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小刘子思考了一下,最终咬咬牙道:殿下,奴一定做到!
楚峰点点头,拍了拍小刘子的肩膀。
这三千柄燧发枪,他要用来更新神机营的装备。
大明神机营,所用的武器还是火铳,远比不上燧发枪。
他们经过专业的火器训练,一旦给他们换装,战斗力定然会有飞跃式的增长。
视察了一圈,满意的楚峰便打道回府。
他这边心满意足,却是不知道整个朝堂都因为他早朝时候的举动炸开了锅。
众大臣人心惶惶,尤其是长孙无忌一系的官员,更是如临大敌。
虽然唐朝,还未有党政,更多是世家的力量,但也是有一个个小团体的。
长孙无忌一系的官员,刚开始还义愤填膺,要去天牢找长孙无忌,却被狱卒拦下来。
后来他们思考解决的办法,商量着商量着,就想歪了。
他们想到长孙无忌一向是亲魏王而远太子,怀疑太子趁着监国的时机打击报复,这才会小题大作,直接下狱长孙无忌。
这个猜想让他们惊慌不已,连忙派人传信给皇帝。
除了他们之外,于志宁、孔颖达和杜正伦作为陛下钦点的太子老师,这几日都被太子拒之门外,已经很生气了,听说太子今日闯祸,当即气得要去东宫找太子。
但又一次被拒之门外,根本见不到太子的面。
于是,气到发昏的三人联名上奏弹劾太子,派遣使者送往洛阳。
太子当庭击杀使者,这种事情鸿胪寺卿唐俭也是第一次遇到,长孙无忌又被下狱,无奈之下,唐俭也只能写了一封奏折,送往洛阳。
其余在长安的官员,打听到好多大臣都在弹劾太子,知道这是一个在皇帝面前露脸的好机会。
要么独立上奏,要么联合弹劾,派遣信使送往洛阳。
一时间,长安的城门不断有信使出发,络绎不绝,长安百姓引为奇谈。
洛阳行宫。
李世民面色阴沉地看着面前桌子上摞的比山还高的奏折。
此刻,他又是愤怒又是失望。
之前被太子气到昏过去,再次醒过来之后,他是真的想过要废太子了。
但是,又想想,皇后去世前,拉着他的手,叮嘱他废太子慎重。
加上这些年,太子虽然行事荒诞,但是处理政事尚可,于是最终还是打算给太子一次机会。
他托病让太子监国,又带着魏王李泰来到洛阳。
就是想看看,太子监国成效如何,同时也考察一下李泰究竟能否承担太子之责。
结果,这才半个多月,太子居然就捅出了这么大的篓子。
杀吐蕃使者,下狱长孙无忌,简直荒唐!
气愤的李世民一把将面前的奏折山推倒,厉声道:
明日摆驾回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