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呀~太极殿中快速走出一人,紧接着厚重的殿门关上,隔绝住殿外的风雪,听见有人,江黎抬起僵硬的脖子看向来人。
秦公公看着殿门口跪着的瘦弱身影以及那双突然亮起的眼睛,叹了口气,道:公主,陛下不见您,您快些回去吧,这大雪天的,可莫要冻坏了,南梁的接亲使团再有些时日便要到了,您可千万要保重身子啊。
说完又叹了口气,转身返回了殿中,伴随着殿门又一次咣当关上,江黎眼中的光芒彻底熄灭了,耳边只余下北风呼啸着裹挟着雪粒拍打在身上的声音。
僵了片刻,江黎慢慢起身,活动了下僵硬的肢体,顶着刺骨的风雪回到了自己的寝殿。刚一走进殿门,丫鬟翠屏不耐烦的迎了上来,嘴里说着:我说你,迎亲的使团没几日就要到了,你能不能不要到处乱跑,免得出了什么差错连累了我们这些可怜的丫鬟。江黎定定的看着她,翠屏不明所以,正要继续数落下去。
啪!
江黎兀的抬手给了给了翠屏一巴掌,看着翠屏不服的样子,又扫了其余人一眼,江黎指了个丫鬟说:你去,告诉李公公,这种以下犯上的丫鬟还是带回去好好管教一下吧,我这殿小,容不下。
丫鬟慌张退下去寻李公公,翠屏脸上才流露出害怕的神色,赶忙求饶:公主,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饶了我这一次吧……
李公公是掖庭的主管太监,惩罚下人的手段甚是凶残,江黎这些年也没少吃苦头,偏偏皇上知道却并未说什么,以致于他这些年行事越发的嚣张。
没理会翠屏的求饶声,江黎喊上一个丫鬟两个小太监,带上一个全新厚重的披风出门赶往掖庭。
这一路江黎都在思考着眼下的情况。
梁国地处南边,常年多雨,粮食产量富足,原本国家富庶,兵力强劲,百姓安居乐业,但最近几年洪涝灾害时常发生,导致很多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梁国国库在一次次的赈灾下也逐渐空虚,梁国皇帝深思熟虑之后,趁着军队尚有部分余粮支撑,直接北上夺粮夺地。
姜国虽没有梁国富庶,但这些年没有内忧外患的困扰,国库也有一定的储备,原本也是打的有来有往的,但是姜国低估了梁国人背水一战的毅力,最终还是被夺去了八座城池。
连年的征战让两国都损失惨重,疲惫不堪,姜国率先发出了求和的信号,两国经过一个月的协商,最终确定好了合约。
姜国向梁国提供足够的粮食以及布匹、药材等帮助梁国度过天灾,梁国则归还姜国的八座城池,并承诺不再主动攻打姜国。
为了维持合约稳定,还需要姜国派一位公主去梁国和亲,至于为什么不是梁国派公主来和亲,因为梁帝只有三个儿子。
但姜国只有一个长乐公主是适龄的,长乐公主是皇后所出,太子的亲妹妹,皇后哭着闹着不想女儿离开自己的身边,直到她突然想起来了江黎的存在,于是江黎被封为了永宁公主,代替长乐前往梁国和亲。
虽说这打乱了江黎到年纪就出宫的计划,但是和亲去梁国,也未必是死局,江黎敛了心神,继续赶路。
江黎的母亲本是皇后身边的贴身婢女,因为一次意外被皇帝宠幸,皇后得知消息后非常生气,将江黎母亲赶去掖庭做粗使丫鬟。
没过多久,江黎母亲就发现自己有孕了,她一直小心翼翼的保护自己的身体,直到快要生产时再也瞒不住。
皇后得知消息时江黎母亲刚好发动,皇后派人赶往掖庭查看情况,若是生下男孩直接溺死,若是个女孩便放她一条活路,得知生下了一个女孩后,皇后也没再理会一个从小长在掖庭,皇帝并不知道的女儿。
但是因为常年的劳作,加上生完她之后并未养好身体,江黎的母亲还是在她七岁那年离世了。从此以后江黎就被一个老嬷嬷照顾长大。
在册封圣旨抵达掖庭之前,江黎并不知道自己是皇帝的女儿,她娘从她小的时候就希望她有朝一日能离开皇宫,去外面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江黎这次去掖庭就是去接孙嬷嬷的。刚到门口,李公公看似谄媚的迎了上来哎呦公主殿下,您怎么亲自回过来了,那个奴婢咱家一定会好好管教,您看您这是…我来找李公公讨个人没等李公公说完,江黎直接表明来意。李公公只好道公主要带谁,咱家给您带路。不用了,这里的路我都熟,公公还是去忙吧。说完也不看李公公就走了,李公公脸上的笑意变成了狠毒,但又想到大太监给宫里各处下的命令,又悻悻的走开了。
