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盛宴杀局
长安的夜被鬼市蒸腾的雾气染成青灰色,古千秋摩挲着西域骨笛上斑驳的纹路,龟兹商人的胡服下,藏着三百年前沾染过李靖鲜血的寒铁。他穿过悬挂着人皮灯笼的街巷,空气中弥漫着尸油燃烧的刺鼻气味,夹杂着波斯香料的甜腻,令人作呕。脚下的石板路湿漉漉的,不知是露水还是未干的血水。
鬼市中央的青铜拍卖台被九盏长明灯环绕,灯芯燃烧时发出
噼啪
声响,火焰呈现诡异的幽绿色。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身着织金锦袍,腰间玉带在火光下泛着冷光,他粗壮的手指敲击着檀木座椅,发出
咚咚
的闷响,眼中闪烁着贪婪与野心。当拍卖师掀开红绸,露出笼中形如傀儡的落第举子时,整个鬼市陷入短暂的寂静。那举子皮肤灰白,双眼空洞无神,胸腔处裂开一道缝隙,隐约可见《氏族志》残页在其中若隐若现。
此乃山东士族炼制的‘文曲傀儡’,能口吐士族秘辛!
拍卖师的声音尖锐刺耳,在鬼市上空回荡。安禄山猛地起身,锦袍下摆扫过座椅,发出
沙沙
的摩擦声:本帅出三千两黄金!
话音未落,博陵崔氏的家仆已如黑色潮水般涌入。为首的女子身着月白色襦裙,外披鲛绡软烟罗,肌肤胜雪,眉若远山,眼含秋水,宛如从仕女图中走出的仙子。她手持一把镶玉短刃,脚步轻盈,每走一步,裙摆上的金线绣纹便闪烁微光,仿佛星河落在了她的裙裾之上。崔氏出价五千两,此傀儡归我等所有。
她的声音清冷如冰,却暗含不容置疑的威严。
古千秋眯起眼睛,注意到女子发间的步摇竟是用帝王紫气凝成的玉髓所制。他知道,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安禄山怒目圆睁,腰间佩刀
噌
的一声出鞘,刀身反射着幽绿的灯光,寒气扑面而来:崔氏欺人太甚!
随着他的怒吼,麾下的士兵纷纷抽出兵器,金属碰撞声在鬼市中此起彼伏。
崔氏女子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玉手轻挥,身后的家仆如离弦之箭般冲向安禄山。古千秋看准时机,猛地将西域骨笛放在唇边吹奏起来。笛声尖锐刺耳,仿佛万鬼啼哭,音波所过之处,空气泛起阵阵涟漪。崔氏家仆手中的兵器纷纷震颤,有的甚至直接脱手落地。
那女子眼神微变,手中短刃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直取古千秋咽喉。刀刃划破空气,发出
咻
的尖锐声响,古千秋侧身闪避,胡服被刀刃割开一道口子,冷风灌了进来,令他皮肤生寒。他反手握住骨笛,笛身横扫,与短刃相撞,发出清脆的
当
声,火星四溅。
在激烈的交锋中,崔氏女子攻势愈发凌厉,她的招式如同舞蹈般优雅,却暗藏杀机。每一次短刃刺出,都带着破空之声,古千秋只能凭借多年的战斗经验和灵活的身法勉强应对。他注意到周围的环境,利用鬼市中的摊位和杂物阻挡对方的攻击,偶尔还能借力反击。
突然,崔氏女子纵身跃起,短刃直指古千秋面门。古千秋将骨笛横在胸前格挡,就在短刃即将触及骨笛的瞬间,他猛地注入真气。骨笛爆发出耀眼的光芒,强大的音波以骨笛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崔氏女子脸色骤变,想要后撤却为时过晚,音波击中她的身体,她闷哼一声,倒飞出去,口中喷出一口鲜血,染红了月白色的襦裙。她身后的家仆也未能幸免,被音波震碎心脉,纷纷倒地身亡。
安禄山见状,放声大笑:好!好!
