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天花板的毒药 > 第一章

雪是午夜开始下的。
起初只是细碎的盐粒,敲在窗上沙沙作响。到了凌晨两点,已变成铺天盖地的鹅毛,无声地吞噬着城市。当第一缕灰白的天光艰难地穿透厚重的云层和依旧狂舞的雪片时,市局刑侦支队长高远深一脚浅一脚地踩进松林街17号那个被警戒线围起来的小院。积雪已没过脚踝,每走一步都发出令人牙酸的咯吱声。
小院不大,被积雪覆盖得像一块巨大的奶油蛋糕。一栋两层高的旧式联排别墅沉默地矗立着,红砖墙在雪幕中显得格外孤寂。报案的是对街早起扫雪的邻居王大爷,他哆嗦着指向别墅二楼一扇黑洞洞的窗户:高…高队长,就是那间!窗帘拉着,灯也没开…我叫了半天门,一点动静没有!老叶他…他从来不这样的!他作息准得像钟!
高远顺着他的手指望去。二楼左侧的房间,深蓝色的厚重窗帘严丝合缝,透不出半点光亮。与隔壁几家窗户上凝结的冰花和屋内隐约透出的暖黄灯光相比,这扇窗死寂得如同墓穴。一股不祥的预感,像冰冷的蛇,缠绕上高远的心头。
叶文山。市环境监测中心首席毒理分析师。一个低调、严谨到近乎刻板的老知识分子。高远和他打过几次交道,都是协助侦办涉及环境污染或投毒的重案。老叶那双手,能在最复杂的样本里分离出致命的蛛丝马迹,他的报告就是法庭上的铁证。他这样的人,怎么会卷入这种清晨的寂静恐慌
钥匙!高远朝后面吼了一声。技术开锁的队员立刻上前。冰冷的金属工具插入锁孔,细微的咔哒声在寂静的雪院里格外刺耳。
沉重的实木门被缓缓推开。一股混合着陈旧书籍、尘埃和一种难以言喻的、类似苦杏仁的微弱气味扑面而来。屋内暖气似乎开得很足,与门外的酷寒形成强烈反差。玄关处的地板光洁如新,没有多余的鞋印。高远的目光扫过客厅:陈设简单,一尘不染。沙发靠垫摆放得棱角分明,茶几上连一丝水渍都没有。
报案的王大爷被拦在警戒线外,高远只带了痕检老刘和法医秦岚上楼。楼梯是木质的,铺着深色地毯。高远走得很慢,锐利的目光扫过每一级台阶、每一寸扶手。地毯很干净,只有他们三人新踩上去的湿漉漉脚印。
二楼走廊同样整洁得过分。尽头就是那扇紧闭的、属于叶文山书房兼卧室的房门。门把手是黄铜的,冰凉。
高远示意了一下。老刘再次上前,这次动作更快。门锁弹开的瞬间,一股更浓烈的、带着甜腻底调的苦杏仁味混杂着一种类似铁锈的腥气,猛地冲了出来!
小心!高远低喝一声,猛地推开了门。
房间很大,窗帘紧闭,光线昏暗。靠墙是一排顶天立地的书柜,塞满了厚重的专业书籍和文件夹。中央是一张宽大的红木书桌,上面堆放着几摞文件、一台合着的笔记本电脑,还有一个敞开的、印着市环境监测中心标志的深蓝色硬壳文件夹。书桌一角,放着一个精致的白瓷茶杯,杯底残留着一点深褐色的液体痕迹。
而叶文山,就仰面倒在书桌和窗户之间的空地上。
他穿着深灰色的羊绒家居服,脚上是舒适的软底拖鞋。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面容扭曲,呈现出一种诡异的青紫色。眼睛圆睁着,瞳孔已经散大,死死地瞪着天花板那盏没有打开的吸顶灯。嘴角残留着已经干涸的白沫痕迹。最刺眼的是他的右手,五指弯曲成爪状,死死地抠在自己的咽喉处,指甲深陷进皮肤里,留下几道暗红色的血痕。
秦岚立刻戴上口罩和手套,快步上前蹲下,手指迅速搭上叶文山的颈动脉。几秒钟后,她抬起头,对高远摇了摇头,声音透过口罩显得沉闷:死亡时间初步推断在昨晚10点到12点之间。体表无开放性伤口,窒息征象明显,口鼻有泡沫,结合气味…高度怀疑是氰化物中毒。
氰化物!高远的心猛地一沉。剧毒,发作迅猛,微量即可致死。叶文山自己就是毒理专家!这简直是…最大的讽刺!
