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半岛:从脚踩乐玛特开始干翻财阀 > 第8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李哲勋将乐玛特的事情抛在脑后。
这几天时间一直带着韩佑泰和柳载宇推进他的公司改组计划,就这样走完了九月。
十月一日,汉洋大学。
海对面的种花家在放假,作为普通日期的南韩人则该上课上课,该上班上班。
“有多少人?”
师范学院兼音乐学院院长崔浩盯着学校的餐厅负责人。
餐厅负责人将身后的电脑屏幕让了出来,以便于崔浩能看到。
“根据系统的统计,上个月总计有八百三十三名学生,在餐厅就餐超过60次,但总消费记录不超过八万韩元,而且这些学生九成九的饭卡充值记录,都跟他们的消费总额差不多。”餐厅负责人说道。
崔浩闻言,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
“这比每年申请贫困补助的学生最多的时候还多了二十倍,两万多名学生,贫困生占三十分之一,这个占比可不低了呀!”
自从收到了李哲勋的捐款和捐款实施要求后,崔浩马不停蹄的找校长汇报了此事。
校长了解了‘暖心饭卡’的细节和对学校的正面宣传作用后,也非常的感兴趣,立即让崔浩负责此事,就从即将结束的九月份开始统计。
拿到数据之后,崔浩又立刻去找校长汇报。
汉洋大学,校长办公室。
“校长,餐厅的统计数据出来了。”
崔浩面色凝重的将几张A4纸放在汉洋大学校长靳成珉面前的办公桌上。
靳成珉看着眼前A4纸上密密麻麻的名单,也如同崔浩一样不由得深吸了口气。
“居然有这么多啊?”靳成珉感叹道。
崔浩点了点头,说道:“这么多贫困生,校长,您看这个‘暖心饭卡’助学基金,我们还搞不搞?”
“当然搞啊?为什么不搞?多好的正面宣传?人越多,宣传效果越好嘛。”靳成珉诧异道。
“可是这么多的学生,哪怕李哲勋的捐款有十亿韩元,按照每名贫困学生八万韩元的补贴,最多也就坚持三个学期一年半。”崔浩说道。
“甚至明年的新生里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更多的贫困生。”
崔浩本来以为实际人数最多把往年三四十人的贫困生翻个倍,那样就算没有企业家校友愿意追加投入,靠着李哲勋这笔捐款,也能维持个八九年。
足够自己靠着‘暖心饭卡’助学基金的声望,运作几年把职位升上去了,后边断了就不是他的责任了,可现在顶多维持一年半载,甚至更短。
他觉得李哲勋那个用吃苦耐劳的学生充实好员工规模的主意,并不会吸引多少企业家校友参与‘暖心饭卡’助学基金,现在南韩就业环境这么卷,能吃苦的人不要太多。
“万一没有吸引到足够有能力的人参与投入助学基金,而学校每年的福利拨款又远远不够继续维持,到时候我怕...”
崔浩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我怕好评变恶评,毕竟做好事总是会被社会舆论和人心要求的多一些,哪天不做了,反而...”
“升米恩,斗米仇是吧?”靳成珉接着说道。
崔浩猛点头,“对对,就是种花家这句古话!”
靳成珉看着崔浩笑了笑,“崔院长多虑了,这件事你大胆去办,你说的情况不会出现的。”
“啊?不会吗?”
看着崔浩的迟疑,靳成珉是觉得他是冷板凳坐太久了,距离有权有钱的人太远了,认知不清晰了。
学校原本的福利补贴本来就是个面子工程,别的学校搞,你不搞,那才会挨骂。
但这个福利补贴申请的审核没有办法做到很彻底,你还能去学生家里家访观察一段时间不成?
可像李哲勋所说,有人品不行的富裕学生会冒领。
所以不想当冤大头的学校们,又很默契的把这个福利补贴的上限卡的比较低,就审核通过那么些人,然后平分。
靳成珉看着崔浩有些迷糊的表情,看在拿出了‘暖心饭卡’助学基金这个好点子的学生李哲勋,是来自他们学院的份儿上,还是决定提点他一下。
“如果你是城东区的厅长或者区议员,你最看中什么?”靳成珉问道。
崔浩闻言说道:“那当然是选票。”
“拉选票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民众的认可,也就是声望。”
靳成珉点了点头,接着说道:“那你愿不愿意推动资助你的金主们,参与这个‘暖心饭卡’助学基金项目,然后在公开演讲中,作为你的竞选宣言获得数以十万计的大学生支持?”
