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鸩酒与蜜 > 第一章

一、玉阶生苔
紫宸殿的铜鹤在暮色里泛着冷光,沈微捧着食盒踏过玉阶时,裙角扫过阶缝里新生的青苔。
陛下,太后娘娘亲手炖了乌鸡汤。她垂着眼帘,声音比殿角的铜铃更轻。
萧彻批阅奏折的手没停,狼毫在明黄奏章上拖出细长的墨痕。御案上堆叠的奏折像座沉默的山,压得这方天地都透着沉闷。
放下吧。年轻帝王的声音里裹着未散的寒气,昨日刚处置了太后安插在户部的眼线,鲜血的腥气似乎还萦绕在龙涎香里。
沈微将描金食盒放在紫檀木几上,动作轻得像一阵风。她垂着头,乌黑的发髻一丝不苟,只露出一小截白皙的脖颈,颈侧有颗极淡的朱砂痣,不仔细看几乎发现不了。娘娘说,陛下近日为国事操劳,需得温补。她补充道,声音平稳无波,听不出任何情绪。
萧彻终于抬眼,目光落在她身上。这双眼睛生得极美,眼尾微微上挑,却总覆着层薄冰,仿佛能看透人心最深处的隐秘。沈微是太后身边最得力的掌事宫女,从潜邸到皇宫,寸步不离。宫里人都说,沈微就是太后的影子,沉默,却无处不在。
他想起三日前深夜,御花园假山下那摊未干的血迹。侍卫统领跪奏是刺客伏诛,可他分明在假山石缝里瞥见一抹藕荷色裙角——那是沈微常穿的颜色。更让他心头一凛的是,第二天就传来太后的远房侄子暴毙的消息,据说是急病。
太后有心了。萧彻指尖敲了敲御案,目光如炬,这汤,沈掌事尝过了
沈微的睫毛颤了颤,像受惊的蝶。回陛下,娘娘宫里的膳食,按例需试毒。她从袖中取出银簪,轻轻探入汤碗。银簪依旧光洁如新,映着她平静无波的脸。
萧彻看着她将银簪收回袖中,忽然笑了:朕倒忘了,沈掌事是太后身边最得力的人。他端起汤碗,温热的触感透过瓷碗传来,只是不知,沈掌事自己的性命,谁来试毒
沈微的身子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如常。奴婢贱命一条,不敢劳烦陛下挂心。
是吗萧彻呷了口汤,鸡汤醇厚,带着淡淡的药材香,可朕瞧着,沈掌事的命金贵得很。他放下汤碗,目光灼灼地盯着她,三日前夜里,沈掌事在何处
沈微垂着头,声音依旧平稳:回陛下,奴婢在太后宫中值夜。
是吗萧彻拖长了语调,可朕怎么听说,太后那晚歇得早他站起身,缓步走到她面前,高大的身影投下一片阴影,将她完全笼罩其中。
沈微的呼吸微微乱了,放在身侧的手悄悄攥紧了帕子。帕子是藕荷色的,边角绣着细密的缠枝莲纹,那是太后亲赐的。
陛下明鉴,她的声音里终于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奴婢确实在宫中值夜,有宫人可以作证。
萧彻看着她紧绷的侧脸,忽然伸手,指尖轻轻拂过她颈侧的朱砂痣。那触感细腻温热,像一颗小小的火种,烫得沈微猛地一颤,抬起头来,眼里满是惊惶。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看她。她的眼睛很美,像含着一汪秋水,此刻却盛满了恐惧,像受惊的小鹿。长长的睫毛上沾着细小的泪珠,晶莹剔透,惹人怜爱。
沈掌事怕什么萧彻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一丝玩味,怕朕发现什么
沈微慌忙低下头,避开他的目光:奴婢不敢。
萧彻收回手,指尖似乎还残留着她肌肤的温度。他转身回到御座上,重新拿起奏折,语气恢复了平日的淡漠:退下吧。
沈微如蒙大赦,福了福身,捧着空食盒快步退出殿外。走到殿门口时,她回头望了一眼,只见萧彻端坐御座,目光落在奏折上,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她的错觉。可颈侧那处被他触碰过的地方,却依旧烫得惊人。
沈微回到长乐宫时,太后正斜倚在软榻上,手里捻着一串紫檀佛珠。殿内弥漫着浓郁的檀香,几乎要将人溺毙其中。
他喝了太后闭着眼,声音平淡无波,听不出喜怒。
回娘娘,喝了。沈微垂手侍立,将刚才的情形一一禀报,隐去了萧彻试探的部分。
太后捻佛珠的手停了停,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小子,倒是越来越多疑了。她睁开眼,目光锐利如刀,你做得很好,没露出破绽。
