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我们提前散场 > 第一章

青春,就是许多无聊的小事堆积起来的。
是早读课上对着窗外发呆,看云影在课本上慢慢爬过三行;是课间和同桌用草稿纸画五子棋棋盘,橡皮擦碎末撒了一桌;是放学后绕远路买根冰棍,看夕阳把两个人的影子拉得老长,直到冰棍滴在鞋尖才慌忙舔掉。
那些趴在走廊栏杆上数落叶的下午,那些为了争论一道数学题面红耳赤的课间,那些躲在操场角落分享耳机听歌的黄昏……
无聊吗好像是的。
但当多年后翻出泛黄的笔记本,发现里面夹着半片干枯的银杏叶;当某次路过熟悉的街角,突然闻到和当年同款的冰棍味道;当微信群里有人发了张模糊的旧照片,画面里的自己正对着镜头比耶——
那些被时光浸泡过的无聊,忽然都成了心跳漏拍的瞬间。
原来青春从不是某个高光时刻的闪耀,而是无数个无足轻重的碎片,在岁月里慢慢磨成了珍珠。就像春天的樱花终会落尽,但风吹过的每一片花瓣,都曾在少年的眼睛里,荡起过最清澈的涟漪。
上学时期我有个很要好的异性朋友,他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人,他对我也是非常非常的好。曾经我一度以为,我们会是永远的好朋友,可有些事终究只是我以为……后来不知怎么的,或许是他那句句带刺的玩笑,或许是年少固执的自尊心,我们渐渐断了联系。
我们相处的日常少不了互相埋汰,毕竟他嘴毒得很。一米八几的大高个,每次跟他吵架我都得仰着头,费脖子得很。我喊他傻大个,他则说我是巴掌脸。我好奇追问什么是巴掌脸,他抬手往我面前一伸,看,我一个巴掌就能把你的脸全挡住。切,只要不是特别胖,一只手掌不都能把脸挡住嘛!
他叫陈某某,八年级时转来我们班。最初和他走得近,是因为他喜欢我最好的朋友叶子。那时他们总凑在一起讨论数学题,一来二去从解题思路聊到彼此喜好,连斗嘴都带着股少年人的青涩默契。到了九年级,或许是因着这份关联,我们相处得自然热络些,却不想不知哪来的风言风语,传我暗恋他。其实我们所谓的亲近,不过是课间多搭几句话——他满心满眼都是叶子,而叶子也总爱和我分享他们之间的点滴。谁能想到,这般单纯的关系,竟成了流言的温床天地可鉴,我对他真的没有生出半分男女之情。
那时我心里藏着另一个人,是同班上一个我很喜欢的男生,只是中途出了些状况,整个九年级我们连一句话都没说过。倒是叶子和陈某某的故事跌宕起伏:叶子成绩优异,和同桌老驴坐在第一排常凑在一起讨论习题,陈某某因个子太高坐在最后一排,他经常看到叶子和老驴两人头挨的很近为此吃起醋来,两人吵了一架便分了手——连拥抱都不曾有过的感情,散得潦草又仓促。陈某某气得当场捏碎了新买的情侣杯,玻璃碴划开他的掌心,人怎么可以这么有劲,徒手就把杯子捏碎了。我记不清当时是出于好奇还是想安慰,凑过去说了几句话,却被老驴添油加醋,坐实了我喜欢陈某某的谣言。天知道,我对他真的毫无那样的心思。作为朋友去关心两句这难道不是正常的吗
临近中考时,我和叶子闹了场荒唐的矛盾。学校厕所旁有棵桃树,阳历四月打了花苞,我偏说花开了,她非说没开,我觉得花苞就是代表这树开花了。不过是朵花的有无,我们却吵得不可开交,竟就此绝交了。后来想想,花开不开又有什么要紧我早该服个软,说一句是我错了。可那时中考的压力像团迷雾,叶子整日埋首书本,我既怕打扰她学习,又拉不下面子道歉,只能眼睁睁看她去了一中,从此失去了我最好的朋友。我和陈某某则进了二中。奇妙的是,真正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反而是在二中的时光。
叶子,我很抱歉,我确实不是一个配得上天下第一好的你的朋友。如今想起那棵桃树,总觉得枝头的花苞像极了我们没说出口的和解。如果当年能早一点低下头,或许青春里那些遗憾,都会被春风吹成更柔软的形状吧。
中考后陈某某发消息让我报二中说他也会去二中的,那时我只当他是普通同学,压根不在意他去哪。谁料班主任就不是个好人,非说我分数够不上一二中,非让我填学费高昂的私立高中。年轻气盛的我赌气把三个志愿全填了二中,心里憋着股劲:要是连二中都考不上,这高中我就不念了!如今回想,肠子都悔青了——当初咋就没把一中填在第一志愿呢
开学前傻大个在南京游玩,发消息问我要不要吃南京板鸭说给我带一只回来,我存心刁难他:板鸭不要,给我背只玩偶熊回来。本是句玩笑话,没想到开学那天,他真抱着个一人高的大熊在宿舍路口给我。那个熊真的很大很大,放在宿舍的单人床上感觉我的床都变得有点拥挤。新室友瞅着熊直起哄:这是男朋友送的吧我慌忙摆手:不是,初中同学而已!
