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阅读一本现实股市题材小说,被书中大佬挥斥方遒的意气所感,连夜查询最新的股市行情,寻找符合投资价值的股票。晚上躺在床上,忽然惊醒,一直不敢进入股市的我,居然也被股市里惊人的财富神话动摇了心志,吓得我出了一身冷汗。心有所感,生出把自己的心路历程与大家分享的念头。
1
初次接触
家里从小就注重锻炼我的金钱意识。小学时(八十年代末期),家里就开始允许我自己安排零花钱。每年的压岁钱,我拿一半,母亲一半。这极大的培养了我对于金钱的概念,让自己能够统筹安排自己的资源,在取舍后进行决定。
家里父母也有投资理财的认知。主要就是存款及国债。大约是在90年代初期,当时我们内陆城市也兴起了股票热。城市里一家国有大型商场上市成功。当时发行的原始股价格是一元一股,绝大部分人不愿意购买,最后还是摊派加领导干部带头,才算是完成了认购。结果上市后股价一度曾涨到50元。身边人的暴富极大的鼓舞了周围的人,让内陆城市的人认识了股票。
有了榜样的力量,城市里的其他企业也有样学样,纷纷开启了上市之路。父亲单位也有精通之人,在其中引领时代潮流。有一家本地的啤酒厂当时生意很好,除了本地市场外,在周边也有不小份额,正是需要融资上市、做大做强的时候,于是乎也参照成功的案例,开始进行上市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向企业员工及广大市民发售企业的原始股。
当时政策处于摸索期。对于向市民募资,采取成立啤酒厂经销门市部的形式,由几位市民合伙成立门市部,并挂靠在啤酒厂,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再以门市部的名义购买啤酒厂的股票。门市部的几位股东,也可以个人名义少量购买。以个人名义买的股票俗称个人股,以门市部名义买的俗称集体股。记得我家一共买了大概是八千还是一万元的股票,共1000股,其中个人股100股,其他都是集体股。集体股的股权凭证只有一个整的,每个股东有多少只有这几个股东知道。当时也没想着立个字据,放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可哪怕过了三十年,也没产生什么争议。
最终这家啤酒厂也没能上市成功。当时小,我也不太了解。后来问家里,据说是当时的厂长跑路,有人说是贪污,有人说是和红山的情况类似。父亲每每说到这件事就很遗憾。说那个厂长很有能力,他见过。如果能继续干下去,上市的可能性很大。这可能是我父亲投资最接近成功的时刻。
这件事情改变了我的命运。我没有能成为一名富二代,只有踏踏实实靠自己,从一个普通牛马,成长为一名高级牛马,最终在疫情两年后失业(就职十余年的公司负责累累,从省内100强到濒临破产,无法持续经营,最终只留下少部分人在艰难求生),成为千万失业大军中的一员。我不禁要感谢之前的经历,没有养成我大手大脚的习惯,也感谢我服务多年的公司,(虽然最后没有任何通知的停发了工资与社保,但我知道也是情非得已),在这十余年老板还是很大方的让我赚到一些钱,使我得以安心在家,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譬如写作)。
这家啤酒厂现在还在。到2023年还有分红。我母亲隔几年就去领一次。购买个人股的投资差不多收回80%,集体股的分红只领了一次,是1998年领取之前年份的,后来就没有领过了。因为只有法定代表人才可以去领,但那人现在据说在国外,而这点钱也不值当人家回来一趟,也就只能这样了。
我父亲后来又投资了一次原始股。那是2017年之前的事了。他经退休一起玩的朋友介绍,得知一家普洱茶企业有前途,该企业宣称要去欧洲上市。他把多年积蓄的30万全都投了进去。我是后来才知道这事。这也是当下经常会出现的情况,父母做什么决定,子女根本不知道,难以规避。我只能劝他想开一点,上市多难啊,哪有那么好的机会找上你呢父亲当时还将信将疑。我估计他是不愿意相信吧。
果然钱拿不回来。好多老人去闹,却又分成两派,一派说要找警察把骗子都关起来,一派说要是人关起来,企业垮了,钱不是更拿不回来了吗最后怎样我也没问,免得刺激父亲,反正结果都一样。那段时间,我父亲学会了使用网购和信用卡。
出人意料的是那家企业居然真的在欧洲上市了。但只是一个小国,我现在都不记得名。而钱果然还是没有拿回来。那段时间我回家次数都多一些,生怕父母一时想不开把身体给气病了,只有多多宽慰他们。
