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味案
乾隆四十五年的盛夏,紫禁城热得像个蒸笼。纪晓岚正在冰窖般凉爽的文渊阁校勘典籍,忽听外面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是太监尖利的呼喊:传太医!快传太医!
他扔下毛笔冲出殿门,只见御膳房方向一片混乱。侍卫们抬着一个口吐白沫的太监匆匆而过,后面跟着面色铁青的乾隆,龙袍前襟还沾着些许汤渍。
纪晓岚!乾隆一眼看见他,声音里带着罕见的惊慌,跟朕来!
养心殿内,太医们围着那名昏迷的太监忙作一团。乾隆坐在龙椅上,手指不停地敲击扶手:如何?
太医院院使张景岳擦了擦额头的汗:回皇上,李公公中的是'梦回散',一种西域奇毒。少量可致人昏睡,量大则...则会在梦中死去。
梦回散?乾隆眉头紧锁,朕的御膳里怎么会有这种东西?
和珅立刻出列:皇上,定是御厨疏忽,误用了什么香料...
疏忽?乾隆拍案而起,这是毒杀!纪晓岚,朕命你三日之内查清此事!
纪晓岚领旨后立即赶往御膳房。这个平日热气腾腾的地方此刻鸦雀无声,所有御厨和帮厨都跪在地上瑟瑟发抖。新任御膳房总管高德忠——一个圆脸小眼的中年太监,正满头大汗地训斥众人。
纪大人!高德忠看见纪晓岚,立刻堆起谄媚的笑容,下官已经审问过这些奴才,定是主厨王德福误将香料...
纪晓岚抬手制止他:本官自会查证。
御膳台上,那碗惹祸的燕窝羹还剩小半。纪晓岚小心地舀起一勺,在阳光下细看——汤色清亮,但边缘有些许不寻常的淡紫色悬浮物。他凑近闻了闻,除了燕窝的清香外,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甜腻气息,与寻常香料截然不同。
今日的食材从何而来?纪晓岚问道。
高德忠立刻递上记录册:都是按例从内务府领取的,燕窝是南洋进贡的上品,绝无问题!
纪晓岚翻看记录,发现今日的香料一项有涂改痕迹。原本记录的肉桂二钱被改为西域香料三钱。
谁改的记录?
高德忠额头冒汗:这...这是...
是我改的。一个虚弱的声音从角落传来。主厨王德福脸色惨白地跪在那里,右手腕上缠着纱布,昨日西域商人送来新香料,说是能提鲜...
纪晓岚仔细检查王德福的手腕,发现纱布下的伤口不是烫伤或刀伤,而是一个细小的针孔!
那商人长什么样?
王德福眼神涣散:高个子...蒙着面纱...说汉话有古怪口音...
正询问间,王德福突然浑身抽搐,口中吐出白沫,昏死过去。在失去意识前,他含混不清地说了句:...六指...银铃...
纪晓岚立即命人封锁御膳房,同时派人去查那名西域商人的下落。然而更蹊跷的事情发生了——负责御膳采买的太监赵德安失足跌入御花园的深井,等打捞上来时已经气绝身亡。
又一个灭口。纪晓岚看着井边那道不自然的拖痕,心中冷笑。
次日,纪晓岚正在查验从御膳房搜出的西域香料,老周慌慌张张跑来:老爷!那王德福在昏迷中说了些奇怪的话!
太医院的病房内,王德福仍在昏睡,但嘴唇不停地蠕动。纪晓岚俯身倾听,只听到断断续续的词句:...子时...御书房...香炉...六指人...
突然,王德福剧烈抽搐起来,口中涌出大量鲜血。张景岳急忙施救,却已无力回天:毒发了...这'梦回散'服后十二个时辰必死无疑...
纪晓岚眼中寒光闪烁:张院使,太医院的雪莲蜜可还有?
张景岳苦笑:又被盗了...说来蹊跷,每次案发前都...
