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枳生 > 第十章 中考

第十章
中考
还有半个月就要中考了。
全校师生都绷紧了最后一根弦,每天都过得跟打仗似的。
张老师已经不再家访,也没空再和差生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心事,而是和全体初三老师一样,死死盯着那四五十个有升学希望的学生。
至于其他差生,有些打定主意毕业就不读了,有些已经在职中报名了。无非是再混二十几天,应付一下中考,至于能考多少分那就不重要了。
考试前的最后一次动员大会。
苗晓禾站在台上,仔细地看着台下每一张稚气未脱的脸。十五六岁的少年,真的就是含苞待放的花。他们的人生,其实才刚刚开始。可他们和城里孩子不同,他们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或者是单亲家庭,还有好几个是弱智残疾类孩子……比如这些残疾孩子,以前,他们顶多在小学混几年,基本不可能上初中。但是,因为义务教育,这些孩子的父母只需要把他们送到学校,然后,一分钱都不花,他们的吃住,学校都包了。
可以说,义务教育,受惠力度最大的就是这些残疾孩子以及一部分女生,否则,就是他们的父母也不见得舍得浪费这个钱。
苗晓禾当然明白,这世界上,并不是任何人都必须要一直不停地升学,985、211就那么多,注定了绝大部分孩子不可能继续前进。可是,身为教育工作者,又总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有更多人继续升学,能走得更远,能看到外面更大的世界。
在这次动员大会上,她主要是鼓舞学生的士气,此外,并未讲任何大道理。
快散会的时候,刘子辰忽然举起手,大呼:我们一定要考过高富帅,战胜富二代。
学生们立即跟着大呼:考过高富帅,战胜富二代。
虽然是一句老掉牙的口号,但老师们也跟着群情激奋,一时间,考过高富帅、战胜富二代的口号此起彼伏。
终于,中考结束了。
六月中旬,天气还不太热。
学生寝室一片沸腾,许多学生忙着收拾自己的杂物,镇上的收荒匠也直接在校园里摆摊设点,大规模接收学生的书本以及一些杂物。有的学生甚至把自己的棉絮也当废品一起卖了。
很快,他们就要彻底离开自己待了三年的学校。有的人,要继续奋战三年,有的人,即将步入社会。
可是,这都不重要——反正分数出不出来,结果都注定了。
大家都很放松。
老师们却没有这么乐观。尤其是张老师,她总惴惴不安,模拟考试是模拟考试,这次是真刀真枪,万一学生们考砸了怎么办
她私下里问李枳生和刘子辰等十几个比较拔尖的学生:你们自己估摸一下分数,能比得上最后一次模拟考试不
刘子辰:我应该和上次差不多。
李枳生:我不敢保证。
我不行,我感觉我的英语考砸了。
我的数学也考砸了。
其余几个同学也不知道是故意谦虚还是怎地,反正一个比一个不乐观。
张老师不摸底还好,这一摸底,心里简直七上八下。回到办公室,正在收拾杂物的老师们也七嘴八舌:我真是担心啊!物理的最后一道大题,我觉得很有难度,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考砸。
我特别担心英语的听力分值,听力一直是弱项。
数学也有两道题目很难,城里的孩子很早就学奥数,可能做起来容易。但是,我们的孩子,真的太担心了,我怀疑他们根本不会做……
张老师惴惴地说:上次模拟考试,我们乐观估计有40%以上的普高率。可要是20%都没有,如何向家长交代
唉,比起向家长交代,我更担心没法向学生交代。苗校长来的这学期,家长们对我们的期待值极大提高。如果这次考得好,初一招生就会吸引许多人。如果这次还是考砸了,那么,9月份要想招够两个班都不太可能了,而且,初二初三的学生也会大量转走……
老师们当然也会担心生源问题。毕竟,留下的老师基本都是在铁黎村中学教了很多年的,甚至一辈子的青春都在这里。谁希望自己执教多年的学校,最后垮了呢
苗晓禾走进来,看大家讨论得这么热闹,还没开口,一个老师忽然问:苗校长,你下学期还待这里吗
大家一起盯着苗晓禾。这也是所有人关心的问题。苗晓禾只是代理校长,到底代理多久,也没说。
苗晓禾沉吟了一下:老实说,我现在没法回答你们。因为我也不知道下学期我还在不在这里。当然,如果最后决定让我留下,那我也很乐意。
老师们这才松了口气。
收拾完东西,和同学们狂欢了一晚,第二天上午,枳生忙不迭地拎着东西跑出校门。
梁静兰早已等着,见了女儿,大为高兴:枳生,快把东西给我,我拿……
枳生把小一点的袋子给妈妈,自己拿着大的那个,梁静兰说:两个都给我。
妈,我自己拿,我拿得动。
好吧。枳生,我已经买好了菜,我们坐车回去,今天吃大餐……
枳生一看,妈妈的背篼里已经装了很多好吃的:新鲜的牛肉、一些水果,还有一大口袋零食。
哇,买这么多好吃的
当然,我们枳生考完了,总要好好庆祝一下,也放松放松。
对了,我爸呢我爸怎么没和你一起来
梁静兰心里一黯,却还是笑着:你爸在家等我们。
枳生叽叽喳喳地说:我快一个月没见到我爸了,妈,我爸该不会是病了吧
你爸在家等你呢!对了,枳生,你考得如何
枳生老老实实地回答:张老师之前也问过我,可我不敢说大话,但是,我自己估计,分数不会低于上次的模拟考试。我怕万一没有考这么多,被人笑话……
梁静兰说:枳生你放心,我相信你一定会考得很好。
旁边几个家长说道:呀,这不是李枳生吗李枳生,你这次怕要考600分以上哦。
何止六百分人家李枳生上次模拟考试裸分都568分了,加上体育已经六百多分了,一般学生的体育都是满分。
如果枳生考上600多分,肯定上一中。我们学校好几年没有人上一中了,如果枳生考上了,就是我们学校的招牌了。
枳生妈妈,真是羡慕你们啊!女儿这么聪明懂事。考上一中,自己就花不到多少钱了。唉,孩子会读书,其实会给父母省许多钱。
梁静兰很是客气:考试分数还没下来,谁知道呢你们的孩子也肯定会考得很好。
但愿如此吧!
