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只问敢勇什么意思 > 第二十一章
萧澜景回到东宫那日,天气格外的阴沉。
连绵细雨下了十几日没停,昏暗的天色让人忍不住心烦意乱。
宫人们跪了一地,却无人敢抬头。
萧澜景周身笼罩着一层难以接近的寒意,比秋风更刺骨。
那双总是捉摸不透情绪的的眼睛里,如今变得空洞无神。
他缓缓的走过长廊,在经过崔流筝住过的偏殿时,还是忍不住停下了脚步。
推开门,一阵呛人的灰尘扑面而来。
梳妆台上还放着半盒没有用完的胭脂,床榻边摆着她常穿的软底绣鞋,窗户上系着她自己做的木头风铃。
随着她推开门带起来的风,发出了清脆的声响。
一切仿佛都没有变,仿佛住在里面只是暂时离开。
但只有萧澜景清楚,崔流筝再也不会回来了。
萧澜景伸手触碰风铃,木头带着些许凉意。
他忽然想起去年生辰,崔流筝在这窗前站了一整夜,只为等他回来吃一碗长寿面。
而他当时在做什么?
在崔晚乔的别院听曲赏月,直到天亮才不紧不慢的回来。
“殿下……”老太监捧着奏折小心翼翼靠近,“礼部递了折子,问崔大小姐该如何处置?”
“崔晚乔?”萧澜景轻笑一声,眼底却结着冰,语气也变得阴狠起来,“把她送进军营充妓,那些年轻的壮劳力一律送去边关参军!还有崔氏一族永远不得入京!”
老太监惊得手抖,小心翼翼的劝道:“这……崔大人毕竟是……”
“抗旨者,斩。”
短短五个字,让老太监再也不敢出声说些什么了。
夜深时,萧澜景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叹了口气起身后,从暗格里取出了一个锦盒。
里面静静躺着那封被撕碎后又歪歪扭扭拼凑完整的和离书。
这些冰冷的东西可以修复,但两人之间的感情却再也回不到曾经的模样了。
「立书人崔流筝,情愿立此和离书,与萧澜景解怨释结,从此不复相见……」
指尖抚过娟秀的字迹,在“一别两宽”处狠狠颤抖。
当初她是以怎样的心情写下这些字?
是解脱?是痛楚?还是……对他早就失望,根本不在乎了?
一滴水渍在纸上晕开,萧澜景怔愣的摸着脸,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泪流满面了。
但所有的一切都是被他亲手毁掉的。
曾经的他亲手打碎她小心翼翼捧来的真心,如今却对着几片碎纸追悔莫及。
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皇帝皱眉看着消瘦的萧澜景,犹豫半天问道:“边关那边传来了急报,西域那些蛮夷最近有些蠢蠢欲动,你可愿领兵前去平复?”
朝中的大臣们都震惊的面面相觑,不敢说话。
毕竟西域蛮夷非常阴险狡诈,战场十分危险,如果一不小心中了圈套,那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可萧澜景却郑重的跪下接旨:“儿臣愿意。”
他需要一场战争,要么战死沙场,要么……杀光所有思念。
离京那日,秋风卷着枯叶拍打着铠甲。
萧澜景最后望了一眼京城的城门,忽然想起很多年前,崔流筝曾站在这里,目送他去西山围猎。
那时她提着食盒追了半里路,跑的小脸红扑扑,就为了给他塞一包自己亲手做的杏脯。
“殿下路上吃,我做了很多……”她喘着气,鼻尖冻得通红。
而他随手将杏脯赏给了侍卫,自己一口也没吃。
如今想来,那大概是他此生最后一点,触手可及的温暖。
西域的风雪格外猛烈,狂风呼啸着像是能把人吹跑。
萧澜景不要命地冲在最前,哪怕伤痕累累,鲜血染湿了盔甲也毫不在意。
有次深夜被蛮夷偷袭的时候,众人来不及撤退,只能迎难而上。
而萧澜景也因此中箭坠马,他望着深色的夜空,脑海中浮现的竟然是崔流筝为他包扎伤口的样子……
她总爱在纱布末尾系个小结,说这样不容易散。
“阿筝……”他因为伤口发炎引起高热,神志不清的念叨着,“帮我拿金疮药过来包扎好不好……”
士兵们都面面相觑,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
哪还有什么太子妃?不是早就和离了吗?
但没人敢问,只是低着头守在旁边帮萧澜景换药,就这样听着他喊了一夜崔流筝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