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温婉清抬眼,对上柳氏那双看似温和实则锐利的眼睛,眉眼沉静:夫君说府外还有事,便先走了。
哦~柳氏拖长了语调,点了点头,渊儿是侯府世子,自然还是应当以事业为重。既然他有事,那你们娘俩也早些用膳,累了一天,早点歇着。她说着便站起身,我就是过来看看你们,既然都好好的,我也就放心了,我先回院了。
送走了柳氏,温婉清脸上的那点客气消失殆尽。
而回到自己院中的柳氏,脸上的笑容也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阴沉。事情似乎有些脱离了她的掌控。
她坐在铺着锦垫的椅子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吟片刻,唤来心腹嬷嬷,压低了声音吩咐:去仔细打听打听,今日顾寒渊带那娘俩去了何处,都见了什么人,说了些什么话,事无巨细,一一回来禀报。
那嬷嬷躬身应下,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柳氏一人,烛火跳动,映得她脸上的神情越发晦暗不明。
夜色渐浓,柳氏院中的烛火却烧得正旺。
心腹嬷嬷躬身立在下方,语速平缓地回话,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惊动了窗外的夜风。
回夫人,老奴使人去问了,只探问得知,世子今日是带着少夫人和小小姐去了城外的护国寺。三人是自个儿走上去的,车夫和小厮都在山下候着,山上具体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就实在打探不出了。嬷嬷顿了顿,补充道,不过,赶车的说,回来的一路上,车厢里头......很是安静,气氛似乎不怎么好。
护国寺柳氏端着茶盏的手几不可察地一顿,随即又若无其事地呷了一口。那地方......她眸光微闪,里面盛着让人捉摸不透的深意。
安静气氛不好这可不像顾寒渊平日的性子。
是温婉清说了什么,还是顾寒渊察觉了什么
柳氏放下茶盏,盖子与杯沿碰撞发出一声轻响,在这寂静的屋子里显得格外清晰。她脸上的温和笑意早已消失无踪,只余下一片冷凝。
知道了。她淡淡地应了一声,声音里听不出喜怒,却让那嬷嬷不由自主地将头垂得更低了些。
往后,大公子那边院里的动静,你亲自给我盯紧了,他见了什么人,去了哪里,特别是......查了什么,事无巨细,都要即刻报与我知晓。万不可出任何纰漏。
是,老奴明白。嬷嬷连忙应下,不敢有丝毫怠慢。柳氏挥了挥手,示意她退下。
屋子里又只剩下柳氏一人。她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眼神锐利如鹰隼。顾寒渊,我的好继子,你可千万别让我失望,也别逼我......做出让你后悔的事情来。
与此同时,顾寒渊的书房也亮着灯。
他并未如对温婉清所说那般,真的有什么府外事务要处理。此刻,他正坐在书案后,面前摊开着几本自己亲生母亲嫁妆铺子的账册,眉头紧锁。
白日里在护国寺,那老方丈虽未明说,但句句禅语似乎都意有所指,再加上团团那无忌的童言,以及温婉清那冷淡到近乎绝望的态度......一桩桩一件件,像是一根根细小的针,扎破了他过去那层自以为是的平静。
他开始怀疑,开始回想,开始试图从蛛丝马迹中寻找真相。可这侯府,就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处处都是继母柳氏经营多年的人手和眼线。
他试着旁敲侧击地问过几个府里的老人,可那些人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就是满口称颂柳氏的贤德。
今日,他不过是想找个借口去账房翻看旧档,就感觉暗地里至少有两道视线在跟着自己。那种如芒在背的感觉,让他心中警铃大作,行动也变得越发谨慎起来。
他不动声色地合上账册,将其放回原处,仿佛只是随意翻阅。起身吹熄了灯,屋内陷入一片黑暗。顾寒渊站在黑暗中,眼神却比窗外的月光还要清亮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