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覆春池 > 第32章

第32章
你说朕背信弃义,实在不耻,那尔如何
科举取士乃是取忠义之人,铮铮铁骨不畏强权之人,你连这点胆识都没有还入什么仕途,为什么官!
池长青闻言只觉如五雷轰顶,他踉踉跄跄走过去捡起那份文章,认出那正是自己写过的那篇批评国事的文章。
陛下明鉴,池长青慢慢跪下,手捧文章,泪流满面。他知晓自己仕途就此断送,从此科举取士与他再无半点可能。既未承爵又不能参加科举,他这辈子就算废了。
但说到底他是大岳人,他饱读圣贤书是要为君主献策,是要让山河清明,国泰民安。
愚自三岁开蒙,十岁入国子监读书,愈今十余载。仆读史乃知前朝事,读礼乐乃晓谏言之道,读《中庸》知臣下事君,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
鄙虽才学寡陋,但从不惜此身,拓锦狼子野心,其既可灭北狄,亦可撕毁盟约南下取岳,求陛下务必加以防范,万不可被其迷惑啊——
说罢以头戗地,头破血流。
有两位认同池长青观点的举子也都扑通跪倒,其余人则偷偷观瞧着皇帝脸色做壁上观。
皇帝见池长青如此也微有动容,但一个小小的举子都敢在背地里如此妄议他的决策,若不加以震慑,他的皇威何在还如何坐稳这江山!
他看了眼殿下站立众人拂袖而去。
那两位举子将池长青搀扶起来,将他送回侯府。
一朝梦断。
池长青推开祠堂大门,望着阿娘的牌位,扑通跪了下来,口中喃喃:阿娘,儿不孝,儿食言了,儿对不住娘,阿娘......
他一落地,爹便外出打仗,记忆中并无严父,只有慈母。
那时家贫,家中唯一男丁又生死不明,族中人欺他们孤儿寡母,夺了他家田产不说还把他们娘俩赶出家门。
是他阿娘宁氏咬破手指写下血书,带着他走了一天山路去了县里告状,这才夺回房舍跟一亩薄田。
又是宁氏卖了薄田送他去县里读书。
池长青知道家里穷,休沐时不敢回去,帮着私塾先生做事以求能得一顿饭食。
直到有一日,邻里找上来,说宁氏吐血了。他这才知晓阿娘为了省钱,夏秋吃野菜,春冬便是野草、树皮、草籽、麸皮和糠。她白日里纺布,积劳成疾,这一病便再也没能起来。
池长青跪在母亲床头,发誓自己一定要高中进士,让她过上好日子,娘你放心,你的病一定会治好的,我要给你找京城最好的大夫......
傻孩子,娘供你读书......可不是为了自己享福,宁氏指了指织机上那匹布,努力挤出一丝笑,束脩已经备好了,还有笔墨也莫要节省,最最重要是你的身子,别总喝粥......
她抬起头望着门外,我要去找你阿爹了,儿啊,你独自在这世上万事一定要谨慎,要好好活着......
宁氏走后没多久,池长青阿爹就衣锦还乡了。
他家的祖产和田地全都回来了,可他阿娘却再也回不来了。
他爹带着他上京,娶了郡主,封侯加爵,封号竟然是平宁二字。
他被送入国子监读书,所有人都以为他是庶子,都不知道宁氏其实是原配,也不知道还有宁氏这么个人。
池长青想到这儿,颤抖着掏出一块磨的发白的粗布,那是他从束脩上偷偷撕下来的一角,多年来一直贴身带着。
祠堂上供满牌位,烛火通明,祠堂中,池长青扑倒在地,身子抖得似一片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