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满把第三杯奶茶吸得滋滋作响时,终于等来了母亲大人的第八个相亲对象。她透过奶茶店的玻璃窗,看见一个穿着浅蓝色衬衫、戴着金丝边眼镜的男人正站在门口东张西望。
应该就是他了,林小满心想,迅速把手机调成静音,然后对着黑屏整理了一下刘海,程远,32岁,大学老师,身高178,有房有车无不良嗜好——标准的'三好男人'配置。
程远推门进来时,林小满注意到他的衬衫熨得一丝不苟,连袖口的纽扣都扣得严严实实。他走路的姿势像是量过尺寸,每一步都精确到厘米。
林小姐?程远在她桌前站定,微微欠身,我是程远,抱歉让你久等了。
没事,我也刚到。林小满撒了个小谎,实际上她已经在这里坐了四十分钟,喝完了两杯奶茶并刷完了微博热搜。
程远坐下时,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文件夹,林小满瞪大眼睛——相亲带文件夹?这是什么新型操作?
这是我在《经济研究》上发表的三篇论文复印件,程远推了推眼镜,认真地解释,还有我的教师资格证、房产证复印件、体检报告和最近三个月的银行流水。我想坦诚是交往的基础。
林小满差点被珍珠噎住。她见过带花的、带礼物的,甚至带户口本的,但带银行流水的还是头一回。她小心翼翼地翻开文件夹,果然看到一沓整齐的文件,甚至还有一张手写的生活作息表——6:30起床,22:30睡觉,周末多加半小时阅读时间。
程老师,您这是...来面试工作吗?林小满忍不住问。
程远愣了一下,随即不好意思地笑了:抱歉,我可能太正式了。只是我觉得婚姻是人生大事,应该建立在充分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
林小满点点头,心想这人要么是极品好男人,要么是隐藏的变态控制狂。但看他那双清澈得像小鹿一样的眼睛,她觉得前者的可能性更大。
相亲进行到一半,林小满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她瞥了一眼,是闺蜜苏梅发来的消息:救命!我前男友带着新欢在我们常去的那家酒吧!快来支援!
林小满犹豫了一下,对程远说:抱歉,我朋友有点急事...
需要我送你过去吗?程远立刻站起身,拿起车钥匙,我的车就停在附近。
二十分钟后,程远的银色丰田停在一家名为迷途的酒吧门口。林小满道谢后正要下车,程远却递给她一张名片:如果需要帮忙,随时打电话给我。这种地方...不太安全。
林小满走进酒吧时,苏梅已经在吧台边向她疯狂挥手。她身边坐着一个穿黑色皮衣的男人,正用修长的手指转动着酒杯。
小满!这是陆骁,我表哥的朋友,摄影师。苏梅挤眉弄眼地介绍,陆骁,这是我最铁的闺蜜林小满,至今单身,爱好广泛,特别适合当模特。
陆骁抬起头,林小满看到一双带着笑意的桃花眼和左耳上闪闪发光的钻石耳钉。他的头发有些凌乱,却乱得恰到好处,像是刚刚被风吹过,或是刚从某人的床上爬起来。
嗨,陆骁的声音低沉而有磁性,苏梅说你很会跳舞?
林小满正想否认,苏梅已经一把将她推向舞池:去吧去吧!陆骁拍过好多明星,说不定能把你拍成网红呢!
那天晚上,林小满在陆骁的引导下跳了三支舞,喝了两杯颜色艳丽的鸡尾酒,并留下了电话号码。当她凌晨一点跌跌撞撞走出酒吧时,惊讶地发现程远的车还停在原地。
你...一直在这里等?林小满瞪大眼睛。
程远收起正在看的书,温和地说:我想这么晚了不好打车。你喝酒了,我送你回家比较安全。
回家的路上,林小满的脑袋里像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说:程远多好啊,体贴、稳重、靠谱,简直是结婚的最佳人选。另一个反驳:但陆骁多迷人啊,那种危险又神秘的气质,让人心跳加速!
当车停在她公寓楼下时,程远递给她一个保温杯:蜂蜜水,解酒的。晚安,林小姐。
林小满抱着保温杯上楼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陆骁发来的消息:你的侧脸在霓虹灯下很美。下周有个拍摄,有兴趣当我的模特吗?
