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这是经过红色浪潮洗礼的一代,这是充满了激情怀揣着梦想的一代,这是国家人才青黄不接时一声召唤纷纷从工厂、农村、商业、学校、兵营投身到象牙塔里的一代,这是骨子里铸着象形文字、心里头装着屈原、文天祥、史可法,胸怀使命、勇于担当的国之栋梁乃至国之重器的一代。每逢同龄的亲朋好友相聚,大家一起慨叹社会人生的时候,我总会情不自禁说我们是幸运的一代。就像我在一首诗里写过的那样,我们与祖国频率相谐血脉相通/青春飞扬激情四射年华/恰逢改革开放春风,我们青春激荡的热血里有祖国时代的脉动。
我们亲历过历史的转折,见证了社会的变迁,亲眼目睹并切身体验了科技迅猛发展带来的便捷和经济腾飞带来的富足,更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给的福祉。但是我们同样也是不幸的一代:恰在身心需要健康成长时期,却赶上了物质与精神文化双重匮乏的年代,而且,我们的父辈、祖辈的身上还保留着旧时代封建文化的残余。
我生长在偏僻的鲁南农村。那是一片古老而又丰饶的土地;也许正因为她的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丰厚,致使那里充满了神奇魔力,成为古往今来好产生离奇故事的地方。且不说那些口耳相传的妖魔鬼怪故事,民间、历史传说,史书上记载的故事,单就现实中发生的真实故事就足以令人惊心动魄,多得数不胜数。
小的时候,常常看见村子里的人吵架打架。
那时候,村子里没有什么娱乐,人们热衷于搬弄一些鸡零狗碎、家长里短的琐事,于是,谁家若发生了点什么,不消两天时间就能传遍整个村庄人人知道。村妇与村妇之间的相互不堪入耳的辱骂、恶毒诅咒乃至拼命厮打往往因为在背后议论是非、传播丑闻。但是,最常见、最令人难忘的还是那些来自家庭内部的婆媳之间,或夫妻之间的吵架打架,输的一方往往是那个年轻的媳妇。常见到大人们劝开架、安慰完嘤嘤哭泣的年轻媳妇,一场矛盾纠葛平息下来散场以后,转身离开的路上便开始评论起事情的是非曲直和那家人的孰是孰非来,然后又替那年轻的媳妇抱不平,惋惜一朵鲜花插牛粪上兮啦,或叹惋其命运悲苦。
小的时候,也时常听说哪儿哪个女人跳井了,哪儿哪个女人上吊了,哪儿哪个女人喝农药了的事情。及至年龄稍大一点,开始进学堂读书识字,理解了命运悲苦及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的含义以后,才知道,他们都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了自己不喜欢的男人或娶了自己不喜欢的女人。于是,再看见她们的时候,心里头就有了种说不出的涩涩的感觉。她们都是小说中田玉英的人物原型。
说起读书识字,我便不由得想起一件令人好笑而又笑不出来的故事。
那是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天,一个远房表舅来我们家走亲戚。表舅在和父亲的对酌中看了一眼酒桌前垂涎欲滴的我问我父亲小孩儿的学习成绩怎样这回考了多少分
我心下暗暗欢喜,感觉露脸的时刻就要到了。
我以为父亲在回答表舅问题的时候会表扬我一番,并且还兴许会趁着高兴奖赏我一筷子煎鸡蛋或一块炒豆腐什么的;因为,我发现表舅的话音还未落,一向不苟言笑的父亲的脸上已经堆上了幸福的笑容。我心里美滋滋的,并眼巴眼望地期待着。没想到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远远超出了我的意料。父亲右颊上的肌肉上下滚动了几下,他慢条斯理地把竹筷并齐放在桌子上,咽下嘴里的酒菜,笑吟吟看着表舅说:学习不错,这次考了八十五分。
不对啊!我在心里不服地分辩道,考试的卷子上老师明明写的是100
