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反清复明,不,我要共和 > 第六 章 开学考试
清晨的伦敦飘着细雨,刘十五站在帝国理工学院宏伟的石砌建筑前,手指不自觉地摸向脑后那条乌黑油亮的辫子。这是他十六年来第一次如此强烈地感受到这条辫子的重量——不是物理上的,而是它代表的一切。
"看那个中国小子!他还留着猪尾巴呢!"身后传来一阵刺耳的嘲笑。
刘十五没有回头,只是将胸前的准考证捏得更紧了些。他能感觉到周围考生投来的异样目光,有好奇的,有轻蔑的,更多的是不加掩饰的嘲笑。在这个1894年的秋天,他是考场中唯一留着辫子的考生。
"安静!考试即将开始。"一个浑厚的男声从大厅尽头传来。刘十五抬头,看见一位留着浓密灰白胡须的高大男子站在台阶上,锐利的蓝眼睛扫视着人群。"我是麦考利教授,今天的监考官。任何作弊行为都将导致终身禁考,记住这点。"
人群安静下来,刘十五随着考生们进入考场。他能感觉到麦考利教授的目光在他身上多停留了一秒,那眼神中带着审视和一丝难以名状的轻蔑。
考场内,刘十五找到了自已的位置——最后一排靠窗的座位。他轻轻放下从家乡带来的砚台和毛笔,这又引来周围几声窃笑。
"嘿,中国佬,你们那儿的算盘呢?"邻座一个红发少年讥讽道。
刘十五没有理会,只是将毛笔在砚台上蘸了蘸,平静地等待试卷发放。爷爷曾告诉他:"真正的学者,不在口舌之争,而在笔墨之间。"
试卷发下来了。刘十五快速浏览了一遍题目:代数、几何、微积分...这些他在来伦敦的船上早已烂熟于心的内容。他嘴角微微上扬,提笔开始作答。
第一道题是解一个三次方程。刘十五的手指在纸上飞快移动,脑海中浮现出对应的几何图形。不到三分钟,他就得出了答案。抬头环顾四周,其他考生还在皱眉苦思。
第二道是立L几何问题。刘十五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构建出那个复杂的多面L。他从小就有这种天赋——能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在脑中具象化。当他睁开眼睛时,答案已经清晰可见。
"啪!"一声响亮的拍桌声打破了考场的寂静。
"你!"麦考利教授不知何时已经站在刘十五桌前,指着他喝道,"你在让什么?为什么闭着眼睛?"
刘十五不慌不忙地站起身,用流利但带着明显口音的英语回答:"教授,我在思考几何图形的空间关系。"
麦考利眯起眼睛:"思考?还是祈祷上天给你答案?"
考场里爆发出一阵哄笑。刘十五感到耳根发热,但他保持着表面的平静:"数学不需要祈祷,教授。只需要逻辑和想象力。"
麦考利哼了一声,俯身检查刘十五的答卷。当他看到纸上工整的解答和正确的答案时,眉头皱得更紧了。"继续吧。"他最终说道,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信任。
考试进行到一半时,一道特别困难的题目出现了。题目描述了一个复杂的几何图形,要求计算其中某个难以直接测量的角度。考场里响起一片哀叹声,有人开始烦躁地翻动试卷,有人咬着笔杆发呆。
刘十五盯着题目,感到一阵熟悉的兴奋感涌上心头。这种挑战正是他最喜欢的。他再次闭上眼睛,在脑海中精确地构建起那个几何图形。线条、角度、平面在他脑中旋转、组合...
突然,他睁开眼睛,提笔在纸上画出一条辅助线。这条线仿佛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整个问题的结构。他的笔尖在纸上飞舞,推导过程如行云流水般倾泻而出。
"教授,我完成了。"刘十五举起手,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
麦考利教授大步走来,脸上写记难以置信:"什么?这才过去两个小时!"
刘十五平静地递上试卷。麦考利快速扫视着答卷,脸色越来越难看。"这不可能..."他喃喃自语。
"有什么问题吗,教授?"周容瑾问道。
麦考利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怀疑的光芒:"年轻人,我必须问你,这些答案是你自已想出来的吗?"
考场里顿时鸦雀无声,所有考生都转过头来看着这一幕。刘十五感到数十道目光刺在自已身上,有惊讶的,有幸灾乐祸的,还有通情的。
"是的,教授。"刘十五直视麦考利的眼睛,"每一道题都是我独立完成的。"
麦考利冷笑一声:"一个留着辫子的中国学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连英国顶尖学生都难以应付的题目?你当我是傻子吗?"
刘十五感到一股热血涌上头顶。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已保持冷静:"教授,我的辫子与我的数学能力无关。如果您怀疑,可以当场出题考我。"
麦考利显然没料到这个东方少年会如此回应。他愣了一下,随即从讲台上取来一本厚重的数学著作,快速翻动着。
"好,既然你如此自信。"他找到一页,指着上面的一道题目,"解给我看。"
刘十五接过书,扫了一眼题目。这是一道关于椭圆积分的难题,远超入学考试的水平。但他只是微微一笑,向麦考利要了一张白纸。
考场里的时间仿佛凝固了。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看着这个中国少年伏案疾书。他的辫子垂在肩侧,随着书写的动作轻轻晃动。
十五分钟后,刘十五放下笔,将解答双手递给麦考利:"请您过目,教授。"
麦考利接过纸张,脸上的表情从怀疑逐渐变为震惊。他抬头看向刘十五,眼神复杂:"你...在哪里学的这些?"
"我的弟弟在广东通文馆学习。"刘十五平静地回答,"我从十二岁开始学习《九章算术》,十岁通晓《几何原本》,十三岁研究过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微积分著作。"
麦考利沉默良久,最终点了点头:"你的试卷我会特别审阅。现在,你可以离开考场了。"
刘十五收拾好笔墨,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中走出考场。雨已经停了,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学院的石阶上。他摸了摸脑后的辫子,第一次感到这条辫子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无声的宣言——关于他是谁,以及他能让什么。
他知道,今天的遭遇只是开始。在这个陌生的国度,在这所顶尖的学府,等待他的挑战还有很多。但此刻,他只想尽快给远在广东的弟弟写封信,告诉他:您的兄长没有让您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