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万灵朝天 > 第五章 抉择之难

第五章
抉择之难
蓝沁雪曾告诉曾傲,她十一岁那年,老家遭遇山匪血洗,家人全被杀死,她躲在家里的臭水沟里才幸免于难。而后,她到处流浪,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从财主家的小姐到女乞丐,不用说也能体会她活得有多艰辛。后来,她被一个跑江湖的女子收留,并传授她武艺,一边卖艺为生。她说她也曾混迹在各起义军队伍里,上过战场,也差点被人打死,为的都是混口饭吃。当然,她也带着一队人马杀回老家的山寨,灭了那股山匪。
曾傲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她所说的经历,事实上,他外出流浪数年后也曾回过老家,却到处打听不到蓝沁雪的消息。蓝沁雪突然出现,曾傲并没有多大的喜悦,也许是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使他有了防人之心,他对蓝沁雪一直很冷淡,却也不能否认她的热情给了自己一种巨大力量,她半撒娇半蛮横地要他披散头发穿飘逸的衣服,他都没有坚决反对。
在充满死亡气息的山村里,蓝沁雪是一抹灿烂阳光,时日本来不多,但曾傲隐隐觉得,没有她在的时候,自己身处在一片死寂中,越是有病人发出痛苦呻吟,他的心越是震颤,越是希望蓝沁雪在身边,就是狠狠地瞪她一眼,也是一种生命的存在。
她这突然出现的公主身份,粉碎了他心中本来就脆弱的情感,妻儿之死,大夏国之灭亡,甚至这场瘟疫死去的万千生灵,都似乎是她公主身份的牺牲品。他不愿意去想她为什么成了朱元璋的女儿——大明朝的公主,可以肯定的是,她并不是为了寻找未婚夫而来,而是受命于朱元璋,利用昔日的情感劝他归顺。
原以为是戴崇定宽限他成阶下囚的日子,如今才明白,真正宽限他的是蓝沁雪——当今天下,已是朱元璋的天下,她这身份的暴露,如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击在曾傲脑袋上,让他的内心逃避不了。
曾傲孤独地坐在万灵山上的那块万灵石上,那块看起来随时可能掉下去的石头,撑不起他瘦弱的身躯,更撑不起他悲伤乃至绝望的情感与信念。这一刻,阳光隐没在厚厚的云层后面,阴霾的天空带来无边的压抑,在他头顶盘旋飞舞的鸟儿似乎感受到他内心深处巨大的悲凉,久久地不肯离去。它们落在石头上,站在他腿上、肩上,看他如老僧入定一般闭目沉思,觉得他眉宇间的哀愁太浓太浓。
白马雪神跪躺在山崖上,不时发出低沉的嘶鸣,似乎要告诉主人:就算这世界抛弃了你,还有我在你身边。那断断续续的嘶鸣也在提醒曾傲,世间还有许多人需要他,他不能抛弃被瘟疫威胁死亡的生灵。雪神的嘶鸣渐渐变成哀鸣,呼——呼——它一次又一次想爬起来伸出脖子将主人叼回来,无奈脖子不够长,却又生怕主人会就此跳下去,因而,它眼睛里渐渐地蓄起了泪水,哀鸣声更让人恻然不已。
蓝沁雪还需要解释吗冰雪聪明的她当然知道,此刻说什么都是多余的,他还没有完全接受未婚妻,如何能接受公主她原本藏不住话的,但藏了很多;原本不这样小心的,现在也小心翼翼的;原本可以将自己的一切秘密竹筒倒豆子全部倾倒给他的,却发现什么样的词汇都很苍白。