他大手一挥,率领士兵乘胜追击崔氏残余势力。古千秋看着混乱的鬼市,将骨笛递给安禄山,轻声道:此笛名为‘渔阳鼙鼓’,将军收好。
安禄山接过骨笛,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很快被胜利的喜悦所掩盖。
古千秋转身消失在鬼市的雾气中,他知道,这只是一场更大风暴的前奏。而他,作为长生者,将在这历史的洪流中,继续扮演着不为人知的角色。
第2章
薪火
终南山的寒风裹着雪粒,如刀割般刮过古千秋的面颊。他踏着齐膝深的积雪,在林间穿梭,敏锐的感知让他察觉到一丝若有若无的生命气息。拨开覆满积雪的灌木丛,只见一个形容枯槁的男子蜷缩在破庙的角落,单薄的衣袍上结满了冰碴,正是诗人杜甫。
杜甫的嘴唇早已冻得发紫,微弱的呼吸在寒冷的空气中凝成白雾。古千秋快步上前,从怀中取出一枚用帝王紫气炼制的丹药,放入杜甫口中。丹药入口即化,一股暖流在杜甫体内散开,但他依旧昏迷不醒,生命体征极为微弱。
古千秋深知,普通的救治之法难以真正拯救杜甫。他咬破指尖,鲜血滴落在杜甫的脊背上,随即运转真气,将
三吏三别
的诗稿化作一道金色流光,缓缓刺入杜甫的体内。诗稿融入杜甫身体的瞬间,整个破庙内金光大盛,仿佛有无数星辰在庙中闪耀。
与此同时,远在黄河之畔,李白醉眼朦胧,手中的长剑泛着清冷的光芒。他望着对岸琅琊王氏的府邸,嘴角勾起一抹不羁的笑意。尔等门阀,也该尝尝陨落的滋味!
他大喝一声,挥剑斩出。一道璀璨的剑光划破夜空,直冲向琅琊王氏的气运蛟龙。那蛟龙通体散发着青光,在夜空中翻腾,却在李白的剑下显得不堪一击。剑光与蛟龙相撞,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蛟龙的身躯被剑光斩碎,化作点点青光消散在空中。而李白留下的剑痕,竟化作黄河改道的前兆,河水开始汹涌澎湃,冲击着河岸,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声。
古千秋这边,杜甫的身体突然剧烈颤抖起来。金色的文字从他的皮肤下浮现,在空中盘旋飞舞。这些文字带着强大的力量,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情感与希望。随着文字的凝聚,一道金光没入地脉,霎时间,天地间的气息仿佛都发生了变化,寒门文运暴涨三成。
然而,就在此时,一阵阴寒的气息从远处传来。古千秋警惕地望向四周,只见一个身着华丽宫装的女子踏着风雪而来。她肌肤胜雪,眉目如画,眼波流转间透着万种风情,正是杨贵妃。但此刻的她,眼神中却多了几分狠厉与冷冽。
古千秋,你以为这样就能改变什么
杨贵妃的声音如夜莺般婉转,却透着刺骨的寒意。她手中把玩着一支剜心簪,簪身泛着幽幽的蓝光,你可知我乃琅琊王氏庶女,这支簪,便是用来克制你们长生者的。
话音未落,杨贵妃手腕轻抖,剜心簪如一道蓝色闪电般射向古千秋。古千秋侧身闪避,簪子擦着他的衣角飞过,在地上留下一道深深的凹痕。他反手抽出腰间的软剑,剑身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直取杨贵妃。
杨贵妃身姿轻盈,如同一朵盛开的牡丹在风雪中舞动。她巧妙地避开古千秋的攻击,手中的剜心簪不断刺出,每一次都带着凌厉的破空声。古千秋的软剑与剜心簪相撞,发出清脆的响声,火星四溅。在激烈的交锋中,古千秋感受到剜心簪上散发的阴寒之力,仿佛要将他的真气冻结。
古千秋深知不能与杨贵妃久战,他瞅准一个破绽,猛地施展轻功,跃到杨贵妃身后。手中软剑刺出,却见杨贵妃突然转身,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笑容。她手中的剜心簪刺向古千秋的胸口,古千秋大惊失色,连忙运功抵挡。剜心簪触及他的护体真气,发出刺耳的声响,古千秋只觉胸口一阵剧痛,仿佛心脏都要被剜出。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杜甫突然醒来,他望着眼前的战斗,大声吟诵起刚获得的诗句。激昂的诗声化作一股无形的力量,冲击着杨贵妃。杨贵妃脸色微变,攻势稍缓。古千秋趁机抽身而退,拉着杜甫,消失在茫茫风雪之中。
古千秋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他借安史叛军屠戮门阀的计划,如今看来,将会面临更多的阻碍与变数。而平民死伤远超预期的现实,也让他陷入了更深的思考。他带着杜甫,朝着未知的方向前行,在这乱世之中,寻找着改变命运的希望。
第3章
血秤
睢阳城头的战旗在硝烟中残破如絮,古千秋裹着染血的斗篷,踩着满地冻僵的箭镞,避开叛军巡逻的火把。城墙上弥漫着腐肉与铁锈混合的腥气,守军干裂的喉咙发出沉重的喘息,每一次呼吸都像砂纸摩擦着胸腔。他怀中的玉瓶微微发烫,里面装着用三百年寿元炼化的
辟谷丹,暗红的药丸表面流转着细密的符文,宛如凝固的鲜血在脉动。
来者何人!
