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云笑了,当着吴明浩的面,拿起电话拨通田富国的号码:“田书记,关于我们市委秘书长人选,我想推荐开发区的吴明浩同志......”
电话那头传来田富国爽朗的声音:“你这个当班长的,连自己的大管家都选不好,我才要担心呢,按程序办吧。”
挂了电话,沈青云看着吴明浩:“准备接担子吧。记住,秘书长的笔,比组织部的章还得干净。”
吴明浩站起身,深深鞠了一躬,帆布包带在他肩上勒出两道浅痕:“沈书记放心,我要是拿了不该拿的,您直接把我扔回开发区看大门。”
..................
三天后,省委组织部的红头文件送到了华阳市委。
胡国忠握着文件的手指微微颤抖,纸页上“任命胡国忠为华阳市委组织部长”的字样,让他想起十五年前第一次走进市委大院时,自己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手里攥着报到证,连门卫都多看了两眼。
窗外的老槐树枝繁叶茂,阳光透过叶隙落在他的办公桌上,像撒了一把碎金。
吴明浩接到任命时,正在开发区电子厂检查消防设施。
厂长递来的中华烟被他挡了回去:“消防栓的压力表指针都到底了,下周再不合格,我就让安监局来蹲点。”
这时候,电话响了起来,吴明浩接起电话,表情很平静。
片刻之后,他挂断电话,他对那个副厂长说道:“我要去市委上班了,开发区的账我都核对过,第三季度的招待费比去年同期降了三成,继续保持。”
两个人的公示期是一星期,在公示期间,省纪委收到几封匿名信。
有人说胡国忠“死板得像块石头”,去年评先进时,连主管领导暗示要照顾的人都没给名额。有人说吴明浩“眼睛里揉不得沙子”,连食堂大师傅多打了两勺肉都要念叨半天。
省纪委书记楚天舒把这些汇总成报告,省委书记田富国在末尾批了四个字:“此乃优点”。
转眼间,一个星期的公示期结束。
省委组织部长周高远来到华阳市,在华阳市干部大会上,宣布任免决定。
干部大会那天,市礼堂的门前摆满了粉色的芍药花,空气里浮动着甜丝丝的香气。
三百多个座位座无虚席,后排的干部踮着脚往前看,议论声像潮水般起起落落。
省委组织部长周高远坐在主席台上,目光扫过全场:“经省委研究决定,任命胡国忠同志为华阳市委组织部长、市委常委。任命吴明浩同志为华阳市委秘书长、市委常委。”
掌声雷动,胡国忠走上台时,手心的汗把任命书浸湿了一角。
吴明浩跟在他身后,步伐沉稳,夹克的袖口依旧磨着毛边。
两人转身鞠躬时,沈青云忽然觉得,礼堂窗外的天空,比往日更蓝了些。
散会后,张东哲走在人群后面,看着被众人围住的胡国忠,嘴角扯出一个僵硬的笑。
朱鸿起走到沈青云身边,低声说:“这两个人选,像是给华阳官场开了两扇窗。”
沈青云望着远处的天际线,那里的云絮像被洗过一样洁白:“开窗才能透气,透气才能长新苗。华阳的地,该好好松松土了。”
胡国忠被一群人围着问这问那,额头上渗着汗,却笑得合不拢嘴。
吴明浩则悄悄溜出人群,给开发区副手打了个电话:“上次说的消防栓,换了吗?没换赶紧换,我下周回去检查。”
夕阳的金辉穿过礼堂的玻璃窗,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光柱。
无数细小的尘埃在光柱里飞舞、旋转,像是在编织一个崭新的开始。
沈青云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切,忽然想起田富国的话:“选对一个人,就能盘活一盘棋。”
他知道,华阳这盘棋,终于要开始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