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岁月里的坚韧与担当 > 第一章

在岁月的长河中,文字成为了我记录生活、抒发情感的载体。当我翻阅过往写下的一篇篇文章,一个略显不公平的现象刺痛了我的心——其中大部分是关于母亲的,父亲的身影仅仅偶尔闪现,还只是以配角的身份。或许,孩子对母亲天生就有一种亲近感,而与父亲之间,总会隔着一层若有若无的距离。就像我们每次进门,下意识喊出的第一声总是我娘呢,哪怕父亲就在家中。但事实上,父亲才是为我们这个家庭付出最多的人。所以,在这个阳光正好的日子里,我决定好好讲讲父亲的故事。
前几天,父亲刚刚度过了他的八十大寿。如今的他,身体还算硬朗。挺直的脊梁,即便历经了八十载的风雨,依旧如松柏般傲然,一米七六的身高,身姿笔挺,岁月似乎唯独忘记了在他的腰杆上留下弯曲的痕迹。这,大概是父亲长相中最为突出的优点了。然而,他那瘦长且黝黑的脸庞,零星分布的雀斑,以及细长的眼睛,在旁人的描述里,和奶奶如出一辙,并无太多出彩之处。父亲是个纯粹的农民,一生的轨迹,紧紧围绕着土地与建筑。他从未涉足商海,在那片熟悉的土地上,用勤劳的双手,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
父亲的童年,是在困苦中度过的。他是家中七个兄弟中的一员,命运却对他格外残忍。在他三岁那年,奶奶因难产离世,留下了尚在襁褓中的七叔和年幼的他。从此,父亲便在爷爷独自的抚养下,艰难地成长。那是一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吃糠咽菜是常态,饥饿如影随形。文革时期,饥荒肆虐,父亲和大伯们为了生存,被迫背井离乡。他们偷偷爬上火车顶,一路颠簸,前往东北逃荒要饭。这些过往,都是父亲在闲暇时,叼着烟卷,缓缓道来的。那些陈旧的往事,在他的讲述中,带着岁月的沧桑,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他一路走来的艰辛。父亲常感慨,他从未想过自己能娶妻生子,拥有如今幸福的生活。所以,他格外珍惜我们这个家,对我们姊妹几个,更是宠爱有加。
父亲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默默耕耘着生活的土地。他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承受了数不清的折磨。每当回忆起这些,我的眼眶总会不自觉地湿润。从我记事起,父亲就从未停下忙碌的脚步。天还未亮,他便扛着农具,走向田间地头,忙碌于农活之中;夜晚,当星星布满天空,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除了地里的活儿,他还常常跟着村上人去盖房子。在建筑方面,父亲可谓是行家里手。他不仅能熟练地绘制图纸,还精通打圈梁、支盒子等技术,这些技能,是普通工人难以企及的。也正因如此,他深受包工头的器重,凡事都要与他商议。每次回家,父亲总会略带得意地向母亲炫耀工作中的点滴,那模样,仿佛自己真的成了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
父亲的才能远不止于此,他还擅长木工活。姥爷家的小船,便是父亲亲手打造的。这所小船,不仅承载着姥爷家的回忆,也让曾经看不上父亲的姥爷,对他刮目相看。村里人家的小推车、木马等木制品,父亲只要瞧上一眼,就能依样画葫芦,很快做出来给我们玩耍。他在门上设置的机关,更是让小偷望而却步。在村里人的眼中,父亲就是出了名的能工巧匠,他的手艺,赢得了众人的称赞与尊重。
然而,父亲的性格却与母亲截然不同。母亲性格刚强,而父亲则温和,甚至有时显得有些懦弱。在家族中,这份温和与懦弱,让他受尽了委屈。大伯们常常欺负父亲的软弱,在分家时,将最破旧的土屋分给我们,把最差的土地划给父亲耕种,就连浇地,也不愿与我们家一起。母亲对此常常气愤不已,忍不住责骂父亲窝囊。那时的我,年幼无知,也在心里暗暗看不起父亲。后来,母亲因长期生气,患上了精神疾病。家中的重担,一下子全部压在了父亲的肩上。几个年幼的孩子,加上患病的母亲,那段日子,父亲过得无比艰难。
母亲发病时,情绪失控,常常对父亲拳脚相加。我至今还记得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母亲手持铁锹,疯狂地挥舞着,父亲躲避不及,脚指头差点被剁掉。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父亲都一瘸一拐地走路。但即便如此,他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只是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他用自己的爱与包容,悉心照料着母亲,呵护着我们,守护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那些艰难的岁月,父亲究竟是如何熬过来的,我无法想象。或许,支撑他的,是对家人的爱,是那份身为一家之主的责任。