接下来的一周,林小满的生活像被分成了两个平行世界。
白天,她和程远在博物馆、书店和安静的咖啡馆约会。程远会提前查好展览资料,为她讲解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会在她看书的间隙,不动声色地把她喜欢的甜点推到面前;会在过马路时,绅士地站在来车的一侧。
晚上,她的手机里塞满了陆骁发来的消息——深夜酒吧的邀约,凌晨山顶看星星的突发奇想,以及各种角度拍摄的她那天的侧脸照片。陆骁从不提前约时间,他的邀约总是突如其来,带着不容拒绝的魅力。
你到底喜欢哪一个啊?周五午休时,苏梅咬着吸管问,程老师还是陆大摄影师?
林小满搅动着面前的奶茶,叹了口气:程远就像一碗白米饭,健康、管饱、长期吃不腻。陆骁像一块黑森林蛋糕,明知道热量爆炸,还是忍不住想尝一口。
那就选蛋糕啊!苏梅拍桌,年轻时不疯狂,老了拿什么回忆?
但我妈说,找对象要找能过日子的...
拜托!你才25岁,离'过日子'至少还有五年好吗?苏梅翻了个白眼,再说了,你怎么知道陆骁就不能过日子?艺术家也有靠谱的啊!
林小满没有告诉苏梅,其实她偷偷在网上搜过程远的名字——除了几篇学术论文外,还有他大学时作为志愿者去山区支教的报道。而搜陆骁的结果则是一系列时尚摄影作品,夹杂着几张与不同女模特的亲密合照。
周六下午,林小满按照约定来到陆骁的工作室。那是一间位于老城区的 loft,墙上挂满了大幅黑白照片,角落里散落着各种摄影器材和空酒瓶。
脱鞋,陆骁头也不抬地说,正在调试相机,地板刚擦过。
林小满赤脚踩在冰凉的水泥地上,有些不自在地问:今天要拍什么?
你。陆骁终于抬起头,嘴角挂着那种让人心跳加速的坏笑,就拍最真实的你。
三个小时的拍摄让林小满精疲力尽。陆骁的要求千奇百怪——想象你是一只被雨淋湿的猫、假装你刚偷了情人的钱包、给我一个'我知道你在想什么'的眼神。
当林小满终于瘫倒在沙发上时,陆骁递给她一杯威士忌:你很有表现力,比大多数专业模特都强。
真的吗?林小满受宠若惊。
骗你干嘛?陆骁在她身边坐下,近得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烟草味,下个月有个展览,我想用你的照片当主展品。
林小满的心跳漏了一拍。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了。是程远发来的消息:记得你今天说喉咙痛,我熬了梨汤,方便的话给你送过去?
陆骁瞥了一眼她的手机屏幕,挑眉:白米饭先生?
林小满慌忙锁屏:只是一个朋友...
你知道吗,陆骁突然凑近,手指轻轻抬起她的下巴,好女孩都喜欢坏男孩,因为她们想体验一下不一样的人生。但最终,她们都会哭着回到好男孩身边。
那你是说...
我是说,陆骁的呼吸喷在她脸上,趁年轻,为什么不试试坏男孩呢?至少我能给你一个难忘的故事。
那天晚上,林小满鬼使神差地没有回复程远的消息。当陆骁的唇压上来时,她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蜂蜜水和威士忌,她终究选择了后者。
和陆骁在一起的日子像坐过山车。他会突然出现在林小满公司楼下,带她去海边看日出;会在深夜打电话叫她出来,只为分享一首刚写好的歌;会在争吵后送来大束玫瑰,卡片上写着生气的样子也很美。
与此同时,程远依然每周发来一两条问候消息,礼貌而克制。林小满总是回复得很简短,心里有种说不清的愧疚感。
他最近怎么样?一次偶遇时,程远问起陆骁。
林小满惊讶地抬头:你怎么知道...
苏梅告诉我的。程远笑了笑,眼神温和,希望你开心。
这种时刻,林小满会突然怀疑自己的选择。和陆骁在一起虽然刺激,但总是提心吊胆——他不回消息时是不是和别人在一起?他说工作需要的周末旅行真的只是工作吗?
