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天幕像是故意卖关子般,刻意停顿了两秒。
一刻不敢将眼睛挪开的皇子们瞬间恼了,本就跟三皇子不对头的四皇子正打算看他笑话,没想到天幕来这一出。
平日里被捧着的四皇子,气得噌一下站起。
但他张开嘴,刚打算骂天幕放肆,就意识到这后世之物,能出现在靖朝,保不齐背后有鬼神操纵。
到嘴边的斥责,只能艰难地咽了下去。
......
庆帝也无语地撇撇嘴,他也根本不晓得儒家里说的啥子玩意,这天幕倒是说啊!
他可不觉得三小子,不想当皇帝。
至于被评论的当事人顾旭雍皱着眉,显然也没明白二十年后的自己,究竟是怎么想的。
但他很快就知道了。
【三皇子顾旭雍秉信《尚书》中提到的以德配天,就是说统治者必须通过道德修养来证明自己配享天命,否则天会通过灾异示警,甚至收回天命,剥夺他的统治者身份,选择更德行出众的赋予天命。】
【看到这里,相信聪明的小伙伴已经明白三皇子的逻辑了。】
【他觉得父皇病重,洛阳还遭此大灾,这不妥妥的属于上天在通过灾异进行示警吗!于是聪明的三皇子决定坐等天收回天命,剥夺亲爹的帝王身份,来选择他这个在皇室宗亲里最最最有德的人,做继任者。】
【尤其是,咱们上一期视频也提到,庆帝在位期间撞上了历史上第二个小冰河时期,那段时间的天灾多得数也数不完,尤其是庆帝在位末期,北方旱灾、南方洪涝、西边蝗灾、东边地动,那可是轮番上阵啊!】
【三皇子默默观察,更觉得这种异常的太灾,跟圣人的以德配天理论符合。】
【简而言之,就是,三皇子他逻辑自洽了!】
【人家那不是没掺和夺嫡。而是等着上天显灵,到时候皇位就啪嗒一下,落自个身上呢!】
【很离谱,非常之离谱。】
【我相信三皇子殿下一定没听说过,天上不会掉馅饼这句番邦谚语。不过他确实没法跨越7623公里读到四百年前在古希腊成书的《圣经》。】
【不过,我认为就算三皇子知道,也不会动摇自己的理念,因为一个是古代先贤留下的著名典籍,一个是不知名番邦商人带过来的外文破书。在自诩为天朝上国未来储君的顾旭雍看来,就是臭外地的来我们大靖朝要饭来了,还妄图传播思想肯定尽是些歪理邪说,有什么能比光辉伟大的儒家思想,更牛掰!听懂,掌声!】
庆帝跟被施了定身咒般,整个人僵在了原地。
他现在认真地反省自己,是不是对儿子们的教育安排有问题。
不仅文化程度极低,就连仅有的文曲星苗子也歪成这样子,眼瞅着都要走火入魔了......
难道真因为他早年战场厮杀,造的杀孽过重
不仅前头生养的孩子一个都没活下来,后头活下来的质量还差成这样!
至于下头的文武百官们在听完天幕两度差点笑出声的那段话,努力地想了好久伤心难过的事情,才没有在陛下面前笑出声,但憋笑憋得肩膀都控制不住地颤抖起来。
这......君权神授那套就是骗骗底层阶级的普通黔首的,怎么还有人真信了呢!
退一万步讲,假如这皇位真能落到最为贤德的人身上,孔孟荀这么多儒家圣人,怎么没当皇帝,还搁那儿坐着驴车周游列国,游说君主呢
他们等着天命降临,自己当皇帝,岂不是能轻松地推行自己的主张。
一劳永逸!
而刚刚被安排教导三皇子的大儒们,脸色惨白,嘴唇颤抖半晌都嗫嚅不出完整的字来。
名声最好的那个,更是羞愧难当,恨不得从殿内找个地缝钻进去。
大儒们都清楚天命天权的概念提出时,是为了约束统治者,也就是君王的德行,希望他们能畏惧天命而修身养德,仁爱百姓。
为了劝阻君王越发仁德爱民,儒家学派还将灾异跟君王德行联系在一起,如果出现灾异就要君王反省自身。
后来,因为理论太过理想化,没有君王愿意采纳。
便慢慢衍生出君权神授来稳固统治阶层的利益,让贫苦的黔首乃至更高阶层的人,逐渐认同能建立国家王朝的人是拥有天命的,天命是不能轻易被推翻的,否则会受到天罚。
但大儒们没想到,三皇子在潜移默化中,真的相信了天的存在。
在一片沉默中,庆帝艰难地完成了自我和解。
他生了二三十个儿子,里面能幸运的有个千古一帝,已经是非凡的成就了。
说不定顾氏一族的灵秀之气,都聚集在未来文治武功都世间一流的顺天圣皇帝身上,所以才会导致其他皇嗣如此......如此难堪大任。
庆帝勉强找到了一个过得去的词汇,试图为三儿子挽尊。
【不过,三皇子尚存理智,没有直接大大咧咧地去建议皇帝赶紧立自己做储君,到时候瘟疫就不用担心了,上天肯定会看到父皇诚意,收回灾异的。】
【但三皇子做了件更蠢的事情,作为最最最仁德爱民的皇子,他得亲自去黔首面前,体现自己德行兼备。他决定去疫区,你没听错,三皇子决定亲自去得疫病的黔首家里,进行慰问!有的时候,我真的怀疑是不是三皇子因为十多岁那次高烧不退,把脑子烧坏了。因为up主真的很难想象尔虞我诈的皇宫里,居然有这么傻白甜的皇子!】
【三皇子真的不知道什么叫疫病吗那是死亡率超高,让人谈之色变的瘟疫啊!】
【三皇子想要,三皇子得到。】
【很快,三皇子就面见了一群被纱布将脸包裹地严严实实,却难掩孱弱消瘦的老年病患,这可把他心疼坏了,必须做点什么,来表示自己的仁爱。】
【三皇子灵机一动,决定给每位病患赏赐十金,让他们带着钱去请医官好好治疗。这还不够,三皇子既然大出血,做了这等好事,自然要好好宣传。他手下的谋士便建议,在王府门口搭个高台,敲锣打鼓地将十金赠送给病患们,这下子全洛阳的黔首,不就都知道他三皇子是行善积德的大好人了吗!】
【不过凡事皆有代价。那么,这次的代价是什么】
【代价就是这群年过半百的贫苦黔首,还没走出王府,就被王府侍卫勒索,走到巷子口就被游侠敲闷棍,还被蒙面匪徒追着砍。最后,无一人生还,死后被没搜寻到金子的愤怒匪徒,扒光衣服丢去了乱葬岗。】
【这件事情除了一位不怕死的诗人,写了首讽刺诗外,知晓的人根本不敢告诉三皇子。】
【毕竟三皇子本意是好的,都是下面人给执行坏了!】
【哎呀!三皇子,有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