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礼金风波一 > 第一章

礼金风波
第一章
热浪中的暗涌
第一节
发烫的余额
七月的热浪裹挟着蝉鸣,将财务部的玻璃幕墙烤得发烫。赵小林第无数次点开手机银行APP,屏幕上3287.6元的余额在空调冷气里泛着冷光。他的拇指无意识摩挲着手机边缘,直到指纹解锁反复失败,才惊觉掌心全是汗。
工位隔板上方突然探出王姐的脸,保温杯里的枸杞在褐色茶汤中沉沉浮浮。这位工龄二十年的老财务穿着洗得发白的藏青工装,领口别着褪色的工会徽章:小林,听说老张儿子下周六结婚你收到请柬了吗
键盘敲击声戛然而止。赵小林摘下眼镜,镜片上蒙着薄薄的雾气。烫金请柬安静躺在键盘旁,新人的笑容在阳光下刺得他眼睛发疼。上个月母亲在老家摔断腿,住院费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妻子所在的教培机构倒闭,至今没拿到拖欠的工资;房贷还有三天到期,银行的催款短信已经发了三回。
收到了。他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王姐,您打算随多少
这事正想和大家商量呢。王姐拉过折叠椅,金属腿在瓷砖地面刮出刺耳声响,咱们组往年规矩,班组长400,普通职工200。可今早销售部小李说,他们部门现在都随400,说200根本拿不出手。
第二节
香奈儿的质问
隔壁工位传来香奈儿五号的味道,陈姐踩着十厘米的高跟鞋转椅滑过来。她新做的法式美甲敲在赵小林的隔板上,发出清脆的哒哒声:可不是嘛!我大学闺蜜群里,现在结婚随礼没800都不好意思发红包。咱们虽然是国企,但面子上也不能太寒酸吧
赵小林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200元对现在的他来说,已经是从牙缝里抠出来的数字。可要是大家都随400,自己随200,会不会像去年评优时那样,被贴上不懂人情的标签那时他因为没参加部门聚餐,在投票环节被直接淘汰。
胡闹!厚重的文件袋砸在办公桌上,震得赵小林的水杯晃出涟漪。组长刘建军摘下安全帽,露出被压出印子的额头,这位在公司干了三十年的老职工,工装袖口磨得发白,随礼是心意,不是攀比。老张刚进公司时,连报销单都不会填,是我手把手教的。我随400是情分,但年轻人别打肿脸充胖子。
他的目光扫过赵小林发白的指节,语气突然柔和:小林,你上个月说家里有事按老规矩来,别有心理负担。
第三节
食堂的暗流
午休的食堂飘着糖醋排骨的香气,赵小林却味同嚼蜡。王姐、陈姐、实习生小周和他围坐在角落,不锈钢餐盘腾起的热气模糊了彼此的表情。
我觉得刘组说得对。小周捏着塑料勺子,工牌上的实习生标签还没来得及更换,我转正工资才3500,随400的话,相当于三天白干。这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来自偏远山区,助学贷款还有两年才能还清。
陈姐夹起西兰花的手顿了顿:小周啊,职场就是人情社会。去年我儿子升学宴,老张随了300,这回要是只还200,以后怎么抬头做人她压低声音,你知道为什么技术部的张工升得快吗人家光是随礼,一年就要花...
够了!王姐重重放下筷子,汤汁溅在桌布上,老张媳妇跟我说过,孩子们婚礼是贷款办的,根本不在乎礼金多少。咱们组要是因为这事伤了和气,才是真让老张为难!
赵小林盯着碗里凝结的油花,手机在裤兜震动。妻子发来母亲的住院缴费单照片,红色的欠费数字刺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他借口去洗手间,躲在隔间里给发小打电话借钱,却只听到冰冷的忙音。
第四节
喜糖里的温度
下午三点,老张突然出现在财务部。这位总是穿着洗得褪色工装的老工人,今天特意换上笔挺的藏青西装,手里提着印着喜字的塑料袋。来给大家发喜糖!他的笑容里带着几分腼腆,眼角的皱纹里盛满幸福。
发到赵小林时,他悄悄多塞了两颗费列罗:小林啊,听说你最近搬家我侄子开家具厂,缺啥尽管说,成本价!赵小林喉咙发紧,想起去年寒冬加班晕倒,是老张背着他去的医院,在急诊室守了整整一夜。
看着老张远去的背影,陈姐突然开口:说真的,老张这些年帮过咱们不少。就冲这份情,也该多随点。王姐欲言又止,小周低头玩着手机,赵小林把喜糖纸攥出褶皱。
第五节
匿名的利刃
当晚,赵小林在阳台抽了半包烟。楼下夜市的喧闹声飘上来,妻子在卧室辅导女儿写作业的声音断断续续传来。月光照在茶几上的请柬上,他咬咬牙,在红包袋上写下200元,字迹被冷汗晕开。
第二天清晨,财务部炸开了锅。有人在公司论坛发了匿名帖,标题赫然是《惊!财务部随礼竟是全公司最低》。帖子里贴出历年随礼金额对比表,财务部的200元被标红加粗,配文嘲讽:难怪财务部评不上先进部门,连基本人情都不懂!
