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正死了。
顾玮帛还没来得及答应要带他回侯府,他就断了气。
“三叔,我还有些事情没有做完,就劳烦你在这边多待一段时间,等我办完了手上的事情就带你回家。”
顾玮帛按照顾正的要求,一把火烧了他的尸体,然后把他的骨灰放在一个木匣子里,方便携带。
顾正说了,他死后,十几日的路程带着尸体不方便,这么做最方便,也可以烧除他身上的罪孽。
这些年,他做了很多违心的事情。
过往一切他不解释,但他希望走的时候不再把这些东西带走。
顾玮帛答应了。
“世子,三叔的仇我们要报,倭寇和松平氏联手的事情我们也要尽快想出对策。”
绝对不能让倭寇和松平氏联手,这么一来,遭殃的就是大周百姓了。
这件事情最好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可怎么才能让倭寇和松平氏改变主意呢?
有了。
“内乱。”
顾玮帛和施宁薇想到了同一个办法。
他们现在之所以联手,是因为他们团结一致,有共同的利益,可如果他们心生嫌隙了?
那他们联手的事情是不是就没有现在这般坚定了?
不管是倭寇还是松平氏,他们团结一致或许力量强大,一旦分开,可就不够看了。
到时候,他们可以趁乱先发制人,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这些需要周密的计划。
“倭寇和松平氏联手,倭寇应该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一方。”
“那么我们想要打乱他们的计划,最好从倭寇这边下手。”
顾玮帛提议。
施宁薇赞同这个提议,“那我们尽快前往昌平。”
昌平是倭寇的聚集地,也是倭寇的大本营,既然是破坏他们的计划,自然要去他们的老巢,找负责这件事情的人才行。
只是昌平需要坐船,而且大周百姓很少有去过昌平的。
对于不确定的事情,总是让人心生不安。
“林州城内有人去过昌平,这个人我也认识。”
霍光见他们想要去昌平,而且他也觉得这个计划不错,所以想要帮他们提前了解一下昌平那边的事情。
于是当天,霍光就带着两人一块去见了他的好友。
那个好友也是个爽朗性子,知道他们的目的后,事无巨细的和他们说着昌平的一些风土人情,最重要的是昌平那边忌讳什么。
只要他们弄清楚了这些,那么在那边就不会轻易丢了性命。
第二天一早,施宁薇和顾玮帛就坐船前往昌平。
霍光准备送他们,被顾玮帛拒绝了,“外面人多眼杂,若是让人瞧见了与我们不利。”
上一次在海上,他和苏珧都是带了面巾的,所以他们不担心被人拆穿身份。
但是认识霍光的人太多了,如果他们带着他去海边,万一被倭寇的人看到了,那么他们的计划还没实行,就要夭折了。
今个风平浪静,适合出海。
从林州到昌平,需要一天一夜的时间。
他们虽然一早就出发了,但晚上还是在船上过的夜。
施宁薇有些晕船,顾玮帛就一直陪在他身边。
好在不严重,睡着之后,也就没有那么难受了。
第二天睁眼的时候,船只进入了一个焕然一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