分呀!就在中午放学的时候你才刚看过我的卷子,怎么这一小会儿的时间就给忘了为了证明父亲的错误,我转身去墙上挂着的书包里取考试的试卷。而就在我的手接触到试卷的一刹那,我突然想起了中午放学时父亲问我和弟弟考试情况、检查我们试卷的情景。我的心为之一震,随之,手也像受了炮烙似的慢慢地从灰色碎花书包里滑了出来。因为至此时刻我不无惊讶地发现和明白:父亲不仅知道我这回考了多少分,并且也没有忘记,只不过由于我是女孩的缘故——父亲回答表舅的是我弟弟的成绩——尽管我也是小孩儿,但与父亲心目中所指的那个小孩儿、也即父亲潜意识里定义的那个小孩儿却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说,我在我父亲的心目中还算不上真正的小孩儿(孩子),抑或说,我没有资格做我父亲的小孩儿(孩子),他的小孩儿(孩子)指的是我的弟弟。
记得一次我和弟弟一起给生产队拾麦子的时候,弟弟招惹了一个叫玲的女孩。偏偏那女孩又是她父母的掌上明珠,而偏偏那父母又是村里有名的一对泼辣难缠角色。
那女孩的父母便找上门来,挨千刀剐的,遭万人剁的,有娘生无爷管的熊东西!早晚要遭报应断子绝孙的……女人一手掐腰一手对着我家大门一指三戳,人一蹦三尺来高,有种的你给我出来!看我不弄死你!有本事让您家小祖宗出来!……女人一旁的男人也一蹿一蹦,手里攥着的木棍指着女人指的方向,叫您那小祖宗出来,看我不砸断他的狗腿!……门里的我的父亲又是抱拳又是作揖,和我的母亲一遍又一遍低声下气地赔不是,但是任凭再三哀求,那女孩的父母都不为所动,仍然不依不饶。
于是,我们家的大门口聚集了许多看热闹的观众。当那些乡邻们发现我背着半粪箕子的麦茬想要回家的时候,人墙自觉地向两边分开,在人群中迅速闪出一条道儿来。我的出现立刻令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母亲看到我立即扑了上来,小×,你死哪兮了,不看好你兄弟!啊!我单问你死哪去了!……我不记得自己是怎样被薅进家门的,只记得当时头上、脸上和身上挨了一通后,父亲又一脚将我踹倒在地上,并一边喘着粗气咬牙切齿道:贼羔子你!——不好好看着你兄弟……我今天要不砸死你……哼!——权当我前世冤孽,不该有你这个讨债鬼……
也许我父母突如其来的表现让女孩的父母错愕不已。但是他们虽然停止了吵骂,人却没有离开。父亲的火气好像更大了。就在旁人将我从地上拉起的时候,父亲从门后抄出了那根平时抬筐、晚上用来顶门的杠子,我砸死你这贼羔子!……但是在众人的纠扯中,父亲手里的杠子只能在空中乱舞,没办法落到我身上。然而就在我迷迷糊糊不知所措之际,我忽然听到了一句翠荣快跑!的喊声。于是,我像比赛场上的运动员得到了起跑令一样冲出门去,但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拼命地跑,那杠子竟呼呼生风地追着我飞。杠子最后落到地上的时候,离我的脚后跟儿只差不到半步远的距离。
小×妮子,你反正不能一直死在外头!……只要你贼羔子家来,我非弄死你不行!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弄死你!……
直到我钻进了家前的那块离家一二百米远的高粱地里,父母的叫骂声才算消失。我战战兢兢在小伙伴家躲藏了三天,最后又在邻居的劝解下战战兢兢回到家里。父母虽然没有兑现弄死的诺言、也没再打骂,但是严厉斥责和无休止数落总是免除不掉的。就这样,一场与我毫无关联、由弟弟引起的邻里纠葛闹剧,最终却以我是惹祸招灾的罪魁祸首而告终。事后,那位叫我跑的邻居大叔告诉我说,他以为我一跑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呢,所以他才丢开了我父亲的胳膊,他没有想到,当然许多人也都没有想到,挣脱开羁绊的父亲竟然投标枪一样,杠子于是就带着风声朝着我飞去。幸亏你跑得快,不然,那一杠子真能要了你的命!
