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李桂芝的咳血来得毫无征兆。
苏晚秋正和女工们讨论广交会展台设计,突然听见仓库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她冲进去时,母亲已经扶着墙滑坐在地上,指缝间渗出的鲜血在靛蓝工装上洇开刺目的暗红。
妈!
县医院走廊的日光灯管嗡嗡作响。主治医师摘下听诊器,尘肺病晚期并发症,需要进口抗生素,他递来的处方单上,德国产头孢哌酮钠几个字后面跟着天文数字般的价格。
多少钱苏晚秋的指尖在纸面上留下汗渍。
一支三百二,一个疗程至少十支。医生叹了口气,现在医疗改革,进口药全自费了。
周玉梅倒吸一口凉气:三千二!这么贵!
药房窗口排着长队。苏晚秋攥着处方单,听见前面两个病人家属的对话:...第三制药厂的扑热息痛又涨价了听说要搞什么市场化...
玻璃窗后的工作人员头也不抬:没货,下周再来问问。
这是救命药啊,怎么会没货呢
嚷嚷什么全市就华侨医院有配额。
苏晚秋站在病房窗前,看着母亲在药物作用下昏睡的侧脸。点滴瓶里的普通抗生素缓缓滴落,像在嘲笑她的无能为力。
晚秋...周玉梅轻轻推门进来,手里捏着张皱巴巴的电报,香港那边...
纸条上的数字让苏晚秋眼前发黑——算上汇率和走私风险,香港黑市药价还要翻倍。
建军哥去筹钱了。周玉梅咬着嘴唇,把缝纫机押给信用社...
苏晚秋猛地摇头。那台缝纫机是张建军用全部转业费买的,是他们的结婚信物。她翻开账本,红笔圈出的流动资金栏只剩可怜的四位数——刚交完工商罚款,厂里根本拿不出这么多现金。
暴雨中的友谊商店门可罗雀。苏晚秋浑身湿透地站在经理办公室,看着对方慢条斯理地检查样衣。
工艺不错,但款式太前卫...经理摸着下巴,这样吧,八十块一件,我全要了。
什么苏晚秋猛地站起来,成本都不止一百二!
苏厂长,现在是什么行情经理嗤笑着翻开账本,医疗改革后,谁家不囤点救命钱他意有所指地看了眼医院方向,你不也从那来的吗
病房的消毒水味更加刺鼻了。李桂芝在睡梦中咳嗽,枕畔又多了几点猩红。苏晚秋用湿毛巾擦拭母亲额头,突然发现床头柜上多了个保温桶——掀开盖子,鸡汤的香气扑面而来,底下还压着张字条:好好吃饭。
她捧着字条发愣,护士突然推门进来:308床家属,预缴费用不够了。
账单上的数字触目惊心。苏晚秋翻遍所有口袋,还是差一大截。
同志,能不能放宽几天
医院不是慈善机构!护士不耐烦地敲着通知单,明天中午前不补足,就要停抗生素了!
走廊尽头的公用电话排着长队。苏晚秋机械地拨通一个个客户电话,得到的回复不是资金周转困难就是下次合作。最后一个电话接通时,她几乎不抱希望了:王科长,是我,苏晚秋。
正要找你呢!外贸局的王科长声音异常热情,林总刚从我这儿离开,他愿意高价收购你们厂股份——二十万买六成,现金支付!
听筒在掌心变得滚烫。二十万!不仅能付清药费,还能还清贷款...但代价是交出鸿霓的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