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这几天,股票行情高歌猛进,安臻全仓持有东庆建设,从三十元,一直冲高到四十多元,账户收益直蹿到了两百来万。她身边一同参加研修班的学友,也是纷纷告捷,每个人的收益额都是动辄百万计,最高的已经报到千万。这可是安臻之前想一下都不曾有过的。一辈子没有赚到过的财富,如今真真切切地躺在她的账户余额里。白天自是一遍遍地看上无数次,就连晚上做梦,都好几次笑出声来。
之前的几次操作,一般是涨到
10%左右,老师就让抛掉了,讲究的是短平快,最近的行情,老师的指令却有些调整,让大家继续持有,冲高再抛。尽管安臻偶尔也会担心股票价格下跌,但是前面三次,每次神一般准确无误的预判和操作,已经让安臻无条件地绝对相信老师的指令了。
大盘已经站上了
5000
点,而消息面纷纷预测大盘至少涨到
6500
点,上涨的空间还不少。她盘算着,按一比三的杠杆,只要再上涨到
20%,就能多赚一百万,而按当前的势头,几天就一个涨停板上去了。她心里有些激动,也有些得意。既然大家都认准大盘要冲高到
6500
点,她哪怕在
6000
点出来,也足够赚上三百多万了。
她有些感慨,时代的发展真的是太快了。当今社会,各种机会层出不穷,只要自己有胆量,敢想敢干,赚钱的机会真的是比比皆是啊。想当年自己辛辛苦苦一个月,拿那几千的工资,放在银行里定期活期地周转,夫妻俩辛苦一年好不容易余个十万八万的。总算父母给了自己一些家产,自己又买了房子,日子还能将就着过,不过也仅是将就地过着,安臻想,别人是享受生活,我之前只算得上活着。
出国留学的潮流在上海兴起时,在加拿大的妹妹帮助下,儿子高中开始就远赴枫叶之国,开始了小留学生的生活。好在小孩争气,学习认真,吃穿用度也比较节俭。即便这样,一年下来花销也是颇见压力。
这些年上海的房价开始节节攀升,孩子毕业回国后总不能再和自己挤在一起,马上又面临成家置业的压力。
还好股市给了自己一个机会,她心里扬扬得意。多亏自己有这个学习能力,有这个眼光,有这个决心,有这个魄力。最重要的是,有这个运气!
这几天稍有闲暇,她就开始留意房产的信息。趁着这一波行情收益,能把小孩的房子准备好,那她就真正高枕无忧了。
她看了周边的房价,从她当年买到手的一万元一平方米,到现在已经三万多了,而且涨势不减。尽管政府一直在强调调控房价,但房价更像是一只坚挺的股票,偶尔盘整几天,或者下调一点,刚给人一点点回落的希望,结果又是一波大涨的行情,把前面那点盘整的量,全部吃得渣也不见。
这天傍晚,老钱下班推开家门,看见安臻拿着一沓楼书左翻右找地看着。老钱有些疑惑,看了两眼,问道:看啥呢,介认真。
安臻晃了晃手里印刷精美的楼书,说道:老钱,再过一年毛毛就毕业回国了,马上就要结婚生子,现在这个年代,媳妇哪个愿意和公婆住在一起我想了想,无论如何,咱们总要努力一把,给小孩的房子安顿好,那就没什么需要操心的了。
是这个事情,只是现在房价这么高了,阿拉哪里买得起,只好让小孩自己好好努力,自己给自己买了。
小孩刚毕业,能拿到多少工资我了解过了,现在不像过去,小青年刚毕业,工资都高不到哪里去。可是房价一年年在涨,我怕等到他想买的时候,更加难买了。
房价总归不能一直涨上去吧成本放在这里,地皮、建筑材料,天天涨上去,啥人买得起没人买,价格自然就下来了。
那是你的想法,只怕买得起的人不要太多,我看每次新楼开盘,都是排队排着买,不到售楼中心,我都不知道有钞票的人这么多。
我也是搞不懂,估计有些是自家的托,大家把房价托上去了。
那哪能办人家托上去了,你还得买,迟买不如早买。
话是这么讲,只是阿拉哪里有介许多钞票。
安臻前段时间一直没给老钱看她的股票账户,心里已经憋得不行了。就像小女孩手里拿着一个限量版的芭比娃娃,一众的小朋友都没有,只有她一个人有,却苦苦地守着不能告诉别人,不能在别人羡慕的眼光里找点骄傲,心里就像几十只蚂蚁在爬一样瘙痒难受。
她想也该到了自己一鸣惊人的时候啦,便将账户收益截图发给了老钱。
老钱直瞪大了眼睛,心里默数了一遍又一遍,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结结巴巴说道:老婆,你……我说你天天神神叨叨边看电视边写写算算干什么呢……这么多!咱俩一辈子也没挣上这么多钱啊……咂了几下嘴,又来来回回将图片放大看了又看,不住地自言自语,这么多,结棍了……