城垛后突然探出半截长矛,矛尖还挂着未干的脑浆。古千秋抬头,月光刺破云层,照亮他棱角分明的侧脸和眼底跳动的幽蓝火焰。守军看清他西域商人的装束,正要喝问,却见他抛出一枚刻着北斗七星的玉佩
——
那是张巡亲赐给亲信的信物。
穿过堆满尸体的甬道,古千秋在指挥帐中见到了张巡。这位守城主帅形容枯槁,铠甲缝隙间渗出脓血,却仍手持《孙子兵法》,目光如炬。先生深夜到此,可是带来了生机
张巡沙哑的声音像是从干裂的土地里挤出来的。
古千秋将玉瓶放在案上,瓶身与粗糙的木桌碰撞,发出清脆却又带着几分诡异的声响:此乃辟谷丹,可保将士百日不饥。
他说话时,帐外突然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一名伤兵因饥饿难忍,啃食同伴的尸体被发现。张巡的手紧紧攥住桌角,指节发白,他沉默片刻,最终拿起玉瓶,对亲兵下令:分发下去。
次日清晨,叛军发起总攻。古千秋站在城头,看着吞下丹药的守军双目赤红,徒手撕开叛军的皮甲。他们的力量大得惊人,一名士兵甚至单手举起石礌,将攻城塔砸成齑粉。然而,古千秋敏锐地察觉到,这些士兵的皮肤开始浮现青灰色的纹路,如同蛛网般蔓延,每一次发力,都伴随着骨骼摩擦的
咔咔
声,像是古老的青铜器在锈蚀。
与此同时,南霁云带着三十骑突围求援。古千秋暗中将一支刻满咒文的箭镞系在他的弓弦上,箭镞表面凝结着暗红的血痂,那是写给临淮节度使贺兰进明的威胁血书。若不出兵,你家族三百七十二口,将在三日内暴毙。
古千秋的声音冰冷如铁,南霁云望着箭镞上诡异的符文,虽心生疑惑,但此刻睢阳危在旦夕,他咬牙接过,策马冲入敌阵。
叛军的箭矢如蝗,南霁云的坐骑腹部中箭,跪倒在地。他翻身跃起,搭箭拉弦,动作快如闪电。在箭矢离弦的瞬间,古千秋暗中施展秘术,箭矢拖着一道幽蓝的光尾,穿透重重敌阵,直向临淮而去。
三日后,古千秋在城头看着那些逐渐石化的守军。他们的动作越来越迟缓,却仍死死握着兵器,保持着战斗的姿态。一名石化的士兵想要转身,却
咔嚓
一声,脖颈断裂,头颅滚落在地,眼中的不甘与愤怒仿佛凝固在那一刻。古千秋的内心泛起一丝愧疚,但他知道,在这乱世之中,有些牺牲似乎在所难免。
而在多年后的夜晚,唐陵附近的盗墓贼们总能听到隐隐的脚步声和兵器碰撞声。那些曾在睢阳保卫战中石化的守军,变成了令人畏惧的
唐陵血俑。他们身形僵硬,行动迟缓,却力大无穷,一旦发现盗墓者,便会挥舞着锈迹斑斑的兵器,将其撕成碎片。
正当古千秋思索着接下来的计划时,一阵香风袭来。转身只见一位身着藕荷色罗裙的女子,从阴影中款步走出。她发髻高挽,斜插着一支翡翠点翠簪,眉眼含情,唇若朱丹,却又带着几分冷艳。古先生好手段,只是这血债,终究要有人来偿。
女子的声音如黄莺出谷,却让古千秋心头一紧,他知道,新的麻烦来了。
第4章
孽债
华清宫的夜弥漫着龙涎香与血腥气的诡异混合,安禄山肥硕的身躯陷在镶金兽首榻上,酒气熏天的笑声震得水晶吊灯簌簌作响。他眯起三角眼,看着十二名胡旋女踏着羯鼓节奏旋转,舞裙上的银铃碰撞出靡靡之音,却没注意到领舞女子额间朱砂痣下,藏着一枚用帝王紫气淬毒的细针。
古千秋隐在廊柱后的阴影里,指尖缠着的银丝微微颤动。这银丝由千年寒蚕丝与陨铁熔铸而成,能切割时空的褶皱。他望着安禄山脖颈处暴起的青筋,那是被帝王紫气侵蚀的征兆
——
这位叛军首领为了获得超越常人的力量,早已将自己的生机献祭给山河鼎。
好!好舞!