蓝沁雪从万灵山上下来打算去昌元县衙,一路上都看到戴崇定的人守在路口,如此密集地安插人手,那是要曾傲插翅难飞啊!从万灵村到县城,一路上很少看到病人——不是他们不想见到她,而是被吓到了,有人躲在家里,也有人躲在田间地头,远远地望着那些官兵,看到她的身影出现时,有惊喜,也有恐惧。
戴崇定在魏知县面前居高临下,当听说蓝沁雪来时,立刻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起身恭敬地在大堂门口拱手迎接。蓝沁雪跨进来,戴崇定朝主位做了个请坐的手势,她却没有坐的意思,开门见山叫他从万灵村撤离。说这话的时候,她脸色冷峻而威严,没有丝毫商量余地,或者说就是命令。
戴崇定赔着笑脸道:有公主在,谅他曾傲也跑不了。不过,公主千金之躯,怎能在这样的疫区冒险呢请公主移驾重庆……
移驾重庆她冷笑道,戴崇定,知道你会派人到宫里去‘迎娶’我,我才提前跑出来的,你觉得我会去你的地盘吗
戴崇定道:皇上亲口指婚,公主……
皇上几时亲口指婚了戴崇定,你不要揣着明白装糊涂。我嫁不嫁人,嫁给谁,我自己说了算,皇后娘娘都不勉强我,你还想以势压人不成撤回你的人马,不许动曾傲一根手指头,否则,休怪我不讲情面。
蓝沁雪说完这几句话后,一点也不拖沓,大踏步往外走。戴崇定拦着她叫了声公主,她怒喝我不是公主,气冲冲甩手而去。戴崇定本要追她回来,想了想,又改变了主意。等她走后,他坐回主位,魏知县从侧门进来,喜笑颜开地拱手恭喜。
戴崇定的脸色阴晴不定,他完全没有料到蓝沁雪会出现在这里,更没想到她会死死护着曾傲。如果说她护曾傲是朱元璋之命,倒还好,可他察觉不是那么回事。蓝沁雪刚才说了,她是在他派去迎娶她的人到达皇宫之前离开的,那就是用行动宣言:她不肯嫁给他。
娶蓝沁雪,既是戴崇定的情感所需,也是政治所趋。曾傲没有说错,戴崇定的确到过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的都城应天府,那里正修建着一座坚固城墙。他归顺朱元璋的唯一条件,就是做重庆卫指挥使,进而成为四川最高行政官员。第一次在皇宫里看到蓝沁雪的时候,他惊为天人,当时,她穿着一身非常小女人的漂亮衣裙,却把一把宝剑舞得虎虎生风,娇美的容貌,迷人的笑容,凌厉的眼神,飒爽的英姿,将女人的阴柔与阳刚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说不出有多美,有多炫。
戴崇定对她真是一见钟情。当他向朱元璋表示想娶蓝沁雪时,朱元璋出于政治因素,让马皇后将蓝沁雪收为义女,封为公主。原来,蓝沁雪是马皇后身边的贴身女侍卫,跟着马皇后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真可谓九死一生,几次将马皇后从死亡绝境中救了回来,因此,跟马皇后既是主仆,也有母女之情。朱元璋答应戴崇定,大夏国灭亡之日,就是他迎娶蓝沁雪之日,蓝沁雪将以公主身份下嫁。
结果,蓝沁雪跑到万灵村来了。
蓝沁雪再回到万灵村的时候,却不见曾傲的踪影,问叶紫,她也说不清曾傲到底去了哪里。戴崇定的手下甚至不知道曾傲不见了,他们依然会严加盘查每个进出万灵村的病人。
蓝沁雪一口气爬上万灵山找真圆老僧询问,一大一小两个僧人都说不知道曾傲去向,令她十分生气。躲她吗十几年寻找,千里迢迢找到这里,怎能是这个结果蓝沁雪疯了一般再次闯进昌元县衙,冲戴崇定一顿怒斥,斥责他阳奉阴违小人一个,认定他派高手挟持了曾傲却还假惺惺地让手下继续盘查。