一个雨夜,林小满发高烧到39度。她给陆骁打了三个电话都没人接,最后只好自己挣扎着打车去医院。输液时,护士看她的眼神充满同情:小姑娘,男朋友呢?
他...工作忙。林小满虚弱地回答。
就在这时,急诊室的门被推开,浑身湿透的程远冲了进来,手里还拎着一个保温桶。
苏梅告诉我你生病了,他气喘吁吁地说,这是姜汤,我妈的秘方。
林小满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程远手忙脚乱地找纸巾,最后用自己的袖子轻轻擦去她的泪水:别哭啊,感冒而已,很快会好的。
那天晚上,程远一直陪她到输液结束,又送她回家。而陆骁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回电话:昨晚在拍夜景,手机静音了。你还好吧?
已经没事了。林小满平静地说,心里有什么东西悄然破碎。
转折点发生在陆骁承诺的摄影展那天。林小满精心打扮前往,却发现自己的照片只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展出,而主展区全是一个金发女郎的写真——据说是某品牌新签约的模特,也是陆骁的新灵感缪斯。
这是怎么回事?林小满质问陆骁。
商业需要嘛,陆骁满不在乎地搂着她的肩,下次一定以你为主角。
没有下次了。林小满甩开他的手,转身离开。
走出展厅时,天空下起了小雨。林小满没带伞,正准备冲进雨里,突然感觉雨停了——原来是一把蓝色格子伞撑在了她头顶。
看来你需要一个靠谱的送伞员。程远微笑着说。
林小满再也忍不住,扑进他怀里大哭起来。程远轻轻拍着她的背,什么也没问。
对不起,林小满抽泣着说,我真是个傻瓜。
不,程远温柔地说,你只是需要时间弄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雨中的拥抱让林小满突然醒悟:蜂蜜水也许不如威士忌刺激,但它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出现,而且永远不会让你第二天头痛欲裂。
林小满和陆骁分手的过程比她想象的平静。陆骁甚至没有挽留,只是耸耸肩说:我就知道会这样。好女孩最终都会回到好男孩身边。
不是所有女孩都像我这么傻,林小满说,祝你找到下一个愿意陪你玩'坏男孩游戏'的人。
至于程远,他给了林小满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他们重新从朋友做起,一起做饭、爬山、看电影。林小满发现,原来平凡的日子也可以很有趣——尤其是和懂得珍惜的人一起。
三个月后的一个周末,程远邀请林小满去他家吃饭。她惊讶地发现,那个曾经带文件夹相亲的男人,如今会在厨房里手忙脚乱地照着菜谱做菜,会把盐和糖搞混,会被油溅到跳脚。
原来程老师也有不完美的一面啊。林小满笑着帮他系围裙。
还有很多呢,程远不好意思地承认,我睡觉打呼,紧张时会结巴,小时候因为太乖反而经常被欺负...
林小满突然凑上去亲了他一下:谢谢你的不完美。
那天晚上,当他们并肩坐在阳台上看星星时,程远轻声问:所以,好男孩和坏男孩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林小满想了想:好男孩像茶,初尝平淡,但回味悠长;坏男孩像汽水,第一口刺激,但很快就没气了。
这个比喻不错,程远笑道,不过我觉得,人不能简单地分为好与坏。重要的是找到那个让你既安心又心跳加速的人。
林小满靠在他肩上,心想:原来最幸运的不是在好男孩和坏男孩之间做选择,而是遇到一个愿意为你变得更好的人。
窗外,一颗流星划过夜空。林小满没有许愿——因为她已经得到了最好的礼物。
分手后的第一个周末,林小满把手机调成静音,窝在沙发里看完了积压的三部电影。当片尾字幕滚动时,她发现自己的思绪不自觉地飘向了程远——如果是他,一定会指出电影里某个历史细节的错误,或者分析镜头语言的隐喻。
手机屏幕亮起,是程远发来的消息:我在尝试做红烧肉,但颜色总是不对。你妈妈上次说的那个诀窍是什么来着?
林小满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自从雨中那个拥抱后,程远似乎找到了与她相处的自然节奏——不再是一板一眼的学术讨论,而是生活里那些笨拙而可爱的瞬间。
炒糖色时要小火,等糖完全融化变成琥珀色再下肉。她回复道,想了想又补充:需要现场指导吗?