这些年来,梁静兰很少这么快乐过——哪怕是丈夫病重,也不能掩盖她的快乐——为人父母者,如果相信自己的子女会有出息,那么遇到再大的痛苦和困难,都可能被无声无息地击退。
枳生也大是高兴,一路上,和妈妈说说笑笑。自从枳生出生后,李小军常年在外打工,基本上是梁静兰一个人带孩子,母女之间其实有很深的感情。虽然梁静兰走了几年,回来后,母女之间已经有点隔阂了。但是,孩子就是孩子,只要常常见到妈妈,妈妈关心自己,很快,又和妈妈亲密无间了。
梁静兰问:枳生,你看看还缺点啥你自己还有什么特别想吃的吗我又去买。你爸爸说了,但凡你想吃的我们都买一点……
不用了吧,这么多了。
枳生,你别担心,我这两个月卖鸡枞卖了一万多元,我们有钱,我都存起来了。
哇,真是太好了。不过,妈妈,我们不需要买啥了,直接回去吧,好久没见到我爸,我很想念他……
好吧。
远远地,看到自家的铁篱笆,大门也是开着,父亲就坐在门口。
枳生飞奔过去:爸爸……爸爸……
李小军哈哈大笑,一把抱住女儿。
枳生……枳生……你考得如何
枳生忽然意识到父亲的声音极其微弱,再细细一看,只见父亲坐在椅子上,脸色蜡黄,竟然不太能站起来的样子。
她大惊失色:爸……爸爸,你怎么了
李小军笑眯眯地:没事……枳生……我没事……我答应过你,等考完,我就带你们去省城玩几天……枳生,你先在家好好休息两天,然后,爸爸和妈妈就带你去省城玩……
李枳生看看爸爸,又看看妈妈,梁静兰再也绷不住了,满脸泪水。
枳生觉得天都塌了似的,颤声道:爸爸……爸爸你到底怎么了
没事……真的没事……
梁静兰擦了擦眼睛:枳生,你陪爸爸聊聊天,我先去做饭。
等母亲进了厨房,枳生一直小心翼翼看着爸爸,她忽然明白,父亲不成了。难怪爸爸这个月没来学校,一定是怕自己看到他会担心他的病情。
六月中旬的太阳,已经很是炎热了。
枳生把爸爸常坐的那把椅子搬到高大的梅花树下,又扶着父亲坐下。
她低低地问:爸爸,你的病情加重了吗
没事。
李小军非常乐观:枳生,你放心,我还要等着你的中考成绩出来。
我还想等着你上大学,否则,死了也不甘心啊……可这话,李小军没有说出口,只是和颜悦色地说:枳生,你妈妈说今天中午做你最喜欢的土豆烧牛肉。这个可能要做很久,你饿了就先吃点水果,零食……
枳生内心无比惶惑,却还是点点头:爸爸,我不饿,我在路上就吃了零食,现在一点也不饿……爸爸,你要不要吃点东西
李小军摇头。
枳生,给我讲点学校的趣事吧!
枳生便吱吱喳喳地给爸爸讲起来,讲着讲着,父女俩哈哈大笑。
当天中午,开饭的时候已经快两点钟了。
一大盆土豆烧牛肉、一盆新鲜鸡枞炖鸡,一大盘香肠切片,还有两个新鲜蔬菜。
枳生大叫:哇,真是太丰盛了。我们过年都没吃这么好。
你考完了,就该庆祝一下嘛。来,枳生,先喝一碗鸡汤……这个鸡枞菌特别好吃,我早上五点钟去捡的,只捡了几朵,不过运气好,这几朵特别大,有一朵差点有一斤了,枳生,你多吃点……
梁静兰盛了满满一大碗鸡枞给女儿。
枳生大快朵颐,一边吃一边赞:真是太鲜美了。
你喜欢的话,这些天,天天都可以吃鸡枞。
枳生看着爸爸,只见爸爸只喝了一小口鸡汤,也不怎么动筷子。
爸爸,你不吃吗
我在吃呀!
病入骨髓,当然早就没啥胃口了。可是,李小军还是强行熬着,一日三餐,非吃不可。因为,医生说:只要能吃东西就有能量,只要有足够的能量就还可以挣扎一下。他牢牢记着这话,每顿都按时吃,哪怕如吞药一般,也要强行吃一些。有时候,吃了就会呕吐,但是,呕吐后,他又会逼迫自己再吃一些:牛奶,鸡汤、粥点……他想,只要能吃东西就还有救。
他看着女儿,笑眯眯地说:鸡汤有点烫,等一下我再吃。
枳生稍稍释然,开始吃土豆牛肉。吃着吃着,她说:爸爸,我们别去省城玩了……
为什么呀我答应过你的。
梁静兰也有点意外:枳生,你是担心钱吗我不是说了吗我存有钱……再说,去一趟也花不到多少钱,几千块,爸爸妈妈拿得出。
枳生忽然站起来,把学校带回来的一个牛仔大背包的拉链拉开,然后,摸出一罐蛋白粉:爸爸,我在网上查了资料,说你的病吃蛋白粉特别好,我昨天晚上和同学出去玩时,就在镇上的超市里买了一罐。你等着,我马上给你兑一杯……
她自顾地去拿了一个小碗,舀了两大勺蛋白粉,兑了一些温水端到父亲面前:爸爸,这水不烫,可以喝了。
李小军暗叹一声,笑眯眯地端起碗,一口气喝了下去。
枳生大是高兴:爸爸,你今天起每天早晚都喝一碗,我给你兑,我要监督你的哦!
又转向梁静兰:妈妈,我们别去玩了,等爸爸好了,出去玩的时间多得很。这些钱,就给爸爸多买点蛋白粉吧!
夫妻二人对视一眼,内心,无限唏嘘。
枳生认认真真地说:妈妈,现在距离9月1日还有两个多月,我也想做点什么挣点钱。
梁静兰笑道:你这孩子,才两个多月,到哪里挣钱
我明天早上和你一起去捡鸡枞。
不用了。
枳生很是固执:两个人捡,总比一个人强啊!
