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宿舍的空气凝固。苏砚的座位空着,那把银色的小锁在昏暗的光线中泛着冷光。江临烦躁地把自已摔进椅子里,桌上摊着几张皱巴巴的草稿纸,上面画记了毫无头绪的线条和问号。他的脑子里乱成一团,一会儿是严教授那句“零分”的冰冷宣判,一会儿是苏砚面对那串诡异号码时瞬间苍白的脸庞和那句刺耳的“负责闭嘴”,一会儿又是口袋里那个微型录音设备沉默的重量。
“妈的!”他低骂一声,狠狠地抓了把头发。课题框架?跟那个冰山合作?简直是天方夜谭!他猛地拉开抽屉,想把那烦人的录音笔扔进去,眼不见为净,指尖却触到了另一个硬物——他心爱的单反相机。冰冷的金属机身带来一丝奇异的安抚感。他拿起相机,无意识地摩挲着镜头盖,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对面苏砚书桌上那盆早已枯死的多肉。干瘪的叶片在昏暗中蜷缩着,死气沉沉,像极了此刻的氛围。
就在这时,他扔在桌上的手机屏幕亮起,提示有新邮件。
发件人:[Suyan]。
主题:课题框架
V1.0。
江临的心脏猛地一跳,带着一种复杂的、被施舍般的屈辱感,点开了邮件。
附件是一个命名简洁到冷酷的PDF文档。打开后,映入眼帘的是逻辑清晰到令人发指的思维导图,结构严谨,层级分明,每一个方框都精准地标注着任务、方法和预期输出。苏砚的“分工”部分更是简洁得刺眼:
苏砚:
1.
核心模型迭代优化(基于课堂推导,融入边界条件处理)。
2.
仿真环境搭建(Python/Matlab)。
3.
标准测试案例运行与初步偏差分析。
江临:
1.
收集并预处理
三组
公开可用的AI伦理困境标准化案例数据(来源、格式要求详见附录3.1)。
2.
协助完成仿真结果可视化(工具、模板见附录4.2)。
3.
(待定)基于偏差分析结果,提供非结构化现实因素补充说明(字数限制:<500字)。
“协助可视化?补充说明?还他妈限制500字?!”江临看得火冒三丈,感觉自已被彻底当成了打杂的实习生,那种只能干边角料、连核心都摸不到的实习生!苏砚用最严谨的格式,将他彻底排除在课题的灵魂——模型构建与深度分析之外!这个框架完美得像一台精密的仪器,而江临,只是上面一颗被指定了尺寸和位置的螺丝钉。
屈辱感和愤怒再次涌上心头。他下意识地摸向口袋里的录音笔,指尖冰凉。只要按下播放键……刚才会议室里苏砚那些冰冷刻薄的话,严教授“零分”的威胁……足以让这个高傲的学神颜面扫地,甚至可能影响到课题评分……
手指在录音笔冰凉的金属外壳上收紧。
按下?还是……
就在这时,宿舍门被轻轻推开。陈默抱着几本书,像只受惊的兔子般溜了进来。看到江临脸色阴沉地坐在那里,手里还拿着相机对着苏砚的位置,他吓得一哆嗦,书差点掉在地上。
“江……江哥?”陈默声音发颤,小心翼翼地问,“你……你和苏砚……课题……还好吧?”他显然也听说了307宿舍两位大佬被“死亡组队”的传闻。
江临猛地回过神,迅速把相机放下,录音笔也顺势塞回口袋深处。他烦躁地挥挥手:“好个屁!那家伙甩了个框架过来,把我当文秘使唤!”
陈默缩了缩脖子,犹豫了一下,还是凑近江临的电脑屏幕,快速浏览了一下那份框架文档。他的目光在苏砚负责的模型优化和仿真环境搭建部分停留了很久,眉头越皱越紧。
“江哥……”陈默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苏砚这部分……仿真环境的核心数据接口,他好像……用了‘Dynamic
Alpha
Stream’的实时接入协议?”
“什么玩意儿?”江临一愣,他对这些底层技术名词一头雾水。
“就是……一种效率很高但非常脆弱的实时数据流接入方式。”陈默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神认真起来,“它需要极稳定的数据源支撑,对数据包的格式、频率、完整性要求近乎苛刻。一旦源数据出现哪怕微小波动或格式偏差,整个仿真环境都可能崩溃,模型运行直接报错。”他指了指框架文档里江临负责的第一项,“你负责收集的三组标准化案例数据……苏砚要求的数据清洗和格式转换步骤,就是为了适配这个接口。但……这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容错率几乎为零。任何一点小差错,都可能……”
陈默没说完,但意思再明显不过:苏砚构建了一个逻辑上无比精密、但地基极其脆弱的空中楼阁。而江临负责的,就是给这个楼阁运送绝对标准、分毫不差的建筑材料。只要江临这边出一丁点纰漏,整个课题的核心部分就会瞬间崩塌!零分?恐怕都是轻的!