二十分钟后,林小满站在程远家厨房里,看着这个平日里一丝不苟的大学教师手忙脚乱地对付一口焦黑的炒锅。他的刘海被汗水打湿,眼镜片上沾着油渍,围裙上溅满了酱汁。
程老师,你这架势像是要跟红烧肉决一死战啊。林小满忍不住调侃。
程远推了推眼镜,一脸无奈:理论和实践之间,果然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最后,林小满接管了厨房。当她熟练地翻炒着锅里的肉块时,能感觉到程远站在身后,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距离却又忍不住靠近。
你做饭的样子很美。他突然说。
林小满的手顿了一下:以前也有人这么说过。
陆骁?
嗯。不过他的下一句通常是'应该拍下来'。林小满转身,直视程远的眼睛,而你只是单纯地觉得美,对吗?
程远点点头,耳尖微微发红:就像看一场日落,或者一朵花开。不需要任何附加价值。
那天晚上的红烧肉有点咸,但两人吃得津津有味。饭后,程远从书房拿出一本相册:想看看真正的'不完美的程远'吗?
相册里是一个戴着厚镜片的小男孩,在数学竞赛中获奖的照片旁,是被同学欺负后哭肿的眼睛;大学支教时的阳光笑脸背后,是第一次站上讲台紧张到忘词的窘态。
我小时候特别羡慕那些'坏男孩',程远轻声说,他们看起来那么自由,那么受欢迎。
林小满轻轻握住他的手:现在呢?
现在我知道了,做真实的自己才是最自由的。他的手指与她交缠,而且,我遇到了一个愿意看我不完美一面的人。
窗外,初夏的晚风带着花香飘进来。林小满突然意识到,这是她和程远认识以来,最轻松自在的一个夜晚。
六月的一个周末,林小满和程远约好去郊外爬山。她早早起床准备便当,手机突然响起陌生号码的来电。
小满,是我。陆骁的声音通过话筒传来,依然带着那种漫不经心的魅力,我在你楼下。
林小满拉开窗帘,果然看到那辆熟悉的黑色摩托车停在小区门口,陆骁倚在车边,抬头冲她挥手。
有什么事吗?她努力保持语气平静。
想请你帮个忙。一个公益项目,给山区儿童拍照片。陆骁顿了顿,我知道你一直想参与这类工作。
林小满握紧手机。这确实是她大学时的梦想,曾经随口和陆骁提过。她犹豫片刻:我今天有约了...
明天呢?或者下周?陆骁的声音罕见地带上恳求,这次真的不一样,小满。
最终,林小满答应下周见面详谈。挂断电话后,她呆坐了一会儿,直到程远的消息提醒她该出发了。
山路上,程远敏锐地察觉到她的心不在焉:发生什么事了吗?
林小满犹豫了一下,还是坦白了陆骁的来电。让她意外的是,程远并没有表现出不悦,反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那个公益项目,是'看见未来'计划吗?
你怎么知道?林小满惊讶地瞪大眼睛。
程远笑了笑:我刚好认识那个项目的负责人。如果你感兴趣,我可以介绍你们认识,不需要通过陆骁。
午餐时,林小满打开精心准备的便当。程远尝了一口她做的饭团,眼睛一亮:比我的红烧肉强多了!
因为我有秘密武器。林小满笑着从包里拿出一小瓶自制梅子酱,我外婆的配方,外面买不到的。
程远突然认真地看着她:小满,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你吗?
林小满的心跳漏了一拍:因为...我做的饭好吃?
因为你看似随和,其实对在乎的事情特别执着。程远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就像这瓶梅子酱,你宁愿花三个小时亲手做,也不随便买现成的。对待感情,你也是这样。
林小满的眼眶突然发热。陆骁从未了解过她的这一面,或者说,从未真正试图了解。
下山时,程远自然地牵起她的手。林小满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你怎么会认识那个公益项目的负责人?