痕检老刘已经打开强光勘查灯,光束如同利剑刺破昏暗。他小心翼翼地移动脚步,避免触碰任何物品,相机快门声密集地响起。
高远的目光如同探照灯,一寸寸扫过现场。
窗户紧闭,插销从内部牢牢扣死。玻璃上凝结着厚厚的冰花,窗外是白茫茫一片,积雪覆盖了窗台和下方的地面。这是典型的内锁密室。
门锁完好无损,从内部反锁的旋钮也处于锁闭状态。老刘仔细检查了门轴和锁舌,没有发现任何暴力破坏或技术开锁的痕迹。
书桌上,文件摆放整齐,没有翻动、搏斗的迹象。那个敞开的蓝色文件夹里,露出几页打印的报告纸。高远凑近看了一眼标题:《青山工业园二期地块土壤及地下水疑似污染源筛查及毒性评估报告(初稿)》。署名正是叶文山。
白瓷茶杯被秦岚小心地装入证物袋。杯壁上除了叶文山的指纹,没有其他发现。残留的褐色液体散发出淡淡的茶香,但仔细嗅闻,似乎又混杂着那丝若有若无的苦杏仁味。需要实验室分析确认。
叶文山的尸体位置离书桌约一米,离窗户约两米。他倒下的姿势很直接,像是瞬间失去意识后直挺挺地后仰倒下。身体下方及周围的地板非常干净,只有他倒下时带起的一点极其微弱的灰尘扰动痕迹。地毯是深色的短绒,很难留下清晰的脚印。
高远的目光最终落回叶文山抠着咽喉的右手上。那姿势充满了极致的痛苦和徒劳的挣扎。
老刘,高远声音低沉,重点查门窗!还有茶杯!另外,看看这屋子里有没有他常用的药瓶或者…其他可能接触毒物的东西!
老刘应了一声,动作更加细致。秦岚则开始初步检查尸体,准备进行初步毒理测试。
高远退到门口,眉头拧成了死结。门窗锁死,唯一的出入口就是他们刚刚进来的门,也完好反锁。凶手是怎么进来的又是怎么出去的难道毒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者…叶文山是自杀
自杀一个生活规律、工作严谨、即将提交一份重要污染报告的首席分析师,选择用自己最熟悉的氰化物,在书房里自杀动机呢那份报告
高远的目光再次投向书桌上那份敞开的《青山工业园报告》。
---
初步的现场勘查结果,冰冷得如同窗外的积雪。
门窗:全部完好,内锁,无破坏痕迹。窗台内外积雪自然覆盖,无踩踏、攀爬痕迹。门锁无技术开启迹象。物理密室,成立。
足迹:除高远三人进入的新鲜湿脚印外,整个别墅内部(尤其二楼走廊及书房),在专业多波段光源和静电吸附仪下,未发现任何其他清晰或新鲜的鞋印、袜印。地面、地毯过于干净,像是被刻意打扫过,但又找不到明确的清扫工具痕迹。
指纹:书桌、门把手、茶杯等关键位置,除了叶文山本人清晰新鲜的指纹外,只检出几个模糊的、陈旧的生活指纹,属于保洁人员(每周一次),时间均在案发前三天以上。
茶杯残留物:快速毒理试纸检测显示强阳性氰化物反应。残留液体中检测出高品质龙井茶成分,以及微量的…甜味剂(阿斯巴甜)。叶文山有糖尿病,喝茶加代糖符合习惯。
尸体初步检验:体表无外伤。指甲缝提取物(咽喉处皮肤碎屑及微量纤维)中检出叶文山自身DNA及微量家居服纤维。口腔内泡沫及胃内容物快速检测均呈强氰化物阳性。死因为氰化物中毒导致的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时间进一步精确为昨晚10:30至11:30之间。
那份敞开的《青山工业园报告》被技术组小心翼翼地扫描、拍照、封存。报告内容专业而详实,指出了园区内恒泰化工生产车间附近土壤和地下水中检测出异常高浓度的氰化物前体化合物残留,并附有详尽的检测数据和图谱,结论部分措辞严谨但指向性明确,建议立即启动深度调查和污染清理。
报告状态显示为初稿,尚未正式提交中心领导及环保局。
恒泰化工…高远盯着这个名字,眼神锐利。这家企业规模不小,是市里的纳税大户,背景深厚。叶文山的报告,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
高队,痕检老刘拿着平板电脑走过来,脸色凝重,有个奇怪的地方。我们对整个书房进行了彻底的环境样本采集,尤其是空气和灰尘。在书桌附近、叶文山倒下的位置以及茶杯上方的空气样本里,都检出了极其微量的氰化物气溶胶残留。但是…浓度分布非常诡异。
他调出模拟图:氰化物残留的最高浓度点,不在茶杯口,也不在尸体口鼻处,而是在…这里。他指向模拟图上,书桌上方大约一米五高度的空中一个点。
空中高远皱眉。
对,悬浮颗粒。而且,在书桌边缘,靠近那个蓝色文件夹的位置,我们提取到几颗极其微小的、近乎透明的…玻璃碎屑。大小在0.1毫米以下,肉眼几乎不可见,成分是普通钠钙玻璃。
玻璃碎屑高远立刻联想到那杯茶,茶杯是完好的白瓷!