在我的成长经历中,尽管所遭受的委屈和所挨的打骂多到不计其数,但惟这两件印象最深,所产生的伤最重。以至于,时至今日,事件的每一幕、每一个细节都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以至于,直到我年逾五旬,我的女儿业已长大成人,我仍时常在梦中哭醒。
我试图忘记,试图用一千种理由、一万种方法捂住这个伤疤。为此,我从上初中起便开始大量阅读文学作品。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位来自美国的心理学博士,从那以后又开始了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修养。我想用忙碌,用不停的阅读、学习、思考来驱赶心灵上的阴影,并一度根据内心的向往和渴望,用文字为自己构筑出一幕幕父爱母慈的美好的童年形象。事实上,我内心里也非常理解父母的种种艰辛与不易,也特别虔诚地感恩和热爱我的父亲和母亲!他们不仅给了我生命,养育我长大成人,而且还让我读书识字、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是这些都是在白天的理性状态之下。夜里噩梦醒来的瞬间,心依然有撕裂般的疼痛;工作和学习稍有懈怠、甚或生活不如意失落的时候,阴影复又笼罩上心头。好在无论割草拾柴,还是读书学习乃至后来的工作,都能带给我以无穷乐趣。
我们家住在公社的驻地。我所就读的小学就在我们村里,初中学校离我们家也只有一公里多点的距离。小的时候,村上有许多人说我心灵(聪明),长大了能站店口(当供销社营业员)——这工作在现在也许不怎么样(甚至可以说有些低微),但是在当时他们的眼里却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人向往的职业——当然,那个时候的他们语言和意识里还不一定有职业这个词语存在,他们也许用的是一个活儿或差事。不知道父母允许我上学读书,并且,父亲支持我继续读下去是不是基于这个原因,但是不管怎样,我知道我必须得好好珍惜。
所以,从小学到中学我一直都是各科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受到过的表扬无数;作文有许多次被拿到班上和其他班级里作范文宣读,高中时候的三次数学竞赛均获得了前三名的奖励。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的优异学习成绩却招致了厄运的降临。随着高考时间的临近,一场因我数学成绩而起的不虞之灾正在悄悄生成并向我靠近,而我却不知:高考场上,邻座的同学几次三番问我要答案,在欲望没能完全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公然下位、突然抢走了我正在解答着的数学试卷,而两位监考的老师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考场上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地击碎了我的梦——我不仅今生今世与所向往的学校和专业彻底无缘,同时也被剥夺了唯一一次能够彻底改变命运的机会。我的所有人生规划,所谓的《红与黑》中于连式的奋斗之路,以及为改变命运而付出的所有努力统统随之付之东流。但是当高考成绩公布,我的数学老师(班主任)和其他几个关心我的老师都说我数学成绩不理想时,我眼里的泪却只能默默地流淌进肚里。
记得海涅曾经说:人们也许知道这些故事,却并不愿意知道这些故事,与其回忆它们不如忘了它们。我不想说,也不能说;因为说了不仅于事无补、没有用,而且还可能会招来更多更严重的伤害。直至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和明白:不说,就永远打不开这个心结。不说的结果是这世上永远都会有像考场上抢我试卷的那样的学生、那样的监考老师和我父亲母亲那样的父母存在的可能,也就意味着可能再有千千万万个我的出现——他们不一定在考场上,也不一定是在旁人上门吵骂的时候。在他们的意识里,他们无非是为了达到自己想要得到的和自己想要保护的这样一个目的,而至于实现这一目标会给他人造成怎样的伤害他们却并不愿意知道。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说: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着某种古老的敌意,我庆幸自己赶上了开放、开明的伟大时代,虽然截止到目前,我还不敢说自己能否写出令世人瞩目的伟大的作品,但是却不可否认,正是这些来自生活中的挫折和接二连三的打击才致使我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最终成为了一名执著的跋涉者。最令我到感到欣幸的是,就在我为价值的迷失而苦闷、彷徨的时候,幸遇恩师山东省枣庄教育学院和枣庄师专中文系教授刘剑锋先生。时任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和山东省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副会长的刘教授在看过我的一首小诗和几篇短文之后又是鼓励又是鞭策,看你那压抑的眼神,怎么会没有东西可写呢在他循循善诱教诲下,我鼓起勇气,然后一步步走进文学殿堂。
