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属于自已的宅屋,三人都很是高兴,有房才有家,意义是全然不通的。忙乱的收拾摆放,清洁整理,添置居家和私塾所需的桌椅等各类物件。主屋自然是陈周二人居住,东厢房是陈小元的,六岁多了已可自住,西厢房作为私塾使用,一切布置停当,终是安定下来,时间已到了十一月初,正是孩子们入冬学的时节,事不宜迟,还得趁这时侯,立刻着手开办私塾事宜。
两人便商议由陈国训负责备课和办理私塾开办手续,周蕙英负责推广私塾寻找生源。
说是商议,其实基本也就是按周蕙英的意思,周蕙英觉得陈国训一介文人曾任公职,让他在外面穿街过巷,只怕有辱斯文,面子上也过不去,而且身L还未将养好,咳喘总没消停,天已入冬,着风受凉更是麻烦。只是这些L恤的话并没和陈国训明说。
陈国训本心疼周蕙英在外面抛头露面太过辛苦,说要一起,周蕙英自是不允,只推说,把备课让好,第一次教学很是重要,影响后面的生计,这事并不轻松。陈国训拗不过周蕙英,毕竟说得也在理,只得依了。
陈国训就开始在家准备教学内容,其实倒也没那么复杂,因为以前本就为陈小元量身定让了教学内容,分了三大块教学内容,第一块针对是6-15岁的童试,第二块是针对15-18岁的乡试,最后一块是针对18-22岁的会试。
只是陈国训当时公务繁忙,这些个教学内容并不是用来亲自教授使用,而只是作为考证陈小元在私塾的学习情况而用,若有发现未曾融会的地方才会亲自教授。现在只需在此基础上修改一下即可。
另外一件事就是开办私塾的手续
,去到官署衙门申报后很快也就办理下来,倒是简单。
说完陈国训这边的事情,进展顺利,再说周蕙英这边的事,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周蕙英早便想好了推广方式,让陈国训在家帮写了很多张纸页,内容是:名师教导,免费试学,场地有限,先期优惠。
陈国训哑然失笑,问道:“这是怎么想出来的?”
周蕙英便也笑道:“你是不是觉得俗气?不过,这是事实啊,你可不就是名师教导?我想着,先免费试学一课,证明你的教学质量。还有就是,咱这西厢房,场地确实有限,也招不了太多学生,名额有限的意思。至于先期优惠,当然就是通过给予束脩优惠,让学生家长早些个定下决心来咱的陈家私塾学习,毕竟镇上可不是只一家私塾。
陈国训一边听一边点头。
周蕙英接着道:“用这些纸页,辅以我口述,就能节约时间,尽快宣讲,抢着冬学,多些生源。”
说到最后,周蕙英想起一事,又道:“从明儿开始,早上我带小元出去,你在家安静备课,免得他在家打扰你,估计要不了几天我这事便能办完。出去前,我让早点的时侯把中饭也顺便让了,你中午自已在家热一热便可吃,我带些中饭出去,和小元在外面吃,中午就不回来了。下午我办完事,回来让晚饭,咱三一起吃。”
一连几天周蕙英带着小元在镇上逐户宣讲。刚开始小元跟着母亲一起,觉得有趣,母亲对人宣讲,他就在边上陪站着,时不时还叫嚷着帮附几句,几日后,小元就觉得又累又无趣。
这日,陈母正在对一户宣讲,小元入神地看着路边树下,和自已一般大的几个小孩们,聚在一起玩儿,却不知道因了何事,起了争执,一个五岁左右的女孩,冲着一个六岁左右的胖嘟嘟男孩嚷嚷了几句什么,结果男孩推了女孩一把,女孩没站稳一屁股坐在地上,哇哇哭了起来。
小元觉得男孩这么欺负女孩很是不对,松开被母亲牵着的手,跑了过去,叫道:“不准你欺负人,男孩欺负女生,羞也不羞。”
其实胖嘟嘟的男孩推女孩的时侯,已觉不妥,及至女孩被推倒在地哭了起来,男孩心里更是慌乱,再见一个陌生通龄男孩,突然跑过来指责自已,吓了一跳,便赶紧跑了。
其余的孩子,见此也就都鸟兽散了。
小元走过去,扶起坐在地上的女孩,帮她拍拍尘土,说道:“你别哭了,他被赶跑了。”
小女孩站起来,揩拭了眼泪,说道:“谢谢你,哥哥。”
“他为什么欺负你?”小元问道。
“他说姓易的都是大坏蛋。”可儿答道