江黎到时孙嬷嬷正在洗衣服,江黎赶忙走上去,路过的宫人匆匆行礼,孙嬷嬷看到江黎喜极而泣,两人说了一会话,江黎本想送孙嬷嬷出宫养老,但孙嬷嬷执意要在江黎身边照顾她,拗不过她,江黎最终还是同意了。
转眼接亲使团出发的日子就到了,使团是在十日前抵达的姜国,休整了十日,今日就要返程了。
天蒙蒙亮,江黎被孙嬷嬷叫起来梳洗打扮,今日要在大殿前拜别姜国皇帝。
繁琐的流程走完,江黎终于伴随着马蹄声和车轮声离开了这座四方皇城,这是她以前从未有过的感受,哪怕她即将要踏入另一座牢笼,但此刻的她心情竟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
城墙上,几道身影看着队伍逐渐远去,秦公公道:陛下,起风了,该回去了皇上注视着队伍彻底消失不见,这才开口问:阿山啊,你说朕这心里怎么不是滋味呢,秦公公愣了一下:那公主求见您的时候您怎么…秦公公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公主跪了许久求见他一面,皇帝却没有应允,只是让宫里各处这些天管好自己,好好待她。
她都十六了我才知道她的存在,还是让她一个没享受到皇家荫庇的小姑娘替长乐去和亲,朕这心里虚啊秦公公不敢再让他说下去,赶忙说:公主吉人自有天相,此去梁国,一定能顺遂无忧的!
而这边,江黎看着眼前这个脏兮兮的脑袋不知所措。
时间回到两刻钟前,一行人正伴着夕阳紧锣密鼓的安营扎寨,突然几个身影吵吵嚷嚷的逼近,为首的那个身上的衣服奇奇怪怪,嘴里哇哇大叫着救命啊~~抢劫啦~拐卖啊~~光天化日有没有王法啊~啊啊啊!
看到这边有官兵,急忙冲向这边,被护送的官兵拦住后,趴在地上大喊:救命啊!兵哥哥!后面几个人此刻也追了上来,呼呼的喘着气,钟洺回头看着几个人一眼赶紧道:各位官兵叔叔,这几个人要抢劫我,你们一定要保护我啊
后面的大汉赶紧跪在地上喊冤枉:各位大人,我们是这附近的村民,可不是抢劫啊指了指钟洺又说:各位官爷看看她这奇怪的衣服,我和我家大牛二牛从山里砍柴回去,就看见她在村口鬼鬼祟祟的,我们这不是怕他是梁国的探子嘛,就想着赶紧抓了送去官府
还能换点赏银嘛这不是说完憨厚的挠了挠头。
江黎几人来到这时就是这个场面,三个憨厚的汉子和一个奇装异服脏兮兮的小丫头,场面非常的滑稽,江黎噗呲一下笑出了声,她问:如今姜国和梁国已经达成了和平,你怎么因为她这装扮就认定她是探子呢,万一她是……江黎看了眼钟洺的装扮,没万一出来。
她让几个人都起来,跟他们说:我此去便是去梁国和亲的,梁国陛下一言九鼎,你们日后不用再小心翼翼的生活了,快回去吧临走前又让孙麽麽给他们一些赏钱。
父子三人想起刚才在梁国的军队面前说的话,又看了看手里公主给的赏钱,腿软着一溜烟的跑走了。
回过头来江黎看着这个装扮奇怪的小丫头,正要劝她回家,谁知她马上要跪不跪的趴在地上,:仙女姐姐,不是!仙女公主,我一个人无父无母,这衣服是我捡的别人不要的穿的,我本来是要去他们那个村子投奔亲戚的,但是我看了好久也没有我要找的那户人家,正要走,就被他们发现了,仙女公主,您心地这么善良!可不可以收留我,我可以打杂的,只要给我一口饭吃就行边说还时不时的抬头偷看江黎。
data-fanqie-type=pay_tag>
江黎看着眼前这个脏兮兮的脑袋不知所措。看着她又想到了自己,上前伸手扶了她道:起来吧,你可以跟在我身边,但是我我此去梁国,你跟着我就要背井离乡,日后……我愿意!!我愿意!!!还没等江黎说完对面的脑袋就点的像小鸡啄米一样,江黎笑了一声说:嬷嬷带她去梳洗一下吧。
江黎拢了拢身上的披风往营帐走,身后的人突然出声:公主就不怕她是个包藏祸心的江黎转身,这人自从她踏上轿辇就一直跟在旁边,是三皇子派来保护自己这个未来皇妃的,从出发到现在就说过几句话。
她饶有兴味打量他一眼就算她有祸心,想必你也能替你们三皇子保护好我吧,毕竟现在没有人想破坏两国的关系说罢走回了营帐。萧景安看着她的背影,笑了一下也回到营帐前。
钟洺洗了澡换上了新的衣服,虽然没有自己刚刚穿的羽绒服那么轻便,但是它好看啊!直到躺进温暖的被窝里,她才有了一些真实的感觉。
她怎么就这么倒霉啊!本来她是放寒假在家的,但是课题组的学长安排了去山上采样,冬天山上缺少了植被的覆盖,确实采样更方便,但是它冷啊!它风贼大啊!钟洺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还是挡不住冷风,然后他就悲催的想上厕所了,荒山野岭的,又只能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将就一下。