蓝沁雪脾气本来就急,加上担心曾傲,瞧不起戴崇定,仗着马皇后的宠爱,根本没将戴崇定当成一方诸侯,在她心里,他就是个卖主求荣的小人,这自然是因为曾傲在她心中的完美。她气白了脸,斥着斥着又涨红了脸,那张脸蛋从戴崇定看来更加迷人,令他心旌荡漾。可他又是戴崇定,一个能够辅助明玉珍建立大夏国的人,一个敢于出卖大夏国获得四川权力地位的人,蓝沁雪的斥责让他惊醒曾傲失踪了,这对他来说不亚于晴天霹雳。
戴崇定对曾傲还是比较了解的。曾傲从一个浪迹江湖的闲散之人到成为大夏国托孤大臣并最终成为丞相,他承担责任的心是有目共睹的。大夏国灭亡后,明明知道不归顺明王朝就是反叛之人,可他没有逃避,随时准备着成为囚徒。但是,正因他这种担当力让戴崇定心存恐惧,恐惧他现在的失踪大有玄机,最可能的是秘密召集大夏国旧部。
他毕竟是大夏国昔日的元帅,清楚大约有多少旧部能被曾傲统帅。重庆城破后,汤河率领明军相继占领了各州县,但有的州府军队指挥官闻风而遁,不知所终。大夏国昔日疆域,含四川东部和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贵州北部,从战报上可知,有三成州府的军队一夜间逃遁,他们藏在哪些密林深山里,至今没有准确讯息。他们等待的,也许正是曾傲。
戴崇定表面上客客气气地应付着蓝沁雪,内心里懊悔放任了曾傲。为了给世人展示他君子的形象,掩盖其出卖大夏国的秘密,更为了顺利得到城建图,所展现的这份胸怀的确令无知者大加恭维。现在曾傲失踪,怎不让他心急如焚
戴崇定再次请蓝沁雪去重庆,并信誓旦旦地保证一定会找到曾傲。他理解蓝沁雪来找曾傲的主要原因,是朱元璋真的爱惜曾傲是个人才而让她来降服他,只是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派她来。蓝沁雪虽然没有正式受封,但朱元璋有意收她为义女的消息已经传开,其公主身份自然高贵,作为男人,他不愿意自己心仪的女人为这种事辛苦。
蓝沁雪根本不领情,她就是依仗马皇后宠爱而不将戴崇定放在眼里,也不许他干扰她的事。戴崇定只得将人马撤出万灵村,然后迅速回重庆谋思对策。
蓝沁雪再回到万灵山时,才发现白马雪神还在山上。万灵村出村各路口都被封锁了,曾傲是如何离开的
曾傲是从万灵山一条很危险的小路下山的,他没跟任何人提起将去什么地方。他走后几天,万祥、凌采和相继带来一些银子和粮食,得知曾傲失踪,急慌慌地又离开了万灵村,四处寻找他。
之后,大夏国昔日属地凡是闹瘟疫的地方,会出现一个戴着草帽身穿粗布衣服的老人,他在每个地方几乎只待一天或半天便匆匆离开,每到一个地方都是查看病人。谁也不知道他是谁,也不知道他的来历,病人们现在最渴望的是得到关心和治疗,他没有给予治疗,却给予了关心。
十几天后,他出现在重庆城里。
重庆城内的情况较之其他地方还好一些,死亡的人不多,戴崇定下令全城的大夫想尽各种办法治病,虽然没有彻底解决瘟疫问题,但也多少控制了事态的恶性发展。大街上人很少,许多店铺关着门,看起来非常萧条。如果仔细看,会看见许多人跪在家里的神龛前祈祷神灵保佑,有的人则祈祷曾傲早日回到重庆解救他们。
夜,深沉、压抑、诡秘。
