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睁眼,雕花木床,灰白蚊帐,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霉味和草药味混合的气息。
我,苏月,一个奋斗在996前线,手握PMP证书,熟读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能把一个濒临崩溃的项目拉回正轨的金牌项目经理,此刻正一脸懵逼地躺在这张硬得硌人的床上。
头痛欲裂,一段不属于我的记忆碎片像弹幕一样疯狂刷屏:原主也叫苏月,是京城一个从七品小官沈辞的原配夫人。父亲曾是有些薄产的秀才,病逝后家道中落,被叔婶半卖半送地嫁给了当时还在苦读的沈辞。沈辞倒也争气,考中了进士,点了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外放不成,留在了京城一个清水衙门——工部虞衡清吏司,做了个从七品的员外郎主事。
听起来似乎还行京官!
但现实是骨感的。工部虞衡司,掌管山泽、苑囿、矿冶、市易等事务,听着包罗万象,实则油水少、责任大、升迁慢。沈辞又是那种典型的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书呆子,清高自诩,不善钻营,更不屑于同流合污。结果就是,拿着微薄的俸禄,在寸土寸金的京城租着个破旧的小院,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堪比赤贫。
原主呢一个古代版的包子,性格懦弱,身体也不好,常年汤药不断,仅有的嫁妆也快被掏空了。昨天似乎是受了点风寒,加上心中郁结,一口气没上来,就便宜了我这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倒霉蛋。
夫人,您醒了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响起。
我循声望去,一个穿着粗布襦裙、面黄肌瘦的小丫头端着一个豁了口的瓦碗走进来,里面是黑乎乎的药汁。这是原主唯一的陪嫁丫鬟,小翠。
夫人,该喝药了。小翠低着头,声音细若蚊蝇。
我挣扎着坐起来,环顾四周。房间不大,陈设简陋,除了床和一张掉漆的梳妆台,就只有一个歪歪扭扭的衣柜。窗户纸都有些破了。
这就是我的新项目启动现场
没有启动资金,核心成员(丈夫)状态堪忧,唯一的人力资源(小丫鬟)看起来能力值极低,还背负着历史遗留问题(原主糟糕的健康状况和家庭财政)。
这TM哪里是地狱模式,这简直是直接送我去跟阎王爷喝茶啊!
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哭是没用的,抱怨更解决不了问题。我是谁我是苏月,是能把一团乱麻理顺,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项目经理!
不就是没钱没人没资源吗多大事!哪个项目启动的时候不是一堆破事
现状评估(Current
State
Assessment),我脑子里自动跳出这个词。
小翠,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温和,先把药放一边。你去……把家里的钱都拿来给我看看。
小翠愣了一下,似乎没明白。
就是我们还能用的铜板、碎银子,都找出来。
小翠喏喏应是,过了一会儿,捧着一个小小的、打着补丁的布袋子回来,放在我面前。
我颤抖着手打开布袋,倒在床上。哗啦啦……
几个铜板,两小块加起来估计不到一两的碎银子。
这就是全部家当!连下个月的房租都不够付!
我眼前一黑,差点又晕过去。
稳住!苏月,你是专业的!越是危机时刻,越要冷静分析!