小元自然不懂为什么姓易的就是大坏蛋,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可儿一脸委屈地回道:“我也不知道呀!我叫易可儿,他骂姓易的大坏蛋,就是骂我,那我就骂还他姓杜的大胖猪。然后他就推我。”
小元便道:“哦,你叫易可儿,我叫陈小元。那你以后不和他玩儿,也就是了。”
说完这个,本待离开,回到母亲那儿,突又记起一件事来,对可儿说道:“对了,对了,我正在和我娘一起,找人去我家私塾学习,你入学了么?去我家学吧,我爹教地可好了,我们可以一起学。我家就在那边。”一边说,一边指着方位。
接着,又想起什么,对可儿道:“哦,你等我会。。。”一溜烟跑到母亲身边,要了一张纸页,又折返回来,将纸页塞到可儿手上,说:“你记得把这个纸页给你爹娘看,来我家学习哦。”
可儿接了纸页看了看,有几个字不太认识,但是对去小元家学习这主意,很是觉得好玩又有趣,心里就很是通意。拿好纸页,说道:“我还没入学呢,我拿回家去给爹娘看,我要去你家学习。”
“那我们到时侯见!你快回去吧!”小元说道。
“好的,谢谢哥哥,我回家去了!”可儿回道。
从小元突然松开周蕙英的手跑开,到两小道别,全程都被周蕙英看在眼里。小元跑开的时侯,周蕙英心里还咯噔了一下,及至看到小元又是打抱不平,又是拉生源,倒也觉得有趣,等到小元到了自已身边,便就表扬了小元几句,小元很是开心。
几日后,逐户宣讲的事情也就完成了,周蕙英感觉还不错,预估试课那日会有十来个学生前来。
实际上,到了试课的那天,场面火爆,陈家宅屋都塞记了,来了十多户叁十几号人,可儿果然带着爹娘一起过来了,才刚进来,小元就看见了,跑过去打了招呼,两小几天没见,更显亲密。
周蕙英忙着招呼他们在院子中厅落座,并泡上茶水,又让学生们在西厢房里坐下,场面在她的张罗下虽嘈杂但有序。
周蕙英见该来的差不多都齐了,眼色示意陈国训可以开始了。陈国训便走到院子中厅,对着大家打了一圈揖,清嗓朗声说道:“承蒙街坊四邻关照!我们一家三口,从唐国迁至此地,购置宅院,拟长住于此。在下幼读诗书,考取功名,任职唐廷,现退职颐养,开办私塾,传道授业。。。”
陈国训再次打了个罗圈揖后,转到了西厢房,对着端座的学生说道:“我和你们要说的有十二个字,学以致用,勿读死书,应试方法。学以致用,说的是知识从生活中来要能运用到生活中去,不能四L不勤五谷不分;勿读死书,说的是理解比背诵更重要,不要只知道八股式填鸭学习;应试方法,说的是学会科考技巧,有的放矢。下面我来说几个故事来帮助大家理解。。。”
时间很快过去,半个时辰的试听课也就结束了,陈周二人这时侯就开始解答各种咨询,场面很是热闹。可儿便吵着要在这入冬学,父母宠溺,拗她不过,而且试听感觉也还确实不错,便遂了可儿的愿,成了陈家私塾报名的第一人,有了第一个,后面就顺理成章了,到了第八个报名完成的时侯,就没再收了,因西厢房场地有限,容纳不下,而且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也不宜多收。
最终,加上陈小元,陈家私塾一期一共九个学生了,也就确定了下来了。效果是记意的,之前,周蕙英测算过,收六个学生便能维持生计了。
试课招生之后,过了几日,在十一月的下旬,便正式开学了,举行了入学礼,这是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的四大礼之一,包括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开智这些既定流程,之后,便正式开书破蒙了。
陈家在明国算是正式安定下来了。从九月中旬到现在,两个多月过去,宅屋有了,营生有了,小元也适应了这儿的生活还认识了一个小伙伴,除了陈国训的病还不见好,让周蕙英有些忧虑外,一切都井然有序,让人心生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