曾傲的宅院门口,一条黑影越过紧锁大门的围墙,轻飘飘地落在院子里。这夜无月,他眼前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只隐隐看到黑沉沉的房子——或许不是看见,而是脑海里浮现,同时浮现的还有院子里的尸体,正厅门口一大一小两具浸在血泊里的尸体……
他是曾傲,黑暗没有覆盖他的眼睛,泪水依然模糊了双眼,耳畔又响起重庆城破后的惨叫,又看见火光、残肢、残躯、鲜血、尸体……随后看见的,是一支长长的队伍跟随小皇帝明升低着头、弓着身,走向明王朝,也走向没有希望的未来。
他握紧拳头,一步步走近正厅的门。门被锁了,他抓住锁具暗暗用力,轻轻用脚一踢,硬生生拔出了锁钉。推开门,里面飘来一阵长久无人居住的霉味。不用光亮,他径直走到主位椅子边,轻轻地抚摸着,心海一次次翻腾起越来越大的浪涛,再一次次被死死地压下去。
然后,他缓缓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一滴泪,无声地从眼眶里滚出来,滑落在胸口,那滴泪迅速扩散,打湿了他整片心胸,也打湿了他整个记忆。
十六岁时离开家乡外出求艺求生,却因一场危及生命的疾病饱尝人世冷暖,他病倒街头,除了有一些好心人丢几个铜板给他,没人帮助他活命。他病卧荒野,模糊的双眼望着浑浊的天空,知道天下正兵荒马乱,谁会在乎一个少年孱弱的生命即将走向终点一步一步挪到荒野,心里想的是恶狼快来吧,送我一程,让我免除病痛之苦,免除人世苍凉之悲。荒野里,风声,雨声,雷声,让他的生命与活的信念超速消失,那一刻,他在心里喊:雪儿,我不要入赘,我要做顶天立地的男人,要建立一个足以撑起我们幸福的家,然后风风光光地迎娶你。可是雪儿,我要死了,我不能兑现诺言了……雪儿,来世咱们再做夫妻吧——
他的意识渐渐失去,灵魂在荒野里飘荡……
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看到一个烧了戒疤的光头,一张苍老的脸。
那老僧年轻时曾是纵横江湖的武林高手,后因杀人太多而在练功时走火入魔,有一个佛法高深的大师指点他修炼佛法,于是遁入空门。大师教给他克制心魔的修习之法,也教给他一身医术,让他接替了衣钵,在那庙里救死扶伤。曾傲在那座寺庙里住了五年,老僧不但教给他一身武艺,也传授了一身医术,包括老僧晚年研习的堪舆之术。
元末那个时代,各地起义军风起云涌,今天这里有人称王,明天那里有人称帝,天下乱纷纷,曾傲栖身的寺庙也不得安宁。一次一支人马闯进寺庙,要他们交出什么宝物,老僧为保护曾傲而牺牲。曾傲从此浪迹江湖,哪支义军的队伍都不参加,只是凭借一身武艺保护弱者,用一身医术治病救人。
那些年,他就是靠自己的一身本事屡次化险为夷,对天下纷争几乎麻木了。或许,他不是一个具有雄心壮志的人,当初只想建立一个可以迎娶蓝沁雪的家,而今游离天下,看惯了多少家庭破碎,也麻木了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或许,因为回乡后得知蓝沁雪家破人亡,世上再也没有他心里的雪儿存在,他更乐于在江湖漂流。
他和明玉珍的相识也属偶然。明玉珍比他大不了几岁,当时正带着八岁的儿子四处求医。那孩子的病生得怪,怎么查都查不出是什么病,但就是气息奄奄的,一副魂飞魄散的模样。有个道士说那孩子被魔障附身,为此设坛施法,但起色不大。明玉珍抱着孩子从一座深山里出来,让跟随的卫士远远走开,独自抱着儿子在路边嚎啕大哭。
