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抗战之我们 > 第三十六章 吃大户
    这伙土匪当然是陈阳以及他临时带出来的一支小分队。

    为什么陈阳好好的副厂长不当,去当“土匪”到处抢劫呢?

    因为当时的被服厂穷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粗布是面料,但根据地的生产工艺无法满足八路军部队的需要,日军以战养战,在中国大肆掠夺粮食棉花,而老百姓也需要棉花,关键是当地妇女的生产数量远不能满足八路的需要,用杯水车薪说一点都不过分。

    随着根据地的发展和扩大,军区部队也在发展和扩编壮大。但是没有服装怎么办啊?

    军区主力部队,除了一团还能勉强维持,其余的部队都穿的破破烂烂像叫花子,一到冬天就更犯愁,部队缺乏御寒的棉衣,很多连队只有一两件棉衣,只有哨兵上岗才能穿,有些部队的哨兵不得不披棉被上岗位,潜伏哨兵把自己埋在草堆里取暖。

    既然上级将自己派到被服厂,陈阳觉得就应该对得起自己的这个岗位。

    《亮剑》里面的李云龙就是真实写照。为了生存就必须战斗,缺枪少弹的八路就得自己琢磨收拾鬼子汉奸。有本事的,吃香喝辣,没本事,只能在寒风里颤抖。

    所以陈阳从被服厂几十个男工里面挑选出精明强干的数十人,自己亲自训练,组成了一支小分队。

    到处活动,搞物质搞原料。摸营、伏击、挖陷阱、打闷棍,反正只要是对着鬼子汉奸,你爱干什么干什么,能缴获布料就运回根据地生产被服军装。

    中国人历来讲究入土为安,可陈阳既然决定当“土匪”抢日伪汉奸们,就没那么客气了。在冬天的伏击战后,鬼子就不说了,扒光,他们有毛衣,这个最喜欢,就连汉奸的尸体上基本也只剩下一个裤头了。没想到,当汉奸也不容易啊,临死连件衣服都没有。

    这个有个故事。某次日军偷袭八路,日伪军清一色的八路灰军装,装具齐全,可惜地方武装见惯穷八路,富八路着实没见过,马脚一下子就发现了,正规老八路冲出来,一顿手榴弹披头盖脸,倒让八路穿上新军装感觉了一把。

    不过陈阳的这种搞法,不仅越界,而且也很得罪人。

    不是划分了区域吗?一分区,二分区,三分区四分区。

    你一个服装厂的也来分一杯羹。

    到处流窜,见到日伪汉奸就打,就抢。简直就是土匪嘛。

    所以各个地方军分区都像军区告状。服装厂这样搞不行啊。完全没有规矩,也不按套路出牌。

    最后吕司令员只好将陈阳叫到司令部狠狠训了一顿。

    “你打仗打上瘾了,在被服厂还搞小分队。到处流窜抢劫,所到之处,人畜皆无。”

    陈阳委屈的回道;“我也是没有办法啊。被服厂没有原材料,怎么生产军装啊。现在冬天到了,咱们的战士都还穿着单衣呢。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连基本的服装装备都没有,怎么安心打鬼子啊?”

    吕司令员也知道陈阳的目的是为了部队,所以最后只是简单敲打了一下。最后说道;“将你的那个小分队撤了,老老实实回被服厂干活。”

    陈阳只好服从命令,解散了小分队。

    但是被服厂没有原料无法开工啊?

    怎么办?

    抢也不能再抢了,打?自己手里没有部队。

    那只有吃大户了。就是山西最大的财主阎锡山。

    山西有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还有实力雄厚的太原兵工厂。

    阎锡山经营山西几十年。亲自掌控的西北实业公司,包括采矿、冶金、采煤、发电、机械、化工、兵器、水泥、皮革、毛纺、造纸、卷烟、火柴等轻重工业。就连阎锡山的最重视的太原兵工厂也在西北实业的名下。

