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村委外面的群众看到老秀才张安国全都兴奋。
这可是前朝的秀才,屯子里谁不知道。
那学问简直就是呱呱叫。
之前还当过县里私塾的老师,培育了不少弟子。
新中国成立后,被划入了地主阶级,成分不好,否则这屯子的会计能轮的上王德柱?
笑话。
老秀才当裁判俺们服。
得猪同志,你不是说咱们不识字吗?老秀才够格吧。
就是,我看王德柱就是有些高高在上,看不起咱们农民兄弟。
...
李保国看了赵建国一眼,心里也在嘀咕。
这位的脾气在屯子里可是出了名的臭,油盐不进的。
对方是怎么说服对方的?
赵建国看着老秀才也满眼得意,自己这位老师还是没逃出自己手掌心。
这下,稳了。
我不同意。
王会计指着张安国,差点一口气没上来:支书,你这是在犯错误,他可是地主阶级。
地主阶级怎么了?老夫一辈子行的正坐得端,我还跟你爹一起当过游击队,打过日本鬼子呢!
张安国胡子气的胡子都飞起来了。
他这辈子经历的太多,见到形形色色人太多,但是王德柱是他见过最小人的了。
你是地主老财,大家都知道,没事就滚回你的窝棚去。
王德柱懒得争辩什么,说多错多,先把张安国撵回去再说。
向茹这时候不干了,她是真正的无产主义战士,也是有思想有觉悟的新青年。
之所以上山下乡,来支援靠山屯,就是为了实践心中的理想。
现在看到对方这么诋毁一个老人,哪怕对方之前是地主阶级,但是在二十多年的改造中早就成了他们的一员。
王德柱想了一下,他清了清嗓子道:我没有歧视地主阶级同志的意思。
只是认为张安国同志不合适,不行的话咱们可以申请乡里的意见。
我只是做个评判,德柱同志不会阻止一个改过自新之人想要上进,想要为集体服务的拳拳之心吧。
张安国涵养很好,说话始终笑眯眯的,但是有一种发自骨子里的冰寒。
赵建国也走到王会计跟前:王德柱同志,张安国同志有多较真你也知道,这要是把他惹急了,你说会是什么后果。
这!
王德柱傻了,乡里哪有这文件,这是一个共识罢了。
老秀才在十里八乡的地主阶级之中威望不低,他要是把这件事捅到乡里去,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
王会计,你只要赢了他,这出纳的事还不是你说了算?我看好你哦!
拍了拍王会计的肩膀,赵建国直接走到了一边。
前方的坑已经给你挖好了,就看你上不上钩了。
王德柱撇了撇嘴,你看好我个鸡毛。
但是对方说的也很对。
自己在担心什么?
只要赢了,出纳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一切的一切还是要看实力。
算账这么多年,他还能比不过一个毛头小子?
我同意了!
既然想通了,王会计也不墨迹。
他要当着全屯子的父老乡亲,堂堂正正的赢下向茹。
告诉大家,这个屯子,还是自己最厉害。
那开始吧,张安国同志,出题吧!
李保国给了赵建国一个眼神。
小子,这套激将法用的真是炉火纯青,连王德柱这样的老油条都被耍的团团转。
以前怎么就没看出来对方有这么多心眼子呢?
为了避免我徇私舞弊,这题不能我来出。
张安国点头,想了一下:不如就把公社的大帐拿出来,当场核算一下如何?
不行,集体的大帐怎么能让外人随意盘算,再说我是大队会计,这样做对向同志不公平!
王会计头都炸了,公社的大帐有多少道道他比谁都清楚。
这要是当众盘算,万一出了问题,他当场就得被抓走。
说的也是,那大家把自己家里的账本都拿出来,谁算的又快又准,谁就获胜如何?
张安国笑而不语,对方越是这样,就证明越有问题。
现在七十年代谁家还没有一个自己的小账本。
里面不但记着自己工分的情况,还有日常开销,结余这些。
当然现在不是以后,大家都穷的叮当响,真拿出来算算也没人会有意见。
有别人帮忙算一下,说不定还能查漏补缺,看看自己算的对不对。
当即群众便分散开来,回家去取账本。
过了没多少时间,村委就摞满了账本。
看着小山一样的账本,王会计瞬间感觉头都大了。
这么多账,这得算到猴年马月去。
王德柱同志,有问题吗?
向茹拍了拍账本,眼中满是笑意。
她小时候做的数学题比这个可多了去了。
这些在她看来,真的算不了什么。
王德柱啐了一口,直接拿出算盘晃了一下,拍在了桌案上面: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