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快穿:渣男睡醒了 > 第396章 自持清高男11

与此同时,公主府里。
卫沅坐在花园,看着池塘里面的金鱼发呆。
竹云从远处过来:“谢郎君回到太傅府后并未出去,方姑娘差人送了两盘绿豆糕。”
一时间,池塘里的鱼以为是赈灾粮来了,满天的鱼食掉下来。
“绿豆糕……”卫沅知道这个人最喜欢的就是绿豆糕,没想到这么快就吃上了:“你差人去把旧秦王府收拾一下,收拾完了就去太傅府请人吧。”
“是。”竹云领到新差事,立马离开。
竹清用托盘托着一个匕首匆匆赶来,“公主,已经磨好了。”
雪白的手划过匕首,拿了起来。
一打开,磨的已经透亮,卫沅摸了一下刀锋,手指被刺破了。
挥挥手让周围的人都离开,竹清本来还想着包扎,但看着公主又要发疯的样子,赶忙离开。
整个花园空无一人,卫沅用着匕首照了一下自己,喃喃自语道:“若是当真误会你了,我便还你两刀,你若没死,我们以后就好好过日子。”
远处的谢宴,刚吃饱就重重打一个喷嚏,感觉身上越来越冷。
信安急忙把手炉给他,让他到被子里歇息,自己跑去煮药。
方太傅沮丧着回来,跑到陛下面前说了半天,宅子还是那个宅子,只能回来给女儿上上课,让她速度快一点,再不快孩子都要出来了。
结果一回府就听到女儿已经和谢宴见面了,尤其两个人还相谈甚欢,还赠了吃食,顿时心情大好。
……
第二日天还没亮,谢宴就已经起床了,谁让他现在也是个小官,需要去点卯上朝。
看着门口的轿子咂巴了一下嘴,想到卫沅前天晚上送的一盘金叶子,得给自己整一个马车了,要不然天天坐别人的也不是办法。
主要原因,谢宴觉得这个马车不符合自己的气质。
比如,公主府里那个就挺好,暖暖的很舒心。
“谢大人昨天那般诡辩,我儿死的那样凄惨!什么艾斯艾幕,胡说八道!”
刚到朝堂上,赵大人率先发难,昨天被气吐血后,今天强撑身子也要来上朝,势必要为儿子讨一个公道。
皇帝在上面听又是这个问题,只能翻个白眼不语。
谢宴面对指责,只是轻轻一笑,没有半分害怕。
这让赵大人更气了,当即就要参他在朝堂妖言惑众,污言秽语。
这哪是什么才子,分明就是个登徒子!
皇后这边的官员一看他们自己内讧打起来了,纷纷出来踩一脚。
“皇上,赵大人说的有理啊。”皇后眼看下面吵的愈发激烈,忙出来补一刀:“这个谢大人昨天光顾着说了,我们又没有地方求证,当然他说是艾幕就是艾幕。”
没等皇帝说话,谢宴一挥衣袖朗声道:“我从小饱读诗书,自然见识不凡,何来污言秽语?那在座的各位大人都有几个孩子?为何要行淫秽之事?”
众官:……从未见过如此自信之人。
就算是新科状元,天子老师方太傅都不敢说自己饱读诗书,见识不凡。
“你……巧舌如簧。”赵大人又被气了一下,直接跪在朝堂上撒泼打滚。
皇帝看着底下的闹剧,心里暗骂着卫沅,都是她惹出来的祸事,横竖就是个男人,嫁谁不是嫁。
“皇后以为如何处理?”
“嗤!”
皇后捂嘴一笑,本来想趁机让谢宴打道回府,不过他刚刚自信的模样,倒是吸引了自己注意。
“谢大人对自己的才学如此自信,而赵大人一直质疑你诡辩,不如现在作词作诗一首?若作出好的,大家也就相信你饱读诗书,相信这一艾斯艾幕言论。”
此话一出,看热闹的官员纷纷附和。
赵大人哭声戛然而止,本来还想继续的,主要他看见谢宴脸僵住了。
呵呵,露出鸡脚了吧,心里笃定他作不出来诗。
“皇后娘娘有理,老夫今日就听谢大人作一首出来,若是作不出来,还请陛下治他欺君、妖言惑众之罪。”
其实皇帝也看见谢宴僵在下面,他也想试试他是否真的有才华,大手一挥同意了一个提议:“谢大人可否有意见?”
沉默一会,朝堂上也没等到谢宴开口,一时间方太傅脸上也有点难看。
“噗!”赵大人继续出口讥讽:“他能有什么意见,我看就是作不出来。”
“谢大人应当还在……”方太傅立马出来说话,废话,人是他请回来的,要是真做出来,不连带着他也要受罚。
话没说完,谢宴动了一下,重新挂上一抹微笑:“我自然没意见,只不过刚刚在思索罢了。”
“哦,那你思索好了?”皇帝看着他胸有成竹的样子,好奇一问。
想着若是谢宴作出来了,就可以狠狠打皇后的脸,再到百姓中渲染一番,自己的势力不就涨起来了。
若是作不出来正好砍了,给赵大人一个公道,也不用得罪长公主了。
想想,皇帝就觉得自己太聪明了。
“当然!”谢宴往往四周走了走,仔细打量着每个人的表情。
“姓谢的,少在这装模作样!作出来就赶紧说。”几个大老粗被看的不舒服,立即吼了一声。
“好词当然得细细琢磨!”
谢宴说罢,随手指了一个人群中最丑的,也是刚刚叫嚣最狠的:“众人听好!”
“净海空山,绣花枕,人文可喷。抬眼看,狺狺狂吠,敝帚当珍。少识无知童竖子,疾于骨髓爱多嗔。”
“……”
“讥讽嘲嗤多谩骂,云烟散去尽归尘。”
随着谢宴最后一个字落下,朝堂一片寂静。
一些武官还不懂什么意思,尤其刚刚被指的那个,只能扒拉着旁边仅剩无几的文官要翻译。
“噗!”赵大人又是一口老血喷出来,指着谢宴:“你你你!”
“填首词,表意抒心情,琼露醇。”谢宴只是朝他露了一个笑脸,然后望着高座上的皇帝和皇后道:“这首词,臣给他取名为《满江红喷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