话未说完,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刘全带着一队侍卫闯了进来:纪大人,和大人请您立即过去!
和府花厅内,和珅正在品茶,见纪晓岚进来,笑容可掬地招呼:纪大人办案辛苦,尝尝这新进的碧螺春?
纪晓岚看着杯中清亮的茶汤,微微一笑:多谢和大人美意,只是臣近日胃寒,不宜饮茶。
和珅眼中闪过一丝阴鸷:御膳一案可有眉目?
已有线索。纪晓岚直视和珅,毒药来自西域,而宫中有人接应。
和珅突然拍案:定是那西域商人所为!本官已命人画影图形,全城缉拿!
纪晓岚不动声色:和大人英明。不过臣好奇,那商人如何能混入戒备森严的御膳房?
这...和珅语塞,随即冷笑,纪大人莫非怀疑本官?
臣只相信证据。纪晓岚拱手告辞。
第三日清晨,纪晓岚将所有线索串联起来:被篡改的记录、王德福手腕上的针孔、赵德安的失足、还有那句子时御书房的呓语...他正准备入宫禀报,老周却慌慌张张跑来:老爷!那西域商人的尸体在城外被发现了!怀里还揣着认罪书!
纪晓岚冷笑:又是这一套!
他秘密觐见乾隆,呈上所有证据:被篡改的记录副本、从王德福体内提取的毒液、以及最关键的一一从高德忠房中搜出的半瓶梦回散和一本记载皇上日常起居的密册。
乾隆看完,面色阴沉得可怕:高德忠是和珅举荐的...
但'梦回散'来自西域,纪晓岚低声道,而王德福临死前提到的'六指人'和'银铃',与上月毒蜂案线索吻合。臣怀疑两案有关联...
乾隆突然抬手制止他:传旨!御膳异味一案,系西域商人所为,已畏罪自尽。高德忠监管不力,革职查办。此事到此为止!
退朝后,和珅在宫门外拦住纪晓岚,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纪大人办案神速啊。不过...西域路远,有些事还是不要深究为好。
纪晓岚淡然一笑:和大人多虑了。纪某只求无愧于心。
当夜,纪晓岚在野史笔记中详细记录此案,最后写道:乾隆四十五年夏,异味案'破'。西域商人枉死,真凶逍遥。'梦回散'能让人在梦中吐真,凶手究竟想从皇上口中得到什么?六指人与银铃,与毒蜂案线索相连...
写到此处,他突然停笔,因为窗外传来一阵奇异的铃声——正是西域银铃的声响。纪晓岚推开窗,只见月光下,一个六指手印清晰地印在窗台上,旁边放着一小包紫色的粉末...
玉佩案
乾隆四十六年的金秋,紫禁城内张灯结彩,正为接待蒙古科尔沁部使团忙碌准备。纪晓岚在礼部核对宴席流程时,忽听太和殿方向传来一阵骚动,接着是侍卫们急促的脚步声和蒙古人愤怒的吼叫声。
纪大人!快!礼部侍郎慌慌张张冲进来,皇上赐给蒙古亲王的玉佩...出事了!
太和殿内一片混乱。蒙古正使巴特尔——那位曾在御马案中与纪晓岚有过一面之缘的汉子,正扶着一个口吐白沫的年轻蒙古贵族。地上散落着蟠龙玉佩的碎片,其中几块上沾着诡异的黑色液体。
乾隆面色铁青地坐在龙椅上:纪晓岚!查!给朕查个水落石出!
和珅立刻出列:皇上,此必是玉匠雕琢时不慎留有瑕疵...
放屁!巴特尔怒目圆睁,汉语都流利了几分,这是毒!我们的小王爷差点没命!蒙古虽为臣属,也不能受此大辱!
纪晓岚小心地拾起一块碎片,发现玉佩内部竟被挖空过,只剩薄薄一层外壳,里面填满了某种黑色物质。他凑近闻了闻,立即感到一阵眩晕——是西域奇毒锁喉霜,沾唇即死!