他对我确实非常好,高中同学都怀疑他喜欢我。不过不用怀疑——他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我们只是很普通的异性好友。他有他喜欢的人,而我也有我喜欢的人。我们都知道彼此喜欢的人,而且大家还都是初中同学。这份默契倒像是青春里的特殊联结了。
他的感情史纯粹至极,学生时代心尖上只盛着叶子一个女生。即便后来分开,手机屏保密码却始终固执地锁着叶子的生日,像把年少的心动封存在数字里。
他对何姓似乎有着某种隐秘的情结——前任女友姓何,如今的妻子也姓何。两段感情,一段在何字里萌芽,一段在何字里圆满,倒像是命运写好的对仗句,始与终都落了同一个姓氏的墨点。挺好的。
只是有时我会忍不住调侃,他哪是想当我朋友,分明是想当我爹——总是用管教的口吻和我说话,这种相处模式让我不太喜欢。可他早已习惯如此,似乎也难改变。
在二中的日子,他对我确实没话说。可以说比男朋友对我都好。虽说同年级二十多个班,他在五楼我在三楼,连课间偶遇都得掐着点,但每逢周末留校,他总会到三楼喊我带我出去吃饭。学校食堂刚开学没多久就倒闭,校门口瞬间挤满了小饭店和推车摊,三块钱一份的米饭拌土豆丝成了标配。他常带着我挤在塑料桌椅间,食一碗雪菜肉丝面。在学校的日子里,和他一起吃饭的次数最多。或许是因为我在校的时光本就短暂……
他总爱跟我炫耀自己做饭有多好吃,说实话我压根不信。有次他问我最喜欢吃什么菜,我随口答了句红烧鱼。没想到休息日那天,他真从家里打包来一条红烧鱼——保温饭盒往学校凉亭的石桌上一放,就挑眉炫耀:尝尝哥的手艺。我捧着饭盒吃得干干净净,他却在旁边笑:你这胃口跟猪似的,一整条鱼都吃完了!说真的,味道挺不错,就是稍微有点咸。本以为我吃完他会开心,毕竟厨艺得到了认可,没想到他竟然说我是猪!
五一放假时他邀请我去他家吃樱桃。他家门口两棵樱桃树正值成熟,碰巧另一个住得近的同学也一起去摘果。中午他用燃气灶烧高压锅炖了梨子排骨——咕嘟冒泡的锅具看着怪吓人,没想到炖出来的汤鲜美得让人难忘。梨香混着排骨的醇厚,那是我唯一一次吃到这道菜,后来再没在别处遇见过,冷门却成了记忆里独特的味道。相信他以后的厨艺也会越来越好,用明火的高压锅是真的挺吓人的。
一些无关紧要的节日里,他总会变戏法似的递来糖果礼盒。我却从未想过回赠,生怕一份礼物会在流言里长出多余的枝桠。就像他抱着礼盒站在教室门口时,总有人笑着追问我们的关系,而我只能一遍遍地解释:好朋友,初中同学。
高一读完我就辍学了,唯一庆幸的是,曾有个毒舌却暖心的朋友,陪我撑过那段兵荒马乱的日子。
要说心动,确实有过一次。学校食堂倒闭后,每到饭点校门口总是挤得水泄不通。那天我和朋友去买饭,正烦躁地在人群里挪动,突然有人重重拍了下我的头——第一反应是生气,谁会这么没礼貌
我扭头想发火,仰头却撞上他的目光。他太高了,在人群中踮着脚拍我脑袋,我仍要仰着脸才能看清他的表情。那双眼睛在人潮里格外明亮,带着笑意落进我眼里,怒气突然就消了,心跳却不受控地快了半拍。世界仿佛失去了颜色,只有他在明亮处。
后来想起这瞬间,忽然懂了难忘的从来不是心动本身,而是青春里那份毫无掩饰的真诚——他会在拥挤的人群里踮脚逗你,你会为一个眼神乱了呼吸。或许正是这份不清白的心悸,让那段潦草的时光,多了笔温柔的注脚。
曾经以为我们会是时光里永远温热的琥珀,原来友情同爱情一样,抵不过岁月风蚀,终会在某个转角走散,像春雪化在泥土里,了无痕迹。
再说我喜欢的那个男生,高一开学时和陈某某是同班,我们仨都是初中同学。高一下学期某天放假回家,他突然发消息向我表白。虽然初三一整年我们都没说过话,甚至在他表白前都还没重新搭过讪,但心里藏了许久的欢喜早就按捺不住。一开始我本能地拒绝了,可他发来一连串消息,字里行间全是藏不住的急切。其实哪用得着推拒呢本就满心满眼都是他,那一下拒绝确实是有点多余了,最终还是同意了。