    对,就打阎老西的主意。

    说干就干,陈阳当即给被服厂厂长打了招呼,厂长还没说话人就闪了。随后就去了军区一团5营。

    留下发蒙的被服厂厂长。这来的是个爹啊。

    来到5营和代理营长韩松一说,要借马亮出任务。

    老领导要人当然要听啊。

    陈阳带着马亮就朝着太原城出发了。

    为什么要带马亮呢?因为这家伙以前是国军宪兵连长。国军宪兵可不是一般的部队,那是国军里面的老大,相当于德军的党卫队。不仅有军队警察之称,还拥有特别的权利。

    什么特别权利呢?就是如果宪兵在行使调查权时,见官大一级。无论驻军部队主官级别多高,都必须配合宪兵的工作。

    所以陈阳才将马亮带着一起去太原。

    此时的太原,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日军集结重兵,4个半师团约14万人,意在消灭中国第二战区主力,夺取太原。

    中国方面有6个集团军约28万人参战,计划歼灭来犯之敌,遏制日军在华北的攻势。

    阎锡山下了血本,投入9个炮兵团,200多门大炮,数万发炮弹,和日军在忻口鏖战长达二十三天之久,战事极其惨烈,战况也处于焦灼之中。

    陈阳和马亮从正太线走铁路直达太原火车站。

    太原火车站位于首义门外。由于是法国人建设,所以这座车站是充满异域风情的巴洛克式风格建筑。

    由候车室、行车室、站调室等一排二层的复式小楼构成。

    此时的太原火车站异常的繁忙。有往前线运送武器弹药的,又往后方撤退物质设备的。

    由于日军大兵压境,太原城有大量的产业。

    除了大型的太原兵工厂,太原钢厂外,以及西北实业下面的冶金、采煤、发电、机械、化工、水泥、皮革、毛纺、造纸、卷烟、火柴等轻重工业。都需要转移。

    火车站的站台上,堆满了机床、磨床、钻床等设备,还有刀具、铸造用的手钳毛坯、制图版和图纸筒、机床润滑用的注油壶、锻造用的砧子、铸锻造用传统工具、手动压力机等。

    甚至还有铁质保险柜和穿衣镜,办公椅办公桌、文件柜和算盘,手摇计算器和打字机等。

    看见火车站烂七八糟的景象,陈阳也是摇摇头。和马亮两人走出火车站,从首义门瓮城走过高大的太原鼓楼。来到了鼓楼街。

    这条街上住满了各类后勤补给机关的办事处和兵站等。

    来到一座门口写着“被服仓库兵站”的大门前。

    就这里了。陈阳和马亮两人相视一笑,昂然走了进去。

    这座被服产库是目前太原最大的军装中转和储存仓库。兵站站长胡长春是东北人,所以名字颇有东北味。

    此时胡站长正在发愁。

    目前战区兵站分军需补给和后勤补给两块。军需补给当然是最吃香的。那些拿着公函和批文来领武器弹药的,都要给好处才能足额领取。没有好处的就克扣下来。

    到时候弄到黑市倒卖,就是一大笔收入。

    而后勤补给就差多了,就只能倒卖物资了。

    可是后勤物资就那么几项,服装,粮食等。粮食数量是明面上的,不好动手脚。

    因为当时国军部队的粮食供应奇缺,部队士兵每天只能吃两顿饭,上午,下午各一顿。每顿只有三两粮食。

    (在抗战期间,国军部队根本没有一天三顿饭一说。只有最精锐的机械化部队第五军,以及后方黄埔军校最受重视的学员,一天才能吃三顿饭。其中第五军学员必须吃三顿饭,居然还是蒋介石亲自下手令要求执行,真是让人心酸埃)

    本来粮食就紧缺,再要是克扣,前线战士饿了肚子,那可是杀头的大罪,所以兵站只能在军装上做手脚。下面的各个基层被服仓库基本上将能卖的军服都卖了,剩下的全是帽子。因为帽子没人要啊,卖不出去。

    国民党军队的腐败,只要集中在两大块,一是军队经商;二是军队走私。与这二者始终相随的,是军队将领当中泛滥成灾的中饱私囊,用蒋介石的话说,是“尤以高级将领,凡军长以上者,几乎多是贪污……”

    胡站长虽然不是军长那种高级将领,但也是副团级的兵站站长。当然也有搞些好处。可是由于前期被服仓库倒卖了大量军服,被人举报,战区兵站总监部大怒。准备派人到下面调查。

    所以胡站长政委这事头疼。

    突然有士兵来报;“兵站来了两个宪兵。”

    胡站长瞬间冷汗就下来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难道是兵站总监部派来调查的宪兵?

