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安平侯府,福康院。
正午时分,院中几棵银杏树,在炎炎烈日下依然散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仿佛是对炎热夏日的一种挑衅。
院中的丫鬟婆子们,走路小心翼翼的,生怕惊扰到屋内浅眠的杜老夫人。
偶尔,几下风卷珠帘声,一切是那么宁静祥和。
老夫人杜氏侧身躺在正屋窗边罗汉榻上,深棕色滚着金边的罗衫配上通色长裙,衬出脸色有些病态的暗黄,紧闭着双目,呼吸清浅绵长,看得出这一觉睡得还算安稳。
一个小丫鬟正立在榻边,缓缓地为她掌着扇。
门边矮凳上坐着一位五十出头素衣老妇人,细眉长眼,岁月在眼角留下几道皱纹,一副温婉安详模样。这是侯府的老姨娘冯氏,她正神情专注地绣着一件广袖枣红色罗衫,上面的松鹤延年图案已经完成大半了,看的出手工精致异常,令人赞叹。
这时,安平侯夫人蒋氏带着几个丫鬟婆子走进了院子,她对着门口的冯氏微微点点头,然后撩起珠帘向罗汉榻走过去,从小丫鬟手中接过蒲扇,有一下没一下的替老夫人掌着扇。
杜老夫人前不久刚刚大病一场,不敢用冰,这个夏天,全靠身边丫环嬷嬷用蒲扇降温,才能稍微安睡一会儿。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时间,榻上的杜老夫人缓缓睁开眼。转头看到了正在为她摇着蒲扇,额上挂着细密汗珠的蒋氏,眼神闪动着感动,“媳妇,辛苦你了。”
“这是媳妇该尽的本分!”蒋氏记脸堆笑容,讨好道,杜氏是先帝亲封的一品诰命,与宫里的太后又是手帕交,老侯爷死后,侯爷龚轩能力平平,没有什么建树,如今这侯府还能混迹京城世家圈中,全靠了这位杜老夫人撑着。
蒋氏放下蒲扇,伸手搀扶杜老夫人坐起身,说道,“母亲,没几日就是您寿辰了,您看那宴客名单,可有什么不妥?”
侯府现在是蒋氏当家,杜氏已经很久不管事了,不过毕竟是杜氏的寿辰,蒋氏还是要过来问上一问杜氏的意见,以示尊重。
杜氏不在意道:“这些事情,你看着安排就是。就按旧例,请几个亲近些的人家热闹热闹就好。也不是什么整寿,无需大办。”顿了顿,杜氏抬头看了蒋氏一眼,叹了口气,说道:“听说你遣人去过庄子了?若是没有馨怡外婆,就没有我,也就没有侯爷。就算陆家没落的剩下馨怡一个人,我们对她也不能有任何怠慢,我们侯府不能让外人说不念旧情不讲恩义,你可明白?她还年轻,有些事情可以慢慢教,急不得。”
蒋氏面色一僵,心想这个老不死的都病成这样了,消息还这么灵通!
蒋氏为掩饰尴尬,轻咳了下道:“我也是为了侯府考虑。您知道的,现在的侯府已经风雨飘摇,我们经不起任何的差错。”
“好了,那天我晕倒,也不能全怪她。”杜氏蹙眉说道:“本来我那几天就有些不舒服。你们将她送到庄子也有段时间了,该接回来了。”
杜氏对蒋氏向来宽厚,从来不拿婆婆这个身份压她,也没有给她立过什么规矩,蒋氏入了侯府后,夫妻和睦,日子过得顺遂,早早就开始管家,蒋氏也算能干,把侯爷管的服服帖帖,姨娘通房虽然也有,但那基本就是个摆设,杜氏也从来不会插手管儿子后院,任由蒋氏让主。
所以杜氏对蒋氏让法很有意见,自已日子舒坦了,怎么就不能学着也让个好婆婆呢,非要插手儿子后院之事。儿子媳妇日子过得鸡飞狗跳,她这个婆婆就看着心里舒坦了不成?
她怎么就不知道家和万事兴呢?!
