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曹髦与钟会在暗处紧锣密鼓地筹备动作,那敏锐如鹰的司马昭,终究还是察觉到了空气中弥漫的异样气息。他深知,钟会与曹髦的异动,犹如潜藏在暗处的利刃,随时可能对他造成威胁。于是,司马昭决定先对钟会下手,以此试探曹髦的反应,看看这两位“叛逆者”究竟有多大的胆量与底气。
一日,阳光透过厚重的云层,洒下几缕微弱的光线,给洛阳城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霾。司马昭以商议军情为由,派人给钟会送去了一封措辞看似诚挚的邀请函,邀请他到自已的府邸一叙。钟会接到邀请后,心中明镜似的,深知这极有可能是一场暗藏杀机的鸿门宴。然而,他那骨子里的傲气与果敢,驱使他决定毅然前往。他倒要看看,司马昭这个老谋深算的狐狸,究竟想在这看似平静的棋局中,走出怎样的一步险棋。
在司马昭那气势恢宏却又透着一股压抑氛围的府邸中,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一般。司马昭高高坐在主位上,身姿慵懒却又不失威严,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神情,犹如一只盯着猎物的老狐狸,眼神中闪烁着捉摸不透的光芒,紧紧地盯着钟会。“钟将军,”司马昭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又清晰,仿佛从幽深的古井中传来,“近日朝中对你的弹劾,可是如雪片般飞来啊,你对此可有什么想说的?”那话语中虽带着一丝询问的意味,却又隐隐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钟会心中猛地一紧,如通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揪住。但他毕竟久经沙场,见过无数大风大浪,脸上依旧不动声色,神色镇定自若。他抱拳行礼,语气诚恳而坚定地说道:“司马公,那些弹劾之词,皆是无稽之谈,纯粹是有人蓄意诋毁末将。末将自追随司马公以来,一心只为大魏江山社稷,对司马公更是忠心耿耿,日月可鉴,绝无半点二心。”钟会说这话时,目光坦然地迎上司马昭的视线,眼神中透露出的忠诚与坚定,仿佛要将自已的真心剖给对方看。
司马昭冷哼一声,那声音犹如寒冬腊月的冷风,带着刺骨的寒意:“哼,忠心耿耿?那你那日为何要公然帮曹髦?你可知道,你这一举动,让我陷入了何等尴尬的境地!”司马昭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愤怒与怀疑,如通两道犀利的锋芒,直直地刺向钟会。
钟会心中暗忖,深知今日若不能给出一个让司马昭信服的合理解释,恐怕难以全身而退。他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言辞恳切地说道:“司马公,那日末将赶到之时,只见贾充竟公然带兵与陛下对峙,场面剑拔弩张,一触即发。末将深知,此事若处理不当,必定会闹得记城风雨,对司马公的声誉和威望造成极大的损害。末将此举,实则是出于对司马公的忠心,一心只为维护司马公的声誉,不想让司马公陷入不必要的麻烦与舆论漩涡之中啊。”钟会说着,脸上露出一副忧心忡忡的神情,仿佛真的是为司马昭的处境而担忧。
司马昭目光如炬,犹如两把锐利的钩子,紧紧盯着钟会的脸,试图从他那细微的表情变化中找出一丝破绽。他就那样静静地看着钟会,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良久,见钟会神色镇定,言辞恳切,没有丝毫慌乱与心虚的迹象,司马昭心中虽仍存有疑虑,但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也不好当场发作。
“希望钟将军真如你所说,一心为大魏,为我着想。”司马昭冷冷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警告,“若让我发现你有任何不轨之心,休怪我不念往日情分,下手无情。”那冰冷的话语,如通重锤一般,砸在钟会的心上。
钟会赶忙再次抱拳行礼,态度恭敬地说道:“司马公放心,末将定当铭记在心,不敢有丝毫懈怠。愿为司马公和大魏的千秋大业,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从司马昭府邸出来后,钟会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受着外界那略带凉意的空气。他深知,自已与司马昭之间的矛盾已经彻底激化,犹如两条相交后渐行渐远的直线,再无缓和的可能。此时的他,心中涌起一股决绝的信念,必须加快行动步伐,否则必将被司马昭这只老狐狸吞噬。他立刻秘密联络那些被他拉拢的将领,在一处隐秘的据点,与他们进行了一番深入的商讨。将领们个个义愤填膺,纷纷表示愿意追随钟会,与司马昭展开一场正面较量,为大魏的正义与尊严而战。
而在宫中,曹髦这边也传来了好消息。郭修凭借着自已的勇猛与智慧,在军中的行动初见成效。那些平日里被司马昭欺压的底层将士们,听闻曹髦欲重振大魏的志向,纷纷被其打动。已经有一批热血忠诚的底层将士,在郭修的引领下,对着曹髦的画像庄严宣誓效忠,愿为复兴大魏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
此刻,洛阳城看似平静的表面下,实则暗潮汹涌。各方势力犹如隐藏在黑暗中的巨兽,正摩拳擦掌,蓄势待发。一场惊心动魄的风暴,即将在这座古老而又神秘的城市中掀起。然而,这场风暴究竟会以怎样的方式爆发?曹髦、钟会与司马昭三方势力又将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各自使出怎样的手段?最终的胜负又将花落谁家?这一切的一切,都如通笼罩在迷雾中的谜团,等待着被一一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