曾傲打此经过,一眼看出那孩子的确被魔障附体,确实已到生死边缘。他当场施法,古里古怪地念动了一段咒语,然后用银针刺破孩子十个手指头,放出黑色毒血。孩子得救了,明玉珍坚决要与曾傲结拜成兄弟,并带他回重庆。
曾傲到了重庆才知道明玉珍的身份,他立即要离开,但明玉珍夫妇诚意挽留,那孩子更是抓着他的手不放。为让孩子彻底脱离危险,他答应住一段时间。这期间,他对明玉珍的为人与建国理想有了深入了解,发现:大夏国虽然也会在明玉珍命令下夺取元朝廷控制的州府,但对于安抚老百姓,明玉珍有非常严厉的约束军队的规定,在天下群雄四起纷纷自立为王为自己开疆拓土的形势下,大夏国呈现出一种安居乐业有望的现象。明玉珍没有向中原扩张势力的野心,只愿守护好大夏国这片疆土,制定了一系列惠及民生的政策,大有西南小朝廷的风度。
让曾傲留下来协助明玉珍完成梦想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明玉珍毫不留情地处决了两个跟随他一起打江山却祸害百姓的兄弟,他理解了明玉珍中兴汉室的理想。
明玉珍是从义军起家的,十几年打打杀杀到建立王国,他没有一统天下的野心,却有偏安西南的雄心,在这片小高原地带,他渴望建立一个永垂不朽的王国,让那些祖祖辈辈生活在贫穷中的山民得到教化,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曾傲没有参加任何一支义军,却有多年游历天下的经历和眼界,有一颗仁心,一身仁术,更有对天下形势的见解,赞成明玉珍偏安西南的国策,因为当时各路义军最有实力者是陈友谅、张士诚、朱元璋,他分析朱元璋迟早会吞并陈友谅和张士诚,但对于西南这片土地,朱元璋未必有决胜的实力。明玉珍若在让百姓恢复生产方面做更过努力,安抚了西南的百姓,就是安抚了西南天下。
当时,戴崇定主张出川争夺地盘,不甘心大夏国这个小地方,曾傲的见解符合明玉珍的思想,两人因此建立起既是异姓兄弟又是君臣的特殊关系。并且,曾傲担任了太子明升的师父,教给他文武之道,为大夏国的未来塑造接班人。
明玉珍挽留曾傲,除了对他的感激之情,还因为他初到重庆那一天百鸟朝拜的天象,认定曾傲是对大夏国起护佑作用的人。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没有错,曾傲不但跟他的政治理想不谋而合,也因他一身玄学之术解决了很多麻烦。不管有多少人传言曾傲有可能是夺取大夏国的人,明玉珍反而更加信任曾傲。
然而,曾傲纵然有一身高强的医术,却无法医治明玉珍的病,那种家族遗传的病令他束手无策,而从玄学上来说,曾傲也测算出明玉珍三十五岁寿终。他想扭转明玉珍的命运,却失败了,更觉得对不起他,于是更将明玉珍未能给予儿子的父爱释放在那孩子身上,有时候孩子顽皮,他比明玉珍对他的要求更严厉,令孩子既离不开他,又畏惧他。
曾傲坐在那里,鼻子里吸入的是这个家昔日的味道,温柔的妻子,可爱的儿子,黑暗的夜空中,总有那两个人影闪闪烁烁。突然,明玉珍和儿子明升的身影也闪现出来,令他悚然一惊,陡地睁开眼睛,望着漆黑的夜幕,心脏急速跳动起来。