江临的瞳孔骤然收缩!他猛地看向那份框架文档,刚才只看到自已被边缘化的屈辱,此刻才看清这份“完美”框架下隐藏的、冰冷而残酷的陷阱!苏砚不是把他当文秘,而是把他当成了整个课题最薄弱的环节,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一旦失败,责任全在他江临的“数据收集不力”上!
一股寒意,混合着被彻底算计的愤怒,瞬间从脚底窜上头顶!
手机屏幕再次亮起,是林晚晚的微信轰炸,一连串表情包和文字冒出来:
“江骑士!前线战报!”
“你家冰山学神在实验楼A栋403!一个人!灯火通明!”
“据线报(路过的许薇学姐),他好像遇到了什么技术难题,脸色比锅底还黑!”
“机会啊兄弟!雪中送炭!破冰行动!冲!【加油】【加油】”
A栋403?深夜?
技术难题?脸色比锅底还黑?
江临盯着手机屏幕,脑子里飞快地闪过陈默的话——脆弱的“Dynamic
Alpha
Stream”接口!苏砚现在遇到的难题,会不会就跟这个有关?会不会……就是因为找不到适配他那个变态要求的数据源?
一个疯狂的念头,如通黑暗中擦亮的火柴,猛地窜进江临的脑海。
他猛地站起身,动作快得带倒了椅子。他抓起桌上的手机和钥匙,看也没看一脸懵的陈默,像一阵风般冲出了宿舍门。
深夜的实验楼A栋寂静无声,走廊里只亮着几盏昏暗的应急灯。403实验室的门缝下,透出一线固执而冷白的光。江临放轻脚步,走到门边,没有敲门,而是侧耳倾听。
里面很安静,只有密集而快速的键盘敲击声,如通疾风骤雨,带着一种压抑的焦躁。偶尔,会传来一声极其轻微、却饱含着挫败感的、指关节敲击桌面的闷响。
果然!冰山遇到麻烦了!而且是大麻烦!
江临的心跳莫名地加快了几分。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翻腾的愤怒和被算计的寒意,嘴角却勾起一抹近乎野性的、充记挑战意味的弧度。他掏出手机,屏幕光映亮他轮廓分明的下巴。他没有选择录音,而是飞快地打开通讯录,手指在一个备注为“老K”的名字上悬停了一秒,然后果断地按下了拨打键。
电话只响了两声就被接通了,那边传来一个带着浓浓睡意却依旧爽朗的男声:“喂?阿临?大半夜的,搞啥啊?”
“K哥!”江临的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急切,“十万火急!帮我个忙!动用你所有的‘线人’!我要三组数据,现在就要!”
“现在?”老K的声音清醒了几分,“什么数据这么要命?”
“关于AI伦理困境的真实案例!要最硬核、最标准化的源数据!医疗资源分配、自动驾驶事故裁决、算法偏见申诉……都要!格式要求我马上发你!”江临语速飞快,“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找医院信息科的你表哥,找交通局事故科的你师兄,找算法伦理审查委员会的你导师……总之,天亮之前,我要看到符合规格的数据包躺在我邮箱里!价钱好说!”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显然被江临这疯狂的请求震住了。“……靠,你小子惹上什么麻烦了?行!我尽力!不过丑话说前头,这种敏感数据……”
“规矩我懂!后果我担!”江临斩钉截铁,“K哥,兄弟这次真靠你了!成了请你吃一个月大餐!”
“得!等着!”老K挂了电话。
江临握着发烫的手机,靠在冰冷的实验室门外的墙壁上,听着里面依旧密集却似乎带上了一丝不确定性的键盘声,胸膛微微起伏。他摸出口袋里的录音笔,在黑暗中,拇指轻轻摩挲着那个冰冷的播放键。
最终,他只是将它紧紧地攥在手心,没有按下。
他直起身,整理了一下衣领,脸上那抹野性的弧度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决心和一丝他自已都未察觉的紧张的复杂神情。他伸出手,没有敲门,而是直接握住了403实验室冰冷的门把手。
就在他准备拧开的瞬间——
实验室里密集的键盘敲击声戛然而止。
紧接着,传来“砰”的一声闷响,像是什么东西被重重地砸在了桌面上!
然后,是死一般的寂静。
江临的动作僵住,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里面……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