肯定是销售部那帮人干的!陈姐气得摔了鼠标,上周评优他们输给我们,这是公报私仇!王姐默默关掉页面:吵这些有什么用现在最重要的是...
大家先停一下。刘建军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叠文件,我刚找行政部核实过,公司从未规定过随礼标准。这个帖子,我已经要求信息部删除。他环视众人,目光坚定,我再说最后一次,随礼完全自愿,谁敢给同事施压,别怪我不客气!
第六节
茶水间的耳语
然而,暗流仍在涌动。午休时,赵小林听到茶水间传来压低的议论声。听说赵小林家可困难了,连孩子奶粉钱都要借陈姐说他不懂感恩,老张帮过他那么多次小周是实习生,估计也拿不出...
data-fanqie-type=pay_tag>
这些话像无数根细针,扎得他胸口发闷。回到工位,他发现抽屉里的红包袋不翼而飞,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找遍整个办公室,最后在打印机旁的废纸篓里发现它,上面被人用红笔写着寒酸两个大字。
小周红着眼眶把红包递回来:我亲眼看见销售部的人...她的声音哽咽,赵哥,别在意他们说什么。赵小林接过红包,手指微微颤抖。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面投下斑驳光影,他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话:人活一世,贵在问心无愧。
第七节
深夜的抉择
婚礼前夜,赵小林辗转难眠。妻子默默将存折放在他枕边,上面是她偷偷攒下的3000元私房钱。随400吧,别让老张为难。她的声音带着倦意,妈那边的医药费,我再想想办法。
赵小林抱住妻子,眼泪无声地落在她肩头。月光如水,照在梳妆台上女儿画的全家福上,三个歪歪扭扭的小人手拉着手,嘴角都画着大大的笑容。他的脑海中不断闪回白天的场景:老张递喜糖时的真诚,王姐维护大家时的坚定,小周为他打抱不平时的勇敢。
第八节
暴雨中的奔赴
婚礼当天,暴雨倾盆。赵小林撑着伞站在酒店门口,看着其他同事陆续到来。王姐拎着自家腌的酱菜,说是给老张下酒;陈姐的红包厚度明显超过400,但她悄悄对老张媳妇说:别告诉老张,这是我的私房钱;小周捧着一本手工相册,里面贴满她为新人画的漫画。
雨水顺着伞骨流下,打湿了赵小林的裤脚。他摸了摸口袋里的红包,200元的数字仿佛在发烫。想起妻子的理解,想起同事们各自表达心意的方式,他深吸一口气,向宴会厅走去。
第九节
台上的目光
宴会厅里,水晶吊灯将喜庆的红色渲染得格外温暖。当司仪请新人父母致辞时,老张接过话筒的手微微颤抖:感谢各位亲朋好友,尤其是财务部的同事们。他的目光越过众人,落在赵小林身上,小林啊,你嫂子说,你帮她修的微波炉到现在还能用。
赵小林的眼眶瞬间湿润。原来在老张心里,那些工作中的互帮互助,那些生活中的点滴关怀,比礼金重要得多。他转头看向身边的王姐、陈姐和小周,大家脸上都带着真诚的笑容。
第十节
雨后的光芒
席间,刘建军端着酒杯走过来:小林,知道老张为什么选这家酒店吗他指了指墙上的喜字,这是他表弟开的,菜金打了五折。孩子们用省下来的钱,付了房子首付。
赵小林望着舞台上幸福的新人,忽然释然。礼金不过是一张纸,而那些在困境中伸出的手,那些深夜加班时的陪伴,那些无需言说的理解,才是最珍贵的情谊。
散场时,老张执意要送每位同事一袋老家种的小米。雨不知何时停了,天边挂着一道彩虹。赵小林提着沉甸甸的小米,手机突然收到银行短信:工资到账12876元。他愣了一下,随即想起刘建军前几天说的话:这个月奖金提前发,你家里困难,先用着。
他抬头望向天空,阳光穿过云层,照在手中的喜糖上,折射出七彩光芒。原来这世间最珍贵的礼物,从来不是礼金的厚度,而是人心的温度。
第二章
职场的天平
第一节
数据的重量
周一清晨,刘建军将财务部全员召集到会议室。投影仪亮起,屏幕上赫然是他连夜整理的表格——近五年部门随礼金额与员工绩效、晋升数据的对比分析。
大家看,他用激光笔指着图表,随礼金额与绩效评分的相关系数仅为0.13,与晋升概率的关联度更是趋近于零。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空调外机的轰鸣声。
陈姐推了推眼镜:但人情往来对团队凝聚力...刘建军打断她的话:真正的凝聚力,不是靠红包堆出来的。去年抗洪抢险时,咱们部门全员自愿加班三天,那时有人计较过回报吗
第二节
回忆的重量