01
Stakeholder分析与初步需求沟通
首要任务,是搞清楚这个家的核心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以及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Stakeholder
1:我自己(项目经理兼任核心资源)
需求:
活下去!吃饱穿暖!改善生活!最好能找到回家的路(虽然看起来希望渺茫)。长期目标是实现财务自由,过上舒心日子。
期望:
能运用现代知识改善现状,不被这个时代逼疯。
当前状态:
身体虚弱(继承原主的),拥有现代知识和项目管理技能,对古代环境极度不适应。
Stakeholder
2:沈辞(关键执行人/名义上的项目发起人)
需求:
维持基本的官员体面,履行职责,内心可能渴望得到认可和升迁(虽然嘴上不说)。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
期望:
妻子贤惠(传统观念),家庭和睦(可能吧)。
当前状态:
清高正直,不善交际,官场失意,情绪低落,对家庭经济困境可能认知不足或无力改变。
Stakeholder
3:小翠(主要人力资源)
需求:
吃饱饭,少挨骂(可能来自原主),有个安稳的去处。
期望:
主家对自己好一点。
当前状态:
忠诚度高,但胆小怕事,技能(家务、针线等)水平未知,需要培训和引导。
分析完毕,我头更疼了。这简直就是个三无项目团队:没钱(资源匮乏),没士气(成员状态低迷),没方向(目标不明确)。
晚上,沈辞回来了。
他是个约莫二十四五岁的青年,穿着一身半旧的青色官袍,身形清瘦,面容俊秀,但眉宇间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郁色和疲惫。看到我醒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又恢复了那种淡淡的疏离。
醒了身体好些了他声音不高,语气平淡。
嗯,好多了。我努力模仿原主的语气,柔声回答。心里却在快速评估:嗯,颜值还行,就是这丧气满满的样子,太影响团队氛围了!差评!
那就好,按时喝药,好好休息。他放下手里一个破旧的公文包(是的,古代也有类似的东西),就要往书房走。书房是他待得最多的地方,里面堆满了书,也是这个家唯一看起来有点资产的地方。
等等!我叫住他。
他停下脚步,回头看我,眼神带着询问。
那个……家里的钱,不多了。我决定进行第一次需求沟通,虽然知道结果可能不乐观。
沈辞眉头微蹙,没说话。
房租下个月就要交了,还有米缸也快见底了……我的药……我故意说得可怜兮兮,观察他的反应。
他沉默了片刻,才低声道:我知道了。俸禄……下月初才能发。我再想想办法。
想想办法我心里翻了个白眼。典型的我知道问题但我没解决方案的甩锅型甲方(虽然他是被动接受者)!
夫君,我换上一副贤妻面孔,我知道你在衙门辛苦。只是……我们也不能坐吃山空。我想着,能不能……开源节流
开源沈辞似乎觉得这个词很新鲜,如何开源
比如……我这几天身体好些了,看看能不能做点针线活补贴家用或者……我试探着问。
沈辞立刻打断我:胡闹!你是官眷,怎能抛头露面去做那些商贾之事传出去岂不让人笑话安心养好身体是正经。
得,沟通失败。对方的需求是维持体面,和我的生存需求存在明显冲突。而且,他对风险(名誉受损)的规避意愿极强。
看来,直接寄希望于他是没戏了。我必须先自己搞定内部问题,做出点成绩,才能获得他的信任和支持。
行动计划(Action
Plan)v0.1:
短期目标(Short-term
Goal):
活到下个月发俸禄。
核心策略(Core
Strategy):
极致节流
+
探索低风险内部开源机会。
关键任务(Key
Tasks):
盘点家中所有可用物资,制定严格预算。(Resource
Management
&
Budgeting)
优化家务流程,提高小翠的工作效率。(Process
Optimization
&
Training)
利用现有条件,尝试制作可变现的产品。(Prototyping
&
MVP
-
Minimum
Viable
Product)
调理好这具破身体。(Risk
Mitigation
-
Health)
02
甘特图上墙,小翠的KPI考核
第二天,趁着沈辞上衙去了,我拖着还有些虚弱的身体,开始了这个家的项目启动会。参会人员:我,小翠。
我找来一块木炭,在一张不知道沈辞从哪里弄来的废弃宣纸背面(节约!),开始绘制我的第一张古代版甘特图。