崔浩闻言一拍大腿,“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经校长这么一点拨,崔浩突然发现了他小看了‘暖心饭卡’助学基金带来的声望有多大作用了。
光想着自己升个职,却忽略了有权有势的人比他更看重声望。
“这件事,不仅要搞,还要大搞特搞,知名度越高,吸引到的权贵就越多,我会联络一些区厅和议会的老朋友,他们一定有兴趣参与进来。”
“而且我会让学校媒体公关部全力支持你,争取短时间内形成舆论风暴,不能温水煮青蛙,让别的学校有样学样跟我们打擂台抢走风头。”
靳成珉说着拿起桌上茶杯抿了一口,思虑片刻,接着说道:“我会让学校的财务也特批一笔钱参与进去,作为校方非常重视学生生活状态的表示。”
“等第一批贫困补贴费用给贫困生发下去,就组织媒体公关部的老师们去各大社交平台曝光‘暖心饭卡’助学基金。”
“用最短的时间霸屏各大社交网站,老师数量不够,就去雇佣网络写手。”
“总之一句话,要让所有人听到‘暖心饭卡’助学基金这个项目,就想到是汉洋大学首先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去做这项福利事业的。”
“这一波风头,我汉洋大学出定了。”
汉洋大学作为一所私立大学,就算是所海内外知名的理工类大学,但在南韩,地位还是远不如那些国立大学。
“借着‘暖心饭卡’助学基金,汉洋大学要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下次高校交流会,靳成珉感觉自己的名牌,说不得能和一众国立大学的校领导们,一起放在第一排的席位了。
“尤其是发起这个项目的四年级学生李哲勋,要给他大力宣传,要树立我们汉洋大学的典型特点。”
靳成珉接着说道:“等这个‘暖心饭卡’人尽皆知,别的大学是必然会效仿的,不管是出于利益还是名望。”
“那么相比于以后别的学校跟风组织,李哲勋这个即将毕业为了感恩母校捐款,照顾同学的在读学生,无疑是更吸引人眼球的。”
“而且这个李哲勋的家族企业不是要破产了吗?给他加上去,我们南韩的民众就是喜欢同情比他们悲惨的人。”
“现在的影视作品里,主角不得个癌症,或出个车祸引人泪目,根本没人看。”
靳成珉说完站起身,走到窗户边看着来来往往的学生,接着说道:“我们自己的校报也要适时跟上,大大方方的承认这件事,加强学生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
“再把李哲勋同学捐款的摄影记录在餐厅的公共电视上播放。”
“校外报社媒体传播的问题,你就不用管了,等我跟区厅和议会的老朋友谈妥了,他们清楚该做什么!”
崔浩听着靳成珉侃侃而谈,不禁感叹要不说人家是校长,他是个冷板凳院长呢。
这么一件事情他就想到了给自己升个职,校长就能考虑的面面俱到,将利益最大化,拉近权贵关系,提升名望。
“等这个李哲勋正式毕业了,就给他颁发荣誉校友徽章,把他放进学校的名人堂。”靳成珉补充说道。
崔浩点了点头,‘暖心饭卡’要是真的做到了在南韩大学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作为方案细节的制定者李哲勋,是有资格进名人堂的。
汉洋大学,媒体公关部。
权幼琳放下了手中的话机,电话是校长亲自打来的,告诉她以后她就是媒体公关部的部长了,让她组织全部部门师资力量配合师范学院院长崔浩的‘暖心饭卡’助学基金项目宣传。
虽然还没有正式的文件,但校长发了话,那就是板上钉钉了。
权幼琳怎么也没想到,她就是配合崔浩院长做了一个学生捐款的记录,并把学生的捐款方案整理了一下,提交给校长。
自己就变成了媒体公关部的部长,自从去年上任部长退休后,几个副部长已经你争我夺的抢了大半年了。
作为一个没人脉没背景的普通老师,在基层岗位十几年的权幼琳,别说部长了,副部长她都没奢望过。
如今一步登天,差点在安静的办公室笑出声来,不过紧接着权幼琳就意识到,多大的收益就面临着多大的挑战。
自己要是把事情搞砸了,那自己这个媒体公关部部长没准儿就变成口头上临时的了,以后还会被几个副部长穿小鞋。
“权部长,在吗?”
正在权幼琳思索着该怎么把事情做好,把部长职位落袋为安时,一声突兀的呼喊出现在媒体公关部安静的办公室。
办公室内的老师们纷纷抬头,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媒体公关部哪有姓权的部长?
“权幼琳权部长,在不在?”
崔浩再次在门口大声呼喊道。
权幼琳闻言深吸了一口气,从工位抬起头并举起了手,“崔院长,我在呢!”
话音一落,办公室内的老师们顿时面面相觑,尤其是几个副部长老师,都怀疑自己幻听了。
“你怎么还坐在普通工位?校长不是给你升职成部长了吗?怎么没搬到部长工位?”崔浩说道。
权幼琳闻言,一时不知道说啥,总不能说,挂了校长电话她愣了好久吧。
好在崔浩也不在意这点细枝末节的小事儿,接着说道:“算了,不管这个,先跟我到会议室开会,校长对‘暖心饭卡’的宣传提了很多要求,我们得好好合计合计怎么展开。”
“几个副部长也过来听听,我们任务量很重,都了解了解。”
“对了,把休假的老师都给我叫回来,不允许任何理由搪塞不回。”
崔浩说完自顾自的转身离开前往会议室。
随着崔浩的脚步声远去,媒体公关部的办公室瞬间鸦雀无声,几个四五十岁的副部长,齐刷刷看着权幼琳这个三十岁出头的新任部长。
权幼琳深吸了口气,说道:“副部长都跟我去开会,其他人联系休假的老师立刻返岗,回不来的就不用回来了。”
说完权幼琳迈着步子率先向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