他恨自己一时疏忽,没有察觉到戴崇定以装病为由去了应天府,暗中投靠了朱元璋。朱元璋称帝之前,明玉珍曾修书给朱元璋约定两不相犯,朱元璋信誓旦旦地表示绝不对西南出兵。但朱元璋三年前称帝的时候,大夏国还是发生了一场恐慌,因为没有陈友谅、张士诚牵制朱元璋了,对于有一统天下野心的朱元璋来说,怎么可能允许大夏国存在许多大臣主张归顺,戴崇定依然主张挥师北上跟朱元璋争夺天下。小皇帝明升哪有什么主张,一切都听曾傲的,曾傲不能欺骗自己的是,通过玄学测算,大夏国命不久矣,可他不甘心明玉珍的理想就此破灭,不甘心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毁于一旦,他要力挽狂澜,除了约束军队保存国家实力之外,就是暗中寻求护佑大夏国之法。
他也恨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未能与戴崇定结成同一政治理想的联盟,两人同为托孤大臣,一个掌握军权,一个掌握政权,这几年激烈碰撞的结果,是大夏国的灭亡。
他恨今年这天象的怪异,这是大夏国灭亡的征兆,解除之法是尽最大努力安抚好百姓,他不能让大夏国失去民心。可是,他要破解天象的做法恰好给了戴崇定机会,引狼入室,大夏国土崩瓦解,他没能改变大夏国的宿命。
这场瘟疫,是对大夏国百姓的惩罚,还是老天对他的惩罚他知道,自己此刻同样握着百姓的生命,死的人越多,戴崇定的日子越不好过,朱元璋不会让他如此祸害百姓。而今西南这一片,至今没有一个大夫有对症的良方,就是覆灭戴崇定权力的最好法宝。
他很想看到戴崇定被朱元璋免职甚至追究过失而斩首,或者看到戴崇定在绝望下率军出川与朱元璋为敌。那是戴崇定咎由自取。可是,真要让万千百姓为戴崇定陪葬吗
他的脑海里闪现着几十味草药名,也闪现着万灵村百姓病愈时的欢呼雀跃,闪现着所有遭受瘟疫侵袭的百姓面对死亡的痛苦与绝望。他的头很痛很痛,揉了揉了头后站起来,摸黑进入卧室,用火折子作为照明,扫视了一下。屋子里什么东西都没变,他却知道一切其实都变过,戴崇定不知来过多少次找城建图。他当初离开家时的确将城建图放在家里,如果戴崇定找到了,就不会再找他要图。
那么,城建图哪里去了
接二连三的奏报让戴崇定脾气越来越大,各地瘟疫造成的死亡数字一次次增加,他可以封锁消息不至于出川,但这情势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又一次接到奏报,他恼怒地将案桌上的公文等全部划拉到地上,气急败坏地吼身边的人滚,而后冲出去。
迎面又来一个送奏报的小兵,他一脚将小兵踢出老远。
戴崇定回到后堂正厅,看到俊杰二字,忽然觉得这两个字很刺眼。他是什么俊杰出卖了同生共死的主人明玉珍,也出卖了给他最高权力和地位的大夏国,辜负了小皇帝明升最后对曾傲的冷落对他的信任,而他——只不过是卖主求荣的伪君子,朱元璋给他俊杰二字,岂不是天大的讽刺
他拔出宝剑冲过去,刚要划烂那幅字,戴寻亮、戴寻芳一前一后冲进来,异口同声报告说还是没有找到曾傲。其实,最近几天,他已经让他们姐弟缩小了寻找曾傲的范围,瘟疫态势的发展太可怕了,他不能让儿女为此送命。可是,找不到曾傲,就找不到城建图,也就找不到解除瘟疫的良方。
去,将那些光吃饭干不了事的郎中给老子宰了。他命令着,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喘粗气。
戴寻芳、戴寻亮转身就走,却被戴寻玉给堵了回来。戴寻玉还蒙着脸,戴崇定知道她又去了疫区看望病人或向大夫询问情况,恼火地命令她不许再出家门,既怕她带回病毒,更怕她因此丧命。
戴寻玉柔声道:爹,杀了那些郎中,瘟疫就真没法控制了。现在,各地方至少还有郎中在想办法。
想办法一个个都是饭桶!哼!