不是茶杯的。老刘肯定道,我们比对了。而且,碎屑的分布位置和高度…与空中那个氰化物最高浓度点,大致吻合。
一个模糊的、令人不寒而栗的轮廓在高远脑海中浮现。
还有,秦岚也走了过来,递上一份打印的通讯记录,叶文山的手机通话记录。昨晚10点15分,有一个未接来电,来自一个未实名登记的太空卡号码,只响了一声就挂断。位置基站…就在松林街附近。
未接来电太空卡就在附近10点15分…正好卡在死亡时间区间!
查这个号码!所有基站切换记录!定位最后消失点!高远立刻下令。这可能是凶手在确认叶文山是否在书房!
就在这时,派去环境监测中心调查的队员也传回了消息。
高队,问过了!青山工业园的报告,叶工一直在独立跟进,数据是他一手采集分析的,初稿也是他独立完成。中心内部知道他在做这个项目的人不多,除了中心主任,就只有…他的助手,杨帆。
杨帆高远对这个名字有印象,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戴眼镜,很斯文,技术也不错。
对。而且…队员的声音带着一丝异样,我们调阅了中心昨晚的门禁和内部监控记录。叶工是晚上7点左右离开中心的。杨帆…是在9点40分离开的。但是,中心后门一个对着小巷的、年久失修的监控探头,拍到9点50分左右,有一个穿着连帽衫、体型和杨帆相似的人影,又从小巷溜回了中心大楼!那个后门因为故障,门禁系统失效好几天了!维修单还没批下来!
杨帆!去而复返!时间点就在案发前!
立刻控制杨帆!带回局里!高远的声音冷得像冰。
---
审讯室的灯光惨白刺眼。杨帆坐在冰冷的金属椅子上,脸色苍白,额头上布满细密的汗珠。他穿着整洁的衬衫,戴着金丝边眼镜,手指不安地绞在一起。
杨帆,昨晚9点50分,你通过中心后门再次进入大楼,去干什么高远开门见山,目光如炬。
杨帆的身体明显抖了一下,眼神躲闪:我…我东西忘在实验室了…回去拿…
什么东西有谁能证明
就…一个U盘,私人用的。没人看见,那会儿实验室都没人了。杨帆的声音越来越低。
U盘呢
拿…拿回来了,在家…
我们会去取。高远冷冷道,叶工书房里那份青山工业园的初稿报告,你见过吗
见…见过一点,叶工让我帮他核对过几个数据…杨帆的喉结滚动了一下。
报告结论指向恒泰化工存在严重污染,你知道吗
知…知道一点…
恒泰化工的老板钱振海,你认识吗高远突然抛出一个名字。
杨帆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慌乱:不…不认识!我一个小技术员,怎么会认识那种大老板!
不认识高远冷笑一声,示意旁边的警员放出一段监控截图。是中心附近一个咖啡馆的监控,时间是一周前。画面里,杨帆和一个西装革履、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坐在角落的卡座里,神情紧张地交谈着。那个男人,正是恒泰化工的老板钱振海!
杨帆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钱振海给了你多少钱让你去偷报告还是让你去灭口高远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巨大的压迫感。
没有!我没有杀人!杨帆猛地站起来,情绪激动,我只是…只是把叶工电脑里报告的备份偷偷拷了一份给他!昨晚回去就是去删我拷贝时留在公用电脑上的记录!我真的就只干了这些!我进去删完记录就出来了!前后不到五分钟!我没去叶工家!我根本不知道他死了!