2
理财与见闻
得益于小时候培养的金钱观,我中学时就读过《穷爸爸富爸爸》一书,对于理财有所了解。工作后,也渐渐有了万儿八千的积蓄。想着这么点钱,买股票也没多少,就选择了股票型基金。这是我第一次投资。当时为了平摊风险,不多的钱还分别买了三支。
父母分别都有炒股。说是炒股,投入的金额都不大,感觉更像是一种紧跟时代的游戏,方便与周围人有些谈资。可能因为第一次投资失利,我父母已经打消了通过股市暴富的念头。我也一直认为,股市就只是一个投资的渠道。
这种情况在2006年底发生了变化。当时股市大涨,我这种不炒股的人,都经常听到周围人对其议论纷纷。而有一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这一辈子都忘不了。
我当时是一个房地产项目的销售经理,手下十名销售员,几名行政和接待,还有几名销使(Sales),也就是发单员。当时卖的是郊区楼盘,销使的作用就是在市区人流密集处派单,引导客户去售楼部。而我则需要不定期去检查销使的派单情况。
那一天,我去检查一名销使的工作。他正在一家证券公司门口发单。冬天,但也没有太冷,他穿着一件貂皮大衣,在人来人往的证券公司门口不远处,不断向路过行人递上楼盘宣传单页。这幅画面,我至今都记得,违和感很强。
我问,你这是发财了呀!他喜笑颜开,说是股票赚了钱,大衣八千多买的。这股票比卖房子赚得快多了!众所周知,房地产是过去二十年极为赚钱的行当,比卖房子赚得快多了,是个什么概念!如果真是如此,那所有人都会疯狂的投入进去。
他后来的情况我不了解,因为2007年我们就没在一起工作了,不知道他有没有躲过2008年的经济危机。反正我有个亲戚没有躲过去。
亲戚年纪不大,当时也就二十出头,感觉股市有机会(应该是自己炒股赚了些钱),成立了一家公司,请了几个交易员,专门炒股。我说你也不是学这个的,还是需要谨慎。他大手一挥:没事,我请懂的人来搞!
因为我也不是很懂,就没有多说。只知道2008年后,他的公司垮了,交往多年的女朋友也分手,还欠不少债,最后家里付出很大代价帮他平账。本来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之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没有了光。
身边人的变化让我对股市抱有一份警惕。之后几年,我也一直没有进入股市。期间因为买房需要钱,把之前购买的基金全部赎回,前后两年,收益20%,倒是略有盈利。
3
参与上市尽职调查
壹零年代中期,公司准备上市,我作为上市筹备小组一员,参与上市前的尽职调查工作。
尽职调查是企业上市前的重要环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共同参与。各方会对企业的法律、财务、业务等多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以确保企业符合上市要求,帮助投资者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同时也为后续的上市工作提供依据和保障。律师事务所主要负责审查企业的法律合规性,会计师事务所重点关注财务状况和会计处理,企业则需提供相关资料并配合调查工作。我就是那个收集、提供资料做配合的人。
因为没有关注股市,我对上市企业也不怎么了解。当时工作需要,就临时恶补了些相关知识。再加上隔两三天就开一次电话会议,几乎每天都与律所或会计师事务所有邮件往来,渐渐对于上市企业的内在逻辑有了一些了解。
所有上市企业,在上市前都要经过尽职调查,目的是保证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并在财务上存在投资价值。在经过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审查后,把相关材料报证监会审批。香港上市就递交到香港联交所,美国上市就递到纽约证券交易所或纳斯达克。