程远略显尴尬地推了推眼镜:呃...我资助了几个山区孩子上学,偶尔会参与他们的活动。
你从来没提过!林小满惊讶地停下脚步。
没什么好提的,程远的耳根又红了,只是一点小事。
当晚,林小满在网上搜索程远提到的项目,在一张去年的活动照片中,她惊讶地发现了程远的身影——他蹲在地上,正耐心地教一个小女孩用相机。照片配文写道:感谢程远老师连续五年资助山区儿童教育。
五年。那时他们甚至还不认识。林小满盯着屏幕,突然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好——不是约会时的鲜花和甜言蜜语,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与付出。
周一早晨,林小满刚进办公室就被主管叫去谈话。
公司决定重组设计部,主管面无表情地说,你的岗位将被调整到客服部,下周生效。
林小满如遭雷击:为什么?我的绩效一直很好啊!
这是上面的决定。主管递给她一份调岗通知,要么接受,要么...
走出办公室,林小满的双手不住颤抖。客服部意味着降薪、轮班和无穷无尽的客户抱怨,与她大学所学的设计专业毫无关系。
午休时,她给程远发了条消息:晚上能见面吗?我遇到点麻烦。
程远立刻回复:我四点下课,随时可以来找我。需要我现在打电话给你吗?
这种毫不犹豫的支持让林小满鼻子一酸。她想起上次工作遇到困难时告诉陆骁,对方的反应是不开心就辞职啊,我养你——听起来浪漫,实则毫无建设性。
傍晚,程远的办公室里,林小满把调岗通知推到他面前。
太不公平了!程远看完文件,罕见地提高了声音,你上个月的设计还获得了客户表扬。
公司说这是'战略调整'。林小满苦笑,其实就是变相裁员,逼人主动辞职。
程远沉思片刻:你有两个选择。一是接受挑战,把客服工作做到最好,等待转机;二是趁这个机会,做你真正想做的事。
比如?
比如摄影。程远打开电脑,调出一个网页,市图书馆正在招募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拍摄肖像。如果你有兴趣,我可以推荐你。
林小满瞪大眼睛:你连这个都知道?
因为你上次说过,想用摄影帮助更多人。程远温柔地说,我记下了。
那一刻,林小满做出了决定。她拿出手机,拨通了陆骁的号码:关于那个公益项目,我想了解更多细节...
挂断电话后,程远挑眉:决定见他了?
嗯,但只是谈工作。林小满直视程远的眼睛,我想试试儿童摄影,如果可能的话...也许未来可以开个工作室。
程远的眼睛亮了起来:我可以投资。不是作为男朋友,而是作为一个相信你才华的人。
第二天,林小满递交了辞职信。走出公司大楼时,阳光明媚得刺眼。她拍了一张自拍发给程远:自由的感觉真好!
程远回复得很快:恭喜重获自由!晚上庆祝?我尝试做梅子酱排骨,虽然可能不如你的手艺。
林小满笑着打字:不如我们一起做?
发完消息,她抬头看了看天空。几个月前,她还在为选择好男孩还是坏男孩而烦恼;现在她明白了,重要的不是标签,而是那个愿意与你共同成长的人。
与陆骁的会面约在一家咖啡馆。林小满提前十分钟到达,惊讶地发现陆骁已经坐在那里,面前放着两杯咖啡——一杯美式,一杯她最喜欢的焦糖玛奇朵。
你记得我喝什么。林小满有些意外。
陆骁今天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耳钉也摘了,看起来清爽许多:我记得很多事。比如你拍照时喜欢向左偏头,紧张时会咬下唇,开心时眼睛会先笑起来。
他递过一个文件夹:这是'看见未来'项目的详细计划。负责人是我表哥,听说你愿意参与,他很高兴。
林小满翻阅着文件,项目比她想象的还要完善——不仅有摄影培训,还有后续的展览和筹款计划。
为什么找我?她忍不住问。
陆骁沉默了一会儿:因为我欠你一个道歉,也欠自己一个改变。分手后,我接了个商业项目,拍一群富二代挥霍人生的照片。看着取景器里的画面,我突然觉得很空虚。
他抬起头,眼神是林小满从未见过的认真:然后我想起你说过,摄影应该传递更多有意义的东西。所以我去找了表哥,加入了这项目。
林小满不知该如何回应。面前的陆骁既熟悉又陌生,少了那份玩世不恭,多了几分诚恳。
你和程远还好吗?陆骁突然问。
嗯,很好。林小满不自觉地微笑。
他是个好人。陆骁轻声说,比我好得多。
离开前,陆骁从包里拿出一张照片推给她:这是你在我工作室拍的第一张照片,我一直留着。现在物归原主。
照片上的林小满侧脸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柔和,眼神中带着她几乎忘记的纯真期待。
谢谢。她小心地把照片收进包里,祝你的项目顺利。
走出咖啡馆,林小满深吸一口气。有些人和事,就像这张照片,适合珍藏但不适合继续。她拿出手机,给程远发了条语音:晚上除了梅子酱排骨,我们还能谈谈未来吗?我有个关于工作室的想法...
