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在郭宝山的陪同之下,两人很快就将结案报告写好了。
郭宝山直接跟着姜东他们两个一起去的。
先是将嫌犯的情况说明,再将案子是如何告破的都一五一十的汇报了上去。
这宗悬案也终于在这一刻顺利结案了。
因为这件事,姜东顿时成为了辖区派出所内一颗闪耀的明星。
年龄差不多的警员总想着过来找姜东取取经,或者就是想让姜东帮忙看看手头上案子的难点。
在大部分人看来,姜东就像是突然开窍了一样,突然之间能力上了好几个台阶一样。
所长办公室门口,姜东的心中一阵忐忑。
结案报告才刚刚交上去不到一个小时,杨所就特地叫自己过来,别是出了啥事吧
姜东心中担心,却还是敲响了办公室的门。
在得到里面人的允许之后,姜东这才从外面走进,同时心中也是一阵好奇。
杨所,您找我
杨海光嗯了一声,先是让姜东将门关上。
这次的案子办的不错,你和孙强功不可没啊。
这一坐下来对方就给与了肯定,姜东倒是放心下来不少。
至少找自己过来不是为了啥坏事。
没什么,关键也是有大家的配合,不然光是靠着我自己是很难解决的。
很好啊,不光能将问题处理的井井有条,还懂得不贪功,实话说,这两次我可是在注意着你呢。
杨所看着姜东:明天市里有个会议,咱们派出所我可以带一个人跟着我一起去,我就是来问问你明天有没有什么安排的。
一听这话,姜东的眼前一亮:没事,我明天啥事也没有。
这可是个机会,当然能要就要。
这一世,姜东可不想再庸庸碌碌的过一辈子了。
说啥也得珍惜机会。
杨海光点点头:那行,明天早上准时到所里,到时候会有车送咱俩一起过去的。
说着,杨海光站起身来,借着打水的机会在姜东的肩上拍了两把。
小伙子好好努力呀,我看你还是很有发展的。
能获得所长的认同,这已经是极其不容易的事。
姜东脸上笑意明显,很快便出了门去。
案子好歹是破了,压在姜东心头的那块大石头也逐渐落了地。
为了讨个好彩头,也为了晚上把自己去市局开会的好消息分享给爸妈,姜东特地在回去的路上买了块新鲜的肉,心里盘算着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好日子。
也够巧的,出门后没多久姜东就碰见了对门的邻居。
印象里对门住的是一家三口,从把孩子怀着的时候就搬来了,现在孩子也到了上初中的年纪了,一条马尾辫干净利落地梳在脑后,眼睛里也满是笑。
见到姜东之后小姑娘客客气气的叫了声叔叔。
姜东唉的一声就算答应了。
不过孩子妈妈好像没看见姜东,还是一副欣喜的样子,跟旁边人说着什么。
姜东也对这一些家长里短的八卦不感兴趣,推着自己的自行车就准备往家走。
谁知才刚错身,耳旁就听见了那女人的声音。
可不是嘛,也是我家男人这些天加班加点熬出来的。总算是把钱凑齐了,家具啥的都置办齐全了,我们就到城里去了,说啥也不能再待在这小地方了。
那你家这老房子可咋整呀
其实我也正为这事发愁呢,这以后到市里生活,啥啥都需要钱,能卖点就是好的,可你说这老房子......
县城里的日子确实一般。
有时候大路一开,左边是筒子楼,右边是开挖野地,这路上跑的,从轿车再到驴车,一应俱全。
在这儿住的有备战高考的未来大学生,也有穷了一辈子的泼皮懒汉,反正是什么样的景色都能见得到,确实不算好地方。
稍微有点钱的就想着买房搬家,这也是人之常情。
可姜东这会儿却是若有所思,脸上很快露出一抹笑来,带着自己刚买的二斤排骨,直奔自家。
晚上,姜东坐在餐桌前,故意将电视的声音调的大了点,生怕让对门听见。
这老房子隔音不好,有时候想说悄悄话,要么把声音降得跟蚊子哼似的,要么就得用这招。
爸妈,咱家里还能拿出多少钱来
老两口子互相对视,一眼又看看姜东:咋突然想问这个了
也没啥,就是随口一问。
姜东说是随口,可那双眼睛却满是真心。
姜东结婚之前家里的帐一直都是母亲陈雅娟在管着,后来虽然被冯晓凤管了一阵子,但老两口子的那份还是牢牢的攥在自己手里。
现在离婚了,这财政大权就又回到了母亲的手里。
陈雅娟大概估摸着:前些日子刚到银行存了五千进去,算上之前的好歹是有个两万,还有就是你这一万我还没给你存呢。
细算下来也有三万了。
姜东盘算着对门那间小破房咋也值不了那么多。
再说人家的新房都买了,肯定不愿意从市里再往县里折腾,稍微往下压压价两万块钱就能拿下。
于是就把自己准备将对面房子买下来的事儿一五一十的说了。
你说啥买房
老两口子呆愣在原地互相对视了一眼,见自家儿子是认真的,陈雅娟赶紧提醒着。
买啥房呀要是以前有小凤在,你们俩要是买房,我跟你爸肯定同意。可是现在......
姜海全也暂时放下了筷子:小东,要是手里有了钱惦记着买房子,我跟你妈没啥意见,可咱也不能买这房子呀。
要说这房子,那还是以前六七十年代留下来的呢。
那个时候可是当领导干部的才能住得起。甚至有几个单元还是当年的团结户,这厨房跟厕所都得挤在一起,房间别提有多小了。
姜东他们家还好点儿,好歹是有个厨房跟厕所,还有两间小屋。对门也就是一间房。
要买就得买新的,不能在这老楼里。
谁知姜东却咬紧了牙关:不行,买新的还不如买这。
未来几年上面对城市建设的事儿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