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不是很大,一个多小时就逛完了。
刚好到中午,原本的计划是逛完展览一起吃个午饭。
不过顾盼临时接到编辑的电话,编辑约她谈新书的事情。
因为是工作,随晏把顾盼送到对应地址就先行离开了。
随晏离开后,就到遇春堂去吃午饭。不巧撞见了姐姐随曼。
随曼比随晏大四岁,因为对美食感兴趣,所以开了这家遇春堂饭馆。遇春堂的美食和服务都是上等的,普通人通常需要提前一周进行预约。
随晏没事的时候通常都在遇春堂吃,这里有曼姐专门给家里人留的包厢。
随曼是知道随晏今天约了相亲对象,想着他大概率会带人来这里吃午饭,她特意选在中午过来巡店,想看看这位可能是未来弟妹的对象。结果来了却只见到随晏一个人。
不是她这木头弟弟,不会连请人一起吃午饭都不懂吧?就只单纯逛个展览就完了?还是说人家女生逛完展览之后就跑了?曼姐用怜悯的眼神看着他。
随晏看到亲姐的眼神就知道她想多了,下意识解释道:“她临时有工作提前走了。”
但是曼姐还是半信半疑地看着他,问:“关于这次相亲你是怎么想的?虽然说跟顾家联姻对公司业务往来有好处,但这次双方主要目的还是因为你俩年龄合适,想要撮合一下,如果任意一方觉得不合适这个婚事都不会成。”
“没有不合适。”
“所以你是满意的咯?”
“嗯。顾小姐她……总之挺合适的。”
“既然这样你就上点心,主动一点,别到时候人家女孩子跑了。”约个会连饭都没吃上,她这个弟弟真的能娶到老婆吗?曼姐恨铁不成钢。
顾盼跟编辑王月也是约在了餐厅。
王月是她签约以来一直跟她对接的编辑。时间久了就处成了朋友。因为大家都在一个城市,所以平时有事情都会约线下见面聊。
王月来找她主要是因为新书的内容。这次新书主要是写推理夫妇联合破案的故事。在推理上没有什么问题,主要问题出现在推理夫妇日常上。很多读者反馈推理夫妇根本就没有体现出夫妇,完全就是两个一起办案的同事。故事中的人物与人设不符,这对一个故事来讲是很大的弊病。
王月约她出来就是想跟她聊这个事情。像这样的故事要么改人设,要么改内容。不过这本书的人设已经定下来了,而且是一个不错的设定。所以最好是想想怎么把两人的日常写得更好一点,更加符合夫妻日常。
两人就这个问题讨论了一个中午,最终得出结论:顾盼还是单身太久了。
“你也该找个对象了。”得出结论后王月如是说。
作为一个已经生了二胎,儿女双全,婚姻幸福的女人来说,王月是无法理解单身狗的快乐的。说实话,生了孩子之后王月很大一部分个人时间都被孩子占据了,只不过是她乐在其中罢了。
每个人的追求不同,而且不是每个人都能像王月一样遇到好男人和好婆婆的。之前顾盼对于王月朋友圈天天晒老公晒娃的生活是难以理解的,不过她尊重朋友的选择。
而如今自己面临着父母催婚、写作卡文的现状,她想,是时候改变一下了。反正错了也没有什么损失,大不了离了就是。经济自由的好处就是,自己可以选择或体验任何想要的生活。
晚上回到家,顾盼收到了随晏给他发的信息,问她工作的事情怎么样了,顾盼简单回复了一下。
回完之后对方发了个“嗯。”
对话结束。
像极了领导催工作进度。
不知道为什么,顾盼觉得有些好笑。仿佛看到了随晏拿着手机一脸严肃的表情。
其实随晏并没有那么不解风情。
顾盼想起今天上午的约会。一开始确实是有些尴尬。但是她挑起话题之后,随晏都会认真回复。
谈到随晏擅长的领域,他也会侃侃而谈,乐于分享。而在顾盼说话的时候,随晏也会耐心倾听。最重要的是,对于自己听不懂的内容,随晏不会不懂装懂,而是认真请教。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他也不会随意评判。
之前顾盼也不是没遇到过向她示好的男性,只是一听说她的工作是写网文,就自动理解为是不务正业,言语之间带着高高在上的审判。随晏是少有的不带偏见,而且还会花时间去研究她写的书的人。
试一试也是可以的,她想。
于是她给随晏发信息:文件拟好了吗?
随晏:什么文件?
顾盼:婚前协议。
随晏很快打了个电话过来。
“你考虑好了?”
“嗯。”顾盼回道。
“婚前协议我过会儿发给你。”
“好的。”顾盼不知道为什么心情不错,调侃道:“随总,以后请多指教。”
随晏似乎轻笑一声,低沉的嗓音响起:“顾盼,请多指教。”
不是顾小姐,是顾盼,请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