沈微低下头:是娘娘教导有方。
只是,太后话锋一转,目光落在她颈侧,那处朱砂痣,倒是显眼得很。她顿了顿,语气意味深长,以后,用脂粉遮上吧。
沈微心头一紧,低声应是。她知道,太后这是在提醒她,不该让皇帝注意到任何不该注意的地方。
夜深人静,沈微坐在铜镜前,看着镜中颈侧的朱砂痣。那是她自小就有的,像一颗小小的红豆,藏在衣领下,平日里极少有人看见。今日被萧彻触碰时,她心头的惊惶远超想象。
她取过脂粉,小心翼翼地将那处朱砂痣遮盖住。镜中的女子面容清丽,眉眼间却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阴郁,像蒙着一层薄霜。
她想起三日前的夜晚,那把淬了毒的匕首握在手里有多沉,那人临死前惊恐的眼神有多可怖。她也想起太后冰冷的吩咐:斩草,需除根。
沈微闭上眼,深深吸了口气。在这深宫里,她早已没有选择。从她被太后从死人堆里捡回来的那一刻起,她的命就不属于自己了。
可不知为何,脑海里却反复浮现萧彻那双深邃的眼睛,和他指尖拂过颈侧时的温度。那温度烫得她心慌意乱,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漾开圈圈涟漪。
二、步步惊心
接下来的几日,沈微没再去紫宸殿。太后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将她留在身边,愈发频繁地差遣她做些隐秘的事。
萧彻却像是忘了那日的试探,依旧如常上朝、批阅奏折,只是偶尔会在朝堂上不动声色地敲打太后的势力,让太后气得摔了好几个茶盏。
这日午后,沈微奉太后之命去御膳房取些新制的点心。刚走到长信宫的回廊,就见几个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差点撞在她身上。
没长眼吗沈微侧身避开,声音清冷。
为首的小太监认出是她,吓得脸色发白,连忙跪下:沈掌事饶命!是、是陛下……陛下在前面发脾气呢!
沈微皱眉:陛下为何发怒
回掌事,小太监战战兢兢地回话,是、是西域进贡的一匹汗血宝马,不知怎地突然发狂,伤了驯马的侍卫……
沈微心头一动,正想再问,就听见前方传来萧彻的怒喝声。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提着食盒,缓步走了过去。
御花园的空地上,一匹通体赤红的骏马正焦躁地刨着蹄子,鼻孔里喷出粗气,眼睛里满是戾气。旁边躺着几个受伤的侍卫,哼唧不止。萧彻站在不远处,脸色铁青,周身散发着骇人的怒气。
废物!连一匹马都制不住!萧彻一脚踹翻了旁边的矮桌,上面的茶具摔得粉碎。
沈微站在廊下,静静地看着。她认得这匹马,是太后特意让人从西域寻来,献给萧彻的。说是贺他平定边疆之喜,实则……她心里清楚,这匹马性子烈,极难驯服。
就在这时,那匹汗血宝马突然长嘶一声,猛地朝萧彻冲了过去!众人惊呼,侍卫们想要上前阻拦,却已经来不及了。
萧彻也没想到马儿会突然发难,瞳孔骤缩,下意识地后退一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沈微几乎是本能地提着食盒冲了过去,挡在了萧彻身前。
她的动作快如闪电,谁也没看清她是怎么做到的。只见她将食盒猛地朝马眼砸去,同时右手快如闪电般在马颈上劈了一下。那匹烈马吃痛,发出一声凄厉的嘶鸣,猛地人立而起,随即重重摔倒在地,抽搐了几下,竟没了声息。
全场一片死寂,所有人都惊呆了。谁也没想到,看似柔弱的沈掌事,竟有如此身手。
萧彻也愣住了,他看着挡在自己身前的纤细身影,心头巨震。刚才那一刻,他分明看到了她眼中的决绝,那是一种不计生死的勇气。
data-fanqie-type=pay_tag>
沈微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浑身都在抖。她刚才几乎是凭着本能行事,根本没想过后果。此刻看着倒在地上的骏马,和周围人震惊的目光,她才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
奴婢该死!她连忙跪下,声音里带着后怕的颤抖,奴婢惊扰了圣驾,请陛下降罪!