安禄山拍着肚皮大笑,酒盏中的葡萄美酒泼洒在地,瞬间被青砖吸收,化作诡异的血红色。领舞的胡旋女突然旋至榻前,广袖翻飞间,细针如毒蛇吐信,直取安禄山咽喉。然而,异变突生,安禄山的皮肤突然变得如铁石般坚硬,细针
当
的一声弹开,火星四溅。
雕虫小技!
安禄山怒吼着抓住胡旋女的手腕,骨骼碎裂声清晰可闻。古千秋瞳孔骤缩,挥手甩出银丝。银丝划破空气,发出尖锐的鸣啸,如同一道银色闪电,直逼安禄山面门。安禄山侧身闪避,银丝擦着他的耳垂划过,削下一缕黑发。
胡旋女趁机挣脱,从腰间抽出软剑,剑身上流转着幽蓝色的符文。她剑法狠辣,每一剑都直指安禄山的要害。安禄山却不慌不忙,肥胖的身躯在榻上灵活移动,随手抓起案上的青铜酒樽砸去。酒樽与软剑相撞,发出沉闷的声响,胡旋女虎口发麻,险些握不住剑。
古千秋见状,身形一闪,出现在安禄山身后,掌心凝聚着紫色的真气,一掌拍向他的后心。安禄山察觉到危机,猛地转身,巨掌裹挟着劲风袭来。古千秋侧身避开,真气击中安禄山的肩膀,却只在他的铠甲上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
三人激战正酣,安禄山突然发出一声震天动地的咆哮。他的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膨胀,皮肤下传来骨骼断裂和肌肉撕裂的声响,令人毛骨悚然。你对我做了什么!
他瞪着古千秋,眼中布满血丝。古千秋冷声道:不过是让你提前偿还欠这天下的债。
安禄山的身体继续膨胀,最终爆裂成一片血肉沼泽,腥热的血浪瞬间淹没了华清宫。惨叫声、哭喊声、骨骼碎裂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人间炼狱的交响。血肉沼泽中,渐渐浮现出无数虚影,那是隋炀帝征高句丽时冻毙的百万民夫怨灵,他们面色青紫,眼中充满怨恨,齐声发出凄厉的嘶吼,声音仿佛要穿透人的灵魂。
消息传开,长安陷入一片恐慌。郭子仪临危受命,手持《推背图》残卷赶到。残卷上的卦象闪烁着金色光芒,他将残卷高高举起,口中念念有词。金色光芒化作一道巨大的屏障,缓缓压向血肉沼泽。沼泽中的怨灵疯狂挣扎,血肉也在不断翻涌,试图冲破屏障。
郭子仪额头上青筋暴起,全力维持着屏障。终于,在一番激烈的对抗后,血肉沼泽被封印在《推背图》残卷之下,渐渐平息。然而,这场风波并未就此结束。古千秋早已暗中将安禄山幼子改造成
人面疮,寄生在史思明脖颈。那人面疮生着孩童的面容,却有着蛇一般的利齿,正用只有古千秋能听见的声音,阴测测地谋划着复仇
。
远处,一位身着茜色襦裙的女子倚在断墙边,发间的珍珠步摇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她眉眼如画,眼尾处点着一颗泪痣,唇角却挂着一抹嘲讽的笑。古先生,这天下的债,可不是杀几个人就能还清的。
她的声音如潺潺流水,却让古千秋心中警铃大作。女子转身离去,裙摆扫过地面,留下一道淡淡的血色痕迹
。
第5章
噬主
魏博镇的深秋,寒风裹着沙尘拍打着节度使祠堂朱红的廊柱,发出
呜呜
的呜咽声,仿佛无数冤魂在哀嚎。祠堂内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与艾草熏香混合的刺鼻气息,古千秋立于祭坛中央,看着田承嗣、李怀仙等河朔三镇节度使贪婪又警惕的眼神。祭坛上摆放着六个青铜鼎,鼎中燃烧着六军将士的血气,火焰呈现诡异的暗紫色,映得众人的面容扭曲而狰狞。
古先生,这所谓的不死身,当真能成
田承嗣抚摸着腰间镶玉的弯刀,刀鞘上的龙纹在血焰中若隐若现,眼中满是怀疑与渴望。他身形魁梧,满脸横肉,身上的铠甲沾满征战留下的血污,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息。