有意思的地方来了。要上市就要合法合规并具备投资价值。企业准备好材料递交到证监会。证监会自己只做资料审查,所以指定它认可的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做资料的初审及上市前辅导。怎么叫辅导呢就是帮助企业合规直至成功上市。过程中,碰到不合规的问题要纠正,对于股民关心的问题要做好详细的披露,对于股民关心的企业目前又做得不够好的问题,要帮助企业调整。所以,律师事务所与会计师事务所到底是站哪边呢我理解是站中间。它是为证监会,为股民的合法权益提供专业保障的机构,同时又是上市企业的服务机构。如果它服务的企业最终都不能上市,那么以后就不会再有企业请它服务,毕竟一次上市的费用少说几千万。但如果过程中不合法合规,那么签字的律师或会计师及其单位都可能遭遇严重的处罚。所以,这些上市律师、会计师也很为难,这碗饭同样不好吃,虽然收入的确很高。
就我的亲身经历看,合法合规这一条应该是执行得比较到位。因为这是硬杠杆,是否合法合规一看就知道。律师事务所的作用在于提前帮企业审查一遍,不合规的地方让你尽快调整。譬如之前员工的社保没有买,那现在都要买;该交的税都要交足:租赁场所没有房产证,需要要求业主去办房产证或提供房屋买卖合同。但是,合规成本比较高。我所在的企业在经过一系列的合规操作后,利润降低了三分之一。
这时候会计师事务所就要出面了。会计师事务所主要审查企业财务方面的问题。看你有没有造假,业务数据是否真实,成本是否合理,客户的关联性强不强,是否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这些都是保障股民权益的举措。可往往一家企业要上市,说明它是缺钱的,如果不缺钱,上什么市呢但利润值太低或者成长性不好的企业是很难上市的。于是会计师事务所就会指导企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些调整,使其价值更为凸显。这也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价值所在,如果屁用没有,谁会花钱请你呢
经过了解,通常的做法有两个。一个是讲故事,就是说明这个企业的前景有多么广阔,潜在客户有多少,我这家企业的优势有多么大,业务发展速度有多么快,未来的利润大概每年会增长多少。我现在正需要钱发展,你现在买我的股票,才多少钱一股,上市后会涨到多少,每年的利润率会有多少等等。举个例子,某咖啡企业在美国上市,就是说我的中国潜在客户有多少,要是占有多少份额,每天就像美国人喝星巴克一样,那个市场有多大云云。美国人一听就蒙了,这还了得,立马就让它上市了。后面的事大家也知道。
另外一个,就是做大利润值了。利润值是上市企业一个很重要的指标。除了少部分科技板的公司不追求利润外,绝大部分的企业估值与利润息息相关。为了能够上市成功并获得一个更好的估值,企业自然是要想尽办法,不乏挺而走险采取违法手段虚构收入与利润的。但问题是这种情况就算是查出来了,也已经是事发之后,股民该买的股票已经买了。到时股价暴跌,股民的损失无人承担。
当然,绝大部分企业的股东或管理者会采取合法的手段,大家只是想赚钱,并不想坐牢。就我不专业的了解,大致可以有两个方面的调整。
一是财务方面的调整。如折旧与摊销策略、资产减值计提的调整。还有商业合约的优化,如收入确认时点调整,成本费用合约重构。再有如税务方面的优化等。这些财务方面的策略调整,我也不是太懂,对利润好像也有一些影响,但不多。
对利润影响比较大的,是结构性重组方案。就是通过公司股权转让剥离低效或亏损资产,或建立专业资产管理公司承接非核心资产,以实现业务的剥离与整合。
在参与尽职调查工作以前,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原来上市公司是这么玩的!举个例子,你开了50家店,有30家赚钱,20家亏损。30家赚钱的平均利润每年100万,20家亏损的平均亏损每年100万,那么你的实际利润是每年1000万,平均每家店的利润是20万元。
那么通过重组,将20家亏损的店从你计划上市企业中剥离,放到非上市机构中去。那么拟上市企业就只剩下30家赚钱的店,年利润3000万元,单店平均利润100万元。这就大大增加了对股民的吸引力,在按市盈率倒推股价时,市值就变成了原来的五倍。
因为参与尽职调查的原因,加深了我对于上市企业的不信任。结构性重组方案既然合法,那么我相信大部分企业在上市前都会这样操作。即使有披露,又有几个股民会认真的研究这些细节呢这些只会是专业机构关注的内容。
另外,在上市之后,一旦企业变成公众公司,原来的大小股东逐渐套现成功,那么企业管理人员与股东的利益就不再完全一致。那么由谁来监督管理人员的行为呢也许因为我没有在上市公司工作过,也不了解证监会对上市企业如何监管,但我知道,权力寻租的事情,国企会有,上市企业就会有,因为其中的逻辑是一样的。国企还有纪委与员工双重监督,上市企业呢谁来保证这些管理人员能持续为企业创造利润毕竟股民参与不了企业管理。
