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老张叔这会已经到了家里。
看见老伴张柳氏之后,劈头就问:咱儿子呢
在屋里写文章呢。
你去道观算命怎么样
不会是有什么事吧
老张叔的妻子张柳氏看他慌慌张张的样子,不由的连声催问。
难道是儿子的乡试有问题
不应该,毕竟过往成绩在哪放着呢。
小道长说了。
咱儿子被人买题陷害,死在了外地。
急性子的老张叔说的有些不是很清楚。
买题老哥,你可不能犯糊涂啊。
正好书院的先生来找张栋。
刚刚进门,听到老张叔说话,赶紧好心提醒了一句。
不是俺孩子买题,是私塾的富户子弟买乡试题目,让俺家张栋做题,考完之后两个人的文章一样,结果被流放,死在了外地。
先生,你们私塾里可有这样的富户子弟
老张叔看见书院的先生,心里安定了不少,赶紧开口问道。
倒是有一个汪经,是华阴城里有名的富家子弟。
不过这孩子读书不行。
只是和这些读书好的同窗都关系不错,经常请大家吃吃喝喝。
书院先生把情况告诉了老张叔。
老张叔的冷汗下来了。
对上了。
书院里真有这样的富户。
汪经昨天倒是给了我几个题目。
说是他父亲给他的题目,让我帮忙给做一下。
这是题目,我正做着呢。
张栋听见院内的吵闹,也是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这题目有些偏了。
不像往年乡试的题目。
书院先生拿过来,看了一眼,沉思着说道。
老张叔伸着头,看着纸上的几个题目。
虽然他不认识。
但内心却更加焦急了。
又和小道长说的对上了。
真有人让儿子做题!
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
凶兆!
小道长说了富户子弟,说了张栋替人做题。
都给说中了。万一这是乡试的题目怎么办
老张叔急的是原地打转,却苦于自己没有任何办法。
怎么会
那汪经家时代经商,在官场上没有什么背景。
怎么能会买到乡试考题呢
书院先生摇头说道。
老头子,你这是糊涂啊。
张柳氏根本不相信。
书院先生人很正直,说的话很有力度。
就是,爹。我和汪经是好友。
我平常也不少帮他写文章。
从来没有什么事情发生。
张栋说道。
身边都是几个最亲近的人。
可却没有一个相信他的话,让老张叔也是有些动摇了。
莫不是小道长的卦不准
自己以前也不少去道观算命。
可那都是老道长给算的。
还从来没有见过小道长算命呢。
老头子,那小道长能行吗
张柳氏在旁边有些疑惑的问道。
听完这话的老张叔也拿不定主意了。
这可是关系到儿子的前程、性命。
把他急的是原地打转,却拿不出任何办法。
张栋是我书院最优秀的学生。
我不能看着他出意外。
再说如果张栋、汪经出事,我们书院也会被牵连。
我在官场还有些人脉。
不如我托人去打探一番。
书院先生思虑许久,开口说道。
太好了,太好了。
俺就是个普通老百姓,想打听也找不到门路。
那就摆脱先生了。
没有问题最好。要是有问题,我们也好接着想办法。
老婆子,去给先生取点银钱。
老张叔觉得书院先生的建议不错。
书院先生拿着银钱告辞离去。
老张叔在家焦急的等待结果。
过了两天,书院先生又来到了老张叔的家中。
老张哥!
书院先生进屋之后顺手把门给掩上了。
来来来,先生请上座。
有结果了吗
老张叔让张柳氏端上茶,着急的询问。
老张哥,我托县衙的朋友打听了消息。
考题不敢乱打听,不然是要吃官司的。
可我打听到,这次的副主考官倒是真和汪家有些关系。
书院先生说完之后,轻轻的抿了一口茶。
啊,莫非那考题......
听完这话,老张叔不由的警觉了起来。
那副考官发迹前,受过汪经爷爷的照顾。
只是年代久远,知道的人很少了。
最近这段时间,汪经确实是拜会过他几次。
汪经爷爷辈的事。
老张叔不由的恍然大悟。
年代太久远了,所以这关系才没人知道。
先生,汪经去找考官是问考题的事吗
老张叔问到。
这个没处问的,毕竟都是他们两个谈的,没有外人。
不过,今年考题的大致方向,我倒是问着了。
今年的考题确实比较偏。
方向就是张栋前几天拿的那几个题目。
老张叔脸色大变。
韩卫的卦全部都对上了。
现在怎么办
他赶紧把儿子叫来,商量对策。
那日之后,我就把考题做了两份文章。
一份给了汪经,也是还他的人情。
自己留了一份,这份的内容与汪经那一份完全不同。
就算有事,也说不到我的头上。
这张栋倒是个有准主意的人。
好好好,张栋。
你不愧是老夫最得意的门生。
书院老师捋着三绺长髯,满意的说道。
两日之后,乡试开始。
考试完了之后,张栋回家告诉父亲,
乡试考题真的就是那几个题目之一。
又过了些日子,
乡试结果揭晓。
张栋榜上有名。
上上榜,封八品官员,待补。
凶兆转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