删记录谁能证明你只待了五分钟谁能证明你没动其他手脚谁能证明你没在叶工的茶杯里下毒高远步步紧逼。
我没有!茶杯什么茶杯我根本不知道!杨帆几乎崩溃,我离开中心时叶工还好好的!我手机有打车记录!9点55分打车离开,10点10分就到家了!司机可以作证!我家小区监控也能证明我回去了!我哪有时间去杀人!
打车记录高远眼神一凝。如果杨帆10点10分就到家了,而叶文山的死亡时间在10:30之后,时间上确实有冲突。他立刻让人核实。
很快,结果反馈回来。杨帆的打车记录属实,司机证实他在中心附近上车,10点10分整到达其居住的小区门口。小区大门监控也清晰地拍到他下车进入小区的画面,时间吻合。从中心到松林街叶文山家,即使在深夜不堵车的情况下,最快也需要25分钟以上。杨帆没有作案时间!
审讯室陷入僵局。杨帆的嫌疑暂时被排除。他只是个被收买窃取报告的中间人。那么,真正的凶手是谁又是如何完成这不可能的下毒
高远回到案情分析室,对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线索和现场照片,陷入沉思。密室,无痕足迹,空中悬浮的氰化物,微小的玻璃碎屑,那个诡异的未接来电…还有那份指向恒泰化工的报告。
恒泰化工…钱振海…他有动机!但他有不在场证明吗
调查钱振海的结果很快出来:案发当晚,钱振海在市郊的高尔夫俱乐部参加一个私人商务晚宴。俱乐部监控、多名与会者(包括几位有头有脸的官员和商人)均能证实,他从晚上7点入场,直到午夜12点宴会结束才离开。俱乐部距离市区超过40公里。他同样没有作案时间!
线索似乎全断了。凶手像一个真正的幽灵,在密闭的房间内,在众目睽睽的不可能中,完成了毒杀。
高远的目光死死盯住白板上那几颗被放大标注的微小玻璃碎屑照片,以及旁边标注的空中氰化物最高浓度点。
玻璃…氰化物…悬浮…高度…
一个极其大胆、近乎荒诞的念头,如同黑暗中的闪电,猛地劈开了高远混乱的思绪!
他抓起电话,声音因为激动而嘶哑:技术组!立刻给我查!叶文山书房书桌上方,天花板!尤其是那个氰化物最高浓度点对应的天花板区域!一寸一寸查!有没有极其微小的孔洞或者…粘胶残留!快!
等待的时间无比煎熬。高远在分析室里来回踱步,那个疯狂的构想在他脑中不断清晰、完善。
电话终于响起。技术员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兴奋:高队!找到了!在书桌正上方约一米五高度,天花板的石膏装饰线边缘,一个极其隐蔽的夹角位置!有一个针尖大小的微孔!孔壁边缘有极其微量的氰化物残留!更关键的是,在微孔旁边,发现了一点点几乎看不见的…透明速干胶残留!
高远的心脏狂跳起来:胶的形状能推断出粘过什么东西吗
很小!大概…绿豆大小或者更小粘附面很平整…像是粘过…一个非常小的、扁平的…玻璃容器
玻璃安瓿瓶!高远脱口而出!
一切都串联起来了!
凶手根本不需要进入房间!他利用了叶文山严谨到刻板的习惯和书房唯一的漏洞——那扇厚重的、隔绝了外面严寒的窗户!
方案在脑中瞬间成型:
凶手提前知道叶文山有晚上在书房工作、喝一杯加代糖热茶的习惯(杨帆可能提供了这个信息)。
他选择在昨夜极寒的雪夜行动。他提前准备了一个极小的、装有液态氰化物的玻璃安瓿瓶(类似实验室用的那种),瓶口用一层极薄的蜡密封。瓶身外侧某个位置,点了一小滴速干胶。
他利用那个未登记的太空卡,在昨晚10点15分左右拨打叶文山书房座机(叶文山习惯把手机调静音放在客厅,但书房有座机),只响一声就挂断。目的不是通话,而是制造一个短暂、突然的声音刺激!这声音在寂静的雪夜里,在专注工作的叶文山耳边响起,会瞬间吸引他的注意力,让他下意识地抬头看向声音来源——座机的位置!而座机,就在书桌靠窗的那一侧!