古千秋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衣袍下的双手早已凝聚起淡金色的真气,那是用帝王紫气与星辰之力融合而成的特殊能量。各位节度使大可放心,只需以颜真卿之尸为引,再辅以诸位的精血,必能成就不死之躯。
他的声音低沉而蛊惑,在祠堂内回荡。
随着古千秋的手势,祭坛中央缓缓升起一具尸体。正是被缢杀的颜真卿,他的面容虽已有些许腐烂,却仍保持着生前刚正不阿的神态。其舌骨上刻着《祭侄文稿》的真迹,字迹在血焰的映照下泛着金光,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节度使们按照古千秋的指示,将精血滴入青铜鼎中。霎时间,血焰暴涨,直冲屋顶。古千秋双手快速结印,口中念念有词,祭坛四周的墙壁上浮现出古老的符文,散发着幽蓝色的光芒。随着符文的亮起,一股强大的力量在祠堂内涌动,众人只感觉身体仿佛被无数蚂蚁啃噬,又麻又痒。
就在不死身即将炼成之际,田承嗣等人突然对视一眼,同时出手。田承嗣的弯刀带着凌厉的风声,直取古千秋咽喉;李怀仙甩出锁链,如同毒蛇般缠住古千秋的双脚。古千秋却不慌不忙,侧身躲过弯刀,掌心凝聚的淡金色真气拍向田承嗣。然而,田承嗣的身体在获得部分不死之力后,竟变得异常坚韧,真气只在他胸口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
战斗愈发激烈,祠堂内的桌椅、祭品被打翻,青铜鼎也在碰撞中发出沉闷的声响。古千秋一边躲避攻击,一边观察着禁锢法阵的运转。他知道,自己的计划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颜真卿的忠烈之气正在与禁锢法阵产生共鸣,而这,正是他冲破
九世轮回劫
最后一重的关键。
古千秋,你以为我们会任你摆布
田承嗣大笑着,再次挥刀砍来。古千秋故意露出破绽,被锁链缠住脖颈,摔倒在地。节度使们一拥而上,将他死死按住,随后启动禁锢法阵。颜真卿舌骨上的《祭侄文稿》光芒大放,与六军血气形成的能量网将古千秋笼罩其中,他只感觉身体仿佛被无数道枷锁束缚,每一寸肌肤都传来撕裂般的疼痛。
然而,古千秋的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随着禁锢力量达到顶峰,颜真卿的忠烈之气也彻底爆发。祠堂内突然响起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金色的光芒冲破屋顶,直冲云霄。古千秋趁机运转真气,与忠烈之气融为一体,九世轮回劫
的最后一重禁锢在强大的力量冲击下轰然破碎。
禁锢法阵崩塌的瞬间,古千秋如同一道金色闪电,冲破束缚。他的头发无风自动,眼中闪烁着摄人的光芒,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令人胆寒的威压。田承嗣等人惊恐地看着眼前的古千秋,意识到自己终究还是低估了这位长生者的手段
。
此时,祠堂外传来一阵清脆的脚步声,一位身着月白色广袖流仙裙的女子迈着优雅的步伐走进来。她发间戴着一支翡翠蝴蝶钗,眉眼含愁,肌肤胜雪,如同从画中走出的仙子。古先生好算计,只是这天下的局,又岂是这般轻易能破的
她的声音轻柔婉转,却让祠堂内的气氛更加紧张。
第6章
焚天
乾符六年的长安城,硝烟与血腥气如浓稠的墨汁般笼罩着每一寸土地。黄巢起义军的战旗在狂风中猎猎作响,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的口号声震耳欲聋,城墙在投石机的轰击下簌簌落下碎屑,仿佛连这座千年古都都在颤抖。古千秋混迹在起义军之中,他的玄色长袍沾满尘土,眼中却闪烁着冷冽的光。
随我去挖门阀祖坟!
