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雨骤长安花锦时 > 第17章

第17章
血顺着铁链滴落,在青石板上绽开一朵朵暗红的花。
崔器被悬吊在宫门前的旗杆上,视野所及,尽是黑烟滚滚的长安。
黄朝负手立于高台,身后是垂首不语的文武百官。
他抬手示意,叛军立刻擂响战鼓,沉闷的声响如同丧钟,回荡在残破的街巷。
今日,本王要你们亲眼见证。
黄朝的声音不大,却压得满城死寂:
这大唐的江山,是如何改姓的!
崔器艰难抬头,血痂黏住他的眼皮,视线模糊。
他看见徐九洲缩在人群中,拳头攥得发白,却始终不敢与他对视。
乱臣贼子......
崔器嘶哑开口,声音像是砂纸磨过锈铁:
你屠戮百姓......你不得善终!
黄朝笑了。
他踱步到崔器面前,指尖挑起他的下巴:
善终你信不信,我会长命百岁
说罢,他猛地转身,袖袍一甩,声震如雷:
来人!准备登基大典!
叛军欢呼如雷,文武百官却面色惨白。
礼部尚书颤巍巍上前:
王爷,登基之事,需得陛下禅让诏书,否则名不正言不顺......
黄朝眼神一冷,手起刀落。
尚书的人头滚落台阶,血溅在正大光明的匾额上,蜿蜒如泪。
现在,谁还有异议
满朝寂静,无人敢言。
崔器闭上眼,耳畔忽然响起昔日的长安盛景。
贞观年间,万国来朝。
朱雀大街车马如龙,各国使节俯首称臣;曲江池畔,才子佳人吟诗作赋,盛世风流。
那时的长安,是何等的辽阔雄壮!
一滴泪混着血滑落。
怎么哭了
黄朝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崔器睁开眼,看见黄朝戏谑的目光。
虎贲军的护军,拯救长安的崔器,也会流泪
崔器没有回答,只是死死盯着他。
黄朝不以为意,转身走向龙椅,叛军早已将龙袍捧上。
他展开双臂,任由侍从为他更衣。
金线绣的十二章纹在阳光下晃得刺眼。
崔器,你看好了。
黄朝居高临下,声音冰冷:
这就是你要守护的大唐!
崔器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鲜血顺着铁链滴落。
他看见徐九洲的拳头松了又紧,最终颓然垂下。
徐将军......
崔器嘶哑喊道:
你曾教导我们,军人的脊梁,宁折不弯!
徐九洲浑身一震,却依旧低头不语。
黄朝冷笑:
徐将军是聪明人,识时务者为俊杰。
他缓步走下台阶,来到崔器面前:
倒是你,愚不可及。
崔器突然笑了,血从嘴角溢出:
黄朝,你以为穿上龙袍,就是皇帝了
黄朝眯起眼。
这龙椅,你坐不稳。
崔器的声音很轻,却字字如刀:
天下人的脊梁,你压不弯!
黄朝脸色骤沉,猛地掐住崔器的喉咙:
找死!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报――!
一名叛军慌张跑来:
有戏子在高楼唱曲!
黄朝一怔,冷笑:
唱曲怎么了这么屁大点事也来禀报
话音未落,激昂雄浑的曲声穿透屋檐和砖瓦,穿过人海和宫殿,缓缓而来。
这是......《秦王破阵乐》!
太宗显灵了!
崔器猛地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清儿的身影,清晰可见!
她没走!
她回来了!
百姓纳头就拜,热泪盈眶。
黄朝面色阴沉:
一首曲子而已!哪有什么太宗显灵!
可下一刻,他隐约意识到不对。
第一遍演奏完,文官沉默不语,双目通红。
第二遍演奏完,武将攥紧双拳,号啕大哭!
第三遍演奏完,整个长安陷入一片死寂。
给我将那个唱戏的戏子抓来!让她住嘴!
崔器声嘶力竭:
还在等什么!为了大唐!为了长安!
崔器的嘶吼犹如一道惊雷,在所有人心中炸开!
无数投降的唐军通红着眼,猛地拔出佩刀。
彼其娘之!老子可是正儿八经的虎贲军,还能让这些叛军给欺负了!
弟兄们,给我抄家伙,拼了!
平地起惊雷,从者如众!
整座长安,都开始暴动!
崔器大笑:
哈!哈哈哈!黄朝,你完了!
黄朝的脸色瞬间阴沉:
找死!
他厉声喝道:
备战!
笑声未落,一支羽箭破空而来,精准地射断铁链!
崔器重重摔在地上,却立刻被一双手扶起。
他抬头,看见徐九洲复杂的眼神。
崔器......
徐九洲的声音有些颤抖:
我......
崔器推开他,踉跄站起:
徐将军,现在回头,还不晚。
徐九洲沉默片刻,突然抽出佩刀,狠狠斩向身旁的叛军!
虎贲军!随我杀敌!
沉寂已久的长安,终于爆发出第一声怒吼。
黄朝猛地回头,看见徐九洲带人杀来,目眦欲裂:
徐九洲!你找死!
崔器捡起地上的刀,刀锋直指黄朝:
今日,我要为长安讨一个公道!
战鼓再起,这一次,是为大唐而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