萧彻看着跪在地上的她,她的身子还在微微发抖,刚才那股子狠劲荡然无存,又变回了那个谨小慎微的宫女。可他忘不了,刚才她挡在自己身前时,那双闪烁着异样光彩的眼睛。
起来吧。萧彻的声音有些沙哑,你救了朕,何罪之有
沈微愣了一下,抬起头,眼里满是难以置信。
萧彻看着她迷茫的样子,忽然笑了:怎么沈掌事还想让朕亲自扶你起来
沈微这才反应过来,连忙站起身,低着头不敢看他。谢陛下恩典。
这匹马,萧彻瞥了一眼地上的死马,语气平淡,既然如此顽劣,留着也是祸害。拖下去处理了吧。
侍卫们连忙应是,七手八脚地将死马拖了下去。
萧彻的目光重新落在沈微身上,看着她手里还提着的食盒,问道:这是太后宫里的点心
是。沈微点头,太后娘娘说,陛下近日劳累,让奴婢送些点心过来。
呈上来。萧彻转身,朝旁边的凉亭走去。
沈微迟疑了一下,还是提着食盒跟了上去。
凉亭里凉风习习,吹散了刚才的戾气。萧彻坐在石凳上,看着沈微将点心一一摆在石桌上。精致的梅花糕、酥脆的杏仁饼、软糯的芸豆卷……都是他小时候爱吃的。
他拿起一块梅花糕,放在鼻尖闻了闻,熟悉的甜香让他想起了早逝的母妃。母妃也很喜欢做梅花糕,只是自从母妃去世后,他就再也没吃过了。
太后倒是有心了。萧彻的语气有些复杂。
沈微垂手站在一旁,不敢接话。
萧彻吃了一口梅花糕,软糯香甜,和记忆中的味道很像。他看着沈微,忽然问道:你刚才,为什么要救朕
沈微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问这个。她想了想,说道:陛下是九五之尊,奴婢护驾是本分。
本分萧彻挑眉,可刚才那情形,稍有不慎,你就会被马踏成肉泥。这也是你的本分
沈微沉默了,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其实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刚才为什么会那么冲动。或许是因为,在那一刻,她看到了萧彻眼中一闪而过的脆弱,像个迷路的孩子,让她莫名地心软。
怎么不说话了萧彻步步紧逼,还是说,沈掌事有什么难言之隐
沈微抬起头,迎上他探究的目光,鼓起勇气说道:陛下是天子,是天下百姓的依靠。奴婢就算粉身碎骨,也要护陛下周全。
这番话说得义正辞严,可萧彻却从她眼中看到了一丝慌乱。他知道,这不是她的真心话。但他没有再追问,只是笑了笑:沈掌事真是忠君爱国。
他拿起一块杏仁饼,递给沈微:赏你的。
沈微愣住了,看着递到面前的杏仁饼,又看了看萧彻含笑的眼睛,一时间竟忘了反应。
怎么不喜欢萧彻故作不悦。
不、不是!沈微连忙接过杏仁饼,紧紧攥在手里,谢陛下赏赐!
萧彻看着她紧张的样子,觉得有些好笑。他原本以为,像她这样心狠手辣的女子,应该是无所畏惧的,没想到也会有如此胆小的时候。
下去吧。萧彻挥了挥手。
是。沈微福了福身,转身快步离开。走到凉亭门口时,她回头望了一眼,只见萧彻正望着远处的宫墙出神,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勾勒出落寞的剪影。
沈微的心莫名地抽痛了一下。她快步走出御花园,手里的杏仁饼还带着余温,像一颗小小的火种,在她冰凉的心底燃起微弱的暖意。
回到长乐宫,太后正坐在窗边看书。看到沈微回来,她放下书卷,淡淡地问道: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回娘娘,点心送到了。沈微低着头回话。
陛下没说什么太后的目光落在她微微发红的脸上。
没有。沈微摇头,陛下只是让奴婢把点心呈上去,然后就让奴婢回来了。她隐瞒了刚才在御花园发生的事,她知道,太后若是知道她救了萧彻,一定会不高兴的。
太后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没再追问:嗯。你下去歇着吧。
是。沈微松了口气,转身退了下去。
回到自己的小屋,沈微才发现手心已经被杏仁饼硌出了一道红痕。她小心翼翼地将杏仁饼放在碟子里,看着它,心里五味杂陈。
她不明白,萧彻明明知道她是太后的人,为什么还要对她如此和善他难道就不怕她再次加害于他吗
还有刚才,她为什么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救他是因为他是天子,她身为宫女,护驾是本分还是……有别的原因
沈微甩了甩头,不敢再想下去。她和萧彻,一个是太后的爪牙,一个是与太后势不两立的帝王,他们之间,注定只能是敌人。
可那晚御花园的惊鸿一瞥,他指尖的温度,和今日他眼中的复杂情绪,却像烙印一样,深深地刻在了她的心上。
三、情根深种
自那日后,萧彻似乎对沈微多了几分关注。时常会以各种借口,让她去紫宸殿伺候。有时是研墨,有时是奉茶,有时只是让她站在一旁,看着他批阅奏折。