皇上,纪晓岚沉声道,此玉佩被人动过手脚,内藏剧毒。
乾隆眼中寒光闪烁:这玉佩从何处经手?
内务府总管海德顺——一个满脸堆笑的胖太监,立刻跪倒在地:回皇上,玉佩由造办处精制,入库时奴才亲自查验过,完好无损啊!
入库后何人接触过?纪晓岚追问。
海德顺眼珠转了转:只有...只有保管太监赵德全...
纪晓岚心头一凛——又是这个熟悉的模式。他立即派人去寻赵德全,然而回报的消息毫不意外:赵德全突发急病,死在了自己房中。
养心殿内,乾隆将一盏茶重重摔在地上:三日!纪晓岚,朕只给你三日时间!若查不出结果,朕就拿和珅和海德顺问罪!
和珅闻言,脸色瞬间惨白。
纪晓岚首先查验了赵德全的尸体。死者面色青紫,右手紧握成拳。掰开后,掌心是一小撮靛青色的粉末,带着刺鼻的酸味。更奇怪的是,死者指甲缝里嵌着些许金色颗粒,在烛光下闪闪发亮。
这不是普通的金粉...纪晓岚喃喃自语。
造办处的玉匠们战战兢兢地接受了询问。首席玉匠周师傅坚称玉佩出坊时完好无损:小人用脑袋担保!这蟠龙玉佩是整块和田玉雕成,绝无拼接!
纪晓岚仔细检查了周师傅的工具,在一把精细钻头上发现了些许黑色残留物。周师傅见状大惊:这不是小人的!造办处从不用这等劣质钻头!
次日,纪晓岚正在比对证物,老周匆匆来报:老爷!那巴特尔大人秘密送来这个!递过一块折叠的羊皮,上面用蒙古文写着:小心金匠,靛青为记。
纪晓岚眼中精光一闪,立即带人搜查了内务府下属的金器作坊。在一个偏僻的工位下,他发现了几瓶靛青色染料和一把特制的微型钻头,旁边还散落着些许金粉——与赵德全指甲里的一模一样!
这工位是谁的?纪晓岚厉声问道。
工匠们面面相觑,最后一个小学徒怯生生地说:是...是刘师傅的。他是海总管特别安排进来的,专做精细活...
人呢?
昨天就没来了...
纪晓岚立即命人画影图形,全城缉拿刘师傅。同时,他秘密拜访了巴特尔。
蒙古使馆内,巴特尔屏退左右,低声道:纪大人,那毒在我们草原被称为'狼吻',只产自准噶尔部。而那个刘金匠...
是准噶尔人?纪晓岚敏锐地捕捉到关键。
巴特尔沉重地点头:去年准噶尔残部派人潜入京城,我们蒙古王公早已知晓,只是没想到他们胆大至此!
第三日清晨,纪晓岚正准备入宫禀报,顺天府却传来消息:刘金匠的尸体在城外乱葬岗被发现,身旁是一封认罪书,称其因不满工钱下毒报复。
又是这套把戏!纪晓岚冷笑,但这次可没那么容易蒙混过关!
他秘密觐见乾隆,呈上所有证据:被挖空的玉佩碎片、赵德全手中的靛青粉末、从金器作坊搜出的特制钻头,以及最关键的一一从海德顺房中暗格找到的半袋锁喉霜和一本与准噶尔残部往来的密信。
乾隆看完,面色阴晴不定:海德顺是和珅举荐的...
但'锁喉霜'来自准噶尔,纪晓岚低声道,而巴特尔大人提供的线索表明,这是一起挑拨满蒙关系的阴谋。臣怀疑朝中有人与准噶尔残部...
<div data-fanqie-type=pay_tag></div>
乾隆突然抬手制止:传旨!御赐玉佩一案,系金匠刘三所为,已畏罪自尽。海德顺监管不力,革职流放。此事到此为止!