有次他们班级部分同学聚餐,他说他带我一起去。他们在校门口集合,到大门口先碰到傻大个。他问我要不要喝奶茶,我摇头:不用了。谁知男朋友看到我后走近也是问我要不要喝奶茶,我还是说不用,他却直接牵起我的手往奶茶店走。等我捧着奶茶回来,我撞见陈某某的目光——那眼神里似有埋怨,又像藏着几分失落,仿佛在说:我问你就不喝,他问你就喝
我张了张嘴,终究没解释。他是我青春里难得的挚友,可此刻我更想握紧眼前人的手。于是我笑着挽住男朋友的臂弯,任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老长,身后的脚步声渐渐淡去,如同那年校门口的风,掠过发梢便再无踪迹。
之前放假我们总是一起出去吃饭,有了男友后便抛弃他了。如今想起,那时的他像被突然抽走的筷子,孤零零留在曾经的餐桌旁,而我这个饭搭子竟连句像样的告别都没给。
辍学一年后,男友提了分手。他说异地恋太痛苦了受不了异地恋。我盯着手机屏幕笑出泪来——好像这世上有人天生就喜欢隔着屏幕说早安晚安,就喜欢把拥抱换成冰冷的表情包似的。
后来路过二中门口的小吃摊,闻到熟悉的香味,忽然想起那个总笑我能吃的少年。原来有些告别早在我转身牵起别人的手时就已写好结局,而有些遗憾,终究要在多年后的晚风里,才肯化作一声轻轻的叹息。
辍学后,我和陈某某也是鲜少有联系。再次续联,是在一次逛街时。我买了堆零食发朋友圈,他留言说我也想吃,我便让他发地址。那时他在徐州当消防兵,说营区禁止用手机,让我填自己手机号。我点开天猫超市,给他买了一堆辣条,还贴心的买了一箱纯牛奶解辣——实在是不知道男生爱吃啥零食。
本以为只是偶尔互动,谁知他又开始频繁找我聊天。可我并不喜欢这样的交流:他总用长辈似的口吻对我,像还困在中学时光里,说着十年前的梗。每次对着手机屏幕,我都忍不住皱眉——明明我们都被时光推着走了很远,他却好像还站在二中的楼道里,等着喊我去吃碗牛肉面。
他还对我说后来他也辍学了,他跟我说,自己辍学是因为找了个我的替身陪他吃饭。结果对方有男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让对方男友不满,好像为此吵过架,具体细节我记不太清了。这话让我挺震惊的,感觉他的话似乎是我辍学间接导致了他的辍学。我实在不理解,吃饭而已,一个大男生为什么非得要人陪自己吃不行吗我还好奇问他消防员里都是男的,有没有同性恋,他没好气地说:你一天天脑子里都装的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活像我问了什么不该问的傻问题。没办法小说看多了把脑子看坏了。
后来我和一初中同学谈婚论嫁,老驴作为对方好友,让我一定要把我要结婚的事情告诉陈某某,还说不然婚结不成。结果婚果然没结成,因彩礼谈崩后互删了。我觉得老驴这话莫名其妙脑子有泡,至今不能理解。但是他是我的好友我肯定会告诉他的,我会把我的喜悦分享给他。给陈某某发了消息,他回没回我已记不清,只记得记忆里他没多说什么,好像什么也没说。
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是他从消防部队退伍后。他说在南京游玩,看地图觉得南京离义乌很近,便临时起意来找我玩。我特意调休了一天去车站接他,这次是真的尝到了地道的南京板鸭。
我们结伴去爬山,我体力差得像只弱鸡,他却步伐轻快如飞。好在山不算高,不然真要累瘫在路上。爬完山打车去吃火锅,点了鸳鸯锅才发现他竟不吃辣。饭后又打车到我哥哥和妈妈的出租屋,妈妈留他吃晚饭,我实在太累了脚好痛,刚到我妈那就爬到床上躺着。我躺在床上玩手机。他一个人坐在客厅玩手机,许是觉得无聊又尴尬,饭都没吃便匆匆告辞了。