李小军缓缓地说:枳生,你别去捡鸡枞了。因为,鸡枞也没那么多,不是说漫山遍野想捡就能捡。这段时间,捡的人特别多,你妈妈往往也要走很远才能找到一些。
梁静兰接着说道:是啊,因为要走太远,我都不想去找了。而且天气也越来越热了,大夏天的,漫山遍野跑,搞不好中暑就得不偿失了。我现在是天气好才出去找一下,天气差就待在家里,有时候也卖点蔬菜什么的,反正都能混着……
梁静兰不是因为天气热才不走远,是她怕走远了,丈夫独自在家,万一有个啥,根本没人知道。
李小军看着女儿,很是认真:枳生,这两个月你也别放松,一定要好好学习。
可是,爸爸,我们才考完呀!
我在网上看一个大城市高级教师的讲座视频,他说,学霸的秘诀就在于降维打击……
降维打击
是的。举例,一些初三的孩子,已经开始学高一的课程,加上奥数什么的,中考时,自然就大占优势。而许多高中生,高二时就已经学完全部课程,高三时,人家学微积分之类的大学课程,到高考时,自然许多题目就迎刃而解。这就叫作降维打击。
枳生:……
你要是能考上一中,进去后肯定不轻松。一中高手如云,许多孩子刚进去的时候,会心理失衡。以前,他们都是各所学校的顶尖高手,但是,到了一中,忽然发现自己很平庸,根本不算什么学霸,心理一失衡,学起来就很难了……
枳生似懂非懂。
枳生,我们这种家庭,虽然吃得起饭,但是,肯定是没什么钱的。你去了一中之后,会发现许多同学家里都有钱,他们吃的穿的也许你都没听过,他们用的也许你都没见过。那时候,也许你会特别自卑。可是,要是你成绩好,能进入前几名,就会有一定的心理优势。这种心理优势,就会压住自卑心理……
就连梁静兰都诧异地看着丈夫,从来不知道丈夫能讲出这样的大道理。
殊不知,李小军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全副心思都在替女儿考虑,好在现在资讯特别发达,网上什么都有。他专门去关注了好几个高级教师的公众号,经常关注他们的动向,所以受益匪浅。而且,这些道理他觉得自己必须马上告诉女儿,无论女儿懂不懂,至少,要让她有一个心理准备。否则,又穷又无依的女儿,纵然考上了一中,可能也会因为各种自卑心理以及承受不住的压力,从学霸变成学渣。
一中,只是一道桥梁,这桥上还站着千军万马,并不保证你就一定能挤过去。
李小军拿出一个崭新的平板:枳生,我已经给你报了英语、数学这两门网课,你今天就可以开始学习。至于语文,我在网上问过一些老师,他们说主要在于多阅读,此外也没啥窍门,博览群书这话是有道理的……
枳生安安静静地听爸爸说完,沉默了。
李小军暗叹一声,忽然想,自己会不会把女儿逼得太紧了
他立即道:枳生,你也别那么紧张,先休息两天再说。
枳生忽然问:爸爸,若是我万一考不上一中,那该怎么办
李小军笑起来:考不上就考不上呗。可是,就算考不上一中,那普高肯定是百分之百能上的。普高每年也有不少人能上大学。如果是上普高,就更有必要提前学习,是吧
枳生这才笑了:好吧,普高我是保证能考上的。
梁静兰也松一口气:枳生,今天起我们就做好家庭分工。我早上出去捡鸡枞,你就在家里学习,陪你爸爸。有你陪着爸爸,我也可以走远一点,多捡一些。
好吧。做饭也交给我了。
梁静兰很高兴:那可太好了,我每天回来就可以吃现成的了。
第二天,枳生七点起床,发现母亲已经出门了。
厨房里,蒸锅上有温着的包子、牛奶、玉米。
她一边吃一边问:爸,我妈啥时候走的
你妈每天五点就出门了。现在天亮得早,又是鸡枞的繁盛期,许多人都会去捡,你妈妈为了多捡一点,总会早早出门……
目睹父母的艰辛,所以,每用一分钱都要想一想。
枳生默默地吃着包子,然后说:爸爸,我做好午饭,等妈妈回来吃。
李小军大感欣慰。
饭后,枳生又开始学习高中课程。
枳生家是独门独院,加上李家是铁黎村的小姓氏,以前很被铁姓排挤,和其他村民也不怎么来往,所以枳生也很少和别的孩子一起玩,直到长大了,上学忙,就更少和同学一起玩了。
李小军忽然意识到,女儿极少外出,性格也不如同龄的女孩那样开朗活泼,好像也没有什么太过亲密的朋友,就试探性地问:枳生,考完了,你们同学会互相约着一起玩吗
会的。她们有些会结伴去旅游。
你想去吗
枳生摇摇头。
为什么
枳生呵呵笑起来:爸爸不是说了吗等我多学点以后好降维打击吗再说,我在家里有手机有电脑,自己也挺好玩的,不需要出去玩。
李小军暗忖:这就是网上所说的年轻宅人的养成
以前,觉得女儿不要像村里的女孩那样飞叉叉的,心野了,就不爱学习了。现在,又觉得这样下去,会不会越来越孤僻
正寻思时,忽然听得外面大声喧哗,有人大哭,有人大骂,紧接着,还有警车开来的声音。
枳生立即放下英语书:爸爸,外面怎么了
我们出去看看。
一辆警车停在三十几米开外的老光棍铁蛋家门口。他家门外还挤满了看热闹的邻居。
远远看着的李小军真是胆战心惊。
他悄悄叫了女儿,赶紧回家关了大门,插上铁栓,然后,看了看四周高大的铁篱笆,还是心有余悸。
李小军又看看小院,叹道:幸好枳生要上高中了。
高中学生全部住校,在家的时间就非常少。
以前,李小军觉得女儿寒暑假必须有个家,可现在,他觉得这个家回不回也没啥。可不回家,放假后住哪里在县城买房根本不现实,租房的价格也难以承受。
梁静兰知道他的心思,只说:现在是鸡枞的旺季,我每天还得早点出发。就像昨天,捡到一大背,但都是已经过了(盛开)的,就卖不起价。要是每天都能捡到这么多苞苞(鸡枞骨朵)就好了……