散会后,王姐把赵小林叫到茶水间。她从帆布包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刚出锅的糖糕:尝尝,我今早特意做的。咬着香甜的糖糕,王姐缓缓说起往事。
八年前我老伴生病,是老张带头给我捐款。那时候大家工资都不高,可没人犹豫。她的眼神变得柔和,所以啊,礼金多少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份心意。
第三节
深夜的加班
接下来的一周,赵小林主动申请加班整理账目。深夜的办公室只剩他的电脑屏幕亮着,键盘敲击声在空旷的空间回荡。突然,身后传来脚步声——是老张。
这么晚还忙老张递来一盒热牛奶,别太拼,身体要紧。两人聊起家常,老张说起儿子儿媳创业的艰辛,说起自己年轻时的奋斗。赵小林默默把牛奶喝完,心里暖暖的。
第四节
小周的心事
实习生小周最近总是心事重重。赵小林发现她常在午休时躲在楼梯间打电话,声音压得很低。一天下班,他在公司门口遇到小周,女孩犹豫再三,终于开口。
原来她弟弟考上了大学,家里却凑不出学费。赵哥,我本来想多随点礼金,可现在...小周眼眶泛红。赵小林拍拍她的肩膀:别担心,办法总会有的。
第五节
意外的援手
第二天,财务部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陈姐在部门群里发起了一个助学计划,提议大家每月从工资里拿出一小部分,帮助有困难的同事。第一个响应的,竟是平时最看重面子的陈姐。
我想通了,她在会议上说,比起随礼攀比,实实在在帮人更重要。很快,大家纷纷接龙报名,刘建军当场决定从部门活动经费里拨出一部分作为启动资金。
第六节
匿名的温暖
小周收到了一个匿名信封,里面是一叠现金和一张字条:好好读书,未来可期。她哭着找到赵小林,怀疑是他做的。赵小林笑着摇头:这是大家的心意。
其实,他知道这是整个财务部的秘密。王姐负责收集捐款,陈姐联系学校,刘建军协调资金。每个人都在默默付出,却没人要求回报。
第七节
工作的转机
随着助学计划的推进,财务部的氛围悄然改变。大家不再讨论礼金多少,而是互相分享工作经验,主动帮忙解决难题。赵小林的工作也迎来转机,他负责的项目得到了公司的表彰。
颁奖那天,刘建军在台上说:这个荣誉属于整个财务部。是大家的团结互助,让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台下,同事们的掌声经久不息。
第八节
新的规则
在部门例会上,大家一致通过了新的人情公约:不再统一规定随礼金额,倡导用更有意义的方式表达祝福;建立互助基金,帮助真正有需要的同事。
陈姐特意做了块展板,把公约贴在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看着同事们认真阅读的样子,赵小林知道,有些东西正在悄然改变。
第九节
成长的痕迹
小周顺利完成了实习,凭借出色的表现转正。在转正仪式上,她哽咽着说:感谢财务部的每一位同事,是你们教会我,职场不仅有竞争,更有温暖。
她的话,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如今的财务部,不再是冷冰冰的数字世界,而是充满人情味的大家庭。
第十节
未来的期许
夕阳西下,赵小林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城市的灯火渐次亮起。手机收到妻子的短信,母亲的病情已经好转,女儿在学校得了绘画比赛一等奖。
他转身看向身后忙碌的同事们,王姐在教新人做报表,陈姐和小周讨论着工作,刘建军在审核文件。这平凡的一幕,却让他感到无比踏实。
第三章
人情的温度
第一节
冬日的关怀
转眼到了冬天,寒潮来袭。财务部的暖气出了故障,整个办公室冷得像冰窖。第二天一早,赵小林发现工位上放着个暖手宝,还有张字条:注意保暖——老张。
不仅如此,老张还联系了维修师傅,亲自盯着把暖气修好。看着他忙前忙后的身影,大家心里都暖暖的。原来,真正的情谊,都藏在这些细节里。
第二节
生日的惊喜
王姐的生日到了,大家瞒着她准备了一场惊喜派对。小周亲手做了蛋糕,陈姐布置了办公室,赵小林和其他同事凑钱买了条围巾。当王姐推开办公室的门,看到满室的气球和祝福,
tears
瞬间模糊了双眼。
谢谢大家,她哽咽着说,这是我过得最开心的一个生日。这一刻,没有职位高低,没有礼金多少,只有浓浓的情谊。
第三节
困难的时刻
陈姐的丈夫突然生病住院,高额的医疗费让她愁眉不展。这次,不用谁提议,财务部的同事们自发组织捐款。赵小林把刚发的奖金全捐了出来,小周也拿出了一部分工资。