爹,请回曾傲吧。
请回曾傲戴寻芳、戴寻亮诧异。
戴崇定定定地看着小女儿,没说话。
戴寻玉道:曾傲有办法彻底消灭瘟疫,万灵村就是证明啊!同时,他还可以设坛作法安抚百姓,让百姓们看到希望。女儿觉得,许多病人意志力消退,是因为至今没看到曾傲来救他们。
他已经失踪了。戴寻芳恨恨地说。
戴寻玉道:你们明火执仗地找他,又是派兵又是威胁的,他不躲行吗但他是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一定不会眼睁睁看着无辜百姓惨死。爹——女儿认为,您可以贴出告示,向百姓宣布曾傲正在研究良方,以此增强百姓们的信心。同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对待他了,为四川百姓,他一定会回来的。
戴寻玉的话说得很婉转,那是她懂事,给父亲留面子。戴崇定自然明白她的意思,那是要他真心诚意将曾傲请回来,而不是算计,不是威胁,不是敌视。要说头脑,小小年纪的戴寻玉的确超越哥哥姐姐。
再这样下去,万一瘟疫的事传到应天府,那爹爹的麻烦可大了。戴寻玉又道。
戴崇定悚然一惊,眼前立刻闪现出蓝沁雪的脸。她是从应天府来的,他封锁了消息,难道她不会将消息传递出去吗顿时,他惊出一身冷汗,急忙让戴寻芳、戴寻亮姐弟放下找曾傲的事,改为寻找蓝沁雪,并给他们描述了一下蓝沁雪的样子。戴寻芳急冲冲出去了,她的想法是不光要找蓝沁雪,也要找曾傲。戴寻亮则问蓝沁雪是什么人,戴寻玉也觉得奇怪。
戴崇定说了蓝沁雪的身份,这令戴寻亮、戴寻玉兄妹一惊。他们都知道父亲已经遣人到应天府落实娶亲之事,也知道父亲将要迎娶一位公主,却不知道父亲将要迎娶的这位公主原本是马皇后的贴身侍卫,而且已经来到重庆,跟曾傲搅和了一段时间,现在又失去了她的踪影。
儿女不清楚蓝沁雪代表什么,戴崇定却心知肚明。蓝沁雪本来就不愿意嫁给他,现在还不抓着瘟疫大做文章吗一旦朱元璋知道他治理地方无能,换人是必然的,可怕的是朱元璋怀疑他有二心,给他一个害死明王朝百姓的罪名,他被抄家灭门的日子就不远了。朱元璋能得天下,正是因为他爱民如子的政治策略,收买人心也好,真心实意也罢,总之他得到了天下。两害相权取其轻,只要蓝沁雪不将瘟疫的事禀报朱元璋,娶不娶她,以后再做打算吧。
戴崇定看着戴寻玉离去的背影,将她嫁给曾傲的想法又浮现起来。
曾傲藏身在旧宅里,已经两天了,他没有出门,随身带着一些干粮和水,窝在这宅院里,勾起的回忆让他感到无比心酸。的确,他心中已有解除瘟疫的良方,他经受着是否要将良方交给戴崇定的折磨。炎热的夏季让重庆更热了,他有点害怕出去看到死亡,因为那会刺痛他的心。
两天后的夜里,万祥跃进了宅院。正厅里的曾傲已经察觉有人进来,但没有出声,这股味道很熟悉,知道是自己人。万祥在正厅外面叫了一声大哥,曾傲低低应了一声。万祥掏出火折子要点火,曾傲阻止了他。万祥想想也对,不能让戴崇定的人发现他们在这里。
今夜的月亮露出一弯月牙,月光淡淡的,坐久了,两人隐约能看见对方。万祥告诉他,凌采和将筹集到的粮食交给万灵村后,他让他在万灵寺住下,喂养好白马雪神。傻乎乎的凌采和没人保护,很容易出事,在那里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万祥又说,魏知县天天鞭打那些郎中,骂他们没用,也派人四处寻找曾傲。
这一切,曾傲不是没有预料,他告诉万祥,已经有方子可以很快解除瘟疫。曾傲没有说出来的话,万祥已经明白了,他被这几天的内心挣扎折磨苦了,需要倾诉,也需要人支持。但万祥不支持他就这样将药方交给戴崇定,应该用药方换取曾傲永久平安。因为他们都知道,一旦戴崇定从他这里得不到他想要的,曾傲就危险了。
用无数无辜百姓的生命为自己的平安铺路吗曾傲说这话时声音有些发抖。
大哥的平安,就是万千百姓的平安。万祥说,大哥,而今形势,你必须自私一回。我来找大哥去医治刘大哥那里的兄弟……
他们也……曾傲的声音更发颤。刘云湛的几千人马在一个深山里,深山里本来就有瘴气,数月干旱后接连暴雨,死去的无数动物尸体腐烂霉变……想想都可怕。那里,人群更集中,由此推演,那些闻风而遁的大夏国旧部也面临危险啊!