横轴是未来七天,纵轴是我们要完成的任务:
打扫(划分区域,明确标准)
做饭(计划菜单,控制成本)
洗衣(明确频次)
物资盘点与记录(仓库管理入门)
药材整理与晾晒(降低损耗)
我的秘密项目(暂时保密)
小翠,你看,我指着图,从今天起,我们每天要做的事情,都在这上面。完成了哪件,就在后面画个圈。
小翠瞪大了眼睛,显然没见过这种鬼画符。
夫人……这是
这是……计划表。能让我们做事更有条理,不会遗漏。我耐心解释,你看,今天上午,你的任务是把院子和厨房打扫干净,标准是地面无杂物,灶台无油污。下午,把所有能吃的、能用的东西都找出来,我们一起登记。
然后,我开始给她设定最简单的KPI(关键绩效指标):
data-fanqie-type=pay_tag>
清洁度:
目视检查合格率。
准时性:
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资源节约:
做饭不能浪费食材,用水用柴要省。
当然,我没用KPI这个词,而是说:做得又快又好,月底我……我看看能不能给你买块新头绳!(没办法,激励资源极其有限)
小翠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神里却多了点光。大概是第一次有人这么清晰地告诉她要做什么,以及做好了有什么(虽然只是口头)奖励。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边喝着苦涩的汤药调理身体,一边严格按照计划表推进工作。
家里的物资被我彻底盘点了一遍:陈米小半袋,勉强够吃十天;粗面粉一小袋;几颗干瘪的土豆;一点咸菜;油盐酱醋都快见底。唯一的好消息是,后院有口井,用水暂时不成问题,还有一小片荒地。
我把所有开销都记录在一本小册子上,精确到每一个铜板。看着那可怜的数字,我感觉像是在给一个濒临破产的公司做财务审计。
小翠在我的量化管理下,进步神速。一开始手忙脚乱,不是打翻了东西就是忘了交代的事。但在明确的任务指令和即时反馈(我会在她做得好的时候口头表扬,做得不好时耐心纠正)下,她渐渐变得麻利起来,眼神也自信多了。
夫人,您这法子真好,有一天,小翠一边在院子里晾晒被褥(这也是计划的一部分,去除霉味,改善居住环境),一边跟我说,以前总觉得一天到晚忙不完,还累得慌。现在跟着这‘表’走,好像……好像也没那么累了,活儿还干得更多了。
我笑了笑。这就是流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的魅力啊,哪怕是在一千多年前。
03
MVP:从酱菜Pro到豆浆Plus
节流只能维持,开源才是出路。指望沈辞暂时没戏,我就得自己想办法。
做什么好呢原主的女红水平……聊胜于无,拿到市面上估计也卖不了几个钱,还可能被沈辞发现。
我的目光落在了厨房那坛子快要吃完的咸菜上。
古代的酱菜,工艺简单,口味单一。以我当年跟着外婆学的手艺,加上现代的一些调味思路(虽然调料有限),能不能做出点升级版的酱菜
项目立项:新型酱菜研发与小规模测试
(Project
Initiation:
New
Pickle
R&D
and
Small-Scale
Test)
目标:
制作出口味独特、优于市面普通酱菜的产品,验证其市场接受度。
资源:
现有少量蔬菜(萝卜、菘菜边角料),基本调料。
风险:
口味不被接受,沈辞发现并反对。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
最小可行产品):
制作一小罐五香萝卜干和酸辣菘菜梗。
说干就干。我指挥着小翠,把能找到的萝卜和菘菜(就是大白菜)处理干净,切成条块晾晒。调料有限,但我还是尽量利用花椒、干辣椒(这个时代应该有了吧查了一下,明朝传入,我这架空的朝代就当它有!)、盐、一点点酱(很浑浊的那种),尝试调制不同的口味。
几天后,我的第一批酱菜Pro出炉了。尝了一口,嗯,虽然比不上现代的,但比起这个家原来吃的寡淡咸菜,味道丰富多了!
怎么测试市场呢我总不能自己跑到街上去卖吧
我想到了一个曲线救国的办法——内部用户反馈。
沈辞每天中午是不回家的,在衙门吃份例。我让小翠在他早上带的饭盒里,偷偷放了一小碟新做的萝卜干。
晚上,沈辞回来,表情似乎没什么变化。但他吃饭的时候,我注意到,那碟萝卜干……被吃光了。要知道,他平时吃饭很克制,也很少对饭菜发表评论。
第二天,我又放了酸辣菘菜梗。又被吃光了。
第三天,我没放。
沈辞吃饭时,夹了几口菜,似乎下意识地在找什么,最后抬头看了我一眼(也可能是看小翠),没说话。
有戏!用户需求已被验证!
