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也顾不上心疼钱了。
他一会儿就赶紧把赃物送回去!
【顺天帝抄没这么多赃款,可以说是一波肥了!府库是变得充盈了,但云州的人才储备急需填补。】
【因为云州上下的官员少了大半。尤其是郡守这类要职,管不住掏别人钱袋的手,几乎全都无了。若不是担心高高悬于头顶的铡刀落下,仅存的官吏们被逼出了超强的求生欲,一个个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上值不再闲聊作诗品茗,而是伏案笔走龙蛇,库库干活,工作效率更是翻了三翻。不然恐怕云州府衙的公文,都得堆积成山。】
【但总往死里压榨这批官吏,不是个事儿。】
【顺天帝需要选一批新的官吏,但选适合授官的人才,其实很有讲究的。】
【先秦遵循的是世官制,官职全都是世袭罔替的,权利长期垄断在一批人手中,这绝对无法形成良性发展的。因为阶级固化,你爹是中书令,你就算是个只会阿巴阿巴的傻子,也能当中书令。需要贤能之辈担任的官职,被愚笨的纨绔子弟占据,真正的人才只能散布四方。】
【所以,靖朝接替秦朝统治中原大地后,对选官制度进行了改革,历经两代帝王的完善,形成了察举制的雏形。由地方举荐德才兼备的人才,中央考核后授官。】
【察举制在最开始推行时,肯定是好的。但顺天帝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最大的漏洞:德才兼备是由地方官员来评判的,极有可能被当地世家门阀所操控,使得盘踞一方的世家和掌握大权的官员,因利益驱使,产生更紧密的联结。】
皇帝陛下听到天幕一语道破,他们刚刚拟定的察举制弊病,不由得站起身,目光炯炯地盯着,学识渊博的后世之人切换的画面。
静谧肃穆的佛堂。
跟球般圆润的小人,面前摆满琳琅满目的大鱼大肉,还左拥右抱俩漂亮小人,要她们喂才肯吃。
外头穿金戴银的豪商头顶,冒出了一个气泡框——
[吾儿至孝,居母丧十有八载。]
戴官帽的小人颔首,给了张写孝的字条。
【可以预见,举秀才、举孝廉的初衷就算是好的,但总会有人能
把它执行坏。到那时候,孝就不是孝顺的孝,而是笑话的笑了。】
【察举制是肯定不行了,那顺天帝该如何在云州选出务实勤勉,能插电即用的官吏呢】
天幕抛出了这个问题。
文武百官们纷纷陷入沉思,尤其是耗时耗力刚刚完善了察举制的吏部众人,疲惫的脸上写满哀怨。
天幕但凡早半年出现,他们也不用费老鼻子劲儿,改官制了。
到时候直接抄抄千古一帝的正确答案,岂不美哉
皇帝也用三根手指撑住下颚,微微歪着头,用毛笔在纸上写写画画,但一时间没有太好的思路。
他视线游移,瞥见抓耳挠腮的诸位皇子。
开口道,尔等可有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