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确定好大致位置,关阳就开始往下铲土。没铲几下,里面的泥土就开始变得松软了一些。
关阳说那个位置是以前的盗洞,估计就是之前盗墓贼留下的,为了掩盖盗洞,将挖出来的泥土进行了回填。
但挖过的地方泥土会比较蓬松,即使掩盖的很好,只要下一场大雨,就有可能被冲垮,到时候墓穴就会被水浸泡,里面的棺椁和随葬品也会遭到严重破坏。
通常盗墓贼是不管这些的,他们只求财,至于会不会破坏墓室,完全不在考虑范围。
这也是我国明令禁止非法盗墓的主要原因,因盗墓贼的破坏,许多古代的文物都无法得到有效保护。而且有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会流落到国外,会对考古增添极大的难度。
全程几乎都是关阳一个人在挖,而我就负责在外边清理被挖上来的泥土。
挖着挖着,盗洞越来越深,而且是一条倾斜向下的洞穴,一直挖了五六米深。
大约两个小时后,关阳满头大汗从里面出来了。
他不停擦拭着额头上的汗珠对我说:等半个小时再下去,让空气流通一下。
幸好这个地方很偏僻,附近有许多杂草和树木,而且还是在山坡上,山下没有公路,只有一个湖,也不用担心会被人发现。
休息的时候,关阳跟我科普了一些关于盗墓方面的知识。
盗墓这个行业也是卧虎藏龙,很多人都有基本功,要么是祖传的,要么是半路出家。不管哪一种,只要能找到墓,那就算是能人。
要知道,古代那么多墓,如今能完好保存且不被人发现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而盗墓贼却可以凭借着经验,甚至是寻龙分金之术,准确找到墓穴的具体位置,光是这一点,没有几十年的功底,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听他说的头头是道,我都有些怀疑,这小子以前是不是当过盗墓贼,不然怎么了解的这般细致。
眼看着半个小时过去了,估计墓穴里也应该进去新鲜空气了,于是我俩也不敢耽搁,直接就拿着手电筒下去了。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下到墓穴,这种地方毕竟是埋死人的,里面一股子腐败的气息,且空气不流通,进去之后顿时就感觉胸口憋闷,喘不过气。
过了好一会儿才逐渐适应,接下来还要找墓主人的棺椁在什么位置。
墓穴毕竟是为死人建造的,排除大型古墓,一般的墓穴都十分狭小,且特别低,想在里面站直了腰,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们挖的这座墓,说小也不算小,但依然无法站直身子,不然会碰到头。
想来墓主人也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否则不可能会用纯金制作金丝棉被,这得多大的手笔啊。
那被子我看过一眼,上面镶的金丝,光是拆下来按金价卖,保守估计至少六位数以上。
更别说那精湛的刺绣工艺,在古代这种工艺品可不多见,说它是文物,一点都不为过。
墓穴不算太大,一共有三个墓室,而且是一座合葬墓,前面的墓室里有一些陶制品,还有封门石,不过已经遭到了破坏。
墓里有一块儿石头,雕刻着墓主人的姓名和死亡日期,以及一行繁体小字,我们也没功夫研究这些。
第二间墓室里面有两个石像,雕刻的比较粗糙,上面裹着一层泥土,也看不出个所以然。