下一步是扩大生产和寻找销售渠道。但这需要启动资金买原材料,还需要解决沈辞这边的合规风险。
正当我一筹莫展时,转机来了。
那天沈辞回来,脸色比平时好一些,甚至带回来一小包点心(虽然是最便宜的)。
今天发了些‘炭敬’。他解释道。所谓炭敬,就是冬天官员之间互相馈赠的取暖费,算是一种灰色收入,但相对普遍,沈辞大概也不得不随波逐流收下一点。
我接过那点碎银子,心里快速计算着。这点钱,买米买菜将将够,离我的酱菜产业化目标还差得远。
夫君,我又开始动脑筋,我前几天试着做了点酱菜,味道还不错。小翠也说好吃。
沈辞看了我一眼,没反对。大概是默认了。
我在想,后院那块地荒着也是荒着,不如我们……
你想种菜他似乎猜到了。
嗯!种点菘菜、萝卜,还有……黄豆!我眼睛一亮。
黄豆!这可是好东西!能做豆腐,能生豆芽,最重要的是——能做豆浆!
这个时代有没有豆浆我不太确定,但就算有,肯定不如现代做得细腻好喝。这又是一个潜在的爆款产品!
项目升级:家庭农场与豆制品研发
(Project
Upgrade:
Family
Farm
&
Soy
Product
R&D)
沈辞大概是觉得种点菜不算有辱斯文,而且也能省点买菜钱,居然没反对,只是说:你想种便种吧,别累着自己。
太好了!关键Stakeholder初步同意!
接下来的日子,我指挥着小翠(现在已经是我的得力项目助理了)开垦后院的小荒地。买种子,翻地,播种,浇水。虽然辛苦,但看着那片小小的土地渐渐有了生机,我心里充满了希望。
黄豆成熟后,我开始捣鼓豆浆Plus。石磨家里有(虽然很破旧),过滤用粗布。第一次做出来的豆浆,豆腥味很重,口感也粗糙。
PDCA循环(Plan-Do-Check-Act)启动!
Plan:
改进工艺,去腥,提高细腻度。
Do:
尝试不同的浸泡时间,煮沸技巧,多次过滤。
Check:
自己和小翠反复品尝,记录差异。
Act:
确定最佳工艺:黄豆浸泡一夜,加少量糯米(增加稠度和口感),石磨多磨几遍,用细纱布(偷偷用了我一块旧头巾)过滤两次,煮沸后撇去浮沫。
终于,我做出了一碗相对细腻、豆香浓郁、没有明显腥味的豆浆!
我又尝试做了简单的豆腐脑(用醋点的,卤水暂时搞不到),还有生了绿豆芽(这个简单)。
我的产品线逐渐丰富起来。但是,销路呢总不能一直内部消化吧
04
用户画像与精准营销
我需要找到我的目标客户(Target
Audience)。
分析一下:
酱菜:
目标客户是普通家庭主妇,追求性价比和口味。优势是独特口味,劣势是品牌认知度为零,需要找到合适的代销渠道。
豆浆/豆腐脑:
目标客户可以是追求新鲜、营养的家庭(如果有这个意识的话),或者早点摊。优势是新奇、相对健康,劣势是保质期短,对配送要求高。
豆芽:
目标客户是餐馆或家庭,冬天蔬菜少时的补充。优势是成本低、生长快,劣势是技术含量不高,容易被模仿。
直接去市场上摆摊风险高,抛头露面,肯定会被沈辞打断腿。
找餐馆合作我一个无名小卒,人家凭什么信我
我把目光投向了我们的邻居。
我们住的这条巷子,不算繁华,但住户不少,有普通人家,也有像我们这样的小官吏家庭,还有几家小铺子。
启动邻里关系破冰与口碑营销计划
(Neighborhood
Relations
&
Word-of-Mouth
Marketing
Plan)
我让小翠端着一小碗刚做好的、还冒着热气的甜豆浆(加了点仅有的饴糖),送给了隔壁的张大娘。张大娘是个热心肠的寡妇,平时靠给人家缝补浆洗为生。
张大娘,这是我家夫人新琢磨出来的吃食,叫豆浆,您尝尝鲜。小翠按照我教的话术说道。
张大娘尝了一口,眼睛都亮了:哎呦!这滑溜溜、热乎乎的是什么真好喝!比那米汤强多了!