几年后,在父亲的精心照料下,母亲的病情逐渐好转,我们的家庭也终于迎来了曙光,走出了阴霾。从那以后,父亲再也没有提起过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偶尔有人提及,他也只是摆摆手,默默地躲到一旁,点燃一根烟,看着烟雾在空气中缭绕,仿佛那些痛苦的记忆,也随着烟雾一同飘散。我们也默契地不再提起,因为我们知道,那是父亲心底最不愿触碰的伤痛。
小时候,最让我们发愁的,便是天旱的时候。看着庄稼苗在干涸的土地上逐渐枯萎,父母的脸上布满了愁容,我们姊妹几个,也跟着心急如焚。大伯们的地早早地浇完了,可我们家却因买不起浇地的工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庄稼受灾。母亲每天都在埋怨父亲无能,父亲则只能唉声叹气,一夜之间,仿佛苍老了许多。那时的我,天真地以为,只要向上天祈求,就能降下甘霖。于是,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我偷偷跑到院子里,双腿跪地,对着天空,虔诚地祈求老天爷下雨。也许是我的诚意感动了上天,也许是雨季终于来临,不久之后,一场瓢泼大雨倾盆而下。我和弟弟、姐姐,不顾母亲的阻拦,光着脚丫,在雨中欢呼雀跃:下雨喽,下雨喽,终于下雨了!那一刻,心中的畅快难以言表。父亲看着在雨中嬉戏的我们,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那笑容里,满是欣慰与满足。
data-fanqie-type=pay_tag>
父亲虽然性格温和,但也有被激怒的时候。弟弟是父母唯一的儿子,是他们的心肝宝贝。然而,有一天,弟弟的腿被大伯家的儿子骑自行车碰骨折了。大伯大娘不仅不出医疗费,甚至连一句问候都没有。母亲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去找他们理论,却遭到了打骂。这一次,父亲终于忍无可忍,他的愤怒如火山般爆发,与大伯大娘激烈地争吵起来,甚至动起了手。十岁的我,也在那一刻,鼓起勇气,加入了这场战斗,在后面对着大伯又踢又打。从那以后,我对父亲的看法有了改变,原来,他也有勇敢的一面,为了家人,他可以不顾一切。
又过了几年,大伯家遭遇了不幸。大伯患上了骨癌,生命垂危。父亲得知后,不顾母亲的反对,毅然前去探望。看着病痛中的大伯,父亲的眼中满是心疼,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母亲骂他没骨气,不长记性,父亲却只是笑笑说:谁让他是俺哥,俺亲哥,都过去了,哪有总是记着人家的不好。后来,大伯家的女儿在外地打工时遭遇车祸,不幸离世。看着大娘悲痛欲绝的样子,母亲也为之动容,落下了眼泪。父亲则亲自为他们操持了后事,在他的努力下,两家人终于重归于好。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了父亲的善良与宽容,他的胸怀,让我对他充满了敬意。
实行责任田后,命运的天平终于开始向我们家倾斜。父亲粗糙的手掌里攥着卖粮换来的钞票,母亲将攒下的零钱仔细地包在蓝布帕里,两人对视一眼,眼中都闪烁着同样的光芒——是时候盖一座真正属于自己的家了。
父亲在村外转悠了整整三天,最终选中了村东头一片荒地。那地方偏僻得很,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可父亲却像发现了宝藏般兴奋:这儿好,四周没邻居,往后再也没人指手画脚!母亲却蹲在坑边直叹气,眼前的大坑足足有两人人深,积着浑浊的雨水,芦苇在风中摇晃,像是在嘲笑这近乎不可能的任务。
第二天鸡还没打鸣,父亲就推着那辆掉了漆的小推车出门了。他头戴破草帽,肩膀上搭着条擦汗的毛巾,铁锹把被磨得发亮。母亲也没闲着,把家里的旧衣服改成围裙,带着我们几个孩子当小工。那半年里,小推车的轱辘声成了村里最熟悉的声音。清晨,父亲弓着背,在土坡上一锹一锹地铲土,土块砸在车斗里发出沉闷的声响;正午的太阳把地面烤得发烫,他的汗珠子啪嗒啪嗒地掉在土里,转眼就没了踪影;傍晚收工,车辙印在夕阳下拖得老长,像是他用汗水写就的诗行。