盛开了的鸡枞,虽然口感更鲜美,但是按照当地的土话说要过了,意思是不能久放,而那种骨朵一般的鸡枞菌(苞苞)则因为更耐存储,所以,价格往往要比盛开的高很多。
李小军也不说话了,只是拿了一把弯刀,把一根铁篱笆杆子削尖。
梁静兰看到他旁边已经有一堆这种细长的棍子了,就好奇地问:小军,你削这么多干什么
李小军却对屋子里喊一声:枳生……
枳生跑出来。
李小军顺手递给她一根,叫她从下面拿着,然后,指着上面留着的尖刺,说:你看,这像不像狼牙棒
……
枳生,你听着,女孩子,顶顶重要的是不要太胆怯。有些人欺负你,就是因为知道你害怕,你越怕他越是猖狂。以后,谁要敢上门,你就打着这个打他们……
李小军又转向妻子:静兰,你也不要怕。谁敢欺负上门,就和谁拼了。
枳生拿着棍子,挥舞了一下,笑道:爸,这个还挺好用的,又轻巧。
你看上面的尖刺,打下去,要不了命,但是,很容易见血。一般人只要见血先就怯了三分。所以,枳生,你要记住爸爸的话,谁(流氓无赖)要敢欺负你,你就要毫不犹豫地还击。当然,打不赢就赶紧跑,万万不要对打。但要是别人没有欺负你,你万不可先动手打人,记住了吗
枳生连连点头,拿着细长棍子满院子挥舞,一边挥舞一边唱:赶快使用双节棍,嘿嘿哈哈……
夫妻俩都被逗得笑起来。
因为有女儿在家照看,梁静兰再无后顾之忧,铆足了劲出去捡鸡枞,往往早上出发,到卖了鸡枞回来,还会顺便捡点别的知了壳以及一些中药材带回家,等到积少成多,一起拿去卖了,又是几十上百块不等。每天回来,家里都有热气腾腾的饭菜等着,忽然觉得,再辛苦也不算啥了。
甚至李小军,精神也特别好,每天和女儿说说笑笑。有时候,女儿上网课,他就在一边坐着看,往往看到下课也不觉得枯燥乏味。
父女俩还一起下五子棋,经常因为输赢争得面红耳赤。有时候梁静兰回来,看到父女俩这么闹热,就会暗暗幻想:要是一直这样就好了。要是丈夫的病情稳定了,哪怕他什么都做不了,就这么陪着女儿也很好呀。
只要孩子有父亲,就好!
但是,更多的时候,一家人都很担心:那就是中考分数。就像悬着的一把宝剑,一天不落下来,一天就觉得不安。
在这样的紧张和期待中,终于熬到分数公布的那一天。
一大早,枳生就起床。
梁静兰也破天荒没出门。
他们夫妻看着女儿紧张地走来走去,本想安慰女儿几句,可自己也跟着紧张,到后来,反而是枳生安慰他俩:别急,别急……也许会出现奇迹呢!
终于,在无数次繁忙登陆掉线之后……查到分数了。
710分的总分,李枳生考了631分。
看到这分数,梁静兰先跳起来,语无伦次地大喊:哇……哇……考上了……考上了……考上了……
李枳生可能是心里有底,反而没有妈妈那么激动。毕竟,考完后,拿到答案,她已经核对过,预估自己的分数是在620几分,只是因为怕万一估错了被人笑话,所以很保守。事实上,这个分数,只和她的预估差几分,而且是多了几分。
李小军也满面笑容,一下跌坐在椅子上,喃喃地:放心了……我放心了……终于放心了……
那天晚上,张老师打来电话:枳生……恭喜你……哈哈,我真是太高兴了……
李枳生问:其他同学呢他们考得怎么样
不错,都不错,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料,有五十几个同学上了普高分数线……遗憾的是刘子辰,他总分只有579分,恐怕上一中有点悬……按照去年的分数线来看,县一中的最低分是580分。如果只差1分的话,就太可惜了……真希望今年能降低一点……
李枳生也觉得遗憾。
虽然为刘子辰感到遗憾,可张老师还是压抑不住自己的兴奋之情:枳生你是绝对没有问题的。631分,哪怕是省城的四大重点高中,这分数都够了……枳生,你比我预料的还要发挥得更好,真是太了不起了……
枳生连声感谢张老师。
放下手机,一家人高兴得几乎都要蹦起来。
李小军也容光焕发,居然站起来走了好几步:哈哈,我真是太高兴了……枳生,我和你妈妈没有白辛苦啊!
爸爸,我一定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好大学。以后找个好工作,把你和我妈都接到城里享福。
哈哈,好,好好好……静兰,你听到了吗我们女儿一定会有大出息……当初神婆告诉我,说女儿会有大出息,果然是真的……
这天晚上,一家人都特别兴奋。
等睡下的时候,李枳生翻来覆去根本睡不着,又拿了手机在微信群里和同学们聊天。考得好的同学都很兴奋,考得差的也很镇定——毕竟,早就知道考不上。
有些同学甚至不停地发红包,虽然都是几毛几分的,一直发到手软。有人大喊:李枳生,你考那么好,你也发一个红包啊!
对对对,要发大红包。
李枳生压抑不住兴奋,发了一个100元的红包,同学们几秒钟就抢完了。
有人又问:刘子辰,你也考得好,你不发个红包
刘子辰也发了一个,但是,发了一个流泪的表情:唉,我真惨,我可能上不了一中……我看了,比去年的最低线少一分……真是太倒霉了……
其实,刘子辰也是超常发挥了。
说不定今年分数线刚好少一分呢或者少几分呢
就算走不了一中,那二中你肯定是稳当当的,二中也不错.
还是李枳生厉害。唉,李枳生要是把自己的总分分十分给我就好了……我的要求也不高,就十分,那我就稳了。毕竟,李枳生多出那么多分也没有用啊!