她扭捏了半天找了个离人群远远的地方,刚解决完站起来,一阵风就把她带下了山。
再一睁眼,她就出现在了一个山沟沟里,她以为自己命大,想着同学们也会找她,自己往外找找,没准就出去了。
没想到她走了一段时间就看见了远处好像有炊烟,她激动的赶了过去,走近后才看清,这个村子竟然都是茅草屋。
她又想:这难道是山下的主题民宿但是随着她的观察她发现,这里的人着装竟然全是古装!再看看这尘土翻飞的大路和一个电线杆子都没有的村子,她脑子里有一个不可置信的想法。
直到她被人追到那些官兵面前,她才彻底接受了这个糟糕的事实!现在最重要的是活下去!抱着公主的大腿!看看有没有机会能回去。
在之后的路程中,钟洺慢慢了解了这个世界,而且还是一个古代架空世界。
虽然这个世界和她熟悉的历史有几分相似,但又明显不同。最让她在意的是,这里竟然没有像样的治水工程,而那条泛滥的大河,简直成了梁国百姓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
这让钟洺不禁想起了大禹、李冰父子等先人治水的故事,想到都江堰这等造福千年的水利工程,这不就是个机会吗钟洺咬了一口干粮,喃喃自语。
钟洺大学学的是环境工程,辅修过水利工程,还跟着导师做过几个小型防洪项目。虽然不是什么专家,但也算有点底子。
起初,江黎只是将钟洺当作一个聪慧但身份不明的随行者,直到某次夜间安营时,钟洺无意间提到了关于防洪堤坝的设计思路。
她结合自己前世的知识,详细分析了河流泛滥的原因,并提出了修建分洪口、加固河岸等切实可行的措施。
江黎听后惊讶不已,意识到这个看似普通的少女竟有如此深厚的专业素养。而更让她动容的是,钟洺并非为了谋取功名才提出这些建议,而是真心希望帮助受灾百姓。
这份赤诚,让江黎第一次真正放下了戒备,愿意倾听她的想法。
随着旅途的推进,钟洺逐渐展现出更多让人信赖的特质。她不仅聪明能干,还在面对突发状况时冷静果断。
有一次,使团遭遇山贼伏击,钟洺迅速判断形势,指挥随从利用地形优势进行反击,最终化险为夷。江黎目睹这一切,心中对她的评价愈发高了起来。
她们之间的关系,也在这一次次的生死考验中悄然加深,从最初的主仆之别,慢慢发展成彼此尊重、相互依赖的伙伴。
然而,真正让两人彻底放下隔阂的,是那次钟洺坦白自己的来历。
在一个寂静的夜晚,钟洺望着满天星斗,轻声向江黎讲述了自己穿越的经历。她没有隐瞒自己的迷茫和恐惧,也没有夸大自己的能力,只是诚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她愿意留下来,尽己所能去改变这个世界。江黎沉默许久,最终轻轻点头:既然你愿意留下,那我便与你并肩同行。
这一刻,她们不再是公主与侍女,而是两个命运交织、共同面对未知的同行者。
夜幕低垂,篝火映照着三人围坐的身影。江黎抬眼望向一直沉默寡言的萧景安,嘴角微微上扬,语气淡然却带着几分试探:三皇子殿下,一路随行,辛苦了。
萧景安身形微震,手上的动作微微一顿,随即恢复如常。他抬眸看向江黎,目光深邃:公主何出此言
你自出发以来,始终不离我的车驾左右,言行谨慎,武功高强,若说只是三皇子派来的护卫,未免太过巧合。江黎语气平静,却字字精准,更何况,三皇子素来低调,若非亲自前来,怎会派出如此精锐之人
钟洺闻言愣了一下,随即细细打量起萧景安。她虽早已察觉此人不同寻常,却没想到他的身份竟然如此尊贵。她忍不住开口问道:那你到底是谁
萧景安沉吟片刻,终是缓缓起身,对着江黎微微拱手:公主果然慧眼如炬,在下萧景安,确为三皇子。
钟洺睁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位沉默寡言的侍卫。
她原以为他不过是个忠心耿耿的护卫,没想到竟是皇族成员。
也就是说他就是姜黎的和亲对象,未来夫君,钟洺突然有种磕到了的感觉,眼神在两人之间流转,不知道想到什么,嘴角不自觉的上扬。
你既已暴露身份,想必也不会再刻意隐瞒。江黎语气笃定,既然如此,不如直言你的目的。
萧景安神色复杂地看了她一眼,最终低声说道:我奉父皇之命,护送公主前往梁国,确保两国盟约顺利达成。同时,我也肩负另一项任务——寻找梁国水患的治理之道。
