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香港的霓虹灯比苏晚秋想象中更加刺眼。
她站在弥敦道的街头,仰头望着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耳边是叮叮车的铃声和此起彼伏的粤语吆喝。身旁的李桂芝紧紧攥着她的手,眼睛却忍不住四处张望——这座城市的繁华,远超她记忆中的上海滩。
晚秋,这里......李桂芝的声音微微发抖,比画报上还要热闹。
苏晚秋点点头,心跳如擂鼓。她怀里揣着那本未来行业秘典,指尖微微发烫——自从踏入香港,秘典的页面便不断浮现新的信息,仿佛被这座城市的能量激活。
郑裕成派来的助理阿玲带着她们穿过拥挤的街道,直奔旺角布料市场。
苏小姐,郑先生吩咐了,您需要什么面料尽管挑,费用记在公司账上。阿玲微笑道。
苏晚秋深吸一口气,踏入市场。眼前是望不到尽头的布料摊位,丝绸、雪纺、蕾丝、羊毛呢......五光十色的面料在灯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她轻轻翻开秘典,指尖划过最新浮现的一行字:1982年香港流行面料:醋酸纤维、闪光缎、提花乔其纱。
她停在一个不起眼的摊位前,目光落在一卷银灰色的布料上——触手冰凉,却又柔软如丝,在灯光下泛着微妙的金属光泽。
这是什么料子她轻声问。
老板抬眼打量她,用粤语回答:新到的醋酸纤维,日本进口的。
苏晚秋心头一震——这正是秘典上提到的未来流行面料!她强压住激动,装作随意地问:多少钱一米
三十港币,不讲价。
李桂芝倒吸一口凉气——这价格抵得上内地工人半个月工资!但苏晚秋毫不犹豫地点头:我要十米。
阿玲惊讶地看了她一眼,但没多问,爽快地付了钱。
回酒店的路上,苏晚秋的手指一直摩挲着那块面料,脑海中已经勾勒出至少三套设计。李桂芝低声问:这料子这么贵,真值得吗
妈,这料子明年会风靡全球。苏晚秋压低声音,我们得抢在别人前面。
---
香港时装周的会场设在半岛酒店,水晶吊灯下,衣着光鲜的宾客举着香槟杯低声交谈。苏晚秋穿着自己设计的改良旗袍裙——靛蓝真丝面料,腰间缀着母亲亲手盘制的银蝶扣,在人群中格外醒目。
这件设计很特别。一个带着美式口音的女声在身后响起。
苏晚秋转身,看见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女人,约莫三十岁上下,穿着利落的白色套装,手里拿着笔记本。
谢谢。她礼貌地点头,努力让自己的英语听起来不那么生硬。
我是丽莎·卡特,《Cosmopolitan》亚洲区编辑。女人微笑着递上名片,你的设计融合了东方元素和现代剪裁,很有辨识度。
苏晚秋的心跳漏了一拍——《Cosmopolitan》!这本杂志即将在全球掀起女性独立与时尚的革命浪潮!
我叫苏晚秋,来自深圳。她稳住声音,这是我的母亲,李桂芝女士,她才是真正的裁缝大师。
丽莎饶有兴趣地打量着李桂芝:你们的作品让我想起五十年代的上海时装,但又多了些现代感。
李桂芝局促地笑了笑,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的盘扣。苏晚秋趁机从包里取出提前准备的英文版设计册:丽莎女士,这是我们的其他作品,如果您有兴趣......
丽莎翻看几页,眼睛一亮:这些廓形很有潜力!她合上册子,突然问,你们有兴趣接受采访吗我想做一个关于中国女性新兴设计师的专栏。
苏晚秋的呼吸几乎停滞——这是打入国际市场的绝佳机会!她强压住狂喜,镇定地点头:当然,这是我们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