那是时隔多年的第一次重逢,却也成了最后一面。往后山高路远,大概也不会再见了……
我想轻轻拥抱你,却只揽住了一缕风。它裹着阳光的温度掠过指尖,像你眼底的柔光般温柔——原来有些想念,早已顺着风的轨迹,悄悄漫过了整个春天。
在义乌上班时遇见现在的丈夫,他是河南周口的,我是安徽六安的,父母不同意我们结婚,我很生气,为什么刚开始我和他在一起不说不同意,刚在一起我就领着见了他们。但是我最终还是选择远嫁而来。有次拍到老公家院子里猫和狗打架,发朋友圈入镜的角落里是砍倒的树枝,陈某某竟然问我嫁到哪个深山老林去了那一刻满心期待的祝福落了空,只剩难堪。我早知道他嘴毒,却还是被刺得生疼,真的是友尽了。
再次有交集已是女儿一岁多的时候,我发了条她玩泥巴的动态。他评论了几句,具体内容记不清了,只记得我回女孩子也调皮不听话,他却回有其母必有其女。短短七个字像盆冷水兜头浇下,我当时是真的很生气,只要一想到都会生气的程度。说我就算了,怎么可以说我的宝宝呢那些年一起吃饭、他送糖果的情谊,瞬间碎成了渣。从那以后,对话框再没闪过新消息。
后来收到他的结婚请柬,大概率是群发的,我没回复也没打算去。那时我怀二胎七八个月,身形臃肿,也许自卑,可能我还是在生气在耿耿于怀。总之我为自己找了理由让自己不去变得那么合理。原来有些人,真的会在岁月里走成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
后来看到他在朋友圈晒幸福的一家三口,我的一家四口彼时也正幸福。我清理联系人时删了他,知道彼此不会再有交集。他女儿跟他长得一模一样,我的女儿也像极了我,也许他那句曾让我耿耿于怀的有其母必有其女,或许只是在说孩子像我。
嗯,时间确实会冲淡很多东西。就像河水会慢慢带走沙滩上的脚印,那些曾经清晰的人和事,也会在岁月里渐渐模糊轮廓。或许异性朋友的缘分本就像季节限定的风景,能一起走过一段路已是难得,只是没想到避嫌的剧本还没上演,就先走到了互嫌的终章。
不过换个角度想,那些互相吐槽的课间、凉亭里分食的红烧鱼,还有他气急败坏反驳你时的表情,其实都在青春里留下了挺鲜活的印记。就当是路过一片开满花的山坡吧,虽然没能走到最后,但闻过花香、吹过风,也算没辜负相遇一场~
你说呢
风停了,树影不再摇晃,曾经的争执与误解都随时间淡成轻烟。愿这位曾陪我走过青春的朋友,往后余生,目之所及皆是暖,心之所向皆如愿。
往后各自在自己的轨迹里,把日子过成喜欢的模样。那些或甜或涩的往昔,都交给风去轻翻吧——此刻的阳光很暖,前路很长,愿你我都能在属于自己的烟火里,狠狠拥抱幸福。
data-fanqie-type=pay_tag>
或许不必刻意书写,那些在记忆里闪着光的碎片,早已在时光里自成诗篇。像春夜的星子不必排列成行,像檐角的风不必丈量方向,只要记得曾被某束光照亮过,某阵风温柔过,便已足够。故事终会在岁月里慢慢沉淀,而你,只需带着这些温暖,继续向前走就好。
我会永远铭记,生命里曾出现过这样一个异性朋友——
他像春日里的风,温柔却有力量,在那些蝉鸣冗长的课间、暴雨倾盆的放学路、深夜苦读的台灯旁,悄悄递来糖果的甜、雨伞的暖、错题本的光。
或许时光会模糊许多细节,但他望向我时眼中的真诚,替我挡住流言时的坚定,以及离别时欲言又止的神情,早已刻进记忆的纹路里,成为岁月赠礼中最清澈的星芒。
有些相遇不必追问结局,就像梧桐巷的雨终会停,但被雨水浸润过的青春,永远带着草木清香。我会记得,曾有人用整个年少时光,教会我什么是无条件的善意与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