程远回复得很快:巧了,我也有话想对你说。
晚上七点,林小满按响程远家的门铃。门开了,映入眼帘的不是程远的脸,而是一排排悬挂的照片——全是她。笑着的她,沉思的她,做饭时专注的她,爬山时汗湿额头的她。
这是...林小满惊讶地走进屋内。
我偷拍的。程远站在照片墙尽头,手里捧着一本手工装订的书,还有更多。
那本书里是程远记录的他们相处的点点滴滴——电影票根旁写着她的观后感,餐厅纸巾上画着她吃饭时的样子,甚至还有她教他做红烧肉时随手写的步骤清单。
最后一页是一封信:
小满,我不擅长突然的表白或浪漫的惊喜。我能做的,就是记住与你有关的每一个细节,珍惜我们共同创造的每一段回忆。如果你愿意,我想继续这样记录下去,直到我们的照片变黄,字迹模糊...
林小满抬起头,发现程远单膝跪地,手里拿着一个小盒子——不是戒指,而是一把钥匙。
这是我外婆留下的老房子,离市中心有点远,但光线很好,适合做工作室。程远的声音有些颤抖,我想和你一起把它改造成儿童摄影工作室,也想和你一起创造更多回忆。你愿意吗?
林小满的眼泪夺眶而出。这不是她曾经幻想过的浪漫求婚,却比任何剧本都真实动人。她接过钥匙,然后拉起程远:我愿意。不过...
程远紧张地看着她。
不过我们得先解决你的梅子酱排骨,林小满破涕为笑,我闻到焦味了。
一年后的春天,看见·未来儿童摄影工作室迎来了开业一周年庆典。墙上挂满了林小满拍摄的儿童肖像——山区孩子的纯真笑脸,城市留守儿童的渴望眼神,特殊儿童眼中的独特世界。
程远正在给一群孩子讲解基础的摄影知识,他穿着印有工作室logo的T恤,语气生动有趣,完全看不出曾经那个严肃大学教授的影子。
程老师现在比我受欢迎多了。林小满对前来帮忙的苏梅说。
苏梅递给她一杯果汁:谁能想到当年那个带文件夹相亲的书呆子,现在成了儿童摄影工作室的明星老师?她顿了顿,对了,陆骁让我代他问好。他在非洲拍野生动物,据说已经半年没谈恋爱了,专心搞创作。
林小满望向窗外的阳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
晚上,送走最后一位客人后,程远从背后环抱住正在整理相片的林小满:累吗?
很累,但很开心。林小满靠在他怀里,今天有个家长说,我们的工作室让她自闭症的儿子第一次主动与人交流。这比任何奖项都珍贵。
程远亲吻她的发顶: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我带了一堆证件复印件,傻得要命。
我当时觉得你是个控制狂。林小满转身面对他,现在我知道了,你只是习惯用自己能掌控的方式表达关心。
而现在我学会了更多方式。程远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这次真的是戒指,林小满女士,愿意让我们的工作室升级为家庭工作室吗?
林小满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拿起桌上的一张照片——那是程远抓拍的,她正在教孩子们做梅子酱,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专注的侧脸上。
你知道吗,她轻声说,我曾经以为爱情是心跳加速的刺激,现在明白了,爱情是看到这张照片时的感觉——被真正地看见,被完整地接纳。
她伸出手,让程远为她戴上戒指:我愿意。
窗外,夕阳西下,为工作室的招牌镀上一层金边。看见·未来四个字在余晖中闪闪发光,就像他们的爱情——始于看见彼此的真实,终于共同创造的未来。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