看你这个没见过世面的,这个有什么!看你这个小家派气的。安臻白了他两眼,摆出一副股市大佬应有的姿态。
老钱突然想起来什么,问道:
哎,老婆,你这是多少本钱,怎么能涨出这么多来
安臻瞟了他一眼,不屑地说道:怎么,你管这么多做什么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不下点血本,哪里能赚几个钱我跟你讲,人家本金大的,赚出好几千万的都不少,瞧你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说罢,她又半嗔半喜地说道:我跟你讲,我不是瞎胡闹去炒股的,我都有大专家指导的,他们都有内幕消息,要不哪里有这么好的机会。
那现在涨这么多了,要不早点卖掉吧,落袋为安啊,别到时候又跌了。
看你这个出息!不赚的时候怕,赚的时候也是怕,你这种人就不适合做投资!心态太差。
要不要问问妹夫,他不是财经记者吗会不会消息灵通点老钱问道。
哎呀呀呀,你就别提嘉会了,当初我问过他两次,每次都是叫我不要去碰股票,如果当初听他的,那我才后悔呢。我看他说起来什么都懂,但其实啥也不懂,他这个财经记者,只好算个念经记者,不去当和尚可惜他了。安臻一迭声地说道。
不提他了。我一个姐妹最近也在看房子,听说三林那边有很多楼盘都不错,尽管远一点,但是环境好,中环周边的楼盘价格也比较实惠,毛毛学的是经济学,说不定以后就在陆家嘴那边上班了,也还方便。如果以后需要换房子,把这个房子卖了再买一套也可以。我姐妹看中了一个楼盘,过两天预售,咱赶紧瞧瞧去遇到合适的先定下来,新楼盘很抢手的!安臻继续说道。
好啊,有合适的咱给他首付多交一点,这样毛毛之后过日子就松快多啦!老婆,侬真结棍啊,呵呵。老钱开心地笑了笑,又担心地问道,股票不卖掉,真的不会有事体吧
侬放心!我自己有分寸的。
两人聊了个热火朝天,安臻说:他爸,今晚咱们出去吃吧,你也辛苦一天了,别忙活啦!
哎呀,我菜都买好了,我来烧,很快的。
看你这个出息,走,我请客,今天也犒劳你。陆家嘴股市女神安臻显出三分财大气粗的豪气。
好,好,依你,你想吃什么呀
小绍兴!上海老字号饭店,哎呀,上次还是朋友家里小孩升学宴才去吃过一回,多少年没去吃了,里面的三黄鸡是真好吃啊。
二人肩并肩地下了楼。中年夫妻的感情,有时候就如空气,无声无息无感,却又无处不在。
申江财经周刊是一家深度剖析财经资讯的期刊。全社不过二十多个人,只有五个编辑,十来个记者。
下午六点,其他人都已经下班,只有姜茗和陈嘉会坐在办公桌前,轻声地讨论着。姜茗追踪的那几只异动的股票,陈嘉会总感觉似曾相识。
陈老师,您看,暴雪科技、东海生物、东庆建设三只股票,基本上都是快速上涨、横盘、稍许下跌,然后又快速上涨冲上一个新高、横盘,再一次少量下跌,然后又一次冲高。基本上每次横盘后,都会有一些较大的交易量。
但是,最令人吃惊的是,我跟踪过几次炒股班,发现那几个老师针对这几只股的预测都非常精准,每个节点的抛出或者购入,都是踩在点子上,只是这样频繁地进出有什么意义吗
也就是说,把百分之一百的上涨,让学员分成四五段进进出出的,有什么意思呢一直放着不也行吗
陈嘉会盯着这三只股票几个月的波动情况,一动不动地坐着,也不说什么话,仿佛没有听到姜茗在说什么。
陈老师姜茗见陈嘉会一直没有反应,叫了一声。
嗯。陈嘉会头也不抬,低声哼了一声。
你不觉得莫名其妙吗这不是脱裤子……嗯……那个……多此一举吗姜茗说完,有点不好意思,难为情地笑了一下。
你就别去跟踪这几只股票了。陈嘉会突然说。
为什么姜茗疑惑地问道。
别问这么多为什么,你去跟踪一下这个事情吧。陈嘉会把一沓资料交给她。
姜茗接过资料,一脸疑惑地一页页翻着。
陈嘉会手中的笔,轻轻敲打着桌面,目光久久地停留在东海生物股票的K线图上,陷入了沉思。
这只股票原本名称是连港医药,是去年股东整合后更新的名字。而连港医药这个名字,却像刀子一样刻在陈嘉会的心里。
他宁愿一辈子都不接触这只股票,甚至整个报社都不愿意提及这只股票。
他的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一个年轻、阳光、高大的男孩的样子。那是陈嘉会携带妻女自加拿大回国后,按照报社的要求,新老帮带所带的第一个徒弟。
当总编把男孩带到他面前时,男孩一脸灿烂的笑容让他记忆深刻。