大家的恩情,我记下了。陈姐含着泪说。在困难面前,这个集体展现出了惊人的凝聚力。
第四节
节日的温暖
春节前夕,公司举办年会。财务部的节目是大合唱《相亲相爱一家人》。排练时,大家虽然唱得不算专业,但每个人都格外认真。舞台上,他们的歌声或许不完美,但那份真诚却感染了所有人。
年会结束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饺子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欢声笑语不断。这一刻,财务部就是一个温暖的家。
第五节
成长的礼物
小周考上了注册会计师,这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得知消息那天,整个财务部都沸腾了。大家凑钱为她办了个庆祝会,刘建军还特意写了副书法作品送给她:天道酬勤。
没有大家的支持,我不可能走到今天。小周激动地说。在这里,她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珍贵的情谊。
第六节
退休的不舍
王姐到了退休的年龄。离开的那天,大家特意为她举办了欢送会。办公室被布置得温馨而感人,墙上贴满了这些年的合影。
舍不得大家,王姐红着眼圈说,但我知道,财务部会越来越好。临走时,每个人都和她拥抱,许多人偷偷抹眼泪。
第七节
新的开始
新同事入职,财务部注入了新鲜血液。赵小林主动承担起带新人的任务,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他想起当年老张对自己的帮助,现在,他也要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赵哥,谢谢你。新人小李感激地说。看着他充满朝气的脸庞,赵小林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第八节
不变的情谊
无论人员如何变动,财务部第八节
不变的情谊
无论人员如何变动,财务部互助互爱的氛围始终未曾改变。新来的实习生小李在入职第一个月就感受到了这份温暖——他因急性肠胃炎住院,第二天清晨便在病房收到了同事们轮流熬制的养胃粥,保温桶上还贴着便签:小米粥是王姐的手艺,山药粥是陈姐熬的,记得趁热喝!
老张虽然已经退休,但依然保持着每月一次的财务部茶话会传统。他总会骑着电动车,载着自家种的新鲜蔬菜和自制酱菜,准时出现在办公室门口。大家围坐在一起,听老张讲退休后的趣事,分享工作生活中的点滴。有次谈到随礼话题,老张笑着摆摆手:现在我参加老同事孩子的婚礼,就送亲手写的书法作品,既表达心意,又不会给年轻人添负担。
第九节
传承的力量
三年后的公司年度表彰大会上,财务部再次荣获最佳团队奖。领奖台上,作为新任组长的赵小林展开获奖感言: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位并肩奋斗的伙伴。记得几年前那场关于礼金的讨论,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团队凝聚力,不是建立在金钱的比较上,而是藏在互相扶持的细节里。
他的发言引发了全场共鸣。大屏幕上开始播放财务部的日常记录:小周为加班同事准备的提神咖啡、陈姐耐心指导新员工做报表、刘建军在暴雨天冒雨赶来处理紧急财务问题......这些平凡的瞬间,构成了最温暖的职场记忆。
第十节
永恒的温度
又是一年盛夏,赵小林在整理旧物时,翻出了当年老张儿子婚礼的请柬。泛黄的纸张上,200元的礼金记录依然清晰,但此刻带给他的不再是焦虑,而是满满的感动。他轻轻抚摸着请柬上的烫金花纹,窗外的蝉鸣声与记忆中的重叠,恍惚间又回到了那个改变他职场观念的夏天。
手机突然震动,工作群里弹出新消息:下个月实习生小李的妹妹考上大学,部门准备组织一场助学义卖。赵小林毫不犹豫地在群里回复:我捐出一套全新的财务专业书籍!看着同事们陆续接龙的暖心回复,他望向窗外湛蓝的天空,嘴角不自觉地扬起微笑。
原来,真正的人情往来,从不是冰冷的礼金数字,而是化作春风细雨,浸润着每个人的心田,在时光长河中,延续着永恒的温度。这份温暖,将在财务部继续传递,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职场人,书写着永不褪色的情谊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