我们姊妹几个轮流帮着推车,弟弟年纪小,就负责在旁边递水。有一回下大雨,父亲执意要多拉几趟,结果车轮陷进泥里怎么也推不动。他脱了鞋,光着脚踩在泥水里,咬着牙拼命往前拽,雨水混着汗水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淌,衣服紧紧贴在身上。母亲举着伞跑过来,一边骂他不要命,一边蹲下帮着抬车轮。那一刻,雨水模糊了我的视线,可父母并肩作战的身影,却在我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填土的日子漫长又艰辛,父亲的手掌磨出了厚厚的茧子,指甲缝里永远嵌着洗不干净的泥土。母亲的腰也弯了,走路时总忍不住捶打,姐姐稚嫩的肩膀被勒出了两道深深的血印子。但每当夜幕降临,一家人围坐在煤油灯下,听父亲讲着房子盖好后的样子,疲惫就烟消云散了。父亲说要在院里种棵枣树,母亲说要搭个葡萄架,我们几个孩子抢着说要在墙上画画,欢声笑语飘出破旧的老屋,飞向漆黑的夜空。
终于,在槐花盛开的季节,大坑被填平了。父亲站在平整的土地上,叉着腰笑得合不拢嘴,眼角的皱纹里都藏着自豪。接下来的日子,父亲更忙了。他白天忙着和泥砌墙,晚上就着昏暗的灯光画图纸。他亲自挑选每一块砖,仔细丈量每一处尺寸,连门的朝向都要反复斟酌。村里的木匠、瓦匠都被他请来帮忙,可父亲却比谁都上心,一会儿担心砖缝没对齐,一会儿又检查梁木是否结实。
经过三个月的忙碌,四间宽敞明亮的新房终于落成。雪白的墙壁,红色的瓦片,长长的走廊下挂着母亲亲手缝制的门帘。我们姊妹四个像欢快的小鸟,在房间里、院子里跑来跑去。我抚摸着光滑的墙壁,闻着新泥的清香,怎么也看不够。父亲站在门口,手里夹着烟,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母亲偷偷抹着眼泪,嘴里念叨着:这辈子,总算是有个像样的家了。
那年夏天,父亲真的在院里种下了枣树,石榴树,柿子树,还栽上了一棵葡萄树。看着嫩绿的新芽在风中摇曳,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座房子,更是父母用汗水和爱筑起的避风港。每当夜幕降临,我们一家人坐在葡萄架下,听着虫鸣,数着星星,那些曾经的苦难仿佛都化作了遥远的记忆。这座房子,承载着我们的欢笑与泪水,见证着父母的坚韧与付出,更珍藏着一个家庭最温暖的时光。
搬进新房的那个秋天,院中的枣树第一次结出了青枣,在微风中轻轻摇晃。我们姊妹几个天天仰着脖子盼着枣子变红,母亲在葡萄架下晾晒着新收的棉被,父亲则坐在屋檐下,一边修补农具,一边哼着不成调的小曲。阳光透过廊檐的雕花,在父亲布满老茧的手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是我记忆中最温暖的画面。
然而,命运的无常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一天清晨,我被厨房传来的呕吐声惊醒。冲进去时,只见父亲扶着灶台,脸色苍白如纸,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碗里的稀粥已经打翻在地。母亲慌乱地递上毛巾,手却止不住地颤抖:他昨晚就说胃疼,我以为……话没说完,泪水已经模糊了她的双眼。
接下来的日子,仿佛被笼罩在一层厚厚的阴霾之中。父亲的病情急转直下,吃什么吐什么,就连喝口水都要吐得翻江倒海。他的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去,原本笔挺的脊梁渐渐佝偻,脸颊凹陷,颧骨高高凸起,那双曾经能扛起百斤重物的手,如今连茶杯都端不稳。母亲整日守在床边,变着法子熬粥煮汤,可每次喂进去的食物,不出几分钟就会全部吐出来。
我们姊妹几个放学后再也无心玩耍,挤在父亲的床边,眼巴巴地盼着他能好起来。大姐偷偷躲在角落里抹眼泪,弟弟攥着父亲的衣角,不停地问:爹,你什么时候能给我做木陀螺父亲强撑着露出一丝微笑,想要抬手摸摸弟弟的头,却又无力地垂了下去。夜晚,我常常被母亲压抑的啜泣声惊醒,月光透过窗户洒在父亲憔悴的脸上,他紧闭的双眼下是深深的乌青,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
村里的赤脚医生来了一趟又一趟,开的药吃了却不见效。母亲咬咬牙,把家里仅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带着父亲去了镇上的医院。检查结果出来时,母亲的腿一下子软了,瘫坐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严重的胃溃疡,已经到了不得不卧床静养的地步。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那个在我心中永远坚不可摧的父亲,也会被生活的重担压垮。