刚上班,男孩几乎每天都是最早到达报社。一到就开始打理办公室里的花草,整理公共区域的卫生,还会给陈嘉会泡上一杯茶。一见到陈嘉会,他都是一声声老师地叫着,因为是校友,在陈嘉会的要求下,改称师哥,而陈嘉会也就叫他师弟了。
一到上班的时间点,男孩就开始搜集财经素材,研究公司财报,留心各种论坛,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没过多久,他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一只神股上。
这只原本众人眼中的垃圾股,股价在三个月的时间里狂飙百分之五百,然而研判公司年报,却实在找不出这只股票涨幅如此之高的理由。
男孩把很大的一部分精力放在了跟踪研究这家上市公司上面,多次向他请教大到宏观经济、国际贸易,小到行业同期、财务报表等问题。陈嘉会是宏观经济学博士出身,在他的认知里,一个经济学家所要关心的是研究解读国家经济计划、区域城市发展、关注百姓民生的问题。而对所谓的证券交易的内幕调查,他是满心不屑的。
那不是真正的经济,他不太愿意耗费精力在这种逻辑清楚却查无实证的事情上。
再说,查出真相又怎么样呢大多数的情况是,这种报道被按住不发。不过终究拗不过师弟的热情,他还是跟着多操了些闲心。
那时候,他的师弟就坐在对面的办公桌。如今,他面前的办公桌已经空了两年了。所有人都有意无意地回避坐那个位置。直到实习记者姜茗前来报到,再一次坐到他的面前。
作为财经社主任编辑,如果不是陈嘉会最后同意了他师弟去调查这只股票,也许他就不会因为这个调研出差。如果不去那里出差,也许他就不会出那次车祸吧。
一想到这里,他内心依然万分愧疚。
他还清晰地记得,他师弟刚来没多久,新闻报道了一个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深度调查记者通过重重关卡,揭露了事故责任方为了掩盖真相,隐瞒真实信息,使事故遇险人员错失了最佳救援机会。他瞪着一双充满疑问的眼睛,那是他完全无法理解的人性的恶劣。
陈嘉会不知道该怎样给他解释社会这个大学堂里可能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他不知道告诉一个年轻人某些残酷的真相,是对他的打击,还是对他的保护。
陈嘉会最后笑了笑,对他说:你啊,应该做个公务员。社会有凶险,但只要不接触,对你而言就是另外一个世界。放眼全球,贫困、饥饿、空难、恐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只是离我们遥远,我们就没有切身之痛。其实真实的苦难、灾难、罪恶,每天都在发生。绝大多数人都只生活在半径五公里的圈子里,不过有些人多一两个圈子而已。绝大多数人的认知不足这个世界的百分之一。
所以,如果能够不接触圈子外的百分之九十九,其实可以算是人生的幸运。陈嘉会最后说。
然而,一语成谶。他师弟最终没有机会接触那百分之九十九,不是因为圈子单纯,而是时间太短。他刚要迈进未知世界的大门,生命却停顿在这个门槛前。
他叹了口气。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会先到来。这就是人生吧。
你把资料带回去吧,晚上有时间就看看,没时间也不着急。
哦。姜茗不情愿地应了一声,去收拾她摊在桌上的资料。
这些你先放着。陈嘉会说道。
好吧。姜茗有些不太开心。这不是摆老资格吗我辛辛苦苦收集整理打印的资料,是不是就可以成为他自己的素材了
姜茗走后,陈嘉会打开电脑,翻看了当年那一只股票的每日走向。这确实是一个神乎其神的股价走向。冲高到无可企及,惨摔得无以复加。
他摇了摇头,把姜茗给他的一沓资料收拢了一下,摞整齐后,拉开抽屉把资料放了进去。
他刚想关上抽屉,突然又停了下来。他看着躺在桌子里的那一张工位牌,拿了出来,仔细地端详了一会儿。两年来,这个工位牌一直安安静静地放在对面的桌子上,陈嘉会每周都会把它擦拭干净。直到姜茗进来的前一天,他才把它收了起来。
工位牌上,一张一寸的照片里,一个阳光帅气的男孩精神昂扬地笑着。
下面用钢笔写着三个有力的文字:武初阳。
他的手拿着工位牌,停顿在空中,叹息了一声,把牌子放了回去,关上抽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