第二天,我又让小翠送了点新做的五香萝卜干过去。
一来二去,张大娘对我们家的态度肉眼可见地热情起来。她开始主动跟小翠打听:你家夫人还会做什么好吃的
时机成熟!
我让小翠不经意地透露:夫人说,要是有人想尝尝,用点米或者菜来换也行,主要是怕东西放坏了可惜。
这是一种**以物易物的初期市场渗透策略**。避免了直接谈钱的铜臭味,也降低了邻居的尝试门槛。
果然,很快就有邻居拿着一把青菜或者一小捧米过来,想换点沈家娘子做的酱菜或者豆浆尝尝。
口碑慢慢发酵。
沈家娘子做的酱菜,味道就是不一样!
那豆浆真好喝,我家孩子每天早上都吵着要!
渐渐地,有人开始直接问能不能用铜板买。
我设定了非常亲民的价格,略高于成本,但低于市场上的劣质替代品。薄利多销,快速占领种子用户心智。
收入虽然微薄,但第一次,我们家有了俸禄之外的稳定进项!看着小布袋里渐渐多起来的铜板,我和小翠都激动得不行。
沈辞似乎也察觉到了家里的变化。伙食好了点(虽然还是粗茶淡饭,但至少有新鲜豆芽和豆腐吃了),我和小翠的气色也好了,他那身半旧的官袍似乎也被浆洗得更平整了些。
他没问钱是哪里来的,但也没再提什么有辱斯文的话。也许在他看来,只要我不抛头露面,在家里捣鼓点吃的,还能改善生活,他也就默许了。关键Stakeholder的风险偏好在可见的收益面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05
职场风云:给夫君做职业规划
家庭财政危机初步缓解,我开始将项目管理的重心转向沈辞的事业线。
项目名称:沈辞职业发展与能力提升计划
(Shen
Ci
Career
Development
&
Capability
Improvement
Plan)
项目目标:
提升沈辞在衙门的存在感和绩效,寻求发展机会,改善其工作状态和心态。
初步诊断(SWOT分析):
优势(Strengths):
聪明,正直,有原则,文字功底好,做事认真(如果他愿意)。
劣势(Weaknesses):
性格孤僻,不善交际,缺乏政治敏感度,容易情绪化(丧),不懂得向上管理和横向沟通。
机会(Opportunities):
京官身份(平台起点高),工部事务繁杂(总有被忽略的改进空间),年轻(有培养潜力)。
威胁(Threats):
清水衙门(油水少,升迁慢),上司或同事可能存在排挤(比如那个听小翠偶尔提起的,总是使唤沈辞的高主事),自身性格导致的潜在冲突。
我开始旁敲侧击地向沈辞了解他在衙门的工作情况。
夫君,今天衙门里可有什么趣事我一边给他端上热好的饭菜(里面有我做的豆腐),一边看似随意地问。
无非是些案牍劳形之事,有何趣味。他淡淡回道。
虞衡司都管些什么呢听起来好像很厉害。我装作好奇宝宝。
沈辞大约是难得有人对他专业领域感兴趣,话稍微多了点:山、泽、苑、囿、矿、冶、市、舶……皆有涉及。不过本官人微言轻,主要负责整理过往的矿冶图册和市舶记录。
整理旧档案这活儿听起来就枯燥又没前途。
那……这些图册和记录,重要吗
自是重要,沈辞皱眉,矿脉分布,市舶往来,皆系国计民生。只是……积年旧档,杂乱无章,查找不易,也无人真正重视。
机会点(Opportunity
Point)发现!
杂乱无章查找不易这不就是典型的信息管理混乱吗这可是项目管理的强项啊!