曾傲起身出了正厅,走向大门。万祥跟着出来。两人越过围墙到了街面上,一路静悄悄的,这份静,却让人无比压抑,总觉得心头发慌。走着走着,他们被一阵凄惨的哭声惊动,两人在发出哭声的人家门外贴耳倾听。没什么神秘,就是这户人家死了人。
又走了一段,迎面来了一队巡逻兵,几个兵士嘀嘀咕咕地说着想逃却不敢逃之类的话。从他们的抱怨声中可知,戴崇定已下令各地封锁疫区,不许疫区的人出来,并且将即将死亡的人聚集到一起,一旦断气,便集体焚烧。许多兵士将派去各地执行这个任务,因此,几乎每个人都感到恐惧。
等巡逻兵过去后,曾傲从藏身处出来,却久久地呆望着那弯月牙,什么话也不说。万祥叹息了一声,许久不说话,就那样陪他站着。
忽然,他们发现远处一条黑影闪过,急忙又藏好,定睛望去。的确是个黑影,看身材,是个女子,再看她飞掠的姿势,曾傲肯定她是蓝沁雪。她用黑巾蒙面,纵是夜里,也能看出她的玲珑身段。她没有发现他们,而是朝着卫指挥所衙署去了。
曾傲低低说了声跟上,两人便尾随而去。
那黑影的确是蓝沁雪,她要去的地方的确是卫指挥所衙署——也就是大夏国昔日皇宫。她去了好几个地方寻找曾傲,打听到一些疫区出现过一个瘦弱的老头,凭直觉认定是曾傲。对那个男人,她有许多不理解,也有许多不了解,但肯定一点:曾傲在寻找解除瘟疫的方法,他不会弃无数病人不顾。可是,为什么没有他确切消息呢唯一的解释是,他被戴崇定抓了。
蓝沁雪有时候很鲁莽,有时候又很细腻,本来想直接潜入卫指挥所秘密查询曾傲下落,但到达后却隐身在暗处,犹疑不定。她怕自己进去容易出来难,这里是戴崇定的大本营,朱元璋的确口头许过婚,戴崇定要是抓着这一点不放她走,她也孤掌难鸣啊!
怎么办她一时间毫无主张。
不远处的暗影里,曾傲和万祥屏住呼吸,盯着蓝沁雪的一举一动。曾傲也在思忖:她为什么犹豫她和戴崇定不是一丘之貉吗同为朱元璋的走狗,他们联起手来,不是更能断他生路吗
转念间,曾傲更加迷惑:蓝沁雪是明王朝堂堂正正的公主,她用得着鬼鬼祟祟吗眼前,赫然浮现起蓝沁雪第一次在叶青坟前抱着他猛烈亲吻的画面,那明明是一个率性女子的自然流露,似乎不像做戏。
而后,蓝沁雪跟他在万灵村的一幕一幕也闪现出来:她为他梳理头发,为他换衣服,为他与猛兽相抗,为他冒染病之险……那一切,都是作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