退朝后,和珅在宫门外拦住纪晓岚,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纪大人办案如神啊。不过...西北风沙大,有些事还是不要深究为好。
纪晓岚淡然一笑:和大人多虑了。纪某只求无愧于心。
当夜,纪晓岚在野史笔记中详细记录此案,最后写道:乾隆四十六年秋,玉佩案'破'。刘金匠枉死,真凶逍遥。准噶尔残部潜入京城,与朝中何人勾结?海德顺不过马前卒。皇上明知真相却隐忍不发...
写到此处,他突然停笔,因为窗外传来一阵奇异的金属摩擦声。纪晓岚推开窗,只见月光下,一把沾着靛青色染料的特制钻头插在窗棂上,下面悬着一块残缺的羊皮地图,上面标着准噶尔部与京城的某条秘密路线...
惊天案
乾隆四十七年的寒冬,一场大雪覆盖了紫禁城的金瓦红墙。纪晓岚在书房翻阅自己多年来记录的野史笔记,炭盆里的火光将他紧锁的眉头映得忽明忽暗。
老爷,您要的茶。老周轻手轻脚地进来,放下茶盏,顺天府刚才送来消息,那个六指太监的底细查清了...
纪晓岚猛地抬头:可是前朝余孽?
老周压低声音:正是!此人本姓朱,是前明宗室之后,从小净身入宫,一直在内务府当差。
纪晓岚迅速翻到毒蜂案的记载,手指点着六指人三个字,又翻到异味案,御马案...所有案件如散落的珍珠,此刻终于被一根无形的线串联起来。
他展开那块从窗外得到的残缺羊皮地图,与案头的大清疆域图比对,一条清晰的路线浮现:从西域经准噶尔旧部,过蒙古草原,直抵京城——正是当年明末余孽逃亡的路线!
老周,取我官服来。纪晓岚声音低沉,我要即刻进宫面圣。
就在此时,窗外传来一声极轻的咔嗒声。纪晓岚眼神一凛,猛地扑倒老周。一支弩箭破窗而入,深深钉入他刚才所坐的椅背!
刺客!老周惊呼。
院中顿时响起打斗声。纪晓岚的护卫与数名黑衣人战作一团。借着月光,纪晓岚清楚看到其中一名刺客的左手——六指!
刺客见行刺不成,迅速撤退。纪晓岚拦住要追击的护卫:别追了,正合我意。他拾起刺客慌乱中掉落的一块令牌,上面刻着一个和字,却故意做得粗劣显眼。
老爷,这和珅也太明目张胆了!老周气愤道。
纪晓岚却笑了:不,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让我们以为是他,实则...他翻出异味案中那块染血的西域丝绸,是有人想嫁祸和珅。
次日清晨,京城传言纪晓岚遇刺重伤。和府却一反常态地大门紧闭,而西域使团驻地连夜有马车悄悄离开。
养心殿内,本该重伤的纪晓岚正向乾隆密报:皇上,所有线索指向一个惊天阴谋——有人要在万寿节大典上行刺!
乾隆面色阴沉:朕已察觉端倪。和珅近日举动反常,频频接触西域使团和蒙古王公。
但臣怀疑真凶另有其人。纪晓岚呈上所有证据,西域香料、准噶尔毒药、蒙古路线、前朝余孽...这些案件背后,是一个企图挑拨皇上与和珅关系,制造朝堂混乱的阴谋!
乾隆眼中精光闪烁:继续说。
真凶藏身暗处,一面利用和珅的贪欲让他背黑锅,一面勾结前朝余孽准备发动政变。臣请皇上配合演一出戏...
万寿节当天,太和殿张灯结彩。乾隆高坐龙椅,和珅站在百官最前列,神情不安地左右张望。纪晓岚重伤未愈,并未出席。
宴席过半,一队西域乐师上前献艺。就在他们奏响乐曲时,纪晓岚突然带兵闯入:拿下他们!