有人发了一个改过的段子:我和学霸李枳生一起考试,李枳生很快做完试卷,我让她给我看一下,她置之不理。我对这种学术垄断的自私和霸道行为感到非常生气。
众人哈哈大笑。
李枳生也笑起来。
很快,刘子辰拉了一个小群,把上了普高线的同学全部拉进来。
同学们,以后我们上高中了也要多联系,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和学习心得。
你和枳生上了一中,有好的资料一定要及时分享给我们。
没问题。不过,李枳生稳当,我不一定。哈哈,不过我也先答应着你们。万一运气来了,一中今年真的降分录取了呢,是吧
老师说,今年的分数普遍比去年略低,没准真的会降低一点哦。
刘子辰又私下里问枳生:我爸说,我考得不错,打算定一桌酒席请老师们吃个饭……李枳生,你们家要请不要请的话,我可以叫我爸爸帮你们定一桌谢师宴,我爸找的那家还挺好的,价格也不算贵。
李枳生愣了一下:我不知道。我问问我爸爸。
她放下手机,她想,要不要请老师吃一顿饭呢她内心深处,其实特别想请老师们吃一顿饭,尤其是张老师。可是,她不知道该怎么向父母开口。
闹到快一点,李枳生才睡着了。迷迷糊糊地,忽然听得有人大喊:枳生……枳生……
她翻身爬起来,本能地跑到父母房间,只见妈妈趴在床上,哭得声音都嘶哑了。
爸爸……爸爸……
枳生腿一软,就跪在了床前。
李小军含笑而去。
在他最后一次去医院的时候,医生都感到惊奇,因为一般来说:癌症晚期的病人,基本上是卧床不起了。许多人说:自己要是得了癌症晚期,那就不治了,到处走走看看,吃好喝好。其实,那是他们不懂常识:真正癌症晚期的人会极度痛苦,不但吃不下睡不着,到处走走这种更是想都别想。
事实上,他们往往只能卧床,或者坐着,整天和剧烈疼痛搏斗,而且吃不下什么东西,很快就会像一棵树一样干枯萎缩。许多癌症晚期病人临死的时候,往往已经只剩下一把骨头。
所以,当医生看到李小军居然能自己走去医院时,是很吃惊的。了解情况后,他们也尊重病人的意愿和选择,给李小军开了足量的止疼药,只叮嘱梁静兰:不够了又拿着病历去当地医院开就是了。
全靠这些止疼针药,李小军每天都坐着,坚持一日三餐,哪怕吃了吐,吐了又继续吃。正是这种强大的意志力支撑着他,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在说:我一定要看到女儿的分数出来,否则,绝对不甘心。
所以,当女儿的分数出来后,他太过兴奋,再也撑不下去,一口气就松懈了。等梁静兰发现时,他已经安安静静地闭上了眼睛,脸上一直还挂着笑容,去得非常安详。
纵然早有心理准备,可是,对枳生母女来说,还是天都快塌了似的。势单力薄的母女二人没法单独处理父亲的丧事。
张老师接到电话,当天就赶来了。
李小东也和老父老母一起赶来。
按照李小军生前的交代,丧事一切从简。所以,火化之后,母女按照他的嘱咐,将他的骨灰埋在自家院子后面的铁篱笆树下面。
前面的一切程序都很顺利,只是在下葬的头一天,发生了很大争议。
李小东带着大儿子一起来了,按照他们的说法,李小军没有儿子,端灵自然是这个大侄子的事情。可是,梁静兰坚决不同意。梁静兰说,李小军生前交代过的,让枳生端灵,不劳驾别人。枳生16岁了,也算大人了,不需要麻烦其他人。
李小东就很愤怒,说自古以来哪有女儿端灵的道理
老太太也说;女儿端灵对娘家兄弟不好。
梁静兰说:枳生是独生女,不存在什么对兄弟不好。
听了这话,李小东勃然大怒,说你什么意思堂兄弟不算兄弟
梁静兰说:堂兄弟当然不算兄弟。法律上,堂兄弟只是旁支,怎么就算亲兄弟了
老太太也很生气:梁静兰你太不识好歹了,这个你都要争
一家人争执不下时,王小花又来了。
本来,王小花说要在家带两个小儿子,孩子小,不适合参加这些,从来没有露过面。可是,听得不让自己的大儿子端灵,马上就开着小车从镇上赶来了。
王小花也不看枳生母女,只气势汹汹地看着婆婆:妈,听说不让你大孙子给他大爷(大伯)端灵
老太太冷哼一声:从来没有听说过女儿端灵的,真是乱套了。
王小花虎着一张脸,对大嫂吼道:梁静兰,你是不是疯了自古以来,哪有女儿端灵的道理
一直沉默的枳生忽然大声道:我爸叫我端灵的,我一定要端灵。
哟,枳生,你自以为考上一中就了不起了可是,你要知道,别说你只是考上了一中,大学还没个影儿,就算你读了博士,那你也没资格端灵。你只是个女的,你记住!
枳生反问:哪条法律规定女生不能端灵
法律你读了几天书就跟我说法律我不管什么法律。我今天就告诉你们,你没资格端灵!端灵是我大儿子的事情!
你们抢着端灵,不就是想霸占我们的房子吗
啧啧啧,小小年纪,你心思这么重霸占房子,谁霸占你的房子了这是我们李家的房子,跟你有什么关系
我不姓李吗我不是叫李枳生吗
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枳生,我给你爸面子,我不和你计较,你一边去。
一大家人虎视眈眈地盯着母女俩。
要不是有李小军的遗嘱,梁静兰其实早就妥协了,毕竟,内心很是惧怕,这伙人随时可能动手,尤其是小叔子,他的霸道她早前就是领教过的。可现在,她不得不硬着头皮,也大声道:王小花,我们家的事情轮不到你做主……
王小花的手指头差点戳到她的鼻子上:我给李家生了三个孙子,你说轮不到我做主
梁静兰:你能干,你有三个儿子,今后要是娶不到老婆,看你怎么办!