夫君,我试探着说,我在家整理东西时,发现分门别类做好标记,用起来就方便很多。那些图册和记录,能不能也用类似的方法整理一下
沈辞看了我一眼,似乎觉得有些道理:嗯……卷帙浩繁,非一日之功。
可以先从一小部分开始嘛,我循循善诱,比如,先把你最近要用的那几卷,按照年份、或者矿种、或者港口,做个简单的目录或者画个‘索引图’这样下次找起来,不就快很多
我用了他能听懂的词。
我把我整理家中物品的小册子拿给他看,上面用简单的符号和分类记录着米面油盐的数量和位置。
沈辞看着那本简陋但清晰的小册子,若有所思。
接下来的几天,他去书房的时间更长了。偶尔我给他送水进去,看到他不再是仅仅埋头看书,而是在纸上写写画画,似乎在尝试整理那些旧档案。
有一次,我看到他在一张大纸上画着格子和线条,标注着不同的矿区名称和年份。
我的天!这不就是……甘特图
+
WBS(工作分解结构)的雏形吗!虽然他肯定不知道这些名词。
看来,逻辑思维是共通的。知识分子的学习能力果然强!
06
向上管理与风险应对
光整理好档案还不够,还需要让关键利益相关者(他的上司)知道他的工作成果。这就是**沟通管理(Communication
Management)和向上管理(Managing
Up)**。
夫君,你整理的这些目录和索引图,高主事知道吗我问。高主事是沈辞的顶头上司,据说是个趋炎附势、喜欢抢功劳的老油条。
沈辞皱眉:此乃分内之事,何须多言。
话不能这么说,我赶紧纠正他这种技术宅思维,你做得好,总得让上面知道你的辛苦和能力吧不然功劳可能就变成别人的了。
那……该如何沈辞显然没经验。
你可以……在下次高主事问起相关档案的时候,‘不经意’地拿出你的目录,展示一下查找有多方便。或者,写一份简短的‘呈报’,就说你为了提高公务效率,对某一部分档案进行了初步整理,附上你的成果。措辞要谦逊,只说自己一点浅见,请大人指正。
这相当于一份简单的**项目进度报告(Project
Status
Report)**,既汇报了工作,又保护了自己的成果,姿态还很低。
沈辞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果然,没过几天,机会来了。高主事急着查找一份关于南方某铜矿的历史产量记录,翻了半天找不到,急得直冒汗。
沈辞默默上前,根据自己做的索引,很快就从故纸堆里准确地找出了那份档案。
高主事惊讶地看着他,又看了看他手里那份手绘的、标注清晰的索引图。
沈辞,这是你做的
回大人,下官只是觉得平日查找不便,稍作整理,方便公务。沈辞按照我教的,谦逊地回答。
高主事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没多说什么,拿着档案走了。
但从那天起,高主事对沈辞的态度似乎好了一些,虽然还是会使唤他做杂事,但至少没那么颐指气使了。偶尔还会主动问他一些档案相关的问题。
沈辞的工作状态明显好了很多。他不再仅仅是应付差事,而是真的投入精力去整理那些旧档案。他甚至开始自己琢磨如何改进分类方法,如何让图表更清晰。
他还跟我讨论:月娘(他开始这样称呼我了,语气也亲近了许多),你说的那个……把重要的事情优先做,叫什么‘二八’什么
帕累托法则,或者叫二八定律。我笑着解释,就是说,百分之八十的成果,往往来自于百分之二十的关键努力。用在整理档案上,就是先集中精力把最常用、最重要的那部分整理好,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沈辞听得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我从未见过的光彩。
看着他从一个丧气青年变成一个积极钻研业务的技术骨干,我这个项目经理感到由衷的欣慰。团队成员状态提升,项目成功率大大增加!