就在叶文山抬头的瞬间!
凶手早已潜伏在窗外!他利用一根细长的吹管,或者精巧的弹射装置,将那个粘着微量速干胶的氰化物安瓿瓶,通过窗户缝隙(老式窗户密封不严,尤其在极寒收缩时可能有微小缝隙),精准地弹射向书桌上方、叶文山抬头时视线前方的天花板某个预设位置(凶手可能白天踩点时已经选好并做了极细微的标记)!
小安瓿瓶带着微小的动能撞击在天花板那个点上!瓶身外侧那滴速干胶瞬间发挥作用,将瓶子牢牢地、暂时地粘在了天花板上!位置,就在叶文山抬头时视线的前方,如同天花板上突然出现的一个微小异物!
叶文山被电话铃声惊动抬头,视线很可能会捕捉到这个突然出现在眼前天花板上的小东西(虽然极小,但在近距离、专注状态下可能被察觉),这会引起他瞬间的惊疑和好奇!他会下意识地继续抬头、凝神去看!甚至可能站起身想凑近看清楚!
就在这时!
书桌一角,那杯他刚泡好不久、还在散发着热气的茶,成了最后的催化剂!
茶杯口蒸腾起的热气,袅袅上升!
这股温暖湿润的气流,正好冲刷过天花板上那个粘着的小安瓿瓶!
安瓿瓶本身是玻璃的,导热快。瓶内是液态氰化物。瓶口只有一层薄蜡密封。当瓶子被粘在相对冰冷的天花板上,突然受到下方持续上升的、相对高温湿润的茶蒸汽的包裹…
热胀冷缩!薄蜡密封在冷热急剧交替下变得脆弱!更重要的是,高温加速了氰化物液体的挥发!
啪!
一声极其轻微、但在寂静书房中可能被叶文山注意到的脆响(玻璃碎屑的来源)!安瓿瓶的薄蜡封口崩开,或者瓶身因冷热不均产生微裂!
高浓度的液态氰化物,瞬间暴露在温暖潮湿的空气中!
剧毒的氰化氢气体(HCN)立刻开始猛烈挥发、扩散!在下方热茶蒸汽上升气流的裹挟下,形成一股致命的、高浓度的气溶胶烟柱,正好笼罩在下方因为抬头看天花板而暴露出口鼻、甚至可能因为惊疑而微微张嘴的叶文山头上!
剧毒气体被瞬间吸入!
叶文山甚至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致命的窒息感便如铁钳般扼住了他的喉咙!他痛苦地抓向自己的脖子,身体向后倒下…手中的茶杯也可能在倒下时被带落(杯底残留,杯壁指纹完整)…几秒钟内,死亡降临!
而那个完成了使命的小安瓿瓶碎片(或者残留的瓶底),在氰化物挥发殆尽、粘胶失效后,从天花板上脱落,大部分可能掉落在书桌上或文件堆里,在混乱中被后来进入的警方忽略,只有极其微小的碎片(玻璃碎屑)散落在书桌边缘。挥发扩散的氰化物气体,一部分被叶文山吸入致死,一部分自然沉降或附着在物体表面(茶杯、报告纸),还有少量残留悬浮在空气中,形成了那个诡异的空中最高浓度点!
凶手只需要在窗外,确认电话铃声响起,听到或者看到叶文山抬头的动作,然后发射出那个死亡之瓶,就可以立刻消失在茫茫雪夜之中!雪掩盖了他来去的足迹,完美的雪地密室!
动机恒泰化工的钱振海!他无法直接动手,但他可以雇佣真正的高手!那个打未接来电、发射毒瓶的幽灵杀手!
高远猛地冲出分析室,对着走廊咆哮:立刻申请搜查令!目标恒泰化工钱振海!查他所有的通讯记录、资金流水!尤其是案发前后!找那个幽灵!还有,给我找最顶尖的弹道和微痕迹专家!我要知道那瓶子是怎么射上去的!快!
刺耳的警笛声再次划破雪后的寂静。高远坐进警车,拳头紧握。窗外,松林街17号那栋红砖别墅在雪光中沉默着,二楼那扇黑洞洞的窗户,像一只冰冷嘲讽的眼睛。叶文山倒在绝对安全的书房里,死于自己最熟悉的毒物,而毒源,竟悬在他头顶的天花板上。职业的尊严与罪恶的算计,在这冰冷的毒理天平上,以最残酷的方式分出了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