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易秋这么说,陈周二人遂都投以询问目光,陈国训便道:“易兄,此话怎讲?”
易秋回道:“你们来这三个多月,有些事还不清楚。想必二位也知我易家在镇上开着医馆,而杜家在镇上开着药馆?”
陈周二人双双点头。
易秋接着道:“那你们是否知道其实易家和杜家却本是一脉通源,后来一脉两支,各自流展,只是这事就说来话长了。”
陈国训接道:“易兄请讲,兄弟颇有兴致。”
周蕙英续上茶,道:“年节期间,多的是闲暇时光,听易兄弟话里源头颇深,我一妇道人家,也感兴趣,喝点茶润润嗓,请慢慢讲。”
李梅看着易秋,眼里却有怜惜之意。
易秋端起茶杯轻呷一口,理了理话头,便道:“天历前的历史我就不说了,单说天历元年,缘天大陆由一个王朝所统一,称为始朝。天历十四年,始朝三分,一部分人尚兵家治国,性喜探索征服而不安现状,这部分人去了大陆的北边;另一部分人尚个人修行,无拘自然,这部分人去了大陆的西边;剩下的那部分人,人数最多,仍旧留守中原,弃用了始朝的以法治国,而尚儒学治国。这些史事,陈兄必是是知道的,兄弟也就不赘述了。”
陈国训还没说话,边上的周蕙英就笑道:“可不能这样,你们男人即使懂得这些史事,也得为我和妹妹考虑,不可讲述得太简。”
众人皆笑了起来,陈国训便道:“那我就在易兄说得基础上,作补充吧。刚易兄说得那段历史故事,也称为第一次分裂,从始朝一统大陆到始朝三分,才十四年,不免令人唏嘘。”
易秋点头,继续道:“到了天历六一八年,去了北边的那部分人,又分成了两拨,一拨去了东边,是为艾清国;另一拨人留在原地,是为博元国。两国以安岭为界。”
陈国训便补充道:“天历六一八年,是第二次分裂的开始。在第一次分裂,去到大陆北边的那一拨,不断的各缘天大陆以外的更北和西边探索征服,具L发现什么,他们讳莫如深,无有记录。再后来,不知道为何,他们从缘天大陆外全部撤了回来,相传是首领年事已高,心力已乏,思乡心切。此后,他们再也没有往缘天大陆之外探索,没过多久,却又分成了两拨,一拔人成立了艾清国,女王治国,安平稳乐,不事征伐;原地那拔人成立了博元国,觊觎南下,蠢蠢欲动。”
陈国训毕竟是功名在身,所知历史甚为详尽。
易秋听陈国训讲完后,接着道:“去往西边的那拨人,先在昆仑山附近待了一段时间,后因信仰分歧,双双离开昆仑山,并以之为界,一支向北,去了天山并建白云观,是为李周国,为当今道教之根,另一支向南去了喜马拉雅山并建云顶寺,是为乔汉国,为当今佛教之源。”
陈国训听完易秋讲述,补充道:“在第一次分裂,去到西边的那一拨,后因无为和皆空的信仰分歧,分道扬镳。这两国除了在中原各处,兴寺观传教义吸信徒外,少问世事,遗世独立。”
易秋喝了口茶,继续往下说:“留在中原的那一部分人,后来,也因治国理念不通,分成了三拨,一拨人往东边去,是为孙宋国,尚以德治国,文化强国;一拨人往南边去,是为刘明国,尚以法治国,效法始朝;留守的那拨人,是为曹唐国,依旧儒学治国,综合实力在中原三国中最强。
陈国训补充道,宋国以德治国,其理念与李周国无为信仰相类,是以,宋国较多白云观分观。唐国视自身为缘天大陆正统延续,自称中原,北边的元国和清国为北狄,西边的周国和汉国为西戎,南边为明国为南蛮,东边的宋国为东夷。
陈国训说完,却沉默了下来,似乎触动了思绪,并没对明国作以补充。
易秋却主动补充道:“明国效法十四年而亡的始朝,以法治国,动辄苛行,唉。。。”叹了口气后,也沉默了下来。
气氛突然就有些清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