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了,王小花冲过来就扯住她的头发,又打又骂:梁静兰,你真是坏了良心。
梁静兰天天干农活,力气也不弱,也扭住王小花:你好大的脸,你算我哪门子的娘家
老头子见闹得不像样,大吼一声:住手,都给我住手……你们这像什么话
老太婆也觉得在儿子灵堂前面打架不合适,急忙阻止:王小花,你别和她一般见识……
梁静兰先松手,然后退在一边,枳生急忙拦在妈妈前面,哭道:你们看我爸不在了,就这样欺负我们……
王小花破口大骂:谁欺负你这死丫头了明明是你和你妈想坏了规矩。
李小东也面色铁青:梁静兰,我今天告诉你,别的可以依你,但是,这个端灵权,你休想。
王小花也连声冷笑:自古以来就是这样,谁叫你没儿子呢梁静兰,你最好要点脸,你要知道,你呆的地方是我们李家的祖宅,我们李家还有三个孙子,现在是同情你不跟你计较,否则早就把你们赶出去了。
李老太:有理走遍天下都不怕,梁静兰,也不是我们欺负你,全天下都这样,并不是李家才这样……
老头子,欲言又止。
儿子临死前有过交代,他清晰地回忆起那悲惨场景,又不想多说,所以,态度就显得很暧昧。
他试探性地说:枳生,你叔叔也没恶意,端灵的事情,女孩子的确不合适。
枳生问:为什么女孩子不合适
王小花抢着:女孩上坟,娘家无人。女孩端灵,会抢走娘家的福气,这道理你们难道不懂
老太太:可不是吗你还有三个弟弟啊!
王小花:我话说在前头,我要替我三个儿子着想,否则,以后我家出了什么事情,你们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梁静兰弱弱地:你的儿子又不是小军的儿子,大家各门各户,你有什么事情与我们何关
王小花厉声道:同宗同源亲兄弟,梁静兰,你想你女儿端灵,你休想!
梁静兰不敢作声了。
她内心深处,是真的怕。
毕竟,孤儿寡母,吵不赢更打不赢。
她都暗叹:要是枳生是个儿子那该多好。就没现在这些麻烦了。
李小东见她不作声了,就说:好了,就这么决定了,明天老大(他大儿子)给他大爷端灵。
枳生还要说什么,梁静兰拉了她一下。
王小花这才趾高气昂地往外走,一边走一边大声武气的:一个丫头片子,还真的以为自己要翻天了也不想想,自古以来哪个女人翻得了天
枳生母女没有还嘴,只是呆呆地站着。
那天晚上,其余人等都回去了,母女二人守着简易的灵堂。
说是灵堂,其实就是在堂屋正中摆放了一张李小军的遗像,点了香蜡。
李家和村民关系不密切,李小军叮嘱一切从简,所以,李小东一大家人一走,就再也没其他亲友。
梁静兰想起小叔子一家人的狂妄,有点后悔没有叫娘家人来,有几个娘家人,怎么也能撑个场面。可是,她又顾忌,娘家人来了也没什么用,而且更有借口逼迫自己马上改嫁。她不想改嫁,可是,又保不住房子,内心如何不惶惶不安
母女二人凄寒地跪在地上,枳生一直不停地烧纸。
枳生忽然说:妈妈,我们就这么算了吗
唉,不这么算了还能怎样
我不服气。爸爸明明说了我端灵。
唉,谁叫你不是男孩子呢枳生,你要是个男孩子,那该多好啊……
谁叫你不是男孩子呢
这句话,李枳生从小到大不知道听过多少次——小时候,妈妈经常这么说:枳生,你要是个男孩子就好了。那样,你奶奶他们就不敢这么欺负我们了。
到现在,还是这样。
李枳生又烧了一张纸:妈妈,我们绝对不能让步,他们分明是想霸占我们的房子。
我也不想让步啊,但是,没法啊……
大不了我跟他们拼了。
梁静兰吓一跳:枳生,你别这样……就算要报仇,也以后再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十年我等不了十年。
枳生忽然说:要不,我们不等他们,直接就把爸爸下葬
梁静兰急忙道:这不行,下葬时间是请人看过的,这个可不能乱改。
按照枳生的想法,索性趁着半夜直接把父亲下葬。但是,按照乡下规矩,梁静兰请风水先生看过,说必须要是明天上午9点钟入土为安。
母女二人没有办法,惶惶然地。
张老师发来消息:枳生,一切还好吧
枳生立即问:张老师,你明天来吗
我明天一早就来。
张老师帮着送去殡仪馆,待得骨灰拿回来,就没跟着,她先回县城的家换个衣服洗漱,打算第二天来。
枳生,你奶奶家里没说啥吧
他们今天差点打我妈妈了。

我小叔叔坚持要他的儿子端灵,可是,我爸说了让我自己端灵……张老师,我知道他们的目的,因为他们只要端了灵,就一定会霸占我们的房子。
枳生,你别急。
好的,他们已经走了,说是明天再来。
我明天一早就来,你和你妈妈别怕。
枳生放了手机,对妈妈说:张老师明天一早就来。
梁静兰抽泣着点头,内心凄然,张老师来了又能如何一个女老师,他们也不会怕。
一整夜,枳生都睡不着。她蹲坐地上守着火盆,一直不停地烧纸。
后来,梁静兰熬不住,靠着墙壁打瞌睡,枳生还是睡不着,拿着手机上网。
迷迷糊糊地,手机响了,是张老师的声音:枳生,我在你家门口……
她跳起来去开门,张老师和朱主任以及体育贾老师都站在门口。
跟出来的梁静兰很诧异,也不敢多问,只连声请三位老师进门。
张老师看着母女俩:苗校长本要亲自来的,但是,她开会去了,所以,临时请朱主任和贾老师跟我一起来。
张老师拍了拍梁静兰的手,低声道:当初苗校长答应过你的,她不会忘记此事!
看看时间,才早上五点半,可见苗校长和张老师的用心良苦。梁静兰点点头,非常感激。
母女俩见到两个男老师,心神一下安定了许多。
张老师叹道:枳生的爸爸能支撑这么久,也真不容易。
梁静兰:人家都说癌症病人很难伺候,可枳生的爸爸一直干干净净……他一点也没有折磨我们,一直强行撑着,也不发脾气……真的,枳生的爸爸……
话没说完,再次泪如雨下。
早上八点,李小东带着大儿子和老两口一起来了。王小花可能以为大局已定,也不习惯早起,就没有跟来,在家带着两个小儿子睡大觉。
一家人还在门口,就看到两辆车子,很是意外。
进门,看到三位老师,就更诧异了。
李小东还是勉强客客气气地和三位老师打招呼,但是,注意到枳生一直站在灵牌前面,梁静兰也是。
他当然明白这个侄女的态度,强忍怒气,对自己的大儿子说:时间快到了,儿子,你先去拿着大爷的灵牌……
枳生立即大声说:我自己给我爸端灵!