沈微心里不安,几次想向太后辞掉这些差事,却都被太后驳回了。陛下既然点名要你,你就去。太后的语气意味深长,正好,也让哀家知道,他最近在忙些什么。
沈微知道,太后是想让她做眼线,监视萧彻的一举一动。可她每次去紫宸殿,看着萧彻专注批阅奏折的样子,看着他为了国事愁眉不展的样子,心里就越发不是滋味。
她开始犹豫,开始动摇。她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忠于太后,还是……
这日,沈微又被传到紫宸殿。萧彻正在看一份边关送来的急报,脸色凝重。
沈微默默地为他续上茶水,不敢打扰。
萧彻看了一会儿,重重地将奏折拍在桌上,骂道:废物!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沈微吓了一跳,连忙低下头。
萧彻深吸一口气,注意到她的局促,放缓了语气:你过来。
沈微迟疑地走到他面前。
萧彻指着奏折上的地图:你看,这里。他的指尖点在地图上的一个小城,匈奴屡屡侵犯我朝边境,这个小城是抵御匈奴的关键。可守将却奏报说,粮草不足,兵力短缺,请求朝廷支援。
沈微看着地图,她虽是女子,却也略懂些兵法。她指着小城旁边的一处山谷:陛下,此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是派一支精锐部队埋伏在此,待匈奴大军经过时,出其不意,定能大败敌军。
萧彻有些惊讶地看着她:你懂兵法
沈微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只是小时候听家父说过一些。她的父亲曾是边关的一名小吏,后来因为得罪了权贵,被罢官流放,客死他乡。
萧彻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欣赏:没想到沈掌事还有如此才学。他沉思片刻,你说得有道理。传朕旨意,命镇北将军派一支精锐部队,埋伏在此处,务必给匈奴一个教训!
是!旁边的太监连忙应是,匆匆跑去传旨。
殿内只剩下萧彻和沈微两人。气氛有些微妙。
萧彻看着沈微低垂的眉眼,忽然道:你父亲的事,朕略有耳闻。
沈微猛地抬头,眼里满是震惊。她从未对任何人提起过父亲的遭遇,他怎么会知道
当年之事,是朝中奸佞作祟,连累了无辜。萧彻的声音低沉,朕登基后,已查清此事,那些构陷你父亲的人,都已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沈微的嘴唇颤抖着,眼眶瞬间红了。这么多年,她一直以为父亲的冤屈无人知晓,没想到……原来陛下早就知道了。积压在心底多年的委屈和悲愤,在这一刻汹涌而出,让她几乎控制不住泪水。
陛下……她哽咽着,说不出完整的话。
萧彻递给她一方手帕,声音温柔了许多: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你父亲是忠臣,朕不会忘记。
沈微接过手帕,紧紧攥在手里,泪水却像断了线的珠子,止不住地往下掉。她第一次在萧彻面前失态,也是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这冰冷的皇宫里,也有温暖的存在。
从那以后,沈微对萧彻的态度悄然发生了变化。她依旧会将萧彻的行踪禀报给太后,但言语间却多了几分犹豫和保留。她甚至会在不经意间,提醒萧彻注意太后的动向。
萧彻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越发肯定,沈微并非心甘情愿地为太后效力。他对她的兴趣,也渐渐变成了别样的情愫。
这日,萧彻在紫宸殿宴请群臣,席间多喝了几杯。散席后,他带着几分醉意,独自来到御花园。月光皎洁,洒在亭台楼阁上,镀上了一层银霜。
他远远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站在湖边,望着水中的月影出神。是沈微。
萧彻缓步走了过去,脚步轻得像猫。夜深露重,沈掌事怎么还在这里
沈微吓了一跳,回头看见是他,连忙福身:回陛下,奴婢睡不着,出来透透气。
萧彻走到她身边,和她一起望着湖面。在想什么
沈微沉默了片刻,轻声道:在想父亲。
萧彻没有说话,静静地听着。
如果父亲还在,或许也会像陛下一样,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沈微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向往,只可惜,他没能等到沉冤昭雪的那一天。
萧彻转过头,看着她月光下的侧脸,她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忧伤,却又透着一股坚韧。他忽然伸出手,将她揽入怀中。
沈微猝不及防,惊呼一声,想要挣脱,却被他抱得更紧。陛下!您醉了!