    “快请快请。”

    胡站长连声说道。

    不一会儿,马亮在前,陈阳在后,两人傲气凌然的走了进来。陈阳将军官证拿出来在胡长春眼前一晃就揣进了口袋。

    随后对胡说道;“这位是国军宪兵团督查官上尉连长马亮,前来你处检查。”

    胡长春连忙让人将办公室大门关上,随后亲自拿出了了两个酒杯,将柜子旁一瓶美国威士忌倒了两杯,亲自给两人端了过来。

    马亮拿起酒杯,先遥,后闻,最后才将酒杯放到嘴边,小抿了一口。然后惬意的说道;“老美的波本威士忌还是那种酸尿味,你这里的杰克丹尼还凑合。

    有多少存货,给我来一件。“

    胡长春一听一颗心顿时级放了下来。既然索要东西就好办。

    胡长春马上命人从仓库搬一箱过来。

    可是紧接着马亮画风一转说道;“我们听说被服仓库的服装数量存库和台账上明显不符,这是怎么回事啊?”

    刚刚松了一口气的胡站长马上一颗心又提了起来。

    连忙说道;“最近战事日紧,前方需要量大,各个地方仓库调配上可能会有些差错,所以数字不对。我马上派人去查。”

    “不用查了,证据确凿。下面的被服仓库我们已经实地去调查了。除了军帽意外,服装皆无。身为兵站站长,你怎么向上面交代?

    战时倒卖军需物资可是杀头的大罪啊?“

    马亮沉声说道。

    “这个,马总,马哥,马爷,您就高抬贵手吧。”

    胡长春一听吓得汗毛都竖起来了。

    马上从办公室的抽屉里拿出两根“小黄鱼”,(大黄鱼就是十两一个,小黄鱼是指一两一个的金条。一枚小黄鱼的购买力差不多等同于现在的1万多块。那时候身上揣着一根小黄鱼相当于带着一个小金库。)

    亲手递到马亮手里说道。

    马亮朝陈阳望了一眼,陈阳点点头。

    于是马亮将两根小黄鱼揣进兜里。

    陈阳此时问道;“你们兵站现在还有多少军装?”

    胡站长见马亮收下了小黄鱼。心情也放松起来。马上答道;“我们现在兵站还有成套的军装一万套。”

    马亮明白了陈阳的意思。紧接着说道;“这些军装我们征用了。你尽快安排人手装车,我们需要配送到战区。”

    “可是,可是军装的调运,需要战区后勤部的公函和战区参谋长的签名啊。我实在是不敢轻易安排。”

    胡站长一听一颗心又悬了起来。

    心里暗自悱恻道;宪兵也太黑了。先要了老子一箱洋酒,后收了两根金条。现在又要拿一万套军服出去自己倒卖。这他们太不要脸了吧。

    马亮高声说道;“前方战事紧急,日军大兵压境,太原随时可能陷落。现在都在转移撤离各种物资设备,这些军服在仓库里睡大觉,既运不走,也留不下来。

    事急从权,哪有那么多的规矩手续。

    到时候你将这批军服和以前仓库的负数一起报给战区作为前线配送,这样账目不是就可以走平了吗?我这是在帮你懂吗?“

    胡长春一听也是,将以前的亏空和这批军装一起做账转走,自己也可以将窟窿填上。

    于是点头应允。

    随后马上叫来仓库主管安排,同时给车队打电话派运输车辆过来。

    就这样,一个下午的时间,陈阳和马亮两人凭借以前国军宪兵的身份,在兵站搞出来一万套军服,在五辆大卡车的装载下,朝着根据地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