乐师们瞬间从乐器中抽出利刃,但埋伏的侍卫更快,转眼间就将他们制服。其中一名乐师挣扎间面纱脱落,露出六指左手!
乾隆拍案而起:好大的胆子!
严刑之下,六指太监供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名字——前朝余孽朱慈焕,他潜伏宫中数十年,暗中结党营私,勾结西域势力和准噶尔残部,意图借万寿节制造混乱,复辟明朝!
更惊人的是,他供出和珅虽不知情,却被巧妙利用,成为整个阴谋的替罪羊。
皇上,纪晓岚沉声道,这就是为何所有案件都似是而非地指向和大人,却又证据不足。真凶是要借皇上之手除掉和珅,让朝堂陷入混乱!
乾隆震怒之余,也不禁感叹:好一个一石二鸟之计!
事后,朱慈焕及其党羽被一网打尽。和珅虽免于死罪,但因贪腐证据确凿被革职查办。而纪晓岚的野史笔记被乾隆御览后,竟得了一句纪卿之笔,可正史之谬的评价。
风雪之夜,纪晓岚在书房整理最后的案卷。老周好奇地问:老爷,您早就怀疑朱慈焕了?
纪晓岚微微一笑:从'毒蜂案'的西域银铃,'异味案'的六指线索,再到'玉佩案'的靛青染料...每一步都是他故意留下的破绽,为的是嫁祸和珅。
窗外,雪停了。一轮明月照亮紫禁城的金瓦,仿佛也为这场惊心动魄的博弈画上了句号。
纪晓岚提笔在笔记最后写道:乾隆四十七年冬,惊天案破。前朝余孽伏诛,和珅革职。然庙堂之高,江湖之远,暗流永不会止息。纪某此笔,惟愿后世明镜高悬,清浊自见...
尾声
乾隆四十八年的初春,积雪初融。纪晓岚踩着湿滑的宫砖往乾清宫去,远远望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扫阶——竟是摘了顶戴的和珅,穿着粗布棉袍,正拿着竹帚清扫廊下的残雪。
和大人。纪晓岚驻足拱手。
和珅抬头一笑,面上竟无半分颓唐:纪大人别来无恙?他扫帚柄上挂着的玉佩轻轻晃动,仍是上好的和田玉。
养心殿内,乾隆正批着奏折,见纪晓岚进来,搁下朱笔:见着和珅了?
是。纪晓岚斟酌着词句,和大人气色倒好。
乾隆轻笑一声,从案头取过一道密折递来。纪晓岚展开一看,是山东巡抚弹劾和珅门人贪墨河工银两的折子,朱批却只有知道了三字。
朕留着他,自有道理。乾隆指尖轻叩案几,你瞧这折子,他人都进辛者库了,门下奴才还敢伸手——这样的肥羊,宰了岂不可惜?
纪晓岚心头雪亮。想起去岁查抄和府时,那堆积如山的奇珍异宝下,还压着几本与准噶尔往来的密信,当时被乾隆一句不必深究轻轻带过。
十五阿哥近来跟着学政事。乾隆忽然转了话头,你抽空去上书房走走。
纪晓岚退出殿外时,日头已偏西。和珅还在扫那方砖地,见他过来,忽然低声道:纪大人可读过《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很有意思。
纪晓岚脚步微顿。月光下,和珅的扫帚划过青砖,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像极了一头困兽在舔舐爪牙。
三个月后,乾隆突然下旨,以追缴赃银需人指认为由,命和珅暂回内务府协理。又半年,和珅竟官复原职,只是再不入军机处。
纪晓岚在野史末卷记道:乾隆四十九年夏,和珅复起。皇上春秋已高,而嘉庆爷新立为储。豢虎为豚,养奸示恩,此乃帝王术也...
笔锋一顿,溅出个墨点,像极了当年在养心殿看见的那道朱批——知道了三个字,原来早注定了十年后嘉庆爷抄家时的白银八亿两。
(全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