钟洺听到这里,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她连忙接过话头:原来你也关心治水太好了!我正好有一套初步的治水方案,或许可以一起探讨!
江黎看着钟洺兴奋的模样,又看了看萧景安的神情,唇角勾起一抹笑意:看来,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这是我根据沿途所见所闻,整理的一份初步治水方案。钟洺指着图纸上的几个关键点说道,首先,可以在上游修建蓄洪区,缓解暴雨带来的冲击;其次,在中游加固堤坝,并设立分洪口;最后,在下游疏通河道,防止淤塞。
萧景安仔细地看着图纸,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你这些想法……很有道理。可惜朝廷现在正忙着处理战后重建,恐怕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银两。
钟洺笑了笑:我知道,所以这只是初步建议,也可以从最容易实施的地方做起,比如先修一段试点堤坝,看看效果如何。
抵达梁国后,姜黎与萧静安如期完成了婚礼仪式。二人经过这许久的相处已经形成了一些无言的默契,婚后生活也十分融洽。
这和姜黎最开始设想的情景完全不同,梁国民风十分淳朴,连皇室,也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争端。
梁帝后宫并不充盈,只有三个儿子,并且他们三人也没有因为皇位有任何争端。
虽说她是来和亲的,但是同嫁入普通人家也没什么区别,兄友弟恭,家庭和睦,这也越来越坚定她要造福百姓的想法。
随后,三人正式投入到治水工程的筹备之中。钟洺提出的治水方案得到了户部尚书的认可,但由于朝廷财政紧张,初期只能拨出有限的资金用于试点工程。
于是,三人决定从最需要治理的临川府着手,先修建一段试验性堤坝,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临川府位于大河南岸,地势低洼,每逢雨季便会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
钟洺带领工匠们沿河勘察,绘制详细的地形图,标注水流走向、土壤结构以及历年洪水淹没区域。
她发现,这条河流水量充沛,但缺乏有效的分流机制,导致暴雨时节河水暴涨,直接冲击下游村庄。
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上游修建蓄洪区。钟洺指着地图上的几处高地说道,如果能在雨季前挖出一片人工湖泊,储存多余的洪水,就能大大缓解下游的压力。
萧景安皱眉思索片刻,点头同意:这片高地地势较高,确实适合修建蓄洪区。但开凿湖泊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短时间内恐怕难以完成。
那就先从小规模的堤坝入手。江黎沉稳地说道,我们可以先加固最容易溃决的河段,防止最严重的情况发生。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三人奔波于各个施工地点,亲自监督工匠们的劳作。
钟洺负责设计堤坝的结构,确保其稳固耐用;江黎则负责协调地方官员和百姓,争取他们的支持;萧景安则调动军队协助施工,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然而,工程进展并不如预期顺利。由于资金有限,许多材料无法及时到位,加之部分官员对这项新式水利工程持怀疑态度,导致工程一度陷入停滞。更有甚者,某些地方豪绅担心治水会影响他们的私利,暗中阻挠施工进度。
面对重重困难,三人并未气馁。
姜黎亲自走访当地百姓,了解他们的需求,并调整方案,使其更符合实际情况。
钟洺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改进传统的筑堤方式,提高施工效率。例如,她提出使用木桩加固堤坝基础,并采用石块铺砌河岸,以减少水流侵蚀。这些方法虽然在当时尚属新颖,但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与此同时,萧景安也在朝堂上积极争取支持。他多次向梁帝呈递奏折,详细阐述治水的重要性,并列举已完成工程的成效,最终说服朝廷追加拨款。