在用文字描绘出一幅幅精美图画、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故事及栩栩如生人物的写作中,和在情绪宣泄与真挚感情抒发中,我感受到了汉字的美妙,体验到了那种直抒胸臆的创作带来的酣畅淋漓的快感。如果说博读与探索令我不再迷茫,而创作则使我寻找到了生命的终极意义及方向。我想,人这一生就像《西游记》里的行者,无论是平坦的路、坎坷曲折的路,还是沟壑纵横、险象环生的路,一路走来步步惊心的同时亦处处风景。所谓的去西天取经,其实就是所取的经在去西天的路上。我们人人都在赶路,人人都是行者,只是个体的差异和价值取向决定了我们在人生之路上扮演了不同的取经者,看到了不同的风景。
但更令我感到欣幸的是在山东大学作家班学习期间幸遇恩师施战军先生和恩师贺立华先生。当时,我想为创作作一阶段性总结。当我将这一愿望告诉施战军教授,并心怀忐忑希望他能为小说集作序时,没想到,他竟爽快地答应了。但我没有想到把那些零篇散章一一甄选出来,再打磨到感到满意竟会用去将近一年的时间,而此时的施老师已经调往北京的鲁迅文学院工作,但是他还是从千头万绪的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通读书稿,欣然为我的小说集画上了点睛的一笔。
多年的探索和追求令我深深体会到了刘老师曾经教导过的:文学创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一项艰辛的事业,一项屡遭失败和挫折的事业。但它同时也是一项值得人们穷极一生去追求,令人甘愿为之耗尽毕生心血的事业。幸好一路上有恩师的鼓励、扶掖和指引航向。
是该让田玉英和叶之枫站立起来的时候了。在我感觉到自己的笔力和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积淀基本成熟,糊口和生活已不再是个问题了的时候,年少时曾立下的让田玉英和叶之枫跃然纸上、走入公众视野的宏愿便变成了我心中的头等大事。其实,他们一直如影相随,已经萦回不绝伴我了几十年,只因生存的缘故,才不得已暂且放置一边;但是为了不致给自己留下遗憾,我先将小说的题目拟好贴在书橱门上,又在回老家的时候拍下一个个田玉英人物原型的照片放在电脑桌面。近几年来,田玉英和叶之枫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并且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真实,以至于我非把它写出来不可。
感谢恩师贺立华先生!当贺教授得知我在书写这一代人时,立时为我寄来了所需的资料,并同时还书写了一副春联作为鼓励。这对我无异于雪中送炭。打开邮包的那一瞬间,我喜极而泣!贺教授的亲切关怀不仅增添了我的信心,也令我感到有所依傍。为此,每遇有疑惑感到心力不逮时总不免要向老师请教,而贺教授的每一次高屋建瓴的指教又总能起到点石成金之功效。
当我的书写行将结束、书稿将要完成的时候,我发现我已经于不知不觉之中和自己的过去完全和解——不知道这是否归功于我对着《父亲》那幅油画反复观看、揣摩的结果。卡夫卡说:书必须是用来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我想,长篇小说《画里画外》的付梓出版,等同于我把一代人的人生故事做成了漂流瓶投放进人类的海洋——希望它能早一天被您发现和捡拾到,并成为凿破您心中冰封海洋的那把斧子。
最后,感谢山东女子学院教授程春梅博士和山东大学文学院的程雅南博士、李染澄博士!你们鞭辟入里的精彩评论不仅精准诠释出创作初衷,还进一步挖掘出文本的未尽之意;相信小说《画里画外》将会因为有您引航、导读而更出彩。感谢山东枣庄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文评家李鲁祥教授为本书设计出如此令人惊艳叫绝的封面!
作者
2021
年
10
月
28
日
于山东枣庄凤鸣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