老太变了脸色:枳生,你这样可要不得。
她又转向几位老师:老师们,你们评评理,乡下有这规矩吗这不是乱套了吗
张老师客客气气:枳生奶奶,我也知道乡下的规矩。但是呢,规矩不外人情,我们也得尊重逝者的意愿,对吧你大儿子留下了遗嘱,那我们就必须尊重他的意思,否则,叫他九泉之下如何安心
李小东怒不可遏:遗嘱什么遗嘱我大哥只说把钱给他们,可没说这端灵也是他们的,你们别扯大旗作虎皮……
梁静兰也不说什么,只是当着众人,出示了一段视频。这段视频,是李小军生前特意录制好的,话说得清清楚楚:
第一,他去世后,让自己的女儿枳生端灵。他也解释了原因,说自己一辈子以女儿为豪,所以,死后,就让女儿端灵,其余任何人等不得阻止。
第二,他名下的房子和存款,全部归枳生一个人。至于老父老母的赡养,等枳生长大后有能力了,要适当担负起赡养爷爷奶奶的重任。
视频的最后,李小军跪在地上,泪流满面:爸,妈,我知道我对不起你们。可是,求你们看在我的份上,万万不要和枳生争夺房子。这是我最后一次求你们了,你们要是不答应,我九泉之下真的无法瞑目。
……
视频里的人,泪如雨下。
看视频的人,也泪如雨下。
好一会儿,大家都看着老头。
李小东压根没想到大哥会录制了这么一个视频。本来,他对枳生母女没有任何忌惮,打算拿出小叔叔的威严,毕竟,她们孤儿寡母做得了什么
可是,现在梁静兰当众播放了视频,还有三位老师在现场见证,他忽然觉得自己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他怒气冲冲地说:我大哥怎么能这么糊涂梁静兰,你到底怎么欺骗他,逼迫他留下这么荒谬的遗嘱
梁静兰不理他。
他转向老头:爸,你说到底怎么办
就算大哥留了遗嘱,可是,老头子还在,不是吗
老头想起最后一次见到大儿子时的场景,也不禁老泪纵横,半晌,点点头:算了,既然小军自己都这么说了,那就按照他的意思办吧!
李小东大怒:爸,你们这算什么你们真不把三个孙子放在眼里了
老太也冲着儿媳妇大吼:就是你这个妇人挑拨离间,也不知道给小军喝了什么迷魂汤,让他这么六亲不认的……
无论他们怎么说,梁静兰都不为所动。
旁观的张老师也非常清楚当地的风俗:这个灵,万万不可让李小东的大儿子端。只要他端了灵,按照农村的风俗,那他就非继承李小军这套房子不可——纵然现在不闹,以后也绝对会处心积虑争夺。但如果这次没有端灵,那他们以后就没有正当的借口来争夺了。
张老师暗忖,如果让他们这次得逞了,那李小军之前的一番苦心岂不是白费了
因此,当大家吵闹正凶的时候,还是张老师站出来。张老师直接说:死者为大。死者已经在遗嘱里说得这么清楚了,如果强行违逆,那怎么也说不过去啊
朱主任也开口了:我也是当地人,当地的风俗我当然清楚。可是,现在和以前不同了,男女都一样。要是枳生的爸爸没有留下遗嘱,你们这么坚持那也情有可原。可是,你们现在都看到了,再扯就没意思了。
贾老师:争夺这些毫无意义,不如好好善待活着的人。
……
因为有三位老师在,李小东很清楚,今天强行动手是不行了,只怒气冲冲地一把拉住大儿子:走,既然人家不需要我们,我们也没必要上赶着。
父子俩没有参加葬礼直接走了。
梁静兰自然也没有挽留,于是,李小军的葬礼就这么匆匆结束了。
枳生看着那个简陋的墓碑,早就哭肿了的眼睛,再一次红了。
梁静兰反而最镇定,她对众人鞠躬:张老师,谢谢你全程帮我们……还有朱主任、贾老师,要不是你们,我们母女真的打不起主意。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才好……
大恩不言谢。
老太却一直恨恨地盯着张老师,虽然不敢说什么,可内心深处实在是觉得这个女老师太可恶了,管这么宽。
梁静兰又喊着女儿给公婆行礼,枳生哑着嗓子跪在地上:谢谢爷爷奶奶……
终究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老两口都没有提房子的事情,也没有再说什么过分的话,老头只是感谢了张老师,又看着枳生:枳生,你能考上一中,我们都很高兴。
然后,老两口都看着梁静兰。
梁静兰知道他们是什么意思,对着李小军的墓碑,大声道:我答应过小军,无论如何要把枳生供出来。你们放心,我绝对不会抛弃枳生改嫁他人!
老太太:这可是你亲口说的。
梁静兰看着丈夫的墓碑:我不敢欺瞒死人!