古千秋振臂一呼,手中的青铜铲泛着幽光,铲柄上缠绕着用帝王紫气编织的符文。起义军们高举火把,如同一股赤色洪流,朝着郊外的氏族陵园涌去。火焰照亮了他们愤怒的脸庞,每个人都带着对门阀世家的刻骨仇恨,脚步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在夜色中回荡。
当第一座祖坟被挖开时,腐臭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作呕。然而,众人震惊地发现,墓中没有想象中的金银财宝,只有密密麻麻的
替命陶俑。这些陶俑以寒门子弟为原型炼制,面容扭曲,眼中似乎还残留着生前的恐惧与绝望。陶俑表面刻满了晦涩难懂的符咒,在火把的映照下,泛着诡异的青芒。
这些门阀,竟用我等血肉炼制邪物!
一名起义军战士怒不可遏,挥起手中的兵器,将陶俑砸得粉碎。碎裂的陶俑中渗出黑色的液体,散发出刺鼻的腥臭味,沾到皮肤便会腐蚀出一个个血洞,灼烧感顺着伤口蔓延,痛苦不堪。
与此同时,另一队起义军正在焚烧氏族谱牒。熊熊烈火冲天而起,热浪扑面而来,烤得人皮肤生疼。诡异的是,火焰中竟显现出武则天屠杀关陇集团的影像:金戈铁马,血流成河,宫女宦官的哭喊声、兵器碰撞声在火焰中若隐若现。这一幕让众人骇然,仿佛历史的冤魂在火中苏醒,诉说着千年的恩怨。
就在此时,幸存的清河崔氏子弟突然出现。为首的女子身着素白长裙,外披墨色大氅,三千青丝用一支羊脂玉簪挽起,眉眼间透着清冷与高傲,宛如雪中寒梅。她手中高举着一张泛黄的免死铁券,声音清脆却带着一丝嘲讽:古先生,您可还记得这铁券‘尔等当亡于寒门’,这话,可是您一千年前亲手所书。
古千秋瞳孔骤缩,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没想到,当年的一个举动,竟在此刻成为了清河崔氏的救命符。而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句话,竟冥冥之中预言了门阀的覆灭。
终章:长生枷
天祐四年,汴州的酒肆弥漫着浓烈的酒香与脂粉气。古千秋独自坐在角落,面前的酒杯中盛着琥珀色的美酒,他望着杯中的倒影,满脸疲惫。窗外,马蹄声由远及近,朱温逼死唐哀帝的消息传来,街道上一片哗然。
古千秋仰头吞下末代帝王紫气,刹那间,一股强大而复杂的力量在他体内翻涌。然而,他突然剧烈咳嗽,一口鲜血喷出,紧接着,竟吐出了三百年前安禄山的心脏。那心脏还在跳动,每一次搏动,表面就会浮现出所有因他而死之人的面容:张巡石化的将士、被炼成替命陶俑的寒门子弟、在战乱中无辜死去的百姓……
这些面容交织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
山河鼎,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威压。
先生,该上路了。
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古千秋抬头,只见酒肆老板摘下斗笠,露出一张饱经沧桑却又坚毅的面庞
——
竟是转世的杜甫。杜甫的眼中满是悲悯与无奈,他递来一块写满《兵车行》的裹尸布,字迹鲜红如血,仿佛是用生命写成
。
古千秋颤抖着接过裹尸布,这一刻,他终于明白,自己虽为长生者,试图以千年尺度干预历史,却终究只是天道平衡的棋子。那些所谓的改革,不过是陷入了历史的毒性循环,暴力带来的永远是更暴力的结果。而他,也终将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酒肆内,烛火摇曳,古千秋的身影渐渐模糊,他的故事,也将随着历史的车轮,成为一段尘封的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