回到家后,母亲四处打听偏方。听人说邻村有个老中医专治胃病,她天不亮就出发,徒步走了二十多里路,只为求得一副药方。那些日子,家里整日飘着浓浓的中药味,苦涩的气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母亲守在灶台前,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火候,一熬就是几个小时。药汤熬好后,她总是先尝一口,试试温度,再一勺一勺地喂给父亲。
父亲的每一次好转都让我们欣喜若狂,每一次反复又让我们的心悬到嗓子眼。有一回,父亲好不容易吃下了半碗小米粥,我们姊妹几个高兴得又蹦又跳,可没过多久,他又开始剧烈呕吐,还吐出了几口鲜血。母亲吓得脸色煞白,我们围在床边,哭成了泪人。父亲却虚弱地摆摆手,断断续续地说:别哭……爹没事儿……
日子就在这样的煎熬中一天天过去。或许是母亲的坚持感动了上天,或许是父亲顽强的生命力创造了奇迹,在喝了十几副中药后,父亲的病情终于有了转机。他开始能吃下一些清淡的食物,呕吐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当他第一次自己颤巍巍地从床上坐起来时,母亲抱着他泣不成声,我们姊妹几个欢呼着跑出门,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村里的每一个人。
渐渐地,父亲的身体一天天好转。他开始在院子里慢慢踱步,帮着母亲打理菜园,教弟弟做木工小玩意儿。看着他重新挺直的脊梁,听着他爽朗的笑声,我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院中的枣树依旧在风中摇曳,枣子也渐渐红透,只是这一次,我们品尝到的不仅是甜蜜,更是历经风雨后,一家人相守的珍贵与幸福。那段与病魔抗争的日子,让我懂得,父亲不仅是撑起这个家的顶梁柱,更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依靠。而我们,也会用余生的时光,好好守护这个为我们付出一切的人。
我们姊妹四个长大后,本以为父亲能轻松一下,却不料一个个还是让他操碎了心。大姐生下来时,差点被冻死,长大后又遇人不淑,嫁给了一个酗酒的丈夫。姐夫喝醉后,常常对大姐拳脚相加,每次看到大姐被打得鼻青脸肿,父亲都心疼得落泪。母亲则在一旁抱怨,将所有的不满都发泄在父亲身上。大姐以种菜卖菜为生,独自抚养两个孩子,赡养两位老人。四十岁那年,大姐的丈夫因醉酒昏迷,经抢救无效死亡,大姐成了寡妇。看着孤苦伶仃的大姐,父亲总是叹息:这孩子,命真苦,从小就受罪,这啥时候才能熬出头呀。
我的弟弟因为从小娇生惯养,不能吃苦,一直找不到一个适合他干的工作,生活不能自给,一直全靠父母帮扶。
父亲的前半生,都在为子女的生活奔波操劳。他用自己的双手,为儿子娶了媳妇;后半生,又为孙子的婚事忙碌。当父亲终于看到孙媳妇进门的那一刻,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本以为他可以就此安享晚年,与母亲一起,骑着三轮车,享受悠闲的时光。然而,命运再次给了他沉重的一击。在一个黑暗的夜晚,母亲悄然离世。父亲如遭晴天霹雳,整个人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抑郁了三四年之久。那段时间,父亲的世界仿佛失去了色彩,他常常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默默地发呆,眼神中充满了迷茫与痛苦。
如今,父亲已经走到了暮年。回首他的一生,是苦难与坚韧交织的一生。他经历了饥荒、疾病、家庭的变故,却始终没有被生活打倒。他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用自己的爱,温暖了我们的成长岁月。现在,我们姊妹每天都像呵护孩子一样,精心照料着老父亲,希望能让他的晚年充满幸福与安宁。
我时常望着父亲那日渐苍老的面容,心中感慨万千。曾经那个在我眼中有些懦弱的父亲,如今在我心中,已然成为了一座巍峨的高山。他的坚韧、善良、宽容,都深深地影响着我,成为了我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我愿时光温柔以待,让我的老父亲永远开心快乐,健康长寿。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用更多的时间陪伴他,倾听他的故事,就像他曾经陪伴我们成长一样。因为,他是我的父亲,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