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向阳之路:从东海到天山 > 第2章  第一个任务,复印机战争
头上的安全帽压得我脑门有点发紧,那股子工业味儿好像钻进了头发丝里,怎么都甩不掉。
张姐的脚步快得像装了马达,我拖着箱子在后面小跑,轮子在水泥地上磕得啪啪响,听着都心疼。
“行政部到了。”张姐总算停下来,推开一扇玻璃门。
里面几张桌子拼在一块儿,文件堆得跟小山似的,空气里飘着一股油墨和旧纸张的味儿,比外面那工业味儿稍微好闻点,但也没好多少。
张姐走到她靠窗的桌子后面坐下,哗啦一下拉开抽屉,拿出个文件夹拍桌上。“林晓阳,这是你今天的工作。”
我赶紧凑过去,把那顶碍事的安全帽摘下来抱在怀里。
文件夹里是厚厚一沓文件,封面上印着几个大红字:“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复印?”我有点懵,就这?这跟我想象中高大上的央企工作好像不太一样。
“对,复印。”张姐眼皮都没抬,手指敲了敲文件封面,“五百份。”
“全厂人手一份,明天早会前,必须放到各部门负责人桌上。”她终于抬起眼,那眼神跟刀子似的,在我身上刮了一遍。
“半小时内搞定。复印机在走廊尽头那间小屋子。”
“半……半小时?五百份?”我怀疑自己听错了。那沓文件看着就有好几十页!
“怎么?有问题?”张姐眉头一挑,声音冷飕飕的,“流程就是流程。
后勤保障,讲究的就是一个‘快’和‘准’。耽误了安全规程下发,就是耽误安全生产,这责任你担得起?”
“没,没问题!”我赶紧抓起那沓文件,沉甸甸的,像抱着块砖。
我转身就往外冲,差点被自己绊一跤。这工装裤子也太长了!
走廊尽头那间小屋子,门虚掩着。
推开门,一台老大的复印机杵在那儿,占了小半间屋子,嗡嗡地低鸣着,像个随时要打嗝的怪兽。
机器旁边堆着几大摞白花花的复印纸。
我扑到机器前,手忙脚乱地掀开盖子,把那份操作规程小心地放上去。
心里默念:祖宗,你可千万别出幺蛾子!
“嘀——”按了开始键,机器吭哧吭哧响起来,一张张白纸进去,带着字儿的纸哗啦啦吐出来。
我松了口气,还好还好。
刚复印了十几份,速度还挺快。我正盘算着半小时五百份也不是不可能……
“咔哒……咔…咔咔咔……”
机器突然发出一阵怪响,像卡了口痰,接着彻底没声了。
吐纸口那,一张纸可怜巴巴地卡了一半,上面的字都糊了。
“不是吧?!”我头皮一麻,扑过去拍机器,“喂!醒醒!别这时候掉链子啊!”
我使劲按停止键,再按开始键,机器像死了一样,一点反应没有。
屏幕上跳出个红色的提示框,里面一个墨盒图标在闪,旁边还有个小叉叉。
墨盒?墨没了?还是坏了?
我急得团团转,汗都下来了。这才几分钟?五百份?半小时?完蛋了!
我冲回行政部办公室,张姐正拿着电话在说事,语气严肃。
我抱着那摞没复印完的原件,硬着头皮等她挂电话。
“张姐……那个,复印机,它…它好像…出问题了。”我声音有点抖。
张姐放下电话,扫了我一眼,又看了一眼我怀里那点可怜的成果。“什么问题?”
“它…它不动了,提示好像是墨盒……”我越说声音越小。
“墨盒?”张姐眉头拧成了疙瘩,“备用墨盒在机器下面的柜子里,自己换。”
“换…换墨盒?”我傻眼了,“我…我不会啊张姐。”
“不会?”张姐的声音猛地拔高,办公室里其他两个埋头干活的人吓得都抬起了头。
“复印机不会用,墨盒不会换?你大学学什么的?幼儿园老师没教过你动手能力吗?”
我脸上火辣辣的,感觉所有人都在看我笑话。
“对不起张姐,我…我这就去试试。”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扭头又往复印室跑。
柜子里果然有两个墨盒,包装还没拆。
我抠了半天才把旧墨盒拽出来,那玩意儿黑乎乎的,沾了我一手墨。
我手忙脚乱地把新墨盒往里塞,可怎么都塞不到位,机器就是不肯认。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感觉后背都湿透了。
脑子里就一个念头:完了完了,死定了。张姐那眼神,能把我直接钉墙上。
“干嘛呢丫头?跟这铁疙瘩较什么劲?”一个带着点笑意的男声在门口响起。
我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样回头。
是个穿着蓝色工装、戴着同款黄色安全帽的中年男人,脸膛黑红,眼角有笑纹,胸前工牌上写着“陈卫国”,部门是“技术科”。
“陈师傅!”我差点哭出来,“复印机…墨盒…它不认……”我举着沾满墨的手,指着那台罢工的机器,语无伦次。
陈师傅走过来,瞅了一眼:“嗨,小毛病。这老家伙,脾气比我还倔。”
他让我靠边,自己蹲下去,对着那墨盒槽捣鼓了几下,又“啪啪”拍了两下机器外壳。
“行了,你再试试。”
我半信半疑地按下启动键。
“嗡……咔哒……哗啦哗啦……”
机器活了!白纸顺畅地进去,印好的文件哗啦啦地吐出来,速度比刚才还快!
“陈师傅!您太厉害了!”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谢谢您!真的谢谢您!”
陈师傅站起身,拍拍手上的灰,笑道。
“谢啥。都是同事。这破玩意儿,就得这么治它。下次再罢工,照着它关键地方使劲拍两下,比啥都管用。”
他指了指那堆快速增高的复印件。
“后勤这活儿,看着不起眼,可厂子里这根血管通不通畅,全指着你们呢。油墨啊、纸张啊、这机器啊”
“哪个环节卡了壳,前头生产就得跟着难受,安全规程发不下去,那更是要命的大事。丫头,好好干,别小看了手里这点活。”
“嗯!我记住了,陈师傅!”我用力点头,心里那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还有点暖乎乎的。
送走陈师傅,我盯着那台不知疲倦吐着纸的复印机,听着它单调的哗啦声。
血管?张姐说安全是天,陈师傅说后勤是血管。
这铁疙瘩吐出来的每一张纸,真能连着前面那些轰隆隆响的钢铁巨兽?能连着张姐说的“半个中国的发动机”?
我拿起一张刚印好的纸,上面“安全生产责任制”几个黑体大字格外醒目。
管它呢,先把这五百份祖宗伺候好再说吧!我深吸一口气,油墨味好像也没那么难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