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很显然对于这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四皇子来说。
良策良策算是什么玩意
不就是找几个人当官,从母妃亲族里扒拉扒拉,找会写字的人填上不就行了
要是没那么多亲族需要安排,那次一些的位置,就明码标价地卖出去,总有想过把官瘾的人!
四皇子心里这样想,被庆帝问到的时候,正琢磨在母妃宫里用午膳能有什么好吃的。
一个不慎嘴边的话,全呲溜了出去。
庆帝有那么一瞬间,想喝退四皇子让他麻溜地滚,这么荒唐的话说出口,真是丢尽了天地祖宗的颜面!
瞬间没了,继续问其他皇子有无良策的念头。
真怕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揭开这群兔崽子的草包面目。
那丢脸,就真丢大发了!
【顺天帝提出了一个选官制度,也就是我们沿用至今的公务考试。这场极具历史意义的考试,也被称为云州第一届公务员考试。如果来云南旅游的话,小伙伴们还可以去参观下顺天帝举办这场考试,使用的考试院,说不定能沾沾文气。】
【这场考试不同于察举制考察举荐来的人才四书五经方面的才学,而是非常有针对性地考察考生对于律法判罚、官员任免、财政税收、教育外交、军务以及工程建设这些官员日常需要办理的公务是否精通,有无自己的见解。以此来分门别类地遴选合适的官吏。】
【考试时间为两个时辰,总共有一千题。但并不是要求考生全部完整,而是根据自己擅长的公务类别,进行权衡斟酌,该答哪些部分。只有头脑足够清晰的人,才能既取得不错的成绩,同时又展现出自己有别于他人的优势。】
【顺天帝想筛选出的,正是这样的人。在这种考试模式的加成下,原本就务实勤勉适合为官的人,仿佛被拂去灰尘的珍珠般,在一堆鱼目中尤为显眼。】
【顺天帝安排人出的那些题目,就算放到今天,混进公务员考试试题里,也没有一丁点儿的违和感。譬如,分析轮作休耕对作物产量的作用;对河流沿岸农田进行灌溉水渠的规划;针对云州目前的税收财政结构改良;假设云州制造出了能每日织上百匹布的织布机,作为官府如何调控过剩产能等等。】
【这场考试不仅是面向士人,凡靖朝有意愿参加的人,无论是官吏,还是士人,亦或是读过书的平头百姓都可以报名。并且它是华夏历史上,第一场糊名考试。糊名,顾名思义,就是将收上来的答卷进行封糊,同时请专人精心撰写,确保阅卷人看不到考生姓名,也无法通过字迹辨认出卷子是谁写的。】
【这小小的封条,却能极大限度地保证考试的公平性。让通过考试脱颖而出的,都是个顶个的实干人才。】
【云州第一场公务员考试,张榜后,公布被录用了两百九十八人。这张榜单被后世称为千年龙虎榜,官至宰相的就有四人,做到正四品及以上的足足有二十九人,五名弃文从武的考生,最杰出的那位跟随冒顿征战西域,战功封侯。这两百余名考生,四十五人靖史有传,青史留名的足足有百余人,在文学、政治、经济、军事、哲学、算学都出了同时代的领军人物。】
【这届公务考试上榜的学子,后被称为天子门生。】
【其中最为耀眼的自然是状元林汶洵,这位未及冠就发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般宏愿的少年人,为征战四方的顺天帝牢牢守住后方,调度粮草,理事抚民,让黔首得以休养生息,真正做到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顾秦不由自主地瞪圆了眼睛,甚至怀疑是自己耳朵出现问题了。
什么玩意!
天幕刚刚说的叫什么
不是科举取士,不是九品中正制,而是云州第一届公务员考试!
顾秦本以为这是个普通的架空古代世界,在这一刻,他莫名有种穿越到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