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俩男知青听见这话,脸上带着若有似无的笑意。
但俩女知青这会儿却犯了难。
其实从这环境,她们也看得出来,村里头的确没地方安置她们,不然,也不用让他们在人教室里凑活。
可她们毕竟是女孩子,这屋子虽说足够大,不会显得拥挤,可跟几个男的住一块儿,她们多少有些不适应。
“支书,村里头就没别的空房子了吗?”
“或者某些农户家里还有空屋也成,咱可以花钱租!”
李飞也不想跟这些人住一间屋,他倒不是讲究,只是他身怀秘密,大家同住一个屋檐下,难免会出事儿。
为了安全起见,他也得单独找个地方。
不过,他也明白,这年头村里头房屋紧缺,刚刚一路走来,他们看见的那些屋子,也都紧凑得可怜。
他知道村里不会再给他们安排单独的房间,只能自己花些钱,看看能不能从村民手里租间屋子。
果然,他这话一出,支书那冷峻的老脸难得挤出一丝笑容。
“你这么说,我倒是可以帮忙安排一下!”
见到老支书松口,几个知青顿时也来了兴趣。
说实话,他们过去在家里头也没住过这种地方。
原本他们都以为村里确实没地方住,可现在支书松口了,显然是还有办法,他们这趟过来,自然也带了些积蓄,能改善一下居住环境,众人当然乐意花点儿。
一时间,几人都提出来要租房子。
唯独程橙,因为身无分文,呆呆地愣在原地。
但对她而言,只要这些人搬出去,她一个人住在教室里倒也无所谓。
到了这里,条件艰苦一些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不过,现在太晚了,村里人都睡了,你们先凑活着在这儿住一晚,明儿我再找村里商量,看看有没有乡亲家里有空房子租给你们!”
支书答应下来,众人也就只能先凑活着在这儿住一晚。
次日一早。
众人早早地起了床。
昨晚支书已经跟他们说过,早上村里学生会来上课,他们也不想在娃娃面前出丑。
但尽管他们起得够早,等他们起来的时候,窗外也已经趴着几个娃娃,正好奇地朝屋里打量着。
几人简单收拾了一下,也顾不得洗漱,便打开了房门。
那些娃娃对这些城里来的知青都充满了好奇,但又带着一丝畏惧,一个个地看到李飞等人出来,纷纷躲在远处,偷偷观察着。
此时,支书也从外头走了进来。
“都起来了?”支书跟几人打着招呼,在他身后还跟着几个村民,那些人脸上明显带着笑容,眼神就好似在看一块块肥肉般,充满了贪婪,却又夹杂着一缕热情。
“这几户家里头还有空房子,你们都谁要租房子的,跟他们商量就成!”
支书说罢,那几个农户纷纷凑了上来。
这年头农户压根没什么挣钱的路子,村里头产的粮食,都是公家的,寻常人贩卖个啥都算是投机倒把。
眼下好不容易有人送钱,他们自然高兴。
一个二个的,纷纷开口推销着。
那家伙,恨不得将自家的土房子,描述成海边别墅。
“小兄弟,你这腿不方便,咱家那屋子大,正好适合你养伤!”
李飞身边也挤着一个四十来岁的妇人,她头上包着头巾,身上穿着一件单薄的碎花衫,衣服袖子跟裤腿都卷得老高,身上隐隐还散发着一股汗味儿。
显然大清早已经下地干活儿去了。
“大婶儿,能带我去看看不?”
李飞倒是不担心房租的问题,这年头,农村里的房子能有多贵?
这些人即便胡乱叫价,也不会叫得太贵。
“好嘞!”妇女说着,赶忙前头带路。
李飞拄着拐杖,也走不快,但那妇女倒也不着急,一边走,一边跟李飞攀着家常。
“小哥叫啥名儿?”
“李飞!大婶儿贵姓?”
“嗐,啥贵不贵嘞?我叫梁秀珍,叫我梁婶儿就成!”
“梁秀珍?”听见这个名字,李飞猛地愣住。
这名儿,他可太熟悉了。
记得这本小说女主的母亲就叫这个名字。
当初,徐秀凤原本给他安排了三个知青点,让他自己选,李飞之所以会选择这里,就是因为女主的家乡在这儿。
他既然穿越到了书里,自然得跟女主搭上线,毕竟他对书里的情节了若指掌,到时候攀上了女主,还怕不能飞黄腾达?
不过,昨天到了村里之后,他也没敢直接打听女主的消息,毕竟现在女主可不认识他,太过于直接,难免引起怀疑。
现在见到女主的母亲,李飞瞬间来了兴趣。
他心里已经决定,无论如何,都得租下这间房。
只是等他跟着梁秀珍来到地方,李飞却彻底傻眼了。
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间低矮的土房子。
墙上都已经裂开了一条缝隙,里头塞了些茅草。
当然,这些都不算啥,最主要这屋子看着也不像人住的。
“梁婶儿,这屋是正经人住的吗?”
“你看你这话说的,这可是正经牛圈,过去村里那老水牛就关这里头。”妇人推开门,里头黑乎乎一片。
“别看是牛圈,我跟你说,在村里,牛住的地方比咱住得好!”
“你进来看看,这上头还用木板踩了楼,冬暖夏凉,比咱自己屋里那蒸笼一样的屋子好多了!”
梁秀珍招呼着陈建军走进屋里,别说这地方虽然是牛圈,但里头收拾得倒也干净,地上连根垫牛圈的杂草都没有,也没粪便的恶臭味儿。
她要不说,还真看不出来这是牛圈。
其实梁秀珍也没说假话,这年头牛住的地方,确实比人住得好。
他们整个大队,也就五头牛,平日里队里都靠着这几头牛下地干活儿,可不得养得金贵?
寻常人家屋子,那都是自己搁跟前弄些黄土,掺着杂草垒起来的,屋顶上的瓦片,也都是过去破窑口烧出来的碎瓦。
碰上下雨天,家家户户屋里都得漏水。
但这牛圈不一样,这可是专门儿请师傅过来帮忙垒的圈,不仅不会漏水,为了防止夏天牛在里头中暑,牛圈里还专门弄了一层木板楼,用来隔热。
论环境,这里头确实比一般农户家里好。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里头没做饭的地方,也没床铺,地方也不大。
而且,屋里头还竖着一架梯子,通向楼上。
虽说李飞心里头多少有些膈应,但看过这环境,他倒也释然了。
稍微收拾一下,自个儿一个人住着,倒也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