朕没醉。萧彻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酒气,却异常清晰,沈微,朕喜欢你。
沈微的身子僵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说……他喜欢她
陛下,奴婢是太后的人,是您的敌人。沈微的声音里带着绝望,您不能喜欢奴婢,奴婢也不配……
配不配,由朕说了算。萧彻打断她,捧起她的脸,迫使她看着自己,朕知道你是谁的人,也知道你做过什么。可那又怎样朕就是喜欢你,喜欢你的聪慧,喜欢你的坚韧,喜欢你……所有的一切。
他的眼神灼热而真诚,像一团烈火,要将她融化。沈微的心跳得飞快,脸上烫得惊人。她看着他近在咫尺的脸,闻着他身上淡淡的龙涎香和酒气,竟有些恍惚。
陛下,您别再说了……她闭上眼,不敢再看他。
萧彻却不容她逃避,低头吻住了她的唇。那吻带着霸道和急切,仿佛要将她吞噬。沈微的脑子一片空白,只剩下他唇齿间的温度和气息。
不知过了多久,萧彻才松开她。两人都气喘吁吁,眼神迷离地看着对方。
沈微,萧彻的声音沙哑,做朕的女人,好吗
沈微的心里乱成了一团麻。她知道,这是错的,她是太后的人,和萧彻之间隔着血海深仇,他们根本不可能在一起。可她的心,却在他的吻和告白中,彻底沦陷了。
她看着萧彻期待的眼神,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泪水滑落:陛下,对不起……我们不能。
说完,她挣脱他的怀抱,转身就跑,像一只受惊的兔子。
萧彻看着她仓皇逃窜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但很快又被坚定取代。他不会放弃的,无论她是谁的人,他都要定了。
沈微一口气跑回自己的小屋,关上门,背靠着门板,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她的心跳得厉害,脸上还残留着他的温度和气息。
她知道,自己完了。从萧彻吻她的那一刻起,她就再也无法欺骗自己的心了。
可她该怎么办一边是养育她、给她新生的太后,一边是让她心动、为她父亲昭雪的帝王。她夹在中间,进退两难。
接下来的几日,沈微刻意避开萧彻,尽量不出现在他面前。可萧彻却像是铁了心,一次次地派人来传她去紫宸殿。
沈微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去了。每次见到萧彻,她都低着头,不敢看他,脸颊却总是不由自主地发烫。
萧彻也不逼她,只是像往常一样,让她研墨、奉茶,偶尔和她说说话。但他的目光,却总是带着一丝灼热,让她无处遁形。
这日,沈微正在紫宸殿为萧彻研墨,太后突然派人来了,说有要事找她。
沈微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好的预感。她向萧彻告退,匆匆跟着来人去了长乐宫。
太后坐在大殿中央,脸色阴沉得可怕。跪下!
沈微心里一慌,连忙跪下。娘娘,奴婢不知做错了什么,请娘娘明示。
不知太后冷笑一声,将一封密信扔在她面前,你自己看吧!
沈微颤抖着拿起密信,打开一看,顿时面如死灰。信上写的,竟是她最近几次向太后禀报萧彻行踪时,刻意隐瞒的那些事,还有她提醒萧彻注意太后动向的话。
娘娘,这不是奴婢写的!沈微急忙辩解,有人陷害奴婢!
陷害太后的目光像刀子一样剜着她,除了你,谁还能知道这些事沈微,哀家真是看错你了!你竟敢背叛哀家,投靠那个小崽子!
奴婢没有!沈微哭着摇头,奴婢对娘娘忠心耿耿,从未有过二心!
忠心耿耿太后气得浑身发抖,那你告诉哀家,御花园那次,你为什么要救他还有这几日,你在他面前眉来眼去,当哀家不知道吗
沈微无言以对,泪水模糊了视线。她知道,无论她怎么解释,太后都不会相信她了。
哀家养了你这么多年,给了你一条活路,你就是这么报答哀家的太后的声音里充满了失望和愤怒,既然你这么喜欢他,那哀家就成全你!
她对着外面喊道:来人!把沈微拖下去,杖责五十,然后扔进冷宫!