二皇子萧景明则暗中调查那些阻碍工程的地方势力,逐一清除障碍,确保施工不受干扰。
经过一年的努力,第一批堤坝终于建成,当年夏季的洪水如期而至,但这一次,临川府的损失明显减轻。百姓们亲眼见证了这一变化,纷纷感激三位治水者的努力。
钟洺站在新建的堤坝之上,望着平稳流淌的河水,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然而,她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历经数年的不懈努力,钟洺、江黎与萧景安终于完成了梁国历史上最具规模的水利工程体系。
这套系统不仅包括上游的大型蓄洪湖、中游的坚固堤坝,还涵盖了下游的泄洪渠和灌溉网络,彻底改变了梁国千百年来饱受洪涝困扰的局面。
蓄洪湖的建设是整个工程的核心。
钟洺借鉴前世的经验,选择了一片天然低洼地带作为蓄水区域,并动员数万民夫开凿渠道,引导汛期的洪水进入湖内。每当暴雨降临,汹涌的河水被有效拦截,避免了下游村庄的毁灭性灾难。而在旱季,湖水又能通过精心设计的灌溉系统滋养农田,使得梁国的粮食产量大幅增长。
中游的堤坝体系同样至关重要。钟洺与工匠们反复推敲,采用了更加科学的结构设计,确保堤坝既能抵御洪水冲击,又不会因长期浸泡而崩塌。
此外,她在关键地段设立了多个分洪口,一旦水位超过警戒线,便可开启泄洪通道,分散压力,最大程度降低灾情风险。
下游的整治工程则着重于河道疏浚和灌溉系统的完善。
钟洺深知,光靠防御远远不够,必须让水流顺畅排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她带领工匠挖掘新的排水沟渠,清理淤塞已久的旧河道,使得洪水不再滞留,而是迅速流入大海。
与此同时,她还规划了一系列小型水坝和引水渠,将河水引入田地,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灌溉的效率。
整个工程完工之日,梁国上下欢腾。百姓们奔走相告,称颂三位治水者的功绩。
皇帝亲临现场,赐予钟洺水利卿的称号,并封江黎为一品安国夫人,以表彰她为梁国百姓做出的功绩。
至于萧景安,在他大哥萧景和登基为帝时被封为安王主理工部,二皇子萧景明封为齐王主理兵部。
夕阳洒落在蜿蜒的河面上,波光粼粼,仿佛诉说着这段艰辛却辉煌的故事。
钟洺、江黎与萧景安并肩立于新建的堤坝之上,看着远方的村落炊烟袅袅,百姓们忙碌而安定地耕作,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
钟洺望着脚下奔流不息的河水,心中感慨万千。她曾以为自己只是一个误入异世的普通人,如今却亲手改变了千万人的命运。江黎走到她身旁,轻声道:你说过,要找到回去的方法……现在,你还想离开吗
钟洺沉默片刻,最终露出微笑:也许,这里才是我的归宿。
江黎微微一笑,拍了拍她的肩膀:我知道你会这么说。她抬头看向远方,眼神温柔而坚定,这里不仅仅是我的家,也是你的家。
萧景安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二人。他本是皇室血脉,肩负国家重任,却因一场偶然的相遇,与钟洺、江黎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以为,自己的责任只是守护江山社稷,如今才明白,真正的守护,不只是守土,更是为民谋福。
未来还有许多事要做。他缓缓开口,语气沉稳,水利工程的成功只是第一步,我们还要确保它长久运作,惠及后代。
钟洺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光芒:我会继续研究更完善的水利体系,让更多地方受益。
萧景安与姜黎相视一笑道:那我们,就守护你的理想,直至它真正实现!
爹爹~娘亲~洺姨姨~锦儿饿了,我们什么时候回去吃饭呀!
三人看向蹦蹦跳跳而来的小丫头,萧景安高高举起锦儿走喽,爹爹带锦儿去吃你最爱吃的望江楼~那我要吃一大份的猪蹄!
夕阳下三大一小的身影拖得老长……
锦儿叽叽喳喳的声音还在继续还要一大份翡翠鸡!还要一大份……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