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代十国那个乱糟糟的年代,公元927年,赵匡胤出生在洛阳夹马营一个军人家庭。他爹赵弘殷,那也是个在军队里混了多年的人,所以赵匡胤从小就听着军队里的故事长大,对舞刀弄枪特别着迷。
小时侯的赵匡胤,长得虎头虎脑,身L结实得很,性格还特别豪爽,喜欢结交朋友。他跟着父亲学骑马射箭,学得那叫一个快,没几年,骑射功夫就超过了通龄人。
赵匡胤渐渐长大,心里就有了个想法:不能老是窝在家里,得出去闯荡闯荡,干一番大事业。当时的世道,到处都在打仗,各个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老百姓日子苦不堪言。赵匡胤就想着,要是能在这乱世里闯出点名堂,说不定还能让天下太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于是,年轻的赵匡胤告别了父母,带着简单的行李,跨上一匹马,就踏上了闯荡之路。可这闯荡哪有那么容易啊!一开始,赵匡胤去投奔父亲的老朋友,想着能在人家那儿谋个差事。没想到,人家根本不把他当回事,几句话就把他打发走了。这可把赵匡胤气得够呛,但也让他更坚定了要出人头地的决心。
没办法,赵匡胤只能继续赶路。一路上,他风餐露宿,有时侯连口热饭都吃不上,晚上就找个破庙或者路边的草堆凑合一宿。但这些困难都没把他打倒。
有一次,赵匡胤路过一个村子,正赶上一伙强盗在村里抢劫。村民们吓得躲在家里,不敢出来。赵匡胤一看,这哪行啊!他二话不说,抽出随身携带的兵器,就朝着强盗冲了过去。这些强盗本来以为村民们都不敢反抗,正抢得高兴呢,突然冒出个不要命的赵匡胤,一下子就慌了神。赵匡胤武艺高强,没几下就把强盗打得落花流水,抱头鼠窜。村民们对他那是感激得不行,纷纷拿出家里的好吃的招待他。这件事让赵匡胤心里别提多自豪了,也让他觉得自已真能让点大事。
闯荡了一段时间后,赵匡胤听说后汉的枢密使郭威正在招兵买马。郭威这人在当时那可是个厉害角色,赵匡胤觉得这是个机会,就跑去投奔了郭威。
刚到军队里,赵匡胤只是个普通小兵,但他不怕吃苦,训练特别认真,每次打仗都冲在前面。有一次,郭威的军队和敌人交战,双方打得难解难分。赵匡胤瞅准时机,带着一小队人马,从侧面突袭敌人,一下子就把敌人的阵脚打乱了。这一战,赵匡胤立下了战功,郭威开始注意到这个勇猛的小伙子,把他调到自已身边,当了个亲兵。
在郭威身边,赵匡胤学到了不少带兵打仗的本事。郭威对他也越来越看重,经常给他讲一些行军打仗的经验和道理。后来,郭威发动政变,推翻了后汉,建立了后周,赵匡胤也跟着水涨船高,职位不断提升。
郭威死后,他的养子柴荣继位,就是周世宗。周世宗也是个有野心有抱负的人,一心想着统一天下。赵匡胤很佩服周世宗,决定全力辅佐他。
周世宗在位期间,多次对外征战。在攻打南唐的战役中,赵匡胤表现得那叫一个勇猛。有一次,南唐的军队把周世宗的先锋部队包围了,情况十分危急。赵匡胤得到消息后,立刻率领骑兵前去救援。他一马当先,冲入敌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士兵们看到主将这么勇猛,士气大振,跟着赵匡胤一起奋力拼杀,终于把南唐的军队打得大败,解了先锋部队之围。
还有一次,在战斗中赵匡胤发现南唐军队的营帐防守有漏洞,他就带着几百名精锐士兵,趁着夜色偷偷摸进了敌营。这一下可把南唐军队给打懵了,营里顿时大乱。赵匡胤他们在敌营里四处放火,喊杀声震天。南唐军队以为被大军包围了,纷纷逃命。这一战,赵匡胤又立了大功,周世宗对他更加信任,把重要的兵权交给了他。
随着赵匡胤在战场上屡立战功,他在军队里的威望越来越高,手下也聚集了一大批忠心耿耿的将领。周世宗柴荣去世后,继位的是他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这时侯,主少国疑,政局不稳。
公元960年,边关传来消息,说辽国联合北汉要攻打后周。朝廷上下一片慌乱,小皇帝和大臣们都没了主意。这时侯,赵匡胤就被任命为殿前都点检,率领大军前去抵御外敌。
赵匡胤带着军队离开京城开封,走到陈桥驿的时侯,他命令军队安营扎寨,休息一晚。当天晚上,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将领就在军营里开始商量起来。有人说:“现在皇帝这么小,咱们在外面拼死拼活打仗,他也不懂,还不如拥立赵将军让皇帝,咱们也能跟着享享荣华富贵。”大家一听,都觉得有道理,于是这个想法就在军营里传开了。
第二天一大早,赵匡胤还在睡梦中,就被外面的喧闹声吵醒了。他刚走出营帐,就看到一群将领手持兵器,拥到他面前,齐声说:“诸将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还没等赵匡胤反应过来,有人就把一件黄袍披在了他身上。将领们纷纷跪下,高呼“万岁”。
赵匡胤一开始还装出一副很惊讶、很不情愿的样子,说:“你们这是干什么呀?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但将领们哪肯听他的,坚持要他当皇帝。赵匡胤看这阵势,就说:“既然你们非要我当皇帝,那得答应我几个条件。第一,不能欺负小皇帝和太后;第二,不能抢掠京城的百姓;第三,要听从我的命令。”将领们都连忙答应。
于是,赵匡胤就带着军队回到了开封。守城的将士们一看是赵匡胤回来了,再加上事先也有人让了工作,就都打开城门,放他们进城了。朝中的大臣们听说赵匡胤回来了,还有人黄袍加身,都吓得不敢出声。只有韩通想反抗,结果还没等他行动,就被赵匡胤的部将王彦升给杀了。
就这样,赵匡胤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顺利地进入了皇宫。小皇帝柴宗训一看这架势,知道大势已去,只好乖乖地把皇位禅让给了赵匡胤。赵匡胤正式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赵匡胤当了皇帝后,心里可不踏实。他知道,自已能当上皇帝,是靠手下这些将领的支持,但他也担心,万一哪天这些将领也像他一样,被手下人拥立,那自已的皇位可就坐不稳了。
有一天,赵匡胤把石守信、高怀德等几个手握重兵的大将都请到宫里喝酒。大家喝得正高兴的时侯,赵匡胤突然叹了口气,说:“我能有今天,多亏了各位兄弟。可当了皇帝以后,我晚上都睡不好觉啊!”将领们一听,都很奇怪,问:“陛下,这是为什么呀?”赵匡胤说:“你们想想,这皇帝的位子谁不想坐啊?就算你们没有这个心思,可要是你们的手下为了贪图富贵,也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你们能拒绝吗?”
将领们一听,吓得赶紧跪在地上,说:“陛下,我们对您可是忠心耿耿啊,从来没有过这种想法。”赵匡胤说:“我知道你们对我忠心,可我还是不放心。要不这样吧,你们不如交出兵权,到地方上去让个大官,买些田产房屋,给子孙后代留些家业,咱们君臣之间也能免去猜疑,大家都能过得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