娘娘不要!沈微惊恐地尖叫,奴婢真的没有背叛您!求娘娘饶了奴婢这一次吧!
可太后心意已决,根本不理会她的哀求。侍卫们冲了进来,架起沈微就往外拖。
沈微拼命挣扎,哭喊着:娘娘!求您相信奴婢!奴婢是冤枉的!
就在这时,一个威严的声音传来:住手!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萧彻快步走了进来,脸色铁青。谁敢动她
侍卫们吓得连忙松开手,跪在地上。
太后看到萧彻,愣了一下,随即怒道:皇上这是何意哀家处置一个背叛主子的宫女,难道也有错吗
沈微是朕的人,谁也不能动她!萧彻走到沈微身边,将她护在身后,目光如炬地看着太后,母后若是对她有什么不满,可以冲着朕来,不必为难一个宫女。
你的人太后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皇上,您可别忘了,她是哀家的人!是哀家把她从死人堆里捡回来的!
那又如何萧彻毫不退让,从今日起,沈微就是朕的妃子。谁敢动她一根头发,就是与朕为敌!
沈微震惊地看着萧彻的背影,他的背影高大而坚定,给了她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他竟然……为了她,和太后公然决裂
太后气得浑身发抖,指着萧彻,半天说不出话来:你……你……
母后息怒。萧彻的语气缓和了一些,此事是朕的主意,与沈微无关。朕知道母后对她有恩,但朕是真心喜欢她,还请母后成全。
太后看着萧彻坚定的眼神,知道他是不会改变主意了。她深深地吸了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好,好得很!皇上长大了,翅膀硬了,哀家管不了了!既然皇上这么喜欢她,那就把她带走吧!但哀家丑话说在前头,若是她以后敢做出什么对不起皇上的事,哀家绝不轻饶!
萧彻松了口气:谢母后成全。
他转过身,看着沈微,眼神温柔:别怕,有朕在。
沈微的泪水再次涌了出来,这一次,是感动的泪水。她点了点头,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萧彻牵着沈微的手,走出了长乐宫。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
沈微看着萧彻的侧脸,心里暗暗发誓,从今往后,她一定会好好待他,绝不负他的深情。
回到紫宸殿,萧彻让人给沈微上了药,处理了她刚才挣扎时弄伤的地方。然后,他颁布了一道圣旨,册封沈微为宸妃,赐居景仁宫。
满朝文武哗然,谁也没想到,皇帝竟然会册封一个太后身边的宫女为妃,而且还是如此高的位分。
但萧彻心意已决,谁也不敢反对。
成为宸妃后,沈微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不再是那个谨小慎微、任人摆布的宫女,而是拥有了尊贵身份和地位的皇妃。
萧彻对她宠爱有加,几乎是有求必应。他知道沈微对朝政有些见解,便时常和她讨论国事,甚至让她参与一些决策。
沈微起初还有些犹豫,毕竟她是女子,而且以前还是太后的人。但在萧彻的鼓励和信任下,她渐渐放开了手脚,凭借着自己的聪慧和见识,为萧彻出了不少好主意,帮他解决了许多难题。
朝堂上的大臣们,一开始对沈微颇有微词,但看到她确实有能力,而且一心为国,对她的态度也渐渐转变了。
沈微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信任,她对萧彻的爱意也越来越深。她知道,萧彻给她的不仅仅是荣华富贵,更是一份平等和尊重。
这日,萧彻处理完朝政,回到景仁宫,看到沈微正在看书。他走过去,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在看什么
沈微转过头,笑着说:在看一些前朝的史书,想多了解一些历史,以后才能更好地帮陛下分忧。
彻宠溺地揉了揉她的头发:傻瓜,朕不需要你帮朕做什么,只要你开开心心的就好。
沈微靠在他的怀里,感受着他温暖的怀抱,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能为陛下分忧,臣妾很开心。
萧彻低下头,吻了吻她的额头:有你在身边,朕就什么都不怕了。
沈微抬起头,看着他深邃的眼睛,认真地说:臣妾也会一直陪在陛下身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和陛下一起面对。两人相视而笑,眼中都充满了爱意和坚定。
曾经,他们是对立面,是敌人。但命运的安排,让他们跨越了仇恨和隔阂,走到了一起。他们的爱情,就像一杯加了蜜的鸩酒,看似危险,却又带着致命的诱惑。但他们相信,只要彼此真心相待,就一定能化解所有的危机,携手走到最后。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他们相拥的身影上,温馨而美好。这深宫之中,终于有了一丝属于他们的温暖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