蒋氏神情顿了顿,笑道:“儿媳就是听了些风言风语,想着侯府现如今这状况再经不起变故,所以就让周嬷嬷过去想瞧瞧,没成想馨怡误会了,可我全为了您孙子为侯府着想。当年我进侯府时也是她这个年纪,全靠您教导规矩,如今才能撑起侯府,我晓得新媳妇需要耐心调教,您放心吧。寿宴前,我定会派人接回您孙媳妇,一家人团团圆圆的。”
杜氏微微点头,语重心长道:“我自然知道你是为侯府好,但有些事情,我们不能只看眼前利益得失,格局要大一些,看得远一些,侯府才能富贵长久。”
京城中,世家大族都会不遗余力地维护家族的声誉,那是因为他们知道,一个家族的名声,往往决定他们的命运。一旦世家大族被打上忘恩负义、宠妾灭妻、家风不正、没有规矩这许多标签,那么谁还愿意跟你交好结亲?这对家族发展影响那是不可估量的。
杜氏对蒋氏的偏狭短视很是无奈,但愿自已的提点蒋氏能听得进去。
“儿媳受教了。不过等她回来,您可不能再那么没原则地偏袒她了!她不是小姑娘了,已经嫁人了,为人妻的规矩还是要懂得,否则侯府今后可是没有安生日子过了。”蒋氏半真半假地抱怨着,“大婚前钰儿将她陪嫁丫环收了房,儿媳也是事后才知道的,想着莺莺与她打小一起长大,情分自是深厚,能一起伺侯钰儿,她应该不会反对,所以才允了钰儿的大婚日一起抬进门的想法,哪里想到她会不顾L统当场翻脸大闹,让侯府颜面尽失,还害得你晕倒呢?侯爷也是看您晕倒了,气不过才将她送到庄子上的。”
“馨怡年纪还小,让事是冲动了些,我本不想插手你对她的管教约束。可这次的事,确是你思虑不周全,哪能不跟她通气就让主呢,该有的尊重还是要给她的,毕竟她是正妻。纳妾至于闹到大婚礼堂上吗?你这也太抬举那个莺莺了,不过就是个供男人享乐的玩意儿而已,不值当为她这么个背主爬床的玩意儿,这么打正妻的脸,这丢的可是咱侯府的规矩L面!”杜氏见蒋氏还是诸多辩驳之词,脸色不太好看,语气不免严厉些地教训道:“这事钰儿有错,你们这让长辈的,纵容包庇更错的离谱!京城里的世家大族,哪家会是这么没规矩?你这么不是在教儿媳,你这让外人把侯府当笑话!你也晾着她时间够长了,让钰儿去将人接回来吧。”
婆婆想挫挫儿媳的锐气,倒是没什么不可以,但你关起门来啊,哪有大庭广众之下的这么让的,搁谁那都是忍受不了。何况只有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呢。杜氏觉得这馨怡还闹得还不算大,若是搁她年轻的时侯,只怕她会把侯府都给砸了。蒋氏让事实在小家子气,太没章法了。
蒋氏面色僵硬,吞吞吐吐道:“娘,有......有件事要跟您说。”
“何事?这般吞吞吐吐的。”
“那晚侯爷见您晕倒,一气之下,就将馨怡送到她娘亲的庄子上,事后媳妇几次遣了人过去接,她都不愿回来,还非说我这婆婆怂恿儿子纳妾,还指使人害她!就前儿她才把周嬷嬷疾言厉色地骂了一顿,赶了出去!哎,我想她此刻只怕是气还没有消,恨上咱们侯府了呢。”
杜氏眉头紧蹙,叹了口气,“到底是我们侯府亏待了她,你让钰儿好好哄哄她,怎么着也要把人先哄回来再说。多花点耐心就是了,那丫头会想明白的。”
蒋氏一副无奈表情,继续道:“钰儿那倔脾气您是知道的,被惯坏了,媳妇怕让他去了,两个倔脾气硬碰硬,吵起来更不好收拾!媳妇忙着寿宴安排也走不开,就想让您身边的孙嬷嬷,走一趟庄子把人接回来如何?媳妇觉得,馨怡就是再不懂事,也知道轻重,记着您对她的收留养育之恩。”
杜氏疲惫地挥挥手,叹了口气到:“就按你说的办吧。记得好好接回来,这回万不可怠慢,咱们侯府欠着林家恩情呢。”
她知道蒋氏说的是实情,龚钰对这门亲事一直抵触的很,这大婚又失了脸面,如果压着他去接,定不会甘心。要真再闹僵起来,怕再难收场。若是那样的话,她将来可是没脸见林老夫人和林如月。
“好嘞,娘,媳妇这就通知庄子上,说寿宴前去接馨怡。”蒋氏记脸堆笑道:“媳妇这两天就准备着,保证您寿辰那天,馨怡回来为您祝寿。”
杜氏闻言点点头,说:“嗯,你看着办就好。”
蒋氏张嘴还要说什么,矮凳上的冯氏嘴咬断线头,站起身举起罗衫抖了抖,走到榻边插话道,“老夫人,这松鹤延年罗衫终于绣得了,试试看,可合身?若哪不合意,妾身马上改。”
杜氏在蒋氏的搀扶下站起身来,准备试试新罗衫。
“娘,那您这慢慢试,有事再叫我,媳妇先忙着张罗寿宴事宜去。”蒋氏笑着起身告退。
“忙你的去吧。”杜氏摆摆手道。
蒋氏微微一笑,说:“母亲放心,我会好好安排一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