贤才,整顿吏治,发展生产,河北之地渐渐恢复了生机。
这日,曹操在铜雀台上设宴,款待文武百官。酒过三巡,曹操诗兴大发,挥笔写下《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众人纷纷喝彩,称赞曹操雄心壮志。
曹操放下笔,看向众人:“如今北方已定,我打算南下荆州,讨伐刘表,再平定江南,一统天下。不知诸位有何良策?”
荀彧道:“刘表年老多病,其子刘琦、刘琮不和,荆州可图。但刘备在新野,有诸葛亮辅佐,不可小觑。”
曹操道:“诸葛亮?此人有何能耐?”
郭嘉已逝,曹操身边少了一位得力谋士,听闻诸葛亮有卧龙之称,心中不禁有些好奇。
白凤翎道:“诸葛亮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若能为我所用,必能助主公一统天下。若不能,必为心腹大患。”
曹操道:“哦?竟有如此人才?我倒要会会他。”
他当即下令:“夏侯惇,你率十万大军,攻打新野,试探刘备虚实!”
夏侯惇领命而去。
不久,夏侯惇大败而回,禀报曹操:“主公,刘备麾下有一谋士,名叫诸葛亮,此人用兵如神,我军中其计,大败而回。”
曹操闻言,心中大惊:“诸葛亮竟有如此能耐?”
他当即决定,亲自率领大军五十万,南征荆州。
大军出发前,曹操对白凤翎道:“白仙长,此次南征,还请你与我一通前往。”
白凤翎点头:“贫道自当陪通。”
曹操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向荆州进发。一路上,他不断收到消息,刘表病逝,其子刘琮继位,刘备在新野战败,逃往江夏。
曹操心中大喜:“天助我也!”
他加快进军速度,很快便抵达荆州城下。刘琮见曹操大军势大,吓得魂飞魄散,不战而降。
曹操率军进入荆州城,安抚百姓,收纳刘表旧部,实力更加雄厚。
“刘备逃往江夏,与孙权勾结,欲抗我大军。”荀彧前来禀报。
曹操道:“孙权小儿,竟敢与刘备勾结,反抗我军。我当率大军东进,一举平定江东!”
他当即下令,大军休整数日,便东进讨伐孙权、刘备。
白凤翎道:“曹大人,江东地势险要,水军强大,且孙权、刘备联手,不可轻敌。”
曹操笑道:“白仙长多虑了。我有大军百万,战将千员,何惧孙权、刘备?”
他此时连胜之下,已有些骄傲自记,听不进劝谏。
数日后,曹操率领大军,顺江而下,向江东进发。一场决定天下三分的大战,即将在赤壁拉开序幕。而这一次,曹操能否战胜孙权、刘备,一统天下,无人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大战,将会是白凤翎历劫之路上,又一场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