当然,风险也随之而来。
沈辞的异军突起,似乎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有一次,他负责保管的一卷重要图册,差点被人不小心弄湿了。幸好沈辞早有准备(我提醒过他要注意风险管理,重要文件要备份或妥善保管),才没有酿成大错。
看来,有人不希望我安生。沈辞晚上回来,脸色凝重。
这很正常,我安慰他,项目进展顺利时,总会遇到各种阻力。我们需要做的,是**‘风险识别(Risk
Identification)’和‘风险应对(Risk
Response
Planning)’**。
我们一起分析了可能的风险来源:高主事(担心被取代)、其他眼红的同事、甚至是其他部门的利益牵扯。
针对不同的风险,我们制定了应对策略:
对高主事:
继续保持尊重,主动汇报工作,有成果也归功于他的领导有方。(缓解策略)
对同事:
保持距离,不拉帮结派,专注于工作本身。(规避策略)
对重要资料:
加强保管,关键信息做备份记录,交接时必须有凭证。(转移/降低策略)
就这样,沈辞在我的项目管理方法论指导下,不仅业务能力突飞猛进,应对复杂人际关系也开始变得有章法起来。
07
里程碑达成与项目收尾
转眼间,大半年过去了。
我们家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家徒四壁的样子。
我的酱菜Pro和豆浆Plus已经成了这条巷子里的网红产品。我没有扩大生产,依然是小作坊模式,但足以让家里吃穿不愁,甚至略有盈余。我还教会了小翠简单的记账和成本核算,她现在俨然是我的生产主管兼财务。
后院的小菜地生机勃勃,保证了家里大部分蔬菜供应。
沈辞也不再是那个官场小透明了。他对虞衡司积年档案的整理工作,做得极其出色。他绘制的分类索引图、矿产分布变迁图、市舶数据统计表(是的,他已经开始做数据分析了!),清晰、准确、实用,甚至得到了工部侍郎(副部长级别)的偶然关注和赞赏。
高主事对他的态度也彻底变了,从一开始的猜忌提防,变成了倚重。因为沈辞整理的资料,确实大大提高了整个司的工作效率,也间接提升了他的政绩。
年终吏部考核,沈辞的评级从中下升到了中上。虽然暂时没有升职,但这已经是极大的进步。
更重要的是,沈辞整个人都变得不一样了。他眉宇间的郁色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稳和自信。他依然正直清高,但不再愤世嫉俗,而是懂得了如何在规则内,用自己的能力去做事、去改变。
我们之间的关系,也早已超越了最初的项目合作。他会跟我讨论衙门里的事情,听取我的意见(虽然他从不承认是听从)。他会默默记下我喜欢吃的东西,偶尔从外面带回来给我惊喜(比如一小包松子糖)。他看我的眼神,充满了欣赏、依赖和……一种我不敢深究的温柔。
而我,也从最初只想完成项目活下去,渐渐地在这个家里找到了归属感。看着这个被我一点点盘活的家,看着这个被我改造得越来越好的丈夫,我心里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这大概就是项目成功的喜悦吧虽然这个项目周期可能是一辈子。
那天晚上,沈辞从衙门回来,递给我一支崭新的银簪,上面镶嵌着一小颗圆润的珍珠。
月娘,拿着。
这……太贵重了。我有些惊讶,这支簪子至少要好几两银子。
拿着吧,他笑了笑,那笑容如同冬日暖阳,我们……值得用好一点的东西了。
他顿了顿,又道:吏部考评下来了。明年,我或许有机会调任去营缮清吏司,那边……事务更繁重,但机会也更多。
营缮司负责宫殿、官署、城垣等工程建设,是工部相对核心的部门。
这是一个重要的**项目里程碑(Project
Milestone)**达成!
我接过簪子,心里暖暖的。
好啊。我笑着说,新项目,新挑战。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一起做‘项目规划’。
沈辞看着我,伸手把我揽进怀里,下巴抵在我的发顶,轻声说:月娘,有你真好。
我靠在他怀里,听着他沉稳的心跳,突然觉得,穿到这个没有WIFI、没有空调、没有外卖的时代,好像……也没那么糟糕。
毕竟,哪个项目经理,不渴望亲手把一个濒临失败的项目,打造成一个成功的样板工程呢
我做到了。而且,这个项目的收益,远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