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离婚后的第三年,我爸妈见我始终是一个人,终于急了。
饭桌上,他给我夹了一筷子菜,
晚晚,人不能一辈子活在过去。你李叔家的远房侄子,从部队转业回来的,人很正派,见见
我放下碗筷,声音很平静:爸,我现在挺好的。
他叹了口气,没再勉强。
我知道,他们是为我好。
这两年,他明里暗里安排的相亲局,没有十场也有八场。
有大学老师,有机关干部,也有生意做得不错的。
他们都很好,客气,有礼貌。
他们会跟我聊经济,聊文学,聊时事。
但我总觉得隔着一层什么。
他们看我,是看孟厂长的女儿,红星厂的厂长。
他们的客气里,带着衡量与盘算。
经历过高建,我对这些东西,过敏。
但却有一点例外,这几年我办公室里,总有些细微的变化。
桌上的茶杯,每天早上都用热水烫过一遍。
窗台那盆快要枯死的君子兰,不知何时被人换了新土,重新抽出嫩绿的叶子。
坏掉的台灯灯泡,我还没来得及报修,第二天就悄无声息地亮了。
这些事太小了,像空气里的尘埃,我注意到了,但从未深究。
我以为是细心的秘书,或是勤快的保洁。
直到那天,我爸又提起一个人。
厂里技术科那个周明,你觉得怎么样
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模糊的影子。
开会时,他总是坐在离我最远的角落,不爱说话,只埋头记录。
但每次我提出一个关于生产的技术难题,第二天,一份详细的解决方案就会工工整整地放在我的办公桌上。
没有署名,但我认得那笔迹,像用尺子量过一样,方方正正。
技术不错,人太闷了。我评价道。
我爸看了我一眼,闷才好。
会说的不如会做的。你办公桌那个抽屉,上次卡住了,你李叔说,是周明早上悄悄去给你修好的。
我的心,轻轻跳了一下。
原来是他。
从那天起,我开始留意周明。
我发现他开完会,总是最后一个走,会顺手把会议室的窗户关好。
我发现食堂打饭,他总排在最后,从不跟年轻人抢。
我发现下雨天,他会把自己的雨伞,悄悄塞给没带伞的年轻徒弟,自己淋着雨跑回车间。
他就像厂区里一棵沉默的树,一直在那里,你平时不会注意,但当你需要遮风挡雨时,一抬头,他就在。
那天,市里开会,结束时已经晚上九点,下起了倾盆大雨。
我的车在半路抛锚了。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手机也没电了。
我坐在车里,看着雨水冲刷车窗,一种久违的无助感将我包围。
就在这时,一束自行车灯光穿透雨幕,由远及近,最终停在了我的车旁。
车窗外,一个人披着雨衣,正在敲我的玻璃。
我摇下车窗。是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