4
对股市的思考
也许因为我不炒股,所以也不认识什么大牛。我周围炒股的人很多,家里亲戚大部分都炒股,但都只是玩玩罢了。炒股几十年,大多就是赚个几万块。
我周围长期炒股还能持续赚钱的人有两个。一个是财务总监,财大研究生毕业,师从国内著名经济专家。一个是金融专业研究生毕业,专门为企业做上市筹备工作。据他说,他有很多同学都是职业炒股或是做天使投资人。
至于严重亏损的,除了前面一个亲戚外,还有另一个亲戚,也倒在了几年前。他做点小生意,每月有几万的收入,日子过得还不错。可能是之前的牛市给了他信心,他将家里的房子抵押了200万投进去炒股。最终亏了多少我也没问,房子没保住。
我就很疑惑。他们是怎么有信心,认为自己能跑赢专业机构和职业投资人呢我查了一下资料,2024年A股分红2.4万亿元,收益率约是二点几个百分点。这和存定期也差不多啊。说明绝大部分人不是冲着分红去的。那无疑就是冲着低买高卖赚差价去的啦。问题是以我不太专业的眼光看,股市它在短时间内,就是个零和市场,你赚的钱,就是他亏的钱。钱并没有平白增多或是减少。所以每次股市高涨时的欢呼,跌落时的哀嚎,都很难引起我的共情。在我看来,这不就是个数字游戏嘛。别说其中存在很多炒作与虚估的成份,即使企业发展的很好,市值真实的增加了,它也可能明天经营的不好,再重新跌下去。
所以股市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多人前仆后继的投入全部的身家,不断的去当韭菜被人割呢我认为这是因为他们把股市当做类似于赌博的游戏,大家一起来玩一场相对公平与透明的赌局。胜者暴富,败者退场。
众所周知,赌博是违法的,十赌九骗,但还是屡禁不绝,就是因为它刺激。而在赌博合法的地方,如澳门规定,赌场经营的合法返还率范围在94%至98%之间。拉斯维加斯没有明确规定赌场整体的最低返还率。不过,赌场中的老虎机通常有一定的设定,有说法称老虎机程序设定每局95%返奖率。
data-fanqie-type=pay_tag>
我又查询了中国体彩的多种类型玩法,不同玩法的返还率有所不同:
超级大乐透的返还率:彩票奖金分为当期奖金和调节基金,其中49%为当期奖金,2%为调节基金,总体返还率为51%。
即开型彩票的返还率:官方宣传体彩即开型彩票的返奖率是65%。例如发行100万的即开型彩票,会用65万派奖。
竞彩的返还率:以单关总进球数和半全场玩法为例,返奖率从原来的80%提高到了83%。
传统足彩的返还率为65%。
我又查询了一下福彩,不同玩法的返还率也有区别:
快乐8:按当期实际销售额的58%计提彩票奖金,其中57.5%为当期奖金,0.5%为调节基金。
双色球返奖比例为51%。
福彩3D返奖比例为53%。
七乐彩设奖奖金为销售总额的50%。
即开型福利彩票通常返奖比例为65%。
这样一比较,我就明白了,相对于赌博与彩票,股市更公平,因为它只扣除一点点印花税,整体上看,它是多少钱进去,多少钱出来。拉长时间看,它还有额外的投资收益。难怪会吸引几亿人参与其中。
但股市又不公平。一是信息不对称。机构投资者获得的信息更快,更真实,更准确。二是对于股市相关知识与技巧的掌握度不同。俗话说武功高一线,生死两重天。在这样一个面对面竞争的游戏中,普通散户想赢过专业机构的可能性,不能说没有,只能说几乎为零。三是拥有的资金体量不同。散户那点钱,只能随波逐流,而机构的资金体量可以轻易改变某支股票的走向。四是交易工具不同。机构直连交易所,而散户依赖交易软件。五是抗风险能力不同。散户只能亏自己的钱,而机构除了分散投资外,还可以通过结构化产品将风险转嫁给散户。所以,股市本质是机构间的博弈,散户更多只是参与者。
基于以上思考,我对股市一直心怀畏惧。曾经有很多次,我都有进入股市的想法。因为国内可投资的渠道确实很有限。而股市暴富的神话总会不时冒出来。但我对自己的心性没有信心,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自控力很强的人。一旦参与这场游戏,我可能会输得精光。毕竟,机构赚的每一块钱,都要由散户亏出去。而我连玩微信游戏斗地主,每次都能输干净出来。
电视剧《大时代》中有一句台词,这么多年我一直印象深刻:
只有不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