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虽然是2019年才获得奥斯卡,但是将它放在2004年,它同样具备这样的能力!
一是因为整个电影没有什么跨越时代的特效;
二是因为种族主义这杆大旗树立起来,等于天生携带了获奖BUFF。
这年头的米国,不像是后世那样拥有各种各样、眼花缭乱的政治正确。
这年头的米国,政治正确只有一个,那就是种族主义!
管你什么电影,哪怕再厉害、再牛逼,撞上《绿皮书》你也得老老实实靠边站!
你敢不投《绿皮书》,你就是政治不正确,你就是种族歧视!
不得不说,政治正确的大旗攥在别人手里的时候,苏澈没少感到膈应;
但是攥在自己手里的时候,苏澈忽然感觉还挺爽!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三个小时之后,苏澈敲下最后一个字,完成了整个剧本的创作——只要我抄的够快、够早,就全都是我的私人创作!
剧本使用的是中英双语。
之所以一定要带上中文,苏澈主要想为了强调自己华国人的身份。
“上一世绿皮书的导演是彼得法雷利,这哥们现在还不算绝对大腕儿。”
“只执导过三部电影,《阿呆与阿瓜》、《我为玛丽狂》、《庸人哈尔》。”
“这三部电影的北美票房差不多都在一亿+美元这个范围。”
“不少,却也不多。跟动辄几十亿美元的大佬比起来,进步空间巨大。”
“我将《绿皮书》送给他,也算是变相加快了他成为巨导的脚步。毕竟按照上一世的节奏,他得15年后才能完成这个身份转变。”
苏澈喃喃道。
然后翻到外网,一通搜索。
终于找到了彼得法雷利的工作邮箱,将《绿皮书》发送了过去。
做完这些,苏澈下机走人。
坐等彼得法雷利那边的回复。
苏澈计划是彼得法雷利立马开拍,然后争取在半年之内完成。
然后找个小国家凑合放映几场(奥斯卡硬性条件,必须是在米国之外跟洛杉矶上映过的电影),参加明年年初的奥斯卡。
届时《绿皮书》携带着奥斯卡最佳电影的名头,正式在米国上映。
一定可以砍下不低票房。
只是,苏澈想象的非常美好。
现实却非常残酷。
仅仅当天晚上!
苏澈就收到了来自彼得法雷利的拒稿信!
“您好,您的剧本尚未达到我的拍摄要求。期待以后有机会合作。”
一看就是程式化回复!
估计这个本子都没能送到彼得法雷利的面前,直接就被助理之类的工作人员打了回来!
至于原因嘛,苏澈想都不用想。
绝对是因为苏澈的华国IP,以及本子里面使用了中文!
好莱坞对于华国娱乐圈,那是天生存在歧视的。
你要是写个功夫片给他们,他们或许还能俯下高傲的头颅看一眼。
但是你写个种族片给他们,他们看都不看!
本能的认为你一个华国人,没有资格对米国这类事情指手画脚!
整个华人圈,也就程龙能在好莱坞说上两句话。
李联杰都不行!
李联杰去好莱坞,人家直接给你一个当狗的剧本让你演。
毫不掩饰人家的歧视。
这就是属于好莱坞的傲慢!
按理苏澈的遭遇跟李联杰比起来,其实不算什么。
但苏澈不是李联杰,李联杰能忍,为了打进好莱坞而当狗。
苏澈不能忍。
苏澈目光闪烁两下。
忽然推开门,又往网吧跑去。
心平气和跟你们谈合作,你不愿意;
那就别怪我找人按着你的狗头,让你亲自来找我谈合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