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人群重新聚拢时,苏晚秋的鼻腔突然涌出鲜血。她仰着头,听见秘典在包里发出嗡鸣——这是解锁新功能的征兆。
快用这个。李桂芝递来一团毛线头,用这个止血。
棉线塞进鼻孔的刹那,苏晚秋眼前炸开一片金光。秘典在她脑海中自动翻页,浮现出节日营销策略六个大字:买三送一、福袋抽奖、限时折扣...每个方案都配着详细流程图。
玉梅!她抹了把鼻血,去扯红纸写促销海报!
当晚九点收摊时,苏晚秋数钱的手在发抖。九百零三十六元!接近于普通工人两年的工资!她颤抖着翻开秘典,发现磁带销售那章已经完全褪色,而新增的服装零售章节里,节日营销词条正闪着金光。
妈,尝尝这个。她掰了块刚买的奶油蛋糕。
苏晚秋自己咬了一口,突然皱眉:怎么没味
苏晚秋这才发现自己的味觉消失了。她机械地吞咽着蛋糕,仿佛在嚼一团棉花。秘典角落浮现一行小字:副作用新增——短暂性味觉丧失。
返程路上,周玉梅和张建军落在最后。军大衣下,姑娘冻僵的手突然被独臂军人攥住,塞进他温暖的腋下。
玉梅...张建军的声音比平时低了八度,我...我托战友弄了张缝纫机票。
周玉梅的眼泪砸在两人交握的手上。蝴蝶牌缝纫机,凭票供应,黑市价炒到三百元。
寒夜里,苏晚秋望着远处工地的探照灯,那里正在建造深圳第一座高楼。她摸了摸失去味觉的嘴唇,想起秘典上的警告。代价越来越大,但停不下来了——霓虹深处,1982年的春风正在酝酿。
---
春节前夕,寒风裹挟着咸腥的海水气息,从门缝里钻进来。苏晚秋缩了缩脖子,手指冻得发僵,却仍紧握着剪刀,沿着粉笔线精准地裁开一块靛蓝色的布料。
妈,这块料子够做五条和服腰带吗她抬头问道。
李桂芝正伏在缝纫机前,手指灵活地转动着布料,针脚细密如鱼鳞。她头也不抬:省着点用,边角料还能做盘扣。
苏晚秋点点头,继续裁剪。三天前,郑裕成引荐的日本客商山本一郎突然造访她们的小作坊,对李桂芝手工制作的盘扣惊叹不已。那些精巧的蝴蝶扣、琵琶扣,在山本眼里简直是艺术品。他当场签下一笔订单——五千件和服腰带,一个半月交货。
阿秋,你说这日本人真会付钱吗李桂芝压低声音,手里不停,我听说外商的单子最容易跑单。
郑先生担保的,应该没问题。苏晚秋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也没底。她偷偷翻开秘典,想看看有没有关于外贸交易的提示,却发现今日解锁的三条信息已经用完——1982年严打经济犯罪的警告赫然在列。
她合上本子,揉了揉太阳穴。最近秘典的限制越来越严格,每天只能查看三条信息,超限后甚至会听到奇怪的幻听——昨天她就隐约听见有人在喊深发展股票涨了,可现在是1982年,深圳连证券交易所都没有!
姐!苏朝阳风风火火冲进来,鼻尖冻得通红,村支书带人把电线剪了!说咱们占用祠堂搞资本主义,破坏年俗!
苏晚秋手里的剪刀咔嚓一声剪歪了。
什么!李桂芝猛地站起来,这批货月底就得交,没电怎么赶工
苏晚秋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早就料到会有阻力——自从她招了十五名返乡过年的打工妹,租下村祠堂当临时车间,村里就流言四起。有人说她搞地下工厂,更有人造谣她和港商不清不楚。
朝阳,去把张大哥叫来。她沉声道。
十分钟后,张建军大步迈进院子,军大衣上沾着雪粒。听完情况,他独臂一挥:跟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