老头长叹一声,站了一会儿,摇摇头,转身要走。
梁静兰追上去:爸、妈……
老太不耐烦:你还有什么事
梁静兰蹲下去,从旁边的黑色塑料袋里拿出两摞整整齐齐的现钞递过去:爸,这是小军留下来的。小军一共有三万存款,留一万给枳生读书,这两万给你们……
她顿了顿:对不起,我知道这钱很少,但是我的确没别的能力了……这两万,你们拿着吧。
老太本正在气愤自己一无所依,忽见儿媳妇拿出2万,喜出望外,伸手就去接。
老头抢先接了这钱。
梁静兰说道:白发人送黑发人,我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你们。这钱,你们二老以后自己留着买点好吃的。
几位老师都有点意外,毕竟,就这三万,也算是夫妻共同财产,就算分,梁静兰先分得一万五,然后剩下的一万五四个人均分,两个老年人充其量只能拿到七八千块。
但是,他们当然没有多话。
枳生也没多话。
老太见拿了钱,很是高兴,正要设法说几句场面话,却见老头转手把钱递出去:枳生,这钱你拿着。
枳生急忙缩回手:不要……爷爷,你拿着吧。
老太很是意外,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
梁静兰:爸,你拿着,我们这几年也没有余力可以孝敬你们。但是,你放心,等枳生大学毕业,我们缓过气来,一定会照看你们的,该承担的医药费什么的,到时候我们一定会如数分担。
老太急忙干咳一声,示意老头:你快拿着啊,你干嘛多事
老头看了看儿子的墓碑,叹道:小军临终前,专门找到我和你妈,说这钱是留给枳生读书的。所以,我绝对不得要这个钱。
老太太继续干咳,老头根本不搭理她,径直把钱递给枳生:枳生,你拿着这钱好好读书。等你以后有出息了,也许我们也能跟着沾点光。
枳生看看妈妈。
老头态度很是坚决:要是你爸爸还活着,这钱我可能要拿着。但是,你爸爸临终时给我们交代得那么清楚,所以,这钱我绝对不得要。
梁静兰缓缓地说:枳生,那你就拿着吧。这也是爷爷奶奶的一片心意。
枳生说:谢谢爷爷。谢谢奶奶。
老头点点头:枳生,你好好读书,不要辜负了你爸爸的希望。
老太也嘟嘟囔囔地说了几句,老两口就先走了。
一出门,老太就埋怨:老头,你是不是疯了给钱你不要,你干嘛还回去这以后,你还能从梁静兰手里拿到一毛钱吗
老头无话可说。
老头,你看梁静兰,她真的一手遮天了,她居然不让我大孙子端灵,这简直太过分了……还有那个张老师,要不是她多事,怎会这样她还是堂堂一个老师,这点道理也不懂啧啧啧,你看她还叫来两个男老师,这是什么意思摆明了威胁我们是不是
要不是两个男老师在,李小东早动手了。
老太婆自觉吃了这么大一个闷亏,这口气,怎么咽得下去。再加上没有拿到钱,就更不爽了。
老头低声道:算了,算了。梁静兰发誓不改嫁,我们也别太计较了。
就因为梁静兰发誓不改嫁,所以,他也愿意做出一些让步。
老太恨恨地说:要不是她发誓不改嫁,我绝对不得就这么善罢甘休。
别闹了,你看,枳生考上了一中。以后这孩子说不定有大出息……现在闹太僵了,以后怎么办而且,小军遗嘱上也说了,等枳生长大后,会赡养我们。
老太不以为然:光一个空头支票,谁知道以后会怎样
老头摇摇头:不然呢如果枳生靠不住,你觉得老二一家人就完全靠得住你的三个大孙子就真靠得住
老太:……
老头说:我们工地上,好几个老头子生病了,都是女儿照顾,儿子儿媳妇根本不露面。现在,你我要是生病了,你觉得王小花会照顾你还是三个孙子会照顾你再说,我们现在去争夺,周围的人会怎么看我们你大孙子下学期就初三了,据说张老师下学期也带初三,你直接跟她吵
老太不吭声了。
要是枳生没有考上一中,没有成大器的希望,那么,他们肯定不会放弃这个端灵权。但是,因着枳生考上了,他们就愿意先放一放。尤其是老头,他在县城打工,可能比老太见识广一点,所以,就更愿意让一步。
三位老师留在最后。
枳生再也忍不住,蹲在地上,痛哭不已。
梁静兰也哭,母女俩如失去了主心骨,惶惶然地:唉……我还想,等开学时,和她爸爸一起送她去县城……唉……
张老师安慰道:枳生,你放心,开学的那天,我开车和你妈妈一起送你去。
梁静兰说:不用,不用……张老师,这太麻烦你了……我们已经麻烦你们很多了……
不麻烦。县城又不远,开车也就一个小时。到时候,我来接你们,就这么说定了。
她吩咐枳生:枳生,你一定要多照顾妈妈。
我知道。老师,你放心。
走出去很远,回头,她还看到枳生母女站在门口。
她对她们挥挥手,心里无限唏嘘。
车子开出去,两位男老师也就罢了,张老师却叹道:现在你们明白乡下女孩为什么越来越少了吧乡下,天生不适合女孩子,也没有女孩子生存的余地。
朱主任说:可乡下风俗就是这样,也没法。老实说,要不是看到李小军录制的视频,我们也不敢多话。
贾老师:是的,这种事情,旁人不敢多话的。这次,要不是苗校长打电话,我们根本不好参与,毕竟清官难断家务事。
要不是苗晓禾半夜打电话拜托他们,他们根本不可能来。
朱主任说:别说乡下了。我有个同学,他早年去深圳,混得很不错,在深圳买了三套房子。他有两个女儿,现在都出嫁了。他去年过年回来,他的兄弟就告诫他:说大哥,你的房子和存款不能再给外人了,要给我的儿子留着,你没儿子,你侄子才是你的继承人……这个老同学当时就气得一口气差点下不来,第二天就回了深圳,说再也不会回来了。据说,在这之前,他弟弟为了给儿子买房,还找他借了三十万。当初说是借,但压根没打算还,因为他弟弟认为这钱本来就属于他们,怎么可能再还回去无非是提早预支了而已……
张老师:……
我们后来还在同学群里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
贾老师接口:而且你还必须有财产,才有人争着给你端灵。
是的,如果李小军没有那套房子,李小东回都懒得回去。
朱主任实话实说:李枳生家的房子的确是在李家的宅基地上修的。据我所知,当年乡下贫困,所以李枳生的爷爷奶奶就带着小儿子去镇上买了乡镇户口,还在镇上买地修了一套大房子,而老家的宅基地就留给大儿子结婚成家了。要是李枳生是个男孩,这房子名正言顺是她的,谁也争不走。但现在这样,她小叔叔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20年前,许多条件好点的农民都羡慕居民户口,纷纷去镇上买户口。岂料,20年后,急转直下,大家又觉得农村户口好,以往看不上的宅基地自留地,又成了香饽饽,为此,许多人家不惜打得头破血流。
李枳生家幸好距离镇上还有四五里路,拆迁的可能性不大。要是拆迁,有大把钱,你看看,天王老子都阻止不了争夺。
贾老师:李小东三个儿子,不争才不合常理。唉,李枳生家这事,以后肯定很麻烦。
李枳生去上高中,以后上大学,她妈也不可能一个人在家里。等她们母女一走,人家霸占了,她们能怎样你们看李小东那样子,也不是个善茬。而且他老婆是镇上远近有名的泼妇。
张老师:唉,我就是担心这一点。
担心也没用。车到山前必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