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大师所言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顾云韵真的没死!
唯有她,才知他曾为柳叶逼她下跪!
三日之期一到,顾云韵便下旨收回丹书铁券。
同时昭告天下:摄政王妃顾氏薨逝,不日将归葬燕国故土。
这一次,李轩明未再阻拦,沉默地看着宫人移走顾云韵的尸身,依依跟随灵车,一路护送回燕国故地。
自他认定当今太后即是顾云韵后,每日便借公务之名入宫求见,更搜罗天下奇珍——夜明珠、羊脂美玉......千方百计想见她一面。
她却一律以凤体违和拒之门外。
李轩明深感挫败。
隆冬已至,北疆苦寒,物资匮乏。
匈奴南下,烧杀掳掠边民。
顾云韵破天荒地召见了李轩明。
王爷于北疆匪患,作何打算
李轩明却只贪婪地凝视她的双眸——太后与顾云韵容貌迥异,唯这双乌黑明澈的眼眸,如出一辙。
王爷!顾云韵声音染上薄怒。
臣愿领兵北上,剿除匪患!李轩明收回目光,沉声道,然臣有一请,若太后应允,臣即刻领旨出征。
顾云韵蹙眉:何请
李轩明单膝跪地,语带卑微:若臣凯旋......小言......可否予臣一个......赎罪之机
殿内沉寂良久,就在李轩明以为石沉大海时。
顾云韵清冷的声音传来:可。
李轩明能位极人臣,凭的不仅是幼帝孱弱,更是赫赫战功。
他五岁习骑射,造诣登峰造极。少年随护国将军南征北战,三朝元老皆言其为大周柱石。
在百姓心中,他是一代战神,只是性情暴烈。
近年诸国尚安,他久疏战阵,然盔甲长枪日日擦拭,闲暇亦与部下切磋武艺。
这样的人,骨子里渴望着战场,从无退缩。
顾云韵派他出征,不止因他在诸国的威名。
更因唯有他离京,她与皇帝方能培植势力,拉拢朝臣。
李轩明岂会不知故离京时,城中仍留精锐。
北疆匈奴蓄谋已久,战事胶着。
前几月,顾云韵按兵不动,只日日与皇帝研习兵法。
直至李轩明将最后精锐尽数调往北疆。
她寻到太后的父亲,前朝威名赫赫的战神。因功高震主,被先帝流放岭南。
李轩明虽远在北疆,朝中大事仍需他首肯。
顾云韵遂以凤体欠安,思父心切为由,将老战神接回京城。
战事绵延,三载未归。
李胤在朝政上展露的天赋日益显著,许多事已无需顾云韵提点,便能处置得当。
顾云韵虽无子嗣,经年相处,亦视李胤如己出。
朝臣见即便无摄政王坐镇,李胤亦能将国事打理得井井有条,心思渐活。
太后之父虽退隐多年,军中威望犹存。除却李轩明死忠旧部,余者皆被李胤不动声色地收拢。
这意味着,李胤手中已握有能与李轩明抗衡的军力。
然要彻底扳倒根基深厚的摄政王,仅凭此尚不足,何况调动边军的虎符仍在李轩明手中。
又两年过去,李胤已颇具帝王威仪,再非闻李轩明之名便瑟缩的孩童。
